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什么侠士,在下...姓赵名云字子龙,只是一介布衣而已。”黑衣人转而面向纪采薇说道。
他却不知道,他的这句看似平常普通的自我介绍,在纪采薇心中掀起了怎样壮阔的波澜。
纪采薇有几秒钟时间恍神了,忘记了自己此时也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古人了。这人是赵云,是赵子龙,他就是后世游戏中,经常被传颂为武神的那个人。长坂坡,刘阿斗,是他毕生最为传奇的人生简历。这一瞬间,她终于有片刻的时间忘记了孙策。
赵云看着纪采薇直勾勾盯着自己的表情,几乎可以用失礼二字来形容。心下也觉得好笑,不知道自己的话有什么值得如此惊诧,左边嘴角略上挑了一下。“在下姓名....是有何不妥么?为何公子....这般神色?”
纪采薇知道自己失态了,但她也很难不失态。换了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回来,能亲眼目睹到赵云的英姿,还被他仗义相助了一把,都只会跟她一样失态吧。虽然之前她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见过了徐晃,曹操,吕布,周瑜,还有...孙策。这个名字,终于还是无比顽强地重新扎进了心里。
但无论如何,赵云都是不能被时间磨灭的传奇英雄。她作为一个现代人时,就觉得这是一个毫无瑕疵的英雄。如今他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要她如何不错愕呢。“哦,并不是,您千万不要误会。赵兄的名字...非常好,武艺非凡,为人又正直仗义....”
赵云微笑了笑说道:“方才一进这客栈,我便发觉那三人眼神不对,总是盯着贵主仆,便知其中一定有异。于是,才刻意坐在这里,叨扰了你们,请勿见怪。”
纪采薇哪里会什么见怪,如果不知道他是谁,她是始终小心防备的。可既然已经知道他是赵云,他是那个人格完美无缺到神一样的英雄,她也就放下了戒备之心。
“哪里哪里,赵兄说笑了,何来见怪,只有感激而已。”她不厌其烦地道谢着。
“贵主仆今后当格外小心为是,客栈里...什么人都有。”赵云夹了口菜喝了口酒之后,好心地再次提醒道。
“多谢提醒,在下姓纪,纪才文,是陈留人氏。”纪采薇听着赵云一口一个“贵主仆”的,觉得很不自在。人家既已亮明身份,自己也只能自报家门。
赵云点点头说道:“哦...我刚刚从陈留郡附近过来,山阳县,公子应该知道吧。”
纪采薇哪里会知道,不过她还是装模作样地点点头。“赵兄去那里----有什么事吗?”
纪采薇既然知道了他是赵云,之前的好奇心就一点点苏醒了。赵云为什么此时会出现在这里?他怎么还没有去投奔刘备?而是自己一个人行走江湖呢?
“去看望一个人,不,应该说,是去看望....一座塚。”赵云心里那声叹息,又被敏锐飞纪采薇捕捉到了。
“吕布的塚。”赵云最后补充道。
“赵兄也认得他?”纪采薇脱口而出。却忘了自己这么说,表明了自己也是认得吕布的。
不过赵云并没有深究,只是回答:“不曾谋面。只是叹他一生骁勇,最终却落得这般结局。所以...就去看看。云之前一向盼着能有一天,有机会能与之交手,看看...孰高孰低。只可惜,此生再也没有机会了。”
纪采薇沉吟了一下,终于又问:“赵兄一身武艺,为何此时...仍未投明主呢?”
赵云浅浅笑笑:“家兄于三年前亡故,在下便在家中守了三年。近日守丧期满,心情亦有些倦怠,所以出来游走一番。我暂时...还不想陷入纷争之中。因为一旦选择投身其中,便很难再回头了。看看吕布...殷鉴不远。”
纪采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能默默点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英雄后面的那两个字,往往接的字眼就是是末路。一旦选择了做英雄,一切都身不由己了。
就像...孙策的命运。命运这个怪物,不知会在何时,就把他推向末路。又看了看赵云,如果他辅佐的不是刘备,而是孙策,那该有多好啊。如果他能改投孙策,也就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轨迹,孙策....也许就能逃脱天命的追杀。只可惜,也许再过不久,赵云就会去追随刘备了。纪采薇心里也长叹了一声。叹息过后,却突然有一个极为疯狂的念头浮现出来。
为什么----她不试试说服赵云去江东辅佐孙策呢?
她投进这个时代之后,在谈判做说客这方面,不是一向都做得很好吗?尽管这有违天命,可去它的天命吧!跟孙策的命比起来,纪采薇宁愿选择后者。逆天一次又何妨?她耳边似乎听到了孙策当时对她说过的这句话。
“其实……赵兄有没有想过,去投江东孙策孙伯符呢?”纪采薇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赵云难得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言简意赅地问:“为何?”
“江东富饶,孙伯符也算是年轻有为,身边还有周瑜太史慈这些人在辅佐他。如果赵兄去了江东,你们的年龄相当,气场相合,难道不比跟一群老头子在一起共事,要自在得多吗?”纪采薇为了孙策,只能厚着脸皮打压刘备了。
气场?赵云知道何谓气,却不知何谓场。但奇怪的是,此话一出,再联想前后文一琢磨,赵云竟能理解其大概含义。
赵云摇头一笑:“在下是北方人,向不习惯南边的风土民情。再者...之前我也曾答应过一个人,将来如果出山,我会去找他的。”
纪采薇知道,他说的一定是刘备。她继续硬着心肠说:“我知道,赵兄定是一个极重承诺的热血之人。可是在这乱世中,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无需我再多讲。况且所谓中原和江东,塞外与江南,说到底都是大汉的天下,又何必...在心底划一道界限呢?“
赵云听到纪采薇的理论,用略带惊异的眼神看看她。战国七雄彼此间巧取豪夺、死命厮杀的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久远的过去,但人们心里那道壁垒,却一直顽强地存在着。
即便是赵云这样的人物,虽然没有地域之见,心中也始终以中原地界为华夏正统。而江东江南,就算风物再好,也只是偏于一隅的蛮夷之地。赵云细细琢磨纪采薇话中含义,竟也有几分道理。而且格局宏大无私,也不好开口辩驳,于是只能沉吟不答。
病急乱投医的纪采薇看看赵云的反应,硬着头皮接着说:“赵兄绝对不是寻常人物,应该有更为宽广的胸襟气魄。再说个人之私交,又怎么能与天下兴亡相比?相信赵兄见过孙策和周瑜之后,就会知道...我说得没错,他们绝不会比你之前想要投靠的人差。我更相信,你们一定会一见如故的。”
“听纪君口音...并非江东人氏。难道...是认得孙策和周瑜?可见你们的交情匪浅,否则,又怎会如此费心竭力...游说在下?”赵云浅笑一下问道。
===================================
赵云登场。纪采薇对赵云的观感,就是我对赵云的观感。根据史料记载和野史传奇,赵云就是一个人格相当完美的英雄。我找不到他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贪图美色,不贪图富贵,不酗酒,不傲慢,甚至也没有过权力上的追逐。忠肝赤胆,其心中正,跟了刘备之后,就是一心一意,从没想过改投别家。
整个三国史里,反正从表面上看,我没找到赵云有任何错漏之处。唯一有点儿别扭的,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掌权期间,似乎对赵云比较冷淡甚至是防备他。但那也是诸葛的问题,不是赵云的问题。赵云好像是活了70多还是80多岁,武力卓绝还能安享天年的英雄有几个?我觉得,高寿善终就是上天对他的褒奖。
纪采薇开始不计后果了,想要改变历史走向了。这是好事,说明她是真地爱孙策。逆天一次又何妨?人有时需要疯狂和自私一回,才能知道自己爱得是否纯粹。但是这一章名目叫做海中捞月啊。孙策和纪采薇,我的俩宝,都在拼尽全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对不起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5章 五十一帖:海中捞月 这么近,那么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