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计划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计划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2 01:48:30 来源:转码展示1

二月,龙抬头之后,万物回春,天气一天比一天温和。zuowenbolan

南郑,城郊。

明侯府。

府邸之上,各个衙门之间,脚步声不断难道响起,进进出出,忙碌非凡,足可见如今明侯府的运作已经开始走上了一个正轨之中。

明侯府虽小,可五脏俱全,文武之臣,虽然不足,可治理汉中南阳却绰绰有余。

昭明堂上,牧景一袭锦袍,头戴玉冠,跪坐案前,手握一卷竹简,看了一会之后,眼睛有些的酸痛起来了,心中一股无名火,把竹简直接丢出去了。

“中恒!”

“主公!”霍余从东面的偏殿走出来了。

“之前我让你建立的造纸作坊,如今的成果如何?”牧景有些阴沉的询问。

这看竹简的日子,实在太难受了。

这汉中的奏本,有一半以上都是以竹简书写的,看着看着,自然让他烦躁。

“目前造纸数量勉强供应明侯府,还有南阳,至于汉中,还没有办法完全普及!”霍余拱手禀报说道。

当年牧景在京城建立造印监,好景不长,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基本上已经泄露出去了,但是幸好,那一批娴熟的工匠保存了下来,送回南阳。

霍余通过昔日景平商行的一些渠道,把这些人都召到了南乡去,在南乡建立的一个造纸工坊,从前年开始供应,如今南阳各县倒是能普及了。

但是汉中,去年才安稳下来,今岁才开始发展,自然有些落后。

一些县城所用来上奏的,基本上还是竹简这些老套的东西。

“在汉中建立一个工坊,加大造纸的产量!”

牧景沉声的道:“我要在岁末之前,汉中完成纸张和竹简之间的更换,我不希望我案前再出现这些起码好几斤重的木简和竹简!”

时代在进步,他可不能让汉中退步。

当年他的一念之差,已经让这个时代从木简竹简书写的习惯,变成的纸张书写,各方诸侯基本上都会有造纸的工坊,汉中要是落后,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诺!”

霍余拱手领命。

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牧景又苦逼的坐下来,继续批阅奏本,身为明侯,明侯府之主,如今的汉中之王,他的事情可不小,大大小小的事情要是忙起来,脚跟不着地。

“主公!”

胡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在旁边等待了一会,待牧景批阅手中的奏本之后,才躬身行礼。

“孔明?”牧景抬头,目光斜睨了一眼:“你可比我还忙,怎么这么有空,来串门啊!”

胡昭的长史衙,也在昭明堂之中,只是他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

长史乃是明侯府的副位,执掌文武,可谓是牧景之下,万万人之上,不管是北武堂,南书房,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有权力过问。

“最近景武司上报了一些消息,昭想要和主公通通气!”

胡昭在牧景对面跪坐下来了。

“中恒,上茶!”牧景摆摆手。

霍余亲自端茶上来,分别给两人各自斟了一盏,然后安然退到一边,提笔开始书写,他乃是文吏,也是牧景身边的秘书,还有一个任务,记录会议,或者谈话,在古时候,这样的职务,叫起居郎。

“景武司基本上对外,行军略探查,什么消息要你来过目啊!”

牧景奇怪。

“景武司的职责乃是查探消息,没有军政之分!”胡昭说道:“景武司的消息,南阳有大批商贾,行关中,荆州之路,已经随商队,向着我们汉中而来!”

“哦?”

牧景闻言,嘴角微微扬起:“看来他们对我的驰道计划,已经心动了!”

一些精明的商贾,总会有敏锐的触觉。

他们对利益会异常敏感。

这种以路税来修路的方式,在很多儒家子弟来说,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堪比拦路打劫,但是在商贾眼中,这未尝不是一桩很好的生意。

牧景当年亲自提拔几个商人,都是有敏锐触觉的人,无论是张恒,还是孙郝,他们不会看不到其中的利益。

虽然周期长,可收益必然可观。

这时候就很考验商贾的魄力。

牧景相信,有魄力的人其实不多,但是他也相信,敢投资的人必然会有,资本论这可是他送出去的书,看过的人不少,他们会诞生野心的。

“主公,这驰道计划,真的可行吗?”

胡昭还是担心。

“为什么不可行?”

“主公可想清楚了,一旦设置关卡,对百姓收取路税,那可是会影响主公名声的,与民争利,明侯府当如何立足!”胡昭要考虑的太多了,虽说能把汉中南阳直接打通,这对汉中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后果也很严重。

“天下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

牧景平静的说道。

“话是这个道理,可百姓不知道啊!”

“孔明,我们这一次,可是要建立的是四条驰道,如果是我们自己来修建,不知道明侯府能不能拿出这么多资金来了?“牧景问。

“不可能!”

胡昭断然的道:“别说四条驰道,就算是一条,我明侯府都承担不起来!”

修路是最好费人力物力的,如今的明侯府,税赋都没有彻底理清楚,养兵,安民,哪方面不是付出的多,收入的少,想要修路,起码要休养生息好几年才有可能性。

“那不就得了吗!”

牧景摊摊手:“既然做不了,我们就要变通,我不介意承担这样的恶名!”

“我还是希望主公能三思!”胡昭说道。

“无需了!”

牧景摆摆手:“此事我既然已经交给了南书房,就让南书房去策划,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是为了日后能出兵南阳,还是为了两地百姓的交汇贯通,此计划非行不可!”

这是他今年最大的一个计划。

哪怕是参狼羌的事情,都比不上计划的重要。

一旦他能让那些商贾掺合进来了,集合他们的资金去修筑这些驰道,在一两年之内,他就能打通与南阳之间的间隔,届时南阳汉中,才方为一体。

他绝不会让任何人来反对这个计划的。

“既然如此,属下就不打搅主公了!”

胡昭叹了一口气。

这事情利弊如何,他很清楚,但是结果会如何,他也不清楚,事情一天不去做,永远都不知道结果,他是反对了,但是牧景既然有决心,他只能支持。

尽可能的把事情的后果处理的完美一点,是他这个明侯长史的职责。

胡昭离开之后,伊籍把南阳一些奏本整合了一下,递给牧景,忍不住问了一句:“主公,其实没有必要这么急躁,修路很重要,但也可以一步步来,胡长史说的没错,百姓如果不认可的话,会把让主公声名狼藉!“

“机伯,做事情要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阻碍而停下来!”

牧景轻声的道:“不去做,就会拖,拖下去,始终做不成,既然想要做,没必要顾虑太多,况且如今的汉中,我自问还能掌控局势!”

听到牧景这话,伊籍但是有些点头认可,如今的汉中,明侯府不算是根深蒂固,但是也已经逐渐掌控主动,不是当初一点根基都没有了。

……

二月的南郑,十分热闹。

特别是近日,一个个商队从天南地北而来了,纷纷进入了南郑城,让城中的驿站和客舍都显得人满为患。

“这不是风掌柜吗?”

“余掌柜,你怎么也来了!”

城南驿站之中,两个商队进驻之后,一个照面,为首的两个人颇为惊讶。

他们同为商贾旧识,同为关中商贾,来到汉中,也算是他乡遇故知。

“风掌柜,听闻你风家加入了恒通商行,看来传言不假啊!”余掌柜走上来了,笑眯眯的说道:“要说你们风家在河东也算是豪商,还真让人意外!”

“我们风家当年就是景平商行的一员,现在跟着张恒大掌柜混饭吃,也没什么的!”

风掌柜反讥起来:“倒是你们余家,可和景平商行没有什么关系,你们也来了,消息倒是灵通的很!”

“那是!”

余掌柜得意洋洋的道:“天下又不是你景平一系的人,这么大的事情,还是昔日的景平商行大掌柜亲自主导,必有利益,虽密不外传,可也不仅仅是南阳的商贾才知道,我们糜掌柜的消息,总不会错吧!”

当年景平商行分崩瓦裂的时候。

还有一家得利的。

那就是东海商行。

糜家,天下商贾的佼佼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