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 第563章 也该活动活动了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63章 也该活动活动了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30 02:32:43 来源:转码展示1

状元游街,今年比去年还要热闹许多。xinghuozuowen晋阳百姓夹道等待,就为了看看状元郎是什么样的。结果真的看到,探花反而抢走了状元郎的风头。

女探花?一开始还以为是个俊俏的男子,谁知道细看才发现是个娘子!

这下稀奇了,大汉那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女子当官的。这科举,莫非女子也能参加?女子考中了,也能当进士,出仕为官?

一时间,不少晋阳大户人家的闺女,心思自然是开始活络起来。她们很多人的命运,大概就是长大之后,作为联姻对象,嫁给其他家族的男子。

现在多了一条出路,甚至有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自然不愿意错过。

带着闺女出来的老父亲们也意识到这点,有些懊恼。本来打算带闺女出来,看看哪个进士入眼,想办法抓回家里当女婿的。这下可好,闺女心里,怕已经有了考科举的想法。

赞成的真没几个,主要是担心,闺女出仕为官,那女婿要如何自处?尤其以后女儿的官位比女婿还要高,这让女婿的颜面往哪搁?

因此别人有顾虑,和离或者不敢娶了,那可怎么办?看着兴致盎然的女儿,顿觉困扰!

自然也有叫嚣‘牝鸡司晨’的,有功名的反手一个警告,没有功名的,禁止参加科举。

问为何,就说陛下吩咐过,别人凭本事考中的科举,你们这些考都没考,或者功名都考不中的,也好意思在这里大发牢骚。这种不尊重女人,才疏学浅,心高气傲的家伙,大汉朝廷要不起,还别处另谋高就。

要脸的,听到这番话,也差不多灰溜溜的跑了……至于不要脸的,呵呵。

“最初以为,科举只是为了改变取士标准;后来才知道,原来还能培养站在自己这边的文人。”卢植与蔡邕私下小聚的时候,感慨起来,“现在才知道,科举就是陛下手中的利器,可以用于排除异己。”

科举只有榜单,没有成绩。考卷也不公开,所以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多。

只要他们愿意,吕玲绮和黄舞蝶甚至都没办法考中。相对的,成绩再差,只要官方作弊,那么两人直接成为状元和榜眼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说这次,崔林明显应该得第三,却不想陛下亲自下旨,让吕玲绮得第三。一个女进士,当然没有一个女探花,更加轰动一些。可惜的还是崔林,他原本是探花的……

借着女探花,刘韬试探了一下士人那边的反应,顺便打压了一批。下次再有女性考科举,大家也不好说些什么。

官方说得很对,凭真才实学考中的科举,凭什么不让人出仕?身为男子,结果别人女子考中进士,你却没有考中,你有什么资格笑话别人?

可问题在于,到底给多少女的成为进士,其实完全是可以暗箱操作的。真正知道内幕的人,自然知道,科举其实一开始就不公平。

它就是皇帝手中,控制士人的一个武器,而且是利器!也难怪刘韬一直要提升科举的含金量,含金量代表认可度,认可度越高,那么对舆论的掌控就越有利!

“所以别人才是陛下啊……”蔡邕淡淡一笑,“如果只是依靠法术,那么最多也就是让人敬畏。敬畏到了一定程度,那么他成为世人的对立面。”

哪怕刘韬掌握毁天灭地的法术,也没什么意义。主要这个法术掌握在人的手里,那么大家就会担心,万一刘韬喝醉,或者不爽,随便在城池里面来一发,然后造成几万人的伤亡什么的,这要怎么算?

人类这种存在,喜欢依附强者,但绝对不喜欢屈从于怪物。刘韬真的学会流星火雨或者末日审判的时候,那么他也就成为了被人畏惧,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怪物。

刘韬继位后,也是全力投入内政之中。让百姓的生活变好,以此证明自己,不仅会法术让人不得不敬畏自己,同时也有能力,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为什么加考的题目是《晋阳见闻》,就是进一步强调这点:他一直都在为此而努力。

现在那些作文,都还在考场外面,路过的人都能看到。晋阳这些年到底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一览无遗。

“下一次朝会……陛下可能要对外开战,你说他会选择哪里?”卢植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现在的发酵技术越来越精湛,红茶的口感也越来越好。

据说江南那边有好几处不错的产茶区,只可惜道路的问题,运输到这边,估计价格要翻三番,最终就算有好茶叶,也要变成奢侈品。

在大汉这边,按照新的税法,奢侈品的税可是很高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好的茶叶,价格会进一步提升,不是大富大贵之人都喝不起。

“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匈奴,不过那算不上战斗。陛下提出的那个一国两制,本身就是给匈奴准备的。”蔡邕回道。

匈奴也没多少战兵了,算下来也就万,凉州,司州和并州的军队包围过去,他们除了投降似乎也没什么出路,最多十多天就能打完,甚至都不需要打,这也能算战争?

“可能顺便会过去一下,总不能一直放着,那两郡原本就是大汉的国土,也不能一直都给别**祸。”卢植感慨,“直接打过去灭了便是,不服气的都杀了,搞什么一国两制,多此一举……”

被刘韬宣传了那么多年,卢植也开始有些民族和国土的意识。再加上两汉对胡人的态度,对刘韬那么柔和的举动,就有些不满。

以现在大汉朝廷的军力,能平推过去的,为什么还要安抚为主?

“陛下的一国两制策略,不是为匈奴人准备的,而是给羌人,鲜卑,乌桓和蛮人准备的。匈奴人只是这个制度的实验对象,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的。”蔡邕不愧是中书省宰相,看得比较通透。

“既然不是打匈奴,那能打谁,袁术还是张超,或者晋国?”卢植进一步追问,他这次来,其实也就是探探口风。

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官吏不足的问题。卢植身为吏部尚书,也颇为头痛。

“打仗无非远交近攻,谁更近就打谁而已……”蔡邕老神在在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