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 第16章 人民就是江山

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第16章 人民就是江山

作者:夜终明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0-16 03:35:05 来源:转码展示1

杀人立威、整治队伍纪律落下帷幕。

刘毅接下来做的则是论功行赏。

占领郡守府让众人有了短暂安身之地,再不似无根浮萍到处流窜。

原先带有反贼色彩的一些军制军职,需要做些修改。

张角三兄弟的天公、地公、人公将军称谓就不说了。

在三人之下的三十六渠帅、首领等等称谓一听就不太正统。

张曼成主动从渠帅位上退下,好歹还有一个神上将军称号。

他呢?

除了主公、除了大师兄、除了帅还剩什么?

虽然渠帅听起来还不错,毕竟像他这么帅的人,称谓带个帅字一点也不过分。

可这不符合他心中的设想。

要走洗白路线,军制就应顺应东汉军制。

不能按黄巾军制,也不用另辟蹊径采用现代军制。

东汉基层军制大致是部,曲,屯,队,什,伍六级。

职位从低到高大致为: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

再往上就是各种带“将军”字眼的职务。

他所占领的郡守府,最高长官为太守(郡守)。

手下有郡丞(边郡为长史),功曹、主簿、督邮、掾、史等等。

刘毅选择沿用东汉相应官职及其军制。

虽然不被外界所承认,但有助于他锻炼自己的领导力,方也便手下更好的各司其职。

刘毅论功行赏。

分别授予有功之士相应职位。

正式任命张曼成为神上将军;白起为义勇校尉;赵弘、韩忠、孙夏等原黄巾头目均改任相应校尉,赏赐金银珠宝等若干。

李大贵杀敌有功升任都尉,其余将士按照军功大小,各有封赏自是不提。

由于完成支线任务获得粮草十万石,中等战马五百匹,铁刀三千把。

刘毅便把本次士卒们缴获的战利品,留下必要物资当库存,其余悉数赏赐与他们。

这对他来说,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武器盔甲赏赐给士卒,他们战斗力变强也等同自己实力加强。

钱财给他们改善身体素质,日后也可以更好的投入训练。

这波不亏。

他好我也好。

男儿志在天下何必计较眼前小利?

他如此安慰自己。

不曾想如此阔气大方、毫无私心的举动,一举俘获全体将士的心。

众将士全发自内心的拥戴他、叨念着他的好。

全军上下受到封赏,喜悦的气氛充斥整个校场……

刘毅没有被一场胜利冲昏头脑。

他很清楚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初期靠气势高涨一路高歌猛进,本质上还是银样蜡枪头。

十几年秘密准备,起义仅历经九个月,主力就被镇压消亡。

起义失败的原因很多。

如叛徒出卖、敌人太强、不懂得灵活运用战术阵法、不够团结、指挥不力等等。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因素刘毅无法改变。

他能够做的就是脚踏实地,不断的强化和提升士卒的整体素质。

至于未来能够达到何种地步,他也无法预料。

眼下只能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纪律、训练、饮食等方面抓起。

其中又以狠抓纪律为主。

不过刘毅很清楚,凡事要有一个度,物极必反。

重刑效果立竿见影却只是让他们被动屈从,要想赢得军心就得红枣加大棒,恩威并施。

赏罚分明,军心方稳。

表彰结束。

刘毅并没有疏散众人,他还有几件重要的事要做。

其一让人将被斩首士卒名字登记造册。

“这些人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但攻占宛城功劳不可抹杀,我们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功是功,过是过,两者要分开对待。

过,导致他们尸首分离,是他们犯错的惨重代价。

功,将使他们名字被刻入功德碑,和所有战死的有功之士并列,是他们应得的奖赏……”

停顿片刻。

刘毅语气坚定道:

“我们现在是没条件立功德碑,但我向大家保证日后条件成熟,我会建立烈士陵。

将所有牺牲的有功之士英名,镌刻在功德碑之上。

并且设立公祭日定期祭拜,供后人瞻仰。

提醒大家不忘他们,为起义事业做出的贡献……”

刘毅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未来,设想也有点想当然,但不妨碍他画饼收买军心。

果不其然。

校场下的众将士在他的洗脑下,泪光隐隐闪烁。

在这天灾**人命如草芥的年代,饿死路边、横死战场……随时随地都在死人。

他们这些出身低下的人,根本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死活。

别说立功德碑,很多人死后连立碑的资格都没有。

为他们立功德碑,将他们名字刻在烈士碑上供后人瞻仰!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谁不想青史留名?

谁不想流芳百世?

在刘毅的画饼下,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归宿感!

这是一支有温度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他们卖命的队伍……

“今天我要设定一条新规。

从今以后凡是牺牲的有功之士,我们除了不能忘记他们,还要善待他们的家人。

除了每月给他们家人必要的生活物资,还要尽可能改善其生活条件。”

刘毅郑重宣布。

这项决定对他来说有些艰难。

阵亡士卒只会越来越多,日后对部队来说必定是笔不小的开销。

可想要让他们卖命,就得解决人家的后顾之忧。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军粮刘毅还有四十万石,他甘愿替他们抗下所有。

男儿志在天下何必贪图眼前小利?

听到这条新规众人皆哗然。

以为刘毅是在开玩笑,可他郑重其事的表情丝毫不像在说笑。

短暂平静后校场下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士卒们激动得无以复加。

这一刻起刘毅仁义爱兵如子的念头,在他们心里扎根发芽。

刘毅欣慰之余,不禁暗叹士卒们的淳朴。

他只是做了些他觉得应该做的事,没想到让他们如此激动与满足。

校场外的百姓中。

一些男丁甚至产生加入这支队伍的冲动。

刘毅自然没有忘记让百姓围观的初衷。

他不仅要消除百姓对他们的畏惧与仇恨,还要进一步拉拢民心。

因为无论哪个朝代,百姓的队伍永远是最庞大的。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便有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

刘毅要将自己爱民如子、仁义的名声传播出去。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百姓群体,口口相传。

三人成虎,传的人多了自然信的人也多。

这对他洗白是股不小的助力。

所以他决定从库存中,分出一批财物粮食做好战后安民工作。

并下令以手下士卒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百姓们恢复正常生活,尽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所需。

很快,整个宛城部队都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的行为,与刚进宛城时截然相反。

不再烧杀掠夺侵扰百姓,而是帮助百姓修理毁坏的房屋器具、分发救济粮、力所能及的解决百姓们遭遇的困难。

在百姓们的感激声中,士卒们获得前所未有的被人认同的成就感,手脚变得更加勤快。

鱼水军民情的氛围渐渐萌芽,刘毅也因此收获了不少军心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