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 第244章 说穿就是金坷垃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44章 说穿就是金坷垃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24 04:04:31 来源:转码展示1

“你当我没想过?说到底还不是张角在那边带坏头……”刘韬吐槽道,谁不知道装神棍,走政教结合发展快,张角十几年就就有上百万信众了。jiuzuowen

问题他造反了,而且还是去年的事情,朝廷对这种神棍行为,多少会有些忌惮。

“再说,既然我的仙法,没办法传给下一代。”刘韬随即换了个比较严肃的语气,“那么在我百年之后,是不是会有无数人跳出来,说是我的继承人。毕竟我的子嗣后裔,都没有能继承这种能力……再看张角,大贤良师变成妖道,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

“原来如此,兄长果然是深谋远虑。”卢琰闻言附和道,仔细那么想的话倒也的确。若不能把这股力量传给后裔,那么……

想到这里,不免吐槽了句:“问题是兄长都还没有子嗣,怎么知道不能传递下去?所以这话说得为时尚早,当务之急,还是快点有几个子嗣!”

呃……刘韬没想到居然会被卢琰这样怼回来,仔细想想也是,儿子都没有还在担心这个显然是想多了。

只是按照一般的穿越概念,穿越者的外挂,似乎就没有能传承给下一代的。

或许这只是惯性思维的结果,不过万一是这样,那反而更不开心,还不如一开始,就当成没办法传承比较好。

这一天,注定是云中县百姓狂欢的一天。原本萎靡不振的作物,重新焕发生机,而且长势比正常的时候还要快。

“粲山,一亩田的亩产大概是多少?”刘韬想了想问道。

“按照《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所言是两人耕种百亩之地,产出一百石;而《淮南子·主术训》里面言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卢琰摇了摇头,“按照史记的说法,甚至有亩产十石的。”

“毕竟小亩大亩,小石大石什么的,也的确烦人呢……”刘韬感慨,度量单位太笼统了。1小石等于06大石,1大亩等于24小亩。

如果只是这样换算还好,偏偏那些书本里面,也没有标注是大亩小亩,大石小石。

以晁错‘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换算下来,有四个可能性:亩产157斤;亩产263斤;亩产86斤和亩产51斤。

结合刘韬在涿县的见闻,亩产263斤是比较靠谱的数目。所以晁错的百亩是小亩,而后面的百石是大石。也就是每1大亩产粮24大石上下,还真亏那些作家,叫嚣亩产1石。

这还只是常规形态,水里,肥力这些没有算上。刘韬还记得史记里面有记载,特殊的情况下,主要是肥力和灌溉到位的情况下,亩产10石也是有记载的。

按照淮南子的说法,淮南中田应该有亩产4石的产量。也就是说,上田大概有5-6石。而下田方面,估计也只有2-3石上下。

不管如何,说汉代粮食产量低下……它的确也还算低,毕竟没化肥没农药,耕种也不合理的,但要说亩产1石,就太冤枉这个时代了。

“大概给个标准!”刘韬想了想,“下田亩产2石,中田亩产4石,上田亩产六石,粲山,你觉得这个比例合不合理?”

“平均的话,倒也还算合理,只是如今天气干旱,产量还要下降一些。”卢琰回道。

“这不已经开始修水渠了么?另外这次离开洛阳,我专门找了毕岚,要了会造翻车工匠,稍后就在水渠周围打造一批,灌溉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刘韬回道。

“这个的确是这样没错……可兄长问这些,是何缘故?”卢琰虽然表示赞成,但对刘韬突然询问这些,还是有些不明白。

“我只是在想,施展了这个法术之后,这些田地里面的庄稼,到底是最终的产量翻倍,还是这三天的生长速度翻倍。”刘韬回道。

最初他觉得应该是产量翻倍,想想又不对,毕竟持续的是三天,这个概念就有些奇葩。

如果是矿产,三天翻倍的理解,可以是土元素把矿石从矿脉推到地表,让开采更加方便,于是产量翻倍;木头的话,可以是木头更容易砍伐加工成木材……反正不可能是让树木生长,毕竟伐木工能砍伐的树木,是有限度的。

按照这概念,土元素针对的是土壤,以及植物本身的性质进行改变,来提升产量……

于是他最终得出一个结果:不是最终产量翻倍,而是这玩意就如同化肥,免费提升土壤肥力,提升植物的生命力三天。

所以说,这玩意就是金坷垃对吧?说到底就是高等化肥,还不会伤地力的,或许是魔力取代另一部分养分的缘故,不过这范围的确厉害,毕竟那可是云中县范围一大片土地!

算下来,春小麦,大概两三个月上下就能收割了……不伤地力的话,还能考虑补充一季冬小麦,一年两收,甚至三收的话,粮食问题,那自然就不是问题!

唯一可惜的是,效果仅覆盖云中县,他也没理由到处跑,这样都成移动型金坷垃了!

再说,也不能仅仅是粮食,木材和石材方面,甚至是矿产方面,也可以考虑一下。只是目前而言,粮食更重要一些。毕竟,府库里面,那真的是一颗粮食都没有了。

现在的用度,完全是中山三家支援的结果。突然明白,为什么甄逸,要突然延长支援的期限,正常情况下,不这样真的支撑不到收获。

“天道酬勤,你们以前只知道向这片土地索取,而没有为它做任何事情,这两年的灾害,便是苍天对你们的惩罚。如今我来了,带着你们疏通了水渠,也算是为这片土地做了事情,于是苍天有感,这才有这等奇迹,你们务必要引以为戒!”刘韬随即高呼一声。

还在跪拜的百姓,听到刘韬的话,先是一愣,然后有些羞愧,最后逐渐演变成自责。只是这个自责之中,又带着些许的无奈。

活着尚且成问题,都想着多开垦土地,多种粮食,多收获一些,这样才能换更多的钱纳税。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感受。

尤其不少归化的胡人,本身就不是农耕民族,对土地的伺弄,当然比不上汉人。就说眼前这些耕地,在刘韬看来,简直就是浪费。

问题类似这样的改革,也只能等后续,再慢慢进行……种田这玩意,就急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