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弃子 >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万户侯

三国之弃子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万户侯

作者:双木道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09 00:05:27 来源:转码展示1

不管鲁肃在房间内如何的反省自己。

刘玉则是带着一大堆的文武到了陵阳城最大的一间府邸。

战后,刘军士兵迅速占领了整座城池。百姓们都很听话,躲在自己的房子里面不出来。这座巨大的府邸,原本就是太守所居住,如今太守早就战死,直接被刘军给征用了。

刘玉带领这么多人过来,肯定是要开大会的。整座陵阳城也只有这么一座府邸可以用。

虽然寒酸了一点,但凑合着用。

刘玉潇洒地坐在了主位上,座下一个个文武官员正襟危坐。

“此战,朕的本意是可以结果了孙策和周瑜,却不曾想此二人逃离陵阳城。如今此二人北上而去,朕派出张合追击,修书吕布、关羽等人堵截。灭吴之战到今日,已有数月之久。持续下去,国库将支撑不住,诸位可有良策?”刘玉开口了。

打仗到现在,时间已经有点太长了。神武朝廷是体量巨大,但并不是说钱粮充足,可以支撑接下来的战争。孙策和周瑜倾尽整个东吴的力量来对抗刘玉,除了之前奇兵突袭的时候拿下的几个郡县,其他的城池几乎是一无所获,反倒还要为当地的百姓生存提供粮食。长此下去,别说打仗了,能不被耗死已经算不错了。

刘玉提出来的问题很是严峻,众人也陷入了沉思。

“陛下,自从孙策擅自称公之始,东吴就是在算计朝廷的国库。如今国库空虚,使得我军的钱粮不足,但东吴也没有多少余力可以反抗。臣以为,只需坚持旬月,必能将孙策和周瑜击杀,拿下整个东吴。”曹操语气十分的坚定。

对于朝廷的情况,曹操自然非常的清楚。可战事都到了这个份上了,绝对不能够因为钱粮问题而放弃了。行军打仗,缺粮的问题一直都是存在的。

同时曹操也明白刘玉的顾忌。士兵要吃饱饭,可东吴的百姓也要有足够活命的粮食。假设若是粮食真的不足了,别说士兵们会不会有意见,东吴的百姓对于朝廷也会有怨言。什么仁德,都比不上让百姓们可以活命来得重要。

“陛下,东吴境内,世家大族颇多,粮草一事,可有此间入手!”郭嘉是一个狠人,他立刻就提出了一个狠招。

周围的人听得有点皱眉。劫富济贫的事情,绝对是正义的。可现在要对东吴的世家大族动手,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反弹呢?

刘玉沉吟了一声,看向了坐在最尾端的陆逊,开口问道:“伯言,你怎么看?”

陆逊作为东吴四大家族的陆家之人,刘玉这是询问他的意思了。众人也明白,作为东吴四大家族的陆逊最有发言权。

陆逊很是坚定地说道:“朝廷有所需,天下臣民理应报效朝廷。臣以为郭祭酒大人所言大善!”

刘玉需要陆逊表态,同样也是需要陆逊作为东吴境内世家大族的领头人。这和刘玉之前的规划是一致的。只要陆逊答应下来,那么陆逊就直接可以成为日后神武朝廷之中东吴势力的代表人物。假设一旦陆逊说什么委婉推脱的理由来说服刘玉不要对东吴世家大族动手,那么就是意味着陆逊自动放弃了自己成为东吴代表人物的资格。

很显然,陆逊很聪明,他主要赞同了。

只有傻瓜才会反对!陆逊看得很明白。朝廷若是要对东吴的世家大族动手,即便是东吴的世家大族全部联合起来又能够如何?他们加起来连孙策都打不过,能够给庞然大物的神武朝廷制造多少麻烦呢?陆逊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送分题,根本就不用做出其他的选择。

甚至陆逊更是猜到刘玉不问其他人,单单询问自己,其中的用意颇深,绝对是关系到自己和陆家的未来。只要对自己和陆家的未来有用,管他其他世家大族有什么好结果。

“伯言深明大义!实在是难得。”刘玉很满意陆逊的表态,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人才难得,朕一直求贤若渴。传朕旨意,封陆逊陆伯言为中书令!”

陆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刘玉自然是要给出一些好处的。一个中书令,不大不小,正好适合陆逊。

“臣谢主隆恩!”陆逊激动地给刘玉行礼。

只要对朝廷忠心的人才,真的会受到刘玉的重用。朝廷的中书令可是一个高官,仅次于尚书令,多少世家大族奋斗了几代人都爬不上这个位置。年纪轻轻的陆逊只是做出了一个选择就得到了这么大的收获,说不激动是假的。

众人都对陆逊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出身东吴,却没有因为出身而导致自己的眼光受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是一个人才,值得陛下重用。曹操和荀彧更是深深地看着陆逊,感觉这年轻人不简单啊。

陆逊激动之余,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东吴准备钱粮的问题,当然是落在了他的身上。

“陛下,臣愿倾尽全力,为朝廷缓解钱粮之困。”陆逊主动站出来。

刘玉赞赏地看了一眼陆逊,人才果然是人才,不用自己说就知道其中含义。

“如此甚好!仲允!”刘玉向李贵使了一个眼色,李贵立刻将一把短剑给拿了出来。“朕赐予你在东吴便宜行事之权。东吴境内胆敢违背朝廷之命者,汝可以先斩后奏!”

这把短剑是刘玉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之前都在李贵身上放着。将其赐给陆逊,权当一个信物,如同尚方宝剑!

曹操都没眼看了,刘玉怎么老是用这招啊。之前在他出征的时候,刘玉就给了斩蛇剑,曹操拼了老命为刘玉办事。之后,刘玉亲自过来把统军之权给拿下了。把斩蛇剑都给收走。曹操知道刘玉就是让陆逊拼命干,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最后还是陆逊当着。

陆逊激动地上前将短剑给接了下来。

这把短剑的剑鞘上刻着“天子御赐”,很显然就是刘玉早就准备好的。一想到这一点,陆逊的脸色立刻就变得严肃起来。刘玉要对付东吴世家是既定的计划,而陆逊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原来陛下早就想好了。这里面或许还有更多谋划在!”陆逊内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东吴的事情解决一部分之后,荀彧站出来说道:“陛下,可从责令荆州益州等富庶之地,于民间采购粮食,尔后运往东吴。如今陵阳城一战,周瑜和孙策仓皇而逃,鲁肃授首,东吴已经无力对朝廷进行有力的反击。臣建议从荆州、豫州等地调派官吏到新归之地组织百姓耕种,粮种由朝廷提供,并鼓励耕种。臣还罗列了其他举措,请陛下御览。”

荀彧从袖口之中拿出一份奏章,恭恭敬敬地递了出来。

荀彧是内政好手,他的办法乃是针对未来的状况。东吴都成为一片战火了,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也不为过。朝廷拼尽全力来维持东吴的安稳,在短时间上是可行的。可要想东吴长治久安,恢复耕种乃是必要之举,且非常的迫切。

除了曹操和郭嘉等熟悉荀彧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的看着荀彧,这效率也太快了吧,说完话就拿出奏章。

这是文若公的基本操作了。

在开战之后,荀彧就不断地思索着如何在战后快速恢复东吴的民生。荀彧手中的奏章里面还有涉及了官府、赋税、商贾、治安等等各方面的举措,非常的详细。

刘玉接过荀彧的奏章,看得非常的仔细,心中颇为满意。荀彧有着王佐之才的称号,这可不是虚的。

“准了!文若负责此事。”刘玉金口一开。

荀彧隆重地领命,这种事情对他而言非常简单。荀彧随后站在了一边,郭嘉悄悄地对其竖了一个大拇指。

无他,郭嘉就是对荀彧和自己的配合表示了一个赞。

荀彧做了那么多的准备,为何他不在曹操说完话之后开口呢?

这里面就显示出了荀彧的政治智慧了。荀彧从刘玉的神情中观察出一丝不对劲。从而使得荀彧准备再等等看。他也不怕别人说出和自己一样的对策。反正都是为了大汉,荀彧觉得自己是不是被人抢先了功劳都无所谓的。

郭嘉率先说出了对东吴世家大族动手的建议,荀彧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这是刘玉想要的,所以等陆逊等人操作完毕之后,荀彧就知道是自己站出来的时候了。

一番操作下来,荀彧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又让刘玉满意了,两全其美。

“陛下,臣以为昭告天下,将孙策和周瑜败逃的消息广为人知。”曹彰这个小子突然说话了。

刘玉一看就笑了,这小子是想要表现自己啊。

曹操恶狠狠地刮了曹彰一眼,大有这小子坑爹的模式。

在场那么多能臣武将都还没有说话,你曹彰一个小辈就说话了。好听一点是敢直言,难听一点就是曹操教子无方了,曹彰不懂事。看看曹昂,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倾听所有人的意见和注意每个人神情变化,这才是一个后辈该有的风范。曹操都后悔这次把曹彰给带出来了。

好在上至刘玉,下到新来的陆逊,都没有对曹彰有什么意见。

“子文,说的很对。仲允,立刻昭告天下。同时加上一条,擒杀孙策者,封万户侯。”刘玉说道。

曹彰被刘玉夸赞了一声,摸着脑袋笑呵呵地退了回去。这小子是顺毛驴,多夸赞几句就可以了。曹操发誓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地教导曹彰,免得让继续丢人现眼。

“万户侯啊!”众人心中都是火热的。

自从光武中兴之后,大汉朝廷的外姓勋爵,最高的爵位是侯爵。侯爵也有上下高低之分。其中最高的就是食邑万户,简称“万户侯”。也即是说,你不是汉室宗亲,在体制内,做到万户侯,算是最牛逼的存在了。

当然了,像称公建国,称王的,也不是不行,但是困难重重。

为了成为侯爵,多少人奋斗一生不可忘。如今只要擒杀了孙策就可以,难度大大的降低了。

之前擒杀孙策,只是封侯而已。现在刘玉加码了。

孙策和周瑜逃离,在刘玉看来,这后果非常的严重。假如孙策和周瑜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领残部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和刘军对着干,几乎整个东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非常的麻烦。

后世太祖时期,有枪支炮弹,剿匪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现在冷兵器时期,刘玉可不觉得能够完美地清除躲在深山老林的东吴残余部队。

可万户侯这个赏赐下来,情况就不一样了。人性是自私的。一边是跟着孙策没有前途的继续苟活,还会连累子孙。一边是拿下孙策,成为朝廷的功臣,后世子孙受用无穷。但凡是一个人,都会仔细想想。

刘玉相信只要自己这个旨意下达,保证有无数人会跃跃欲试。特别是孙策身边的那些人!

杀人诛心,此乃上策。

相对于让孙策和周瑜在未来一直捣乱,朝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区区一个万户侯算得了什么?而且实际上给不给,还不是刘玉最后说得算啊。

这是一件无本的买卖。

李贵飞快地去拟旨,不用多久就将一份昭告天下的旨意给完成了。

刘玉加印之后,李贵立刻安排人手昭告天下。

之后,这份旨意昭告天下之后,整个东吴都轰动了。东吴上下有点心思的人都对万户侯这个赏赐感到火热。一些有能力也有心投效朝廷的东吴人士在得知陵阳城之战,东吴惨败,孙策和周瑜败逃之后,他们本来还在观望的心思就完全放开了。东吴的败局已经定了,朝廷将一统天下。要想讨好朝廷,或者说趁机上位的话,孙策和周瑜的人头,不就是最好的投名状么?:

于是,收到消息的东吴有心之人开始行动了起来,他们已经不在畏惧孙策的威压。

陵阳城一战后,东吴境内风云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