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 第514章 刘岱臣服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14章 刘岱臣服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9-09 04:35:23 来源:转码展示1

“只是?”原本听到关羽说的前半段话,刘岱还稍微有些期待,后续的转折,却是让他心里有些打突。jiuzuowen莫非这刘韬,就绪给自家结义兄弟异姓王,不给自家亲戚封王?

“按照兄长的性格,怕也只能在边郡当王,而且若是长时间不治理,又或者百姓生活过得不好的话,估计会收回王位。最重要的是,估计没有兵权。”关羽说道。

“这样和普通太守有什么区别?”刘岱吐槽道。

“至少是个王,可以开府设衙,可以有封王的仪仗,同时坐享封地的税收和劳力……”关羽看向刘岱,“重点的,不管是哪个皇子继位,估计都不会想办法弄死你我。”

最多也是收回王爵,然后改封为侯爵。如果这个待遇这辈子享受不到,那么自家的儿孙呢?谁能保证,刘韬的子孙,就不会把主意打到他们儿孙头上?

刘岱之前的确没有想过未来的事情,闻言也反应过来,毕竟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很多。

哪怕刘韬直接保留刘岱魏王的身份,让他统领兖州。现在当然是万分荣宠,等到天下一统,估计都不需要等刘韬的儿孙出手,刘韬本人就会想办法把他弄下来。

稍微好一些的,就是废除王爵,改为列侯。运气差的,给个谋反什么的罪名,三族都没有办法保住。

反过来,提前把条件说话,你爱来不来,爱来就接受这个条件,老子保证不弄你。说真的,有时候这样反而更轻松一些。

而能够这样做的,估计全天下也只有刘韬。他根本不担心不能一统,只是觉得大家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没什么必要。可你非要打,那我当然奉陪到底。

说到底就是自信,现在不来,以后想来,那还要看我要不要。

就说这次科举,科举正式举办之后,那么以后什么征辟,推举,孝廉都全部作废。想要出仕就要考科举,而且四十岁以上的不许再参加科考。

以前你们对我爱理不理,甚至公开反我,现在要不要用你们,还要看我心情了!

说到底就是霸道,刘岱也是无语,问题人家是仙家弟子,有恃无恐,不服不行。

“我会慎重考虑的……”刘岱没有把话说满,不过显然已经意动。

“兄长曾经说过,他的志向,就是学习汉光武帝,三兴炎汉。”关羽见状,也只是缓缓说了句,“他很多举措看起来很胡来,但其实每件事情,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最多是考虑得太全面,太广泛,以至于下面的官吏,可能稍微有些忙不过来……关羽不想说兄长,但有时候真的觉得,兄长似乎有点急。

就算是洛阳城,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建设起来的,着急不来……可以的话估计很多人都希望他这样劝谏,可问题戏志才私下却跟他说,没必要理会这些人。

刘韬或许很急,很多东西都一股脑的铺开,偏偏却是在现有官吏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压榨他们的才能。既然户部那边,还没有出现直接累倒或者猝死的存在,那么就不要多管闲事好些。

这次松动了,以后想要再紧回来可就做不到了。

经过戏志才的点拨后,关羽对于这些私下找他抱怨的官吏,也开始慢慢不理不睬,甚至主动疏远这些人。

“三兴炎汉……大汉还能中兴吗?”刘岱闻言有些恍惚,其实作为一个汉室宗亲,谁都有一个中兴大汉的梦想。

“按照兄长的说法,既然按照现有的政治制度,没办法中兴大汉,那么就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能够中兴大汉的制度和律法出来。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制度,都是他的尝试。”关羽回道。

“万一走错一步,别说中兴大汉,万劫不复都是有的。昔日王莽,可没少修改,可下场如何,你我都知道。”刘岱提醒道。

“兄长说,王莽的政策,没有很好的宣传出去,也没有得到落实。他的政策惠及的是普通百姓,但下面的官吏却没有普及他的制度,或者偷换概念剥削百姓。

是以原本应该受益的百姓,反而被剥削;而得罪的士人,他们依然在煽风点火。再算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才导致他那个下场。

王莽的例子,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制度,首先需要有一批,可以为你实现和落实这些制度的官吏。这也是科举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关羽解释道。

难怪科举可三省六部同步,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刘岱恍然,同时也感慨刘韬看得的确够远。不不,不是看得远,而且跳出固有的框架去看问题。

他们从小接受启蒙,看的是儒家的经典,接受的也是儒家的理论。这意味着,王莽是什么情况,先帝是什么情况,很多都是站在一个别人安排好的角度去看的。

刘岱仔细想想,自己其实很少跳出这个范围去思考过。因为不行,毕竟独尊儒术,这是汉武帝开始的,也就是组训。抛去儒家,去钻研别的学问,是否不孝,这个很难说。

至少很容易被人攻佞,尤其是他们这些汉室宗亲。好不容易出仕,打算一展抱负,中兴大汉,结果却因为这样被革职,被士人排挤,最后郁郁而终,这自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可之前这个社会的主旋律便是这样,身在这个旋涡之中,谁能逃得掉?

也就是刘韬,起于微末,骤然提升至高位,没有经历过官场和社会的毒打,才能有现在的胆量吧?仔细想来,传闻他在袁府的诗会上,就公开表示自己是‘公羊儒’,这个胆气,刘岱觉得,或许早个十几年自己也可以做到,现在就……

“陛下的见识,的确非本王所能比拟。”刘岱感慨,“本王回去,会和韩王好好商量一下,至少帮他把魏国和韩国看好。若有需要差遣的,尽管吩咐便是。”

“这番话,关某会告诉陛下的。”关羽点头,刘岱言下之意,便是臣服于刘韬。不算立刻投效,不过这已经算是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他没想到自己来一趟,居然还能说服刘岱向朝廷称臣,看来自己还有当说客的潜质?

事情到这里告一段落,刘岱在挑选出一批,主要是济南郡的俘虏之后,送到郡治那边,交给他们安排,主要是送回各自家乡安置,最多给予监视。

其余的,则是修书一封去濮阳,让国相准备好足够的物资,保证队伍顺利返回司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