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从招揽赵云开始 > 第212章 请玄德公谈一下成为徐州牧的感言

事实上对于刘平来说,吕绮玲能够安安稳稳,妥妥当当的返回蓟县,才是现在整个幽州的头等大事,其他事都要靠边站,别说晚两天,就是晚十天也没事。

就两天而已,对盼望刘平有后的整个幽州来说,屁事都不算!

从范阳偷偷跑来的时候没人能管得住啊,可是现在,无论是刘平还是吕布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所以,对于马宁所说的可能会稍微麻烦一点,刘平表示他非常理解,纯手工打造几个大弹簧,用大腿想也知道绝对不会是太简单的事,于是他用非常体贴的态度说道。

“不必太过着急,尽量去做就好,就算时间稍微长一点也没关系。”

虽然对于短时间返程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刘平还是问了一句。

“依马司马和诸位讨论的结果,将弹簧和四轮马车打造完成,并且组装完成,大概需要多久呢?”

然而马宁给他回答是,“大概需要到明天午后!”

听到马宁的回答之后,刘平一边点头,一边答应到。

“嗯,明天啊,速度还是挺快的,不过……”

然后这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平的话就卡主了,马宁好像说的是明天,带着疑惑,刘平的眉头皱起这好像快的过分了吧!

刘平这突然皱着眉头停下不要紧,可把本就有些不安的马宁吓了一跳,于是马宁匆忙的补充。

“主公如果着急返程的话,宁和同袍们可以连夜赶工,最快到明天日出之时,马车就可以做好,绝对不会耽误主公返回蓟县!”

刘平已经彻底被马宁的话惊的外焦里嫩了,这也太变态了吧!

还没等被震惊的有些愣神的刘平说话,依旧以为刘平不满意的马宁,直接跪倒在地,一边磕头请罪,一边在尽其所能的解释。

“主公,仅仅一架马车,竟然需要拖到明天,时间确实是有点长了,可是,打造这样的弹簧,程序和火候都需要掌握,而且这弹簧的打造确实比较麻烦,而且我本身只听到师父说过,而自己没有打造过,需要重新研究一番……”

看着这个反应的马宁,刘平知道这货误会自己的想法了,这不断的请罪更是让刘平哭笑不得。

二十四小时不到的时间,从无到有,从研制到开发,到最后成型,就这,马宁竟然还因为觉得速度慢而向自己请罪,这么好的同志上哪找去啊!

心中想着这是好同志,刘平说道,“马宁啊,没必要这么着急,平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一天的时间能够做好已经超出平的预期了。”

然后刘平想着去把马宁搀扶起来,然后手还没有碰到马宁,马宁这货直接痛哭流涕,直接以头抢地。

“……请主公放心,虽然没有直接打造过,但是具体如何操作宁心中有数,今天我和兄弟们,就是拼了命……明天天亮之时,一定可以做好!”

最后毅然决然的说道。

“宁愿立下军令状,若明日日出之时,马车无法完成,耽误了大军出行,无需主公动手,宁自己会献上向上人头!”

这是见鬼了么,怎么军令状都出来了。

这着实吓得刘平不敢再随便说什么了,生怕自己的话受到自己话语的刺激,再给自己提升难度,二十四小时已经很短了,万一他再立下一个十二个小时的军令状呢?

军令状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一波操作,刘平算是看出来了,同样是汉人,有自己老丈人这种“三姓家奴”的极品,而马宁则是属于和自己老丈人截然不同的另一类。

马宁这恐怕是头铁的不能再铁的那一类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常规操作,这货绝对和公孙杵、程婴是一类人,忠义孝悌已经浸入骨髓了,说军令状那绝对不会含糊!

了解的马宁的性格特征,刘平感慨的同时,不打算继续跟马宁,因为这个时间的问题进行讨论了,军令状已经立下,这耽误的可不是时间,而是马宁的生命。

想到这一点,刘平甚至连留都不敢再留了,不能再耽误他的时间了,让他赶紧滚了去干活吧!

“好,那就交由马司马了,军中所有人员、物资马司马可以随意调配!”

看到感激涕零的马宁,刘平想了想继续说道。

“这样,伯道!”

“臣在!”

“你跟随马宁前去,作为助手,负责协助马宁调配物资,抽调人员,但凡有阻拦、或者不配合者杀无赦!明白了么?”

“郝昭领命!”

“好了,马司马,别在这跪着了,快带着郝昭一块去吧,平可是要在明天率大军返回蓟县的,军令状可是立下了,不要再耽误时间了,只要明天大军可以顺利返程,你就是大功一件,好了快去吧!”

随着刘平挥手示意,郝昭跟随着以马宁为首的工匠们匆匆离去,去着手设计、研发、打造刘平所需的那带着弹簧的四轮马车,而刘平则独自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但是,今天和马宁的沟通,却让给了刘平非常大的启示,

启示的第一点,自然就是今天讨论最直接的问题,曾经的劲韩!

要想增强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商鞅的办法是二十等爵制的军功体系,而韩国采的是最直接的办法是优化武器和装备。

劲韩国小民若,但是却可以凭借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军工体系,而与列国并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有一套完成、先进的军工体系的支持下,最突出的,其一是弓弩,其二是刀剑。

弓弩已经不必说了,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韩国的步卒,同样装备了令列国惧怕的近战兵器。

对于韩国的刀剑之利,《史记》有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於……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

虽说削铁如泥是有点夸张,但其精密工艺是战国七雄中最顶级的技术,没有甲胄能挡住韩卒之剑戟,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许多人以为,三晋之兵中,步兵最强大的是魏武卒,骑兵最强大的是赵胡骑,这固然没有错。但是从单兵战斗力而言,韩国士兵的战斗力才是最强大的。

《史记》记载,“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当其他国家的军队相比,韩国的士卒可能在勇气或者武艺上差一些,可是这些家伙披重甲,手持劲弩,腰间还带着利剑,这简直就是装备狗好不好!

所以,韩国虽然人口不多,国土不大,兵力在列国之中也是最少了,只有二十万左右,可是这二十万士卒中甲士太多了。

在列国的眼中,劲韩就是这样一个凭借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穿着龟壳的积累,不管哪一家跟他打都会对这个乌龟壳无可奈何!

秦国为什么要在跟魏国以及赵国死磕了几十年之后,突然开始全力对韩国开战,用尽全力先灭了韩国?

可能有许多原因,但是谋夺韩国强大的军工系统必定是主因之一,这样也可以解释,秦国的军工科技为什么突飞猛进的原因。

被称作西秦的秦国,在最初可是穷光蛋一般的存在,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让他们去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那绝对是痴人说梦,从秦国立国开始,秦军所依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兵革之力。

甚至于早期的秦军,在作战的时候,跟山东六国相比,甲士少的可怜。

要知道,在长平之战的时候,《战国策·韩策一》记载:“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就是说,从商鞅变法,到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军还是都是靠着军功刺激,光着膀子作战的,左手拎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被其他六国蔑称为蛮夷并不奇怪。

然而刘平在去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的时候,记得非常清楚,一号坑有6000左右陶俑,除了有的400件无甲袍俑之外,其他出土的全是披甲俑!

刘平之所以会记住这个东西,是因为按照这个比例,秦始皇进军的披甲率几乎会达到恐怖的到85%----90%,这在哪个朝代都是很恐怕的数据了。

当然兵马俑表现的是首都的精锐禁卫军,披甲率高也可以理解,但是刘平后来还专门咨询过相关的专家,事实上,不光咸阳禁军,秦国边境地区的戍卒披甲率也很高接近,就算是秦统一全国之后,披甲率最低的南征军披甲率也在30%左右。

从光膀子赤膊上阵,到高的吓人的披甲率,这中间就很耐人寻味了。

对于兵器或者军工的发展是需要积累的,你显然不能指望商鞅这种文人,或者白起这种杀神能够想出流水线这种模式,但是,如果没有积累,还想出现突破怎么办呢?

那自然就只有一个方法,抢过来!

事实上,这一切都在灭韩之后得到了巨大的改变,根据刘平的了解和判断,秦国中后期那一套类似于流水线的军工模式,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灭韩之后的最大战果!

汉承秦制,但是唯独没有继承下来那套军工体系。

现在,大汉正在用的这一套生产军械的模式,在渔阳,想要打造步人甲以及陌刀的时候,刘平也是见识过的,和流水线一点都不沾边,那就是完全的小作坊式的生产。

整个打造的过程,刘平虽然没有动手,可是也是全程参与过的,其中的每一步,哪怕是打造一片铁叶子,靠的都是每一个工匠本身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于火候的掌握,这从本质上说是依靠每个工匠的个人能力。

就是因为这小作坊的模式,这就导致刘平想要打造一副步人甲,竟然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关键还只弄出了一个半成品,使得刘平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然而当时刘平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东西,却在今天和马宁的交流中被刘平回忆了起来。

对刘平来说,在冶炼领域,即使没有技术的革新,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复,或者是引入属于前秦或者说前韩的这套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依然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

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对刘平的意义是重大的,那等于可以让刘平麾下幽州的装备提升一个台阶。

想想如果刘平的半装具骑兵,从八百人,提升到八千人,刘平估计做梦都会笑醒,那画面不要太美啊!

而刘平心心念念的,准备以刘熊为模板打造的,身披步人甲,手持战马刀的,地表最强兵种陌刀兵,也就有了提前重现的可能!

有了现在的游骑兵,加上半装具的重骑兵,再加上陌刀兵,在冷兵器时代有这样的兵种配置,这跟无敌模式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基本上以后打仗就可以平趟了!

而唯一制约刘平想法的,就是钱了,想到钱,刘平又是一阵心痛,老子的钱永远都不够花!

除去对刘平直接意义最大的军工体系,和流水线的模式,从弹簧这东西,刘平也明白,很多东西老祖宗们早就弄出来过,只是没有充分开发而已,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引子。

由于自己前世职业的原因,刘平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储备广而不精,这一直让他非常苦恼。

这该死的知识结构,既不能像某些穿越者一样,精通武学,练就一身绝世武功纵横战场,冠绝天下。

又不能像专业人才一样发展工农,开创一个工业大汉,使得大汉出现跨越式发展,或者开发农业,使得粮食产量暴涨,从而让大汉百姓衣食无忧。

就算是自己想要倒腾的医院以及医疗卫生制度,自己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如果没有沮授这种管理人才,或者华佗这种神医,根本就无从下手。

唯一精通的媒体知识,在这年代蛋用没有。

总不能让自己拿着话筒去采访各地的诸侯吧!

请玄德公谈一下成为徐州牧的感言吧!

首先,我要感谢前任徐州牧陶谦,正是……

这画风想想就觉得不正经!

或者说去跟曹老板说,你投降吧,你不投降,我就爆光你屠城的黑材料,让你人设崩塌,声名扫地!

真这么干,曹老板的头疼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再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