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 第525章 连消带打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25章 连消带打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14 03:22:31 来源:转码展示1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反正他以前看三国,里面的主角差不多都是用商税来逐渐取代农税,其实这就算在后世也算是主流。xiashucom

只是考虑到商品单一性,人口,流动性和运输手段等,东汉时代的经济其实没那么容易发展起来。

就如同,酒仙酿这两年,随着到处战乱,大家逐渐发现,好酒不如多屯几石粮食之后,销量有所下滑,尤其还有那么多山寨的出来,获利已经开始下降,沦落到只能用于出口。

反正在最早用高度酒和普通酒调和出来的‘玉壶春’,销量有所提升。价格比酒仙酿低,但比不少酒要醇厚,当然前者才是最重要的。

酒坊的人也不是提过要不要降价销售,刘韬第一个不允许。品牌就应该有品牌的样子,不管别人怎么搞,他们都不能降价。不仅不降价,还要稍微提价,同时限制购买。

目前还没有成效,国内市场就这样,以后难说,尤其当他地盘的百姓,安稳生活几年,手里开始有钱之后。装逼神器这玩意,不管国内国外,古往今来都是需要的。

按说人口也不算少,可差不多都穷。各地都有战争,战争就要加税,本身就没什么钱,眼看都要卖身才能活下来了。

流动性更不必说,那是想走都都没得走,没条件走。想去哪里旅游,没钱!

这里也牵扯到运输条件的问题,基本就步行。有马就相当于后世有车一族,哪怕是一头驴,那也是n手桑塔纳,骑在上面看到来往的路人,还能骄傲问一句:“穷逼,你有吗?”

马匹是稀缺货,毕竟要打仗,战马急缺,驽马也能拿来拉货。民间的马匹总会第一时间被征调,军阀说到底就是那么一个玩意。

于是流动性,人口和运输手段都缺乏的现在,商业活动,主要是民间的商业活动也开始变得萧条起来。

能维持下来的,也只有政府采购这一个买卖。换言之,现在活跃在市场上的大商人,基本上都是官商!

“人口,我们现在很缺这个;然后是运输条件,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能够迅速把士卒,粮草等运输到前线,而且损耗能有所下降。”刘韬缓缓说道。

一支一千人的军队,大概需要两千左右的民夫来负责运输物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帐篷,锅子和药品等。

负责运输的民夫也需要吃饭,哪怕一天两餐,吃的饭当然是从押运的粮食里面扣除。于是抵达目的地之后,大概有三成左右的粮食,被这些民夫损耗。

运输手段越是原始,那么消耗越大。用双肩担着的话,那甚至可以达到五成消耗。板车的话大概是四成,引用牛马来运输的话,大概能下降到三成。

用铁路运输的话,通过更换马匹来运输大量的粮草,没有那么多的民夫帮忙消耗,同时运输时间也能下降。

粮食的损耗率,甚至可以降低到一成。省出来的两成粮食,便是赚到的。

平时不打仗的时候,还能给商人充当货运,反正有马蹄铁,马匹的损耗率能下降。另外凉州和并州,本身也能买到马,马匹的补充不成问题。

算下来,一条从云中直达晋阳,沿途经过定襄郡的铁路,能带来多少利益?大概年,成本差不多就能赚到的,毕竟动用的劳工,需要支付的薪水并没有多少。

尤其在农闲的时候,还能稍微征发一两个月左右的徭役。当然,按照刘韬的要求,发动的民夫,要给他们准备好饭食。

有条件的话,那自然还要给工资的,只是低于一般打工的工资而已。

“这个,臣还需要回去演算一番,如果条件允许,会与尚书讨论如何落实。”荀彧经过刘韬那么多年的熏陶,目光其实已经不差。又听了刘韬说得那么详细,显然已经有计较。

只是没有一个准确数字的话,他不会安心,毕竟从宣传到挖人到安置,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同时管理工作也要到位,谁都无法想象,地方官员的手,会从什么地方伸过来。

哪怕见一次剁一次,但赌徒心理只要是个人就会有。尤其成功一两次之后,这胆子就彻底肥了,人也开始狂了……

“嗯,好好商量,但不要耽搁太久……明年秋天,会举办一次恩科,这个也要宣传到位。一年的时间,希望他们能好好读书。”刘韬点头,没有太为难荀彧。

当一个国家的大管家可不容易,用钱的地方方方面面,人手却一直不足。如今礼部都不给借调,人口匮乏的问题更加严峻。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前段时间已经把今年大部分的工作落实,就如同他预料的一样,刘韬果然在下半年又搞出了幺蛾子,好在提前空出了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接下来大汉朝廷的一系列政策,突然有些让人措手不及起来。

地方军队第一时间接管地方粮仓,还没有等地方官员反应过来,御史已经暗中抵达,开始彻查。期间锦衣卫也在偷偷跟进,确认一下御史执行任务过程中,接触过谁。

有一些地方的粮仓的确存在问题,好在至少有六成的县,粮仓没有问题。有也是刘韬登基以前的烂账,按照约定,这部分可以不管。

出了问题的县,县令连带着县吏一股脑全部被革职,缺人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军管。晚上七点开始宵禁,同时针对犯罪几乎是斩立决。

锦衣卫在暗中监督,如果军队有什么违规举动,自然会有军法处,找他们喝茶。

那个曾经与刘韬同席喝酒的许笙也落马了,刘韬给过他机会,可惜他没有珍惜。或者说他和杨氏牵扯太深,已经没办法脱身。

押送去斩首那天,其夫人带着孩子在刑场上痛哭嚎涕,可惜改变不了抄家问斩的事实。他的夫人和孩子,也被发配到五原,从事体力劳动三年。

然而并没有人敢说刘韬残暴,礼部已经配合这次行动,到处宣扬为什么那么做,这些被抄家问斩的,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其实不必说,许笙做了什么,地方百姓都知道,他被斩首那天,百姓都欢呼了起来。

不少打算黑刘韬的士人,还没有动手,已经被锦衣卫给拿下。

这些士人,据说从那一天之后,就没有出现过。后来有人说在边郡看到他们,已经和以前儒雅的样子不同,长期劳作让他们和野人一样,差点认不出了。

配合礼部疯狂的宣传,百姓突然发现,刘韬是个为民作主,而且真心希望改变大汉现状的明君。一时间,民间主要是普通百姓对刘韬的支持率,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至于弘农杨氏,为了安定,刘韬没有直接对它下手,但是许笙帮助他们非法侵占的地盘,不仅全部收缴回来,同时也做出了罚款。

国库因此赚了不少钱,当然也彻底把这些老家族给得罪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刘韬才不会在乎他们的看法。

或者说,敢有什么看法的话,那么以后的科举考试,弘农杨氏子弟,就别参加呗!反正,也没有人求着他们参加科举!

地方官员短缺,甚至不得不进入军管的程度,那么自然需要选拔一批新的官员。

不多时朝廷也公开表示,明年秋季,要举行一次恩科,也就是把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缩短到明年就能参考的程度。

这个消息不仅仅是在大汉治下,魏国和韩国那边也已经得到了告知。甚至随着商人,这个消息传递到了天下各地。

如果说之前是提前三个月,受限于消息传递速度,还有不少人没有办法知道,知道也没有时间赶过来。这次足足有一年时间,消息再慢,难道还能一年都传递不到?

大汉治下姑且不说,外面的百姓收到消息,有条件的打算想要去晋阳,那边的教育体系已经完善,现在过去,苦读一年,机会是不是更大一些?

可没钱过去怎么办?结果坊间突然就有传闻,有某某某,有能力把人送去那边。

问及要多少钱才能帮忙,被告知居然不需要花钱,而且过去还能安排田地住宅。只是要给朝廷打工两年,主要是修一条铁路什么的。

铁路是什么他们不懂,但安排田地住宅,而且还能读书识字,参加科举这个的确诱人。

最后传着传着,有新消息传出来,说是家丁过去那边,以前的卖身契也就作废,工作两年,直接安排户籍和农田,以后就是自由人了。

这个消息传递速度最快,一时间感觉全国各地的乡绅……家里的家丁都知道了。

扣除那些从小养大的家生子,因为从小教育的关系,对主家有认同感。大部分的家丁,都是最近几年,因为活不下去才卖身过去的。

现在有机会成为自由人,还能安排田地住宅,别说工作两年,五年都愿意过去。

然后,终于有愿意吃螃蟹的人出现。最初是一个,很快有人发现真的可以,于是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地方乡绅,豪强和士人,就算再怎么严防死守都没用。扣除他们的直系和旁系家族成员和一部分家生子,说穿了,谁不是家丁?!

“这刘韬,是要把我们往死里赶啊!”冀州这边,有世家直接哭诉起来。

“那还不是问题……”旁边的士人也是愁容满面,“现在没人帮忙耕种了,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