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20 04:22:19 来源:转码展示1

其实当初在决定研制火药和红衣大炮之前,牧景也有过一定的恻隐之心,也考虑过,要不要去研究。kanshushen

但是最后他下定了决定,要研究,要超越时代。

火药的出现,不算什么。

早年就出现了,只是需要慢慢的发现他的用途,慢慢的把它真正的威力发掘出来了而已,相对而言,这只是一个引子。

可红衣大炮的出现,等于引诱火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给无数人打开了一扇门,特别是牧景建立的鸿都科技研究院这个氛围之中,让那些科学家的脑子更加的灵动,他们想的会更多。

人的脑子有时候很灵光,但是也有时候很愚钝,炎黄子孙发明的火药,最后却让西方人发明的枪炮敲开了自己的大门。

这种情况,牧景不希望出现,所以他决定超越时代。

可有一点,当枪炮出现,代表的是核威胁已经不远了,当热武器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核弹出现,已是不可避免的。

牧景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帮了这个时代,推动了发展,还是害的地球,但是有一点,他现在需要热武器。

慢慢打,他也可以打,打二十年,三十年,他还是有信心统一天下的,但是到时候中原还剩下多少人,谁也不敢说了。

历史上,三国时代,百年纷争,导致中原十室九空,青壮死绝了好几代人,然后被北方游牧民族趁机而入,形成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把人当成两脚羊的时代,多磨的黑暗,想都不敢想。

牧景是绝对不允许这个时代出现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他不仅仅要结束战乱,还要用最少的伤亡,结束乱世。

只有让枪炮出现在这时代,他才能以独一无二的优势,打服他们。

………………

早饭吃完之后,四个媳妇各有各的事情,蔡琰穿上男装,英姿飒爽,带着护卫,去了明丰钱庄坐镇,张宁一袭白袍,腰间佩剑,直接去起码去了医学院,黄月英乔装打扮,坐着马车,去了鸿都科技院,而貂蝉,她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把这家收拾的妥妥帖帖,整整齐齐的……

牧景其实也喜欢这种气氛的,正让她们居于深宫之中,大眼瞪小眼的,早晚也还会酿成宫斗剧的。

人只有没事做的事情,总会早些事情做,有事情做的时候,谁还愿意斗一个生死啊。

所以牧景认为,这样的家庭,是比较健康的,虽然要登基为帝了,但是他决不允许自己成为那种无情的帝王之家,连吃饭都要勾心斗角,他是承受不住的。

人,都需要一个避风港。

牧景也不例外,而这个后宫,这个家,就是他的避风港了。

………………

哼着小曲,牧景骑马入前殿。

从后宫出来了,不骑马的话,得走小半时辰的路,看似不远,但是这明王宫,还是挺大的。

前殿的标志性建筑,自然是那九层高,在这个时代属于擎天大厦的明王宫。

宫殿之殿,飞扬三面旗帜,特别的耀眼,一面明字战旗,一面黑龙旗,在这个时代,龙旗代表天,还有一面,代表牧景的黑色曼陀罗战旗。

这三面旗帜,迎风猎猎,是整个明王宫最瞩目的地方,渝都城的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标记。

牧景昨天返回渝都,已经召开了昭明阁会议了,会议上决定了称帝的事情,整个明王宫都开始运转起来,每一个司衙,都十分的忙碌,进进出出的一个个步伐,来来往往的一道道人影,都显得焦灼。

这种气氛,几乎是覆盖了整个明王宫大大小小所有的司衙,感染的每一个官吏,谁也不敢在这时候松懈和开小差啊。

牧景上了九层楼,自己地方。

“大王!”

霍余躬身行礼。

“最近是不是堆积的很多奏本?”牧景坐下来了,抿了一口霍余泡的茶,坐在这办公室里面,被人服饰,可没有霍余的仔细。

“都在这里了,不过昭明阁都已经处理完了,只需要大王复核就行了!”霍余说道。

牧景出征,昭明阁就是决定明国政策走向的最高机构,也是处理上奏的那些奏本的最终地方。

四大参政阁臣,胡昭,刘劲,蔡邕,秦颂,都是搞内政的一把好手,他们四人联合起来了,明国还真是被治理的妥妥帖帖。

牧景出征这么久,明国却能太平,没有发生一点点动乱,一方面是因为昭明阁的存在,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明国如此的制度。

新政本来就是全新的一套制度,和前朝制度相比,差的可不是一丁点,而是很多很多。

首先不会把全部权利集合在君权上,相权也很大,能在牧景不在的时候,运转整个明国,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事实都要请求前线征战的牧景,那得耗费多长时间,地方早就来了。

但是这种相权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会乱,因为权力会让很多人腐化,手握大权的那种的感觉,会让一些人迷失。

所以牧景建立的昭明阁,昭明阁的存在,才是明国制度最大的优势。

“这么多?”

牧景松了一口气,昭明阁还是没有让他失望,不过看到堆积如山,需要他复核的一份份奏本,他又有些悲催起来了。

“这都是少的,基本上都是州级呈上来的,县级的奏本,基本上都到各部已经止住了,就算复核,也只是到昭明阁就止步了!”

霍余说道。

牧景拿起来几份,看了看,然后问霍余道:“中恒,孤不在渝都的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变化?”

霍余自然知道自己属于牧景最信任的人,留在渝都不随军出征,不仅仅是身体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监督。

“倒是很安静,各司其职!”

霍余想了想,道:“不过打击新政的手段倒是凌厉了一些,从各州呈现上来的奏本看,我们的新政,最近这段时间,停滞的厉害,那些世家门阀反击的也厉害,前线征战,昭明阁为了安稳,大多都置之不理!”

“正常!”

牧景冷笑的说道:“征战第一,后方必须要安稳,不能因此而动乱的前线的军心,这一点他们考虑的没错,就是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有些优柔寡断了一点,或许他们本身对新政就存在一些的意见!”

“会吗?”霍余皱眉。

“别以为昭明阁就是和我一条心的,新政触动了多少人的利益,可说不准,里面有没有他们的蛋糕,都说不准!”

牧景淡然的道。

倒不是说他怀疑什么,只是人心隔肚皮,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执政利益点,被攻克的,也说不定。

“听说他们准备把徐总督调遣北上,去关中!”

“这事情,孤倒是了解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也不敢瞒着牧景,路上都已经给了牧景一份奏本,牧景看了,无话可说。

徐庶动作太大了,荆襄方面闹的有些不可开交,想要一鼓作气基本上不可能,那只能缓和一下。

这时候把徐庶调遣北上,也是正常的事情。

而且北方,关中,雒阳,河南,都是战乱频频,需要有人坐镇,徐庶的人品和能力都值得信任,北上也是应该的事情。

“对于昭明阁,他们可有什么想法?”牧景问。

“大王问的是,他们是不是想要增加昭明阁席次?”霍余皱眉,这方面他在昭明阁当笔录使的时候,倒是没有怎么听说。

“肯定要增的!”

牧景道:“只是看他们更属意何人而已!”

他心里面倒是有些人选,但是威望不足,想要入阁,并不容易的,一旦入阁,那等于一飞冲天,成为了明国的决策领导人,那可是至高无上的位置。

“倒是鲍尚书好像比较让他们属意!”霍余低沉的说道。

“鲍苏?”

牧景眯眼。

之前他就已经考虑过了,秦颂和鲍苏是当初父亲留给他的牧党老臣,都是从朝廷出来,进入牧党,最后即使牧山战死,依旧死忠牧景的大臣。

秦颂入阁,鲍苏输了一线。

但是这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国债的事情,他办的如何?”牧景问。

“自从江东之战我们打赢之后,百姓对我们明国信心十足,国债券在鲍尚书的手中,全部的卖出去了!”

霍余禀报说道:“另外这一次称帝的造势,好像昭明阁也是交给了鲍尚书!”

“他倒是得昭明阁的信任啊!”

牧景点了点头。

这初步来说,昭明阁已经那对这个人进行的考核了,鲍苏能不能入阁,问题是不会很大的。

不过牧景心中,不仅仅他一个人。

登基之后,大明朝建立,昭明阁的权势会更进一步,牧景集权昭明阁,本身自己也是昭明阁的一员,不怕被架空。

但是如果昭明阁的人太少,反而不利于他发挥,容易被揽权,不管是那一个大臣揽权,对他来说,都不是好事。

他作为君王,要的不是揽权,是平衡,这是帝王之术的根基。

“雍州目前情况如何?”牧景突然响起了一个人,这历史上也是有大才的人,放在地方,也是比较可惜了。

“雍州?”

霍余楞了一下,不明白牧景为什么这么问,但是他记忆力不错,迅速的翻阅了一下的几个奏本,都是从雍州传回来了:“雍州方面倒是安稳,而且新政在雍州,好像也推动的比较快!”

“是吗?”

牧景的眸子顿时明亮起来了。

“下密令,让雍州总督回来叙职!”牧景沉思了一下,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定:“秘密召唤,不许泄露消息!”

“诺!”

霍余点头。

“孤刚刚回来,先熟悉熟悉这段时间的政务,就不要安排什么会议了,你去通传一下昭明阁,政事堂,枢密院,孤这两天需要重新翻查一下的奏本,没有特别的事情,不需要打扰孤!”牧景道。

“是!”

霍余躬身行礼,然后转身离去,下楼梯去,传达命令了。

…………………………

连续两日,牧景都在翻阅一本本从地方送上来的奏本,这些奏本都是被批阅过的,而且该执行的也执行了,这些大多都是临摹的本,需要让牧景知道目前地方运转的情况的。

明国新政,从地方制度,农业税务,各方各面都有很大的变动,甚至国本制度都已经变得了。

自然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应。

但是牧景强行推动,加上有徐庶诸葛玄卫觊等人先锋军的冲锋陷阵,在地方引起的很大的风暴。

地方制度而言,县制不变,但是改郡为州,一州总督,是目前地方最大的政务官,这样制度,和之前有些变化,需要一段适应的士气,三年五年之内,都很难融进来了,问题还是存在不少的。

好的东西,也需要好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所以新政对于一些地方来说是迅速的就能适应的,也对于一些地方而言,排斥力很大。

就算抛开新政来说,地方也有很大的问题,乱世走过来了地方,其实显得特别的乱的,想要安稳下来,没有这么容易。

特别是西北,西凉,西羌,这些地方,虽然明国都重新划分的区域,但是下面的人未必认可。

西凉自从马超和庞德离开之后,闹出了不少乱子,总督都换了几个了,镇不住这些人,总会闹点乱子出来。

而西羌,闵吾倒是有影响力,也配合,但是太配合了,而且有些明国官吏在任上,不明不白的病死,这本身就是不对劲的。

闵吾始终没有放掉西羌部族的绝对控制力,这对明国而言,是不太好的,早晚要解决这问题,到时候免不了要牵涉闵吾。

闵吾对明国,也算是忠诚,最少表面上,从不会违背明国朝廷半分的密令,但是这个人的心思,即使牧景,都不敢信任。

西面这样,南面也不太稳。

南中不说了,孟获这个蛮王算是真的臣服了,不少蛮族部落都从深山里面搬迁出来了,这对明国治理,有特别大的进步,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内,想要杜绝蛮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大小闹,不服气的蛮人,还是存在不少,隔三差五的闹点事情出来了,但是不会上升到大局,只是局限在地方的动乱,这是少不了的。

另外就是交州那边。

交州之地,士燮归降之后,士家影响力是越来越低,但是南越也有一些深山部族,对地方秩序,还是有些影响的。

牧景也腾不出手去收拾他们,同样不让让士家出手,本来就是想要消减士家的影响力,你让士家出手,不等于增加他们在交州的影响力吗。

目前来说,整个明国,还是不太安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