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式提议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正式提议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02 02:01:42 来源:转码展示1

“哎,你还真敏锐啊!”牧景有点小叹气。mengyuanshucheng

当真不能小看天下人的智慧,特别是身边人。

他发现自己和身边这些绝顶聪明的人相处的久了之后,一点小小的想法,都藏不住了,这些人的智慧,还真不是的吹出来了。

自己要不是有历史作为底气,还真别说这些人斗智慧,就算是看时局,都不如他们了。

“你当真想要整军?”

胡昭的面色也不太好,他只是猜测,可当他从牧景的嘴里面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他就有些心神不宁起来了。

“嗯!”

牧景坦然的承认,道:“我的确要来一次重整军务的想法!”

“太急了!”

胡昭阴沉的道:“新政已让明侯府喘不过气来了,而新政还能稳得住,那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兵力在镇压,你可知道,一旦军队出现动乱,不仅仅是军务的问题,甚至会让新政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牧军军制和如今的牧军风气,放眼天下,其实都是很好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可就算整军,就算要动军队,也不应该是这时候。

最少要等到新政的政务稳定下来之后,才能对军队给动手。

“我自然知道,这是急了一点!”

牧景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可我没有时间等!”

他抬头,眸子眯起来,眸光闪烁,时而明亮,时而黯然,看着前方的虚无,轻轻的声音响起:“中原局势越发紧张,就算曹孟德能安耐得住,袁本初都不会坐得住的,而刘玄德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北方早晚有一场大战,而我们牧军,看起来强盛,可相对而言的势力还不足!”

“一旦打起来,肯定会出问题了!”

“我要在这之前,重新整顿一次军务,尽可能的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说着,牧景忍不住数落起来了:“天下人都说,我牧军强盛,可我们自己知道我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嫡系的七军七营都有不少的问题,这些年南征北战,战损多少,补充多少新兵卒,早就没有当初的战斗力了,而且这些年来,攻取南中,夺取荆州,拿下西北,收取一个个地方兵卒,建立的新军,问题也很多,如果不能即使整顿过来,大战一起,必是拖后腿的!”

“这是我不允许了!”

牧景沉声的道:”所以在大战之前,我必须要把军队重新整顿一遍,保证我们的战斗力,更能完善我们的军制,一个完善的军制,给军中带来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牧景说的这么多,胡昭有些无言以对了。

因为他说的是对的。

政务是明侯府内部的事情,而军队,却关乎明侯府的安全问题,这是乱世,不是说明侯府固守不出,就会不招惹麻烦。

就算明侯府不出一兵一卒,不继续占一城一地。

外面的兵马也会杀进来了。

一统天下,并非牧景才有的冤枉,当今诸侯占着在这里,都是怀着这个梦想,与公于私,站在他们的位置上,都必须要向着这个方向走去。

“那你准备大整,还是小整?”

胡昭无奈的问。

“初步只是在小范围之内,先尝试性改变,看看具体的影响!”牧景全盘托出自己的计划:“我也要照顾新政,不可能让军务影响到新政的进展!”

牧景这么一说,胡昭倒是放心很多了,最少牧景现在还记得新政的问题,那就算做,也不会做得很狠的。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牧景……

………………………………

过了十五,新岁的气氛也去的七七八八了。

这时候,所有官署都开始投入新岁之后新目标,今年的新政实施的目标,是把新政彻底的落实道各县里面去。

对于明侯府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牧景,在关注内政的同时,也在关注外面的局势,作为一个主公,天下的任何一个动向,他都要的把握住,才不至于丢掉的时机。

“主公,河北方面的消息,袁绍是准备对并州动手!”

赵信现在算是彻底拱卫牧景左右,而且还执掌景武右司,权力大的很,府中畏惧他的人,不不在少数啊。

“另外袁绍把其长子,送去青州,不知意图如何?”

“还有传闻,袁绍麾下,几个继承人之间的关系不和睦,或许是因为袁绍疼爱三子,而有些放逐长子的意思!”

赵信每天都会汇报这些从外面送回来的消息。

他在汇报,而牧景在办公。

手中的一分一分奏本,他必须要详细过目,还要亲笔批文,才能送下去。

奏本是从地方送上来了,时效性很重要,所以即使牧景想要偷懒,这时候他也不敢轻易的偷懒,毕竟拖那么一天半天,对地方百姓而言,或许就等于损害无数的利益。

“争权夺利这种事情,很正常,袁本初这等枭雄,也免不了俗的,他爱三子,自然就把长子给放在一边了!”

牧景冷笑:“不过也不用太在意,只要袁本初还活着一日,这些事情,是影响不了他的根基!”

袁本初不是那些守城者,而是一个开拓者,他当初被当成一颗棋子舍弃了,放逐到河北来,是自己打下这一片领地的。

他在军中的威严很深,一言九鼎,不管下面的人,怎么的不服,都是无用之功而已。

“给我盯紧曹孟德!”

牧景把手中的奏本合起来,放在旁边的,很快一个文吏就上来,把这一份奏本送出去了。

他继续批阅,然后一边批阅一边说:“虽然袁本初不是一个坐得住的人,但是我感觉,如果有人要动,第一个,应该是的曹操!”

“为什么?”

赵信下意识的问,问之后才感觉有些不妥。

他是密探。

是牧景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嘴巴。

这样问,是有些逾越规矩了。

“为什么?”

宋山倒是不是很在意,他对赵信,还是信任的,也愿意让他见识更加广阔一些,所以很直接的对她解析:“因为我们都要去想理由才能动兵,正义之师,是需要让天下百姓信服的一个理由,才能的兴兵,而曹操却不需要。”

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没有点好处,曹操才不会做。

曹操这样做,自然就等于把天下权给握在手中。

天下诸侯未必会听他的。

但是他就已经掌握和天下诸侯主动开战的权力了,而且还是出师有名,不会遭遇百姓的反扑。

“明白了!”

赵信很聪明,牧景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他迅速就想明白了,他想了想,说:“前几天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消息传回来,之前感觉有些不正常而已,现在我倒是认为,这可是能就是曹军要动兵的征兆?”

“什么消息?”

“吕布从南阳边境给撤回去了!”赵信说道:“表面上是叙职,但是他麾下两支精锐,并州飞骑和陷阵营,都往许都而去了!”

“吕布?”

牧景握着笔的手,停了一下,眉头挑了挑,冷笑的说道:“他如果想要打一场北方大战,这一员悍将他自然不会留在南面而不动,叙职之后,应该就是北调,而且会利用各种各样,甚至会分拆兵马北上,你给我盯死了!”

“诺!”

“江东呢?”牧景继续批奏文,还问:“最近江东很平静吗?”

“的确很平静!”

赵信说道:“去岁那场大洪灾,如今江东才缓过一口气,所以江东一直没有什么动作,密探一直在盯着,若有大动作,主力调动,肯定会有消息回来了!”

“这是舔伤口!”

牧景知道,去岁损失最大的就是江东,整个雨季都被洪灾给笼罩着,损失之大,恐怕不是一时一刻能补起来的。

而且江东内患也不少,不说山越部落。

就说那些世家门阀,都足够让孙坚他们喝上一壶了。

江东的世家门阀,相对而言,更加的根深蒂固,哪怕孙坚示弱,都未必有用,只要闹出一点点麻烦,江东就会有大麻烦。

所以这时候,孙氏父子是不敢轻易的就有举动的。

“即使如此,依旧要盯紧了!”牧景嘱咐。

孙坚,孙策,还有一个才开始长大,腹黑脸皮厚,历史上成就一代东吴大帝的孙权,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这父子要是强强联手,江东绝对是一块硬骨头。

“诺!”赵信严肃的点头。

“对了!”牧景突然放下手中的笔墨,抬头,看着赵信,问:“你可以尝试性的派人接触了一下孙权!”

“孙权?”

赵信皱眉。

“孙伯符过于刚硬,他不是一个好拉拢的人,倒是孙权,此子或有野心!”牧景嘴角扬起一抹的玩味的笑容:“可父兄并非的庸才,特别是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文武全才,战场上更是所向披靡,风头正盛,整个江东为之信服,可站在孙权的位置,他只要有野心,就会有妒忌,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空隙!”

牧景常常崇尚一个原则,把堡垒从内部给炸掉了。

这一次,他也有这样的心思。

要是孙策孙权给斗起来了,那么江东,或许就没有这么难缠了,甚至能让牧军把主力都放在北面。

只要吃掉北部,江山大部分落在了明侯府的手中,紧紧凭借一个江东,那就根本撑不住的。

怕就怕牧军出兵北面,江东军就来捣乱。

所以要是能给他们两兄弟弄点事情做作,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孙伯符如今如日中天,我不太看好孙权的作用,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倒是一个机会!”赵信道:“我会派人接洽一下!”

“谭宗呢,他在外面浪了这么久,就一点都没有想要回来的心思吗?”牧景该吩咐的已经吩咐了,突然心血来潮问了一下。

这厮断了一条腿,还这么爱折腾,把赵信拉回来,他倒是解放了,去了一趟西北,就不见人影了,现在在那个角落里面,牧景都不知道。

“谭指挥使这回估计在许都!”

赵信回应说道。

“许都?”

牧景瞪眼:“他跑去许都做什么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

赵信苦笑:“右司在暗地里面,所以秘密多,可左司看起来放在明面上,其实谭指挥使的秘密,比我们所有人都多,我可不知道他手中有多少暗子!”

景武司有自己培养暗子的一套。

这些年下来,培养出不少的暗子,都撒出去了,这将会是一张很大很大的网。

一旦明侯府开启了一统中原的战役,这张网,将会为牧军提供最准确,最迅速的消息。

“你盯紧一点,一旦有意外,不惜代价,给我把他救回来!”牧景对谭宗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厮我以为他吃一亏长一智,南阳那事之后,应该不会以身犯险了,看来狗改不了吃屎,这今年的修养心性,都修到狗身上去了,许都那地方,岂会是这么容易去了!”

“夜楼最近的确盯紧我们,不过我相信谭指挥使,他没有把握,是不会进去了!”赵信说道。

“说不准!”

牧景明显比赵信更加了解谭宗:“这厮从蘑菇山的时候,就跟着我,在我身边久了,我好的倒是没学到,坏的学了不少,我有时候做事情喜欢弄险,他估计也会,所以不能不小心!”

“我让景平战士待命!”

赵信倒是很羡慕谭宗能被牧景如此惦记,这是他祈求不来的。

……………………

建安二年,正月二十一。

昭明阁会议。

这一次会议,是开年第二次的昭明阁会议,各部参政都到齐了。

“我要整军!”

牧景很直接的提出来了这一次的会议的目的。

“现在整军,时机不太对吧?”

“这可是会让军中大乱的!”

“新政的实施,各地都有不少反抗的阻力,已让我们明侯府很吃力了,要是整军,军心动荡,明侯府的压力更大了!”

众人基本上都是投一个不太赞成的票数的。

“我倒是认为主公做得对!”

戏志才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牧景的:”当今天下,内政也只是辅助,关键的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牧军才是我们明侯府的根本,现在还算是大战之前最后的平静,如果我们不能趁着这一段时间,抓紧整顿军务,重新梳理军制,提高战斗力,日后如何与中原群雄作战!”

“此言有理!”

黄忠也点头了:“明侯府的太平,不是求出来的,是打出来了,如果军中降卒太多,军制笼统,军法不通,很影响战斗力的!”

刘劲和秦颂对视了一眼。

他们是不赞成的。

但是却被说动了。

说一千道一万,军队才是最重要,毕竟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哪怕是太平盛世,军队也是根本,况且是乱世。

哪怕内政做的再好,军队挡不住外面,明侯府一旦败亡,一切都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