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穿陈阿娇 > 第9章 酸梅汤

三穿陈阿娇 第9章 酸梅汤

作者:条纹花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10 12:20:52 来源:文学城

……捧着新《宫规》念诵的是丽媛。

太皇太后夸她声音如黄鹂鸟的鸣叫一般悦耳。

不过,太皇太后越听表情越是凝重。她起初以为阿娇的改宫规,只是改动几条而已,结果和她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其实宫中各体系都具备独立性。如皇后的中宫体系,皇太后的太后卿体系、皇帝的少府体系都设有官职来管理宫人,制度较为完善。目前管理混乱的主要是掖庭体系,也就是以掖庭令为主服务于皇帝妃嫔的部门。

阿娇的应对办法是增设女官系统,细化职能。

之前汉宫也有女史,如教导妃嫔学问的中宫学事史、掌叙帝王燕寝之事的女御长,只是不成体系。

目前宫官主要以宦官、士人为主,不像后世渐渐意识到女官在宫廷中的重要性。不过太皇太后的眼光多么毒辣,几乎是顷刻之间就联想到秦时有宦人专权之事。

从多方面考虑都可以得出结论——女官的存在对皇室来说很有好处。

宫规更改的部分只有一个重点:宫人犯错交专设机构处置。

宫人是皇室的私奴,命如草芥,阿娇是怜悯他们。

太皇太后不知道,阿娇最想保障的是宫人的基本生命安全。这个要慢慢来。哎!现存体制下要实现极为困难,所以有一个途径能提高宫女的地位很重要。从宫女变宫妃是一个途径,但无异于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且获宠还有失宠的可能性。还是工作比较靠谱!等时机成熟,阿娇再把按一定年限放归宫女之事固定下来,拿着工资和工作履历,女官出宫嫁人也好,独自生活也好,都有一定的资本。

不像现在……听说这一批放归的宫女在外面的婚嫁市场里行情并不好,没有自立的能力,想要组成家庭吧,却几乎只能嫁给鳏夫为妻。

丽媛一口气念完,时间已经过去两刻钟。

太皇太后道:“女官体系如此完善,你在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吧?”

这个倒很简单,结合现有的制度,照抄一套后世的体系呗。关键在于女官制度能否施行,可以的话,就算最开始不太完善有很多问题,但只要慢慢改进总能适宜。

“知晓丽媛的事情之后,我这几日里都在思索,刚有成果就拿来给您了。”

“那你准备封丽媛做什么官?”

阿娇一听就知道太皇太后允了。

“自然是封一个高官,尚宫就很好。”从宫女放归的事定下来,到丽媛告状,期间她一直被人看管着。细细算来,也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她没有莽撞行事,才能等到最佳的机会,又敢于孤注一掷,可见心性坚韧。加上她容貌美丽,又读书习字,却一直在掖庭做粗使活计,可见志不在帝王。由她做女官之首,慢慢组建女官系统,再合适不过。

太皇太后:“这旨意由我来下吧。难得娇娇不是为皇帝的事情求到我这里。”

阿娇的脸上不免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她年轻不懂事,求别提。轻咳一声,她转移话题:“强掳宫官,汝阴候……哼哼。”

方姑姑送上两盅红糖姜茶,太皇太后忽然想起一事,问道:“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娇娇要不要跟外祖母去甘泉宫避暑?”

阿娇:“可是宫里的事……”

“中宫官又不是吃白饭的,我也会派人盯着。听外祖母的,你这时候不在宫里比在宫里更合适。”

老太太是什么样的人物!有她的保证,阿娇不再担心。一口答应下来。

等阿娇离去,太皇太后摇头叹息:“为一点小事,闹腾出大动静。”其实根本不用管掖庭如何,削爵的好机会送上来,皇帝难道会拒绝吗?

“这事对她没有半点好处。”

方姑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皇后决心要办一件事,一定会全心全意把事情办好的,再难也从不气馁。发现此事的症结不在汝阴候身上,而在于后宫的风气。阿娇只会想,怎么肃清风气。她觉得这事该做,做成能开心,就是她得到的好处了。”

“您还记不记得,那一年阿娇刚开蒙,和一众皇子公主们一起上学。有位先生学问高深,授课完毕总要询问学生还有没有不懂之处,没有阿娇之前,众人害怕担愚笨之名,大多不懂装懂。阿娇却是每次都要逐篇询问,一遍不懂问两遍。先帝知晓后,问她,你不怕别人嘲笑你愚笨吗?阿娇说,学懂我就和大家一样聪明了。”

“几年下来,数门功课唯阿娇皆甲等。”

“皇帝四岁的时候,二皇子刘德顽皮,秋猎时避开侍从带着陛下……那会陛下名彘,您叫他小猪儿。结果天降大雨,又遇上野猪冲撞御驾,等发现的两人失踪的时候,只在不远处的河边发现小猪儿的荷包,您连忙下令沿河道搜寻两位皇子的踪迹。人人心中都在想,河水湍急,掉进去肯定活不了。阿娇八岁,听到身边的人说掉进河中必会没命,认真询问左右:那他们有没有可能没掉进河里。左右答不出来。阿娇便命令左右一起在周围寻找两人,任谁相劝都不听,还有人指责她任性浪费人手。

阿娇通通不听。

奇迹般的,竟让阿娇在距离河道较远的山体滑泄之处,发现即将被淤泥掩埋的两位皇子。雨声太大,两人的呼救声一直没被任何人听见。若非有阿娇……或者再晚一点,他们就没命了。”

太皇太后陷入回忆之中,许久后露出笑容叹息般道:“我怎么忘记了。阿娇这孩子从小就是个认真到执拗的性子。”

……

夏至之后,一日热过一日。

阿娇看着外头明晃晃、金灿灿的阳光,站在檐下的阴影里头,不知不觉鼻尖便沁出薄汗。

丽媛远远看到阿娇,小步疾走上前:“主子,您怎么站在外头?”

“里头在收拾去甘泉宫要准备的东西,乱得很。”

阿娇觉得自己杵在屋里耽搁程安她们做事,才悄悄躲到廊下。

“你送名册过来?”

丽媛点头,双手奉上女官名册。虽然距离她被封尚宫不过十多日,但各级女官已纷纷就任。皇后的主张,太皇太后撑腰,皇太后赞同,皇帝没出声代表不反对,女官制度的推行极为顺利。

女官的任命以丽媛意见为主,中宫詹事周希光、掖庭令孙伯修协理。

丽媛心中忐忑,害怕举荐的人不合适。

阿娇安慰她:工作做不好,撸下去再换人而已,不用有负担。

丽媛这才敢大胆办事。

阿娇:“孙伯修好相处吗?”

掖庭令掌管妃嫔诸事,名义上事事都绕不过皇后,实则还有多个主子,比如皇帝、太后、太皇太后。毕竟不是中宫属官,有阳奉阴违的可能性。

“面上和气,实则倨傲。”丽媛美丽的眼睛里流露出对阿娇的崇拜:“收下我送去的一匣子红糖之后,阻力尽消。听说常食红糖能驻颜不老,宫外求购者无数,可以卖出一两千金的价格,便宜他了。”偏偏如此贵价还买不着,掖庭令能不欣喜吗?

阿娇:???

等等,什么驻颜不老,她怎么不知道红糖有此功效?谁传出来的?

程安探出头道:“主子,您吩咐膳房煮的酸梅汤送来了。一会就启程,是不是带着路上喝?”

阿娇点头,交代丽媛诸事才让她离去。

不一会,长乐宫传来启程的通知。

阿娇登上马车,出未央宫不久,听到后面隐约传来呼唤声。原来是大哥陈须骑着马追过来,衣服皱巴巴的,嘴角乌青一片。

阿娇下意识联想到陈须带人拦截卫青的事,难道是卫青打的?不可能,真要是卫青打的,窦太主肯定要闹。没听说她老人家带人把卫家拆掉,可见卫青有分寸。

“长兄,你怎么来了?”

窦太主一共生育二子一女,长子陈须,次子陈蟜。二兄陈蟜娶隆虑公主为妻,常年待在封地,倒是长兄陪伴在父母身边。

这两位兄长的性情……阿娇只能叹息一声,母亲真不会教孩子。一味的娇惯宠溺,以至儿子和女儿各有各的性格缺陷。

陈须挺着胸脯道:“母亲吩咐我护着你去甘泉宫。”

一旁的小厮香茗快嘴道:“公子夜宿东街妇人帐中,叫人家丈夫逮住当女干夫一顿胖揍……”

阿娇:“……”

这不会是刘彻的报复吧?

应该不是,妻舅好人/妻又不是什么好名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他没理由做。

“呸,什么腌臜话也敢对着咱家姑娘浑说,”陈须一巴掌拍在小厮背上,看向阿娇的目光带着七分心虚三分讨好。

阿娇抚额叹息:“你先去给老太太请安。”

“对、对,先请安。这是应该的,”陈须正要策马往前,便听阿娇道:“香茗留下。”

陈须一张脸又青又绿,在阿娇看不到的角度狠狠瞪一眼香茗:“别胡说八道,仔细你的皮。”

结果陈须一离开,香茗便迫不及待的告状:“这回的事情闹到京兆府,满城皆知。公主觉得丢人,又治不住公子,请娘娘代为管教。”

车上的程安眼皮都没动一下,习惯了。

阿娇颇为无语,不过……她也习惯了。长公主溺爱孩子,家里一向是谁最受宠谁的话最管用,骗阿娇是老幺又是唯一的姑娘,得到的偏爱最多。养得她自小脾气执拗,谁不依她家中永无宁日。

长公主奈何不了她,家里两个哥哥也怕她。

陈须打马回来,看到阿娇阴沉的小脸下意识绷紧肉皮,心里把香茗臭骂至死,却也不能拿香茗如何。

“阿娇,我瞧着太皇太后的脸色不大好。”

阿娇知道陈须整日不干正事,专一在外眠花宿柳,闲游浪荡,却也知道轻重,不敢拿老太太的身子开玩笑。

“你赶紧找身干净的衣服把腌菜似的一身换掉,哼。我去前头一趟,你等着我回来,不要乱跑。”

说罢,眼珠子一瞪,活似罗刹。

听得阿娇的吩咐,青君让人把马牵来。阿娇的马皮毛枣红,四蹄分别长着一圈白毛,取名为踏雪。原是一匹极为烈性的好马,碰上烈火一般的主子,放开跑起来如腾云而起。

随行的宿卫看到阿娇,皆不敢拦。

倘有一时失神盯着她看的,必然被旁边的同僚拍醒,骂上一句——不要命了!

不一会,阿娇追上前面太皇太后的马车。车内里宽敞,坐七八个人不会觉得拥挤。大概是老太太嫌人多气浊,里头只有方姑姑伺候。

阿娇端详老太太的面容,见她眼底乌黑,双颊略有些肿胀。睡梦之中,眉头紧皱不知是不是做噩梦了。

阿娇小声问:“老太太身子不舒服?”

方姑姑点头:“细说起来不过是暑热,老太太食欲不佳罢了。一到夏天就这样,总是觉得不饿,偶尔想吃东西,略吃几口又饱了。太医也没办法,不敢下猛药,叮嘱我们不能硬逼着老太太用膳,怕吃下去又吐出来反而更糟糕。倒有个巫医说可以让老太太吃点酸的开胃。您也知道,老太太素来嫌弃酸梅、山楂之类的果子涩口倒牙,哪里肯用。可打从前日起每顿不过是几口稀羹,身子怎么受得住?”

阿娇听完,松一口气。

暑热影响胃口是大事,不过比起一些难以治疗的病痛来说又是小事一桩。阿娇脑中冒出的一件件适合夏日吃的食物,便是她的底气。

“赶巧了,我那里现在就有一件对症之物可以给老太太试一试,定能除热送凉,开胃消暑。”

“哦,是什么好物?”

说话的不是方姑姑,而是不知何时醒来的老太太。

阿娇眉毛一挑:“消烦安神、祛病除疾宫廷贡品御制乌梅煎。”

太皇太后先是一愣,接着大笑出声:“名头挺大,那我真要尝一尝才行。”

方姑姑也被逗笑了。

谁也不知道阿娇说的并非是玩笑话。最早的酸梅汤出现要一千年以后,她如今用的方子是后世宫中御膳房为供皇帝消暑,特地改良过的。若非阿娇投胎到现世的家境尚可,又刚巧经营饮食行业,还不知道方子呢!

酸梅汤作为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保健饮品,能在各种类型的饮料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足见自身的优势。

太皇太后要尝,自然有人去阿娇车上取来。

写到酸梅汤的时候,刚好出去吃饭喝到酸梅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酸梅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