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入主大明 > 第6章 群“英”荟萃

入主大明 第6章 群“英”荟萃

作者:蔫莲黏鲢脸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2-01 05:58:12 来源:转码展示1

大脑中闪过一堆莫名其妙的想法后,朱宸濠将目光投到了另一人身上。

此人看上去文质彬彬,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正是原主最为倚重的谋臣——

无论怎么考,也考不中进士的落第举人刘养正。

可惜,不是每一个屡试不第之人都能像徐渭徐文长那样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就如同这位,除了吹牛外几乎一无是处。

要是放到现代社会,去卖个保健品或者搞电视购物之类的,倒是很有可能会暴富。

朱宸濠斜眼瞄着刘养正,他就不明白,原主咋就会看上这么一个上嘴皮挨天,下嘴皮贴地的主呢?

而且也是这家伙,成天撺掇着原主起兵谋反。

再有,事态之所以会发展到如今这般退无可退的地步,此人也可谓是“居功至伟”。

就拿此次京城变故来说吧,原本在得了宁王不少好处的大明首辅杨廷和努力和稀泥下,正德帝对朱宸濠的处罚,至多也就收回卫队和斥责几句而已。

可在经过刘养正的一通胡乱分析后,原主却被吓得立即起事。

这样一来,杨廷和的一番心血和苦心也就跟着付之东流了。

朱宸濠正在腹诽不已时,刘养正也感受到了对方投来的目光,脸上立马浮现出一丝笑意,还颇有几分高深莫测之感。

看见刘养正那做作的表情,朱宸濠很有几分哭笑不得。

若非自重身份,他都想直接下去抽这个半瓶子乱晃却不自知的家伙两巴掌了。

李士实、刘养正,

一个是下岗再就业,却浪费了自己一身摸金绝学的老头儿;

另一个则是错生了时代的大忽悠。

想想如今只能靠这二位来安邦定国,朱宸濠也只能在心底暗道自己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两个被原主寄予厚望的军师,他自然是指望不上咯。

可剩下的那帮文臣,除却如王春、陈贤等有限的几个外,更皆是些既无名又无能之辈。

对那些填坑占位的货色,朱宸濠都懒得细看,也就一晃而过瞟上两眼而已。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那帮武将。

一瞥之下,朱宸濠感到自己的头刹那间就大了一圈。

除了原朝廷卫所的都指挥王信、王麟、葛江,

以及其麾下的指挥、千户等正儿八经朝廷将官之外,

其余的那帮心腹大将,

都tm是些什么人啊?!

闵廿四、闵廿八、凌十一、吴十三、吴三八、万贤一、万贤二、熊十四、熊十七……

除去杨清、李甫、王儒等少数几个外,全都是一堆数字。

虽说都是以数字为名,可跟朱重八、张九四那两位元末大佬比起来,自己手下的这几位,恐怕就连给人连提鞋都不配。

即便是跟前几年席卷中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六、刘七相比,这帮人也差得老远。

在朱宸濠眼中,这几个家伙充其量,也就能跟《鹿鼎记》里面的那个茅十八比上一比。

看着下方位于前排,昂首挺胸的闵廿四,他的脑中突然就闪过这样一副场景:

两军对峙,旌旗招展。

己方阵营一将飞马而出,举枪遥指敌阵,高声大叫:

“某乃宁王麾下上将闵二十四,谁敢与我一战!”

一想到这个画面日后真可能会成为现实,朱宸濠脸都有些绿了。

可是没办法,接下来他还只能靠这种货色来为自己打天下。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这堆数字比起那些卫所将官们,似乎还要强上那么几分。

看着这群文臣武将,朱宸濠觉得自己就像是玩《三国志》游戏时,选了袁术来开局。

手下的文武瞧上去的确不少,可却全都是些各项数据六、七十的废材。

目光扫过这堆数字和其他由地痞流氓、强盗山贼转业过来的战五渣将领们后,朱宸濠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去好好哭上一场。

无论文臣武将,全都是些渣渣。

这真的很难搞啊。

端坐于王座上的朱宸濠不禁抬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不过这帮人虽然能力不行,可却有一点还是令他感到欣慰的。

那就是忠诚度非常给力。

历史上,不管是起兵后久攻城池不下,还是丢失老巢屡战屡败,宁王的那些文臣跟将士竟然都没抛弃他。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在其身边奋战到了最后一刻。

这一点,也一度让穿越前的朱宸濠很是疑惑。

特别让他想不通的,就是那帮桀骜不驯,心狠手辣,目无法纪的山贼湖匪,为何也能陪着宁王一起去死?

当然,现在他已经知道答案了。

毕竟他也获得了原主大部分的记忆。

清楚了原由后,朱宸濠还真挺佩服原主的。

九年前,刘六、刘七起义,一场持续三年,席卷了小半个大明疆土的战乱爆发。

这场起义,可说是将大明的中心地带打了个千疮百孔。

虽说义军最终被朝廷给镇压了,可动荡却不会马上消失。

大量的流民,甚至义军残部都还在四处游荡。

这场叛乱,不但让一心想要造反的原主看到了朝廷军队的羸弱,也给了他一个扩充自身力量的绝佳机会。

正所谓浑水摸鱼。

他不但暗中命人收拢流民,还接纳那些参加过起义,无路可走的暴民。

这帮人,都被他隐匿在鄱阳湖及其周边。

一部分被他训练成了悍不畏死的死士。

另一些,则摇身一变,成了为祸一方的贼匪。

所以,那些参与“宸濠之乱”的湖盗山匪,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宁王所蓄养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

宁王在这些人走投无路之际给予了一条活路,他们自然也会豁出性命去报答。

就此而言,原主无疑还是有些能力跟手段的。

对此,如今的朱宸濠也很是欣慰。

起码,他不用担心这帮人会在自己背后捅刀子。

可惜,再忠心也无法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一想到这个,朱宸濠就很有些沮丧。

嗯?

然而就在这时,朱宸濠突然想到了什么,忙又定睛扫视了一圈下方的众臣。

不对啊,这些人里面,似乎还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对了,江西参政王纶!

朱宸濠记得,在那帮随同原主一起造反的地方官员里面,王纶应该算是品级很高的一个了。

而且此人在当时名气极大,还与王守仁交往甚密,绝对是个真正的大才。

无论能力、学识,还是实干,都要远强于李士实和刘养正之流。

想来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王纶作为一个被裹胁着一起造反,非宁王亲信之人,才能被朱宸濠许以兵部尚书之职,甚至还兼为叛军名义上的统帅!

当然,这位大元帅实际上只怕连一个大头兵都指挥不动。

宁王所要的,不过是借助王纶那传遍天下的盛名而已。

因此王纶在那场发生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宸濠之乱”里面,其实更像是一个木胎泥塑,根本就没能展示出自己的任何本领,就跟着宁王一起完蛋了。

作为一个原本与王大圣人齐名,被世人并称为南王、北王之人,在其最后的时光里,却只能被动等死,那是何等的无奈。

更悲催的,则是其半生心血所凝聚而成的着作,也紧跟着毁于战火之中。

最终,“宸濠之乱”成就了王守仁,也彻底毁了王纶。

一想到正史中王纶的命运,朱宸濠也不由得一阵唏嘘。

至于此时此刻,那王纶为何不在这大殿之内,朱宸濠很快就想起来了。

因为,之前刘泉在他询问孙燧时曾随口提及过。

历史上,宁王跟地方官员图穷匕见摊牌时,乃是当场就命人将孙燧和许逵推出去斩首,并以这二人的人头来胁迫众人表态的。

很显然,王纶并非无惧生死之辈,因此最终选择了归顺宁王以保全性命。

但如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现场因原主被许逵挟持而大乱,致使所有参会的地方官员,只要是之前没有投靠宁王的,此刻全都被关押了起来。

所以王纶现在正和其他官员一起,在大牢里担惊受怕,当然不可能出现在这承运殿了。

想到自己还有那么一个人才可用,朱宸濠的心情也稍微好了点。

“熊绶。”

心情舒畅了,头脑也就跟着灵活起来,朱宸濠立马低头看向下方四个宦官中的一个。

“内臣在。”

熊绶年约四十,听见朱宸濠呼唤忙转身等候对方的下文。

“等会议结束,你立即去一趟牢房。”

朱宸濠边说边用手指轻扣着座椅扶手,声音慢慢变冷:“

告诉那帮被关押的地方官员,他们如今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跟随孤;

要么,去追那应该还没走远的许逵。”

“是。”

熊绶恭声回应,嘴角却耷拉了下来:

他知道,今夜自己应该是睡不成觉了。

“对了,那个孙燧暂时不用管他。”

最后,朱宸濠还不忘跟熊绶交代了一句。

之所以会派熊绶去威逼那帮地方官员,朱宸濠也是没办法。

谁叫自己缺人呢。

眼前这帮家伙,也就现在这个时候能勉强用上一用。

等日后地盘大了,那缺口必然也跟着变大。

这种情况下,朱宸濠当然不可能再去为那帮地方官员着想了。

跟着自己造反,风险自然极大。

一旦失败,那些同意投靠的人必定是有死无生。

可若是真败了,他朱宸濠自己都活不了,谁还去管其他人死不死?

所以无论是王纶,还是其他的地方官员,朱宸濠都只能在心底对他们说声抱歉。

然后,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先拉上自己的这条破船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