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荣医 >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另辟蹊径简帝心

荣医 第二百九十九章 另辟蹊径简帝心

作者:沉舟钓雪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1-03-23 17:06:22 来源:转码展示1

垂拱殿中,宋熠拈起那支小小的粉笔,站起身,在旁边一根刷漆立柱上用左手小心地写下了一个“元”字。

然后他又轻轻将这个元字擦了开去。

昌平皇帝袖手走来,轻轻吸气,根本藏不住惊讶。

他伸手指向有过粉笔痕迹的那根立柱:“这……是何物?”

宋熠道:“此物由石膏粉、白土粉、滑石粉等物配合制成,制作简单,妙只妙在此物易书写,易擦拭。便于公示,更便于教学。”

粉笔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有心钻研的人就算不知道配方,但只要多调试几次,总有能试出来的时候。

可粉笔最大的好处本就在于它的简单!

当初江慧嘉只是初步将粉笔的概念提出来,宋熠就通过实验,最终自制成了效果不错的无尘粉笔。那个时候,宋熠还坐在轮椅上呢。

宋熠道:“前年春夏之际,学生曾在家乡办过一期蒙学,当时用的便是粉笔教学。乡民大多家计艰难,无钱买纸笔书籍,可有此粉笔,学生竖起一块漆板,只需在讲台上写字,下头的蒙童不必有书,也能识字。甚至若再发下粉笔,他们也能以粉笔随时随地练习写字。”

当然,宋熠那个时候并没有分发粉笔出去。

从江慧嘉提出粉笔之初,宋熠就深深明白了此物的价值。

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可在“读书只是少数人的事”的大靖朝,它的价值又是无可估量的!

当时的宋熠身有残疾,位卑力小,如何能够随便将这样的东西暴露出去?

他能在自己的小小课堂上使用,也不过是因为乡野小民们见识有限,想不到这个东西如果推广出去,会有可能给大靖朝带来多大的风暴。

往小处说,此物能够降低读书识字的门槛,方便讲堂授课,而往大处说,这个东西的出现,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大靖在文治教育之上的格局。

这是教化之功!

如果全民开智,如果十个平民当中,有五个……不,只要有三个能识字懂书,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这样的问题,宋熠能想到,昌平帝自然也能想到。

皇帝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他不由得原地踱起了步子。

步伐略急,一如他此时的心跳。

忽然,昌平帝停下脚步。

“粉笔!这粉笔你在乡间试用过?”

宋熠道:“只学生自用了,分发蒙童只是设想,实则并未如此。学生叫他们自制沙盘,用树枝在沙盘上习字。”

皇帝深深吸一口气,静默了半晌不语。

为君一任,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明君称号,流芳千古?

可事实上辉煌的功绩是那样好留下的吗?

大靖朝历来重经济轻武力,周边四邻也都没一个是好相与的。所以文治武功这两项,武功方面昌平皇帝是极少去想的。

他能设想的只有文治,文化昌盛,那也是千古之功!

孔夫子为何能被尊为儒家第一圣人,就连孟子都只能屈居亚圣?

是因为他周游列国,影响强大?

还是因为他著书立说,篇篇经典?

这些当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但其中也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孔子首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开启民智,创立学派。

使世界有规则,使文明成圭臬。

使他的道理成为治国的道理,使他的理念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理念!

此事越深思,简直越加的一发不可收拾!

皇帝久久无语,宋熠又道:“皇上,学生那时见了那两个农妇竟为一筒秽物撕打,心中不能不有所感。穷山恶水多刁民,农妇泼辣,固然是不识礼仪文明之过,然则又何尝不是被生活所迫?倘使人人衣食丰足,又何至于为此等理由争打?”

这话锋竟又一转。

皇帝挑眉,宋熠这是在自己反驳自己?

礼仪教化不如丰衣足食?

宋熠道:“若能使文明通达,不求使乡民百姓人人知大义,至少也懂王化,明荣辱,晓廉耻,能分辨是非,能积极进取,便算成功第一步。同时可使农政编书,推行更优越治田之法。”

他有条有理,逐渐深入:“学生出身农家,少时也常下田。乡民种田多凭经验,并无一定成法。有人勤劳,然则也是日日徒然辛苦,因佃田租高,户田税高,若产量不及,一年下来也不过勉强温饱。”

“倘使农政编书,农人习书,不仅凭天时,凭经验,更可知春种如何,秋收如何。又可推广多种经济种植,如棉花,如桑麻,如甘蔗、甜菜、豆类、花生等。如何养田,如何套种,如何灌溉,如何既不耽误粮食种植,又能多出效益,丰富作物,尽可使全民皆知……”

渐渐说到深处,皇帝都被听住了。

皇帝高高在上惯了,对于农政他是真的不懂。

向来只知道,农民种田收粮食,哪里能想到这其中竟还有这么多道理?

文明通达,使农民读书,传播农政之术。

这何止是另辟蹊径,这简直就是开先河之谈!

皇帝越听眼睛越亮,片刻间遥想前景,竟不由得生起豪兴顿起,胸臆沸腾之感。

到这时,他才真正是对宋熠刮目相看。

先前种种或可说不过是小聪明,这一刻却简直可见大智慧!

他提出了,从根源上富强国家的一大方法!

宋熠道:“若物阜民丰,则更可礼仪通达,此为相辅相成。又更胜过……”

忽然轻轻咳嗽了几声,他躬身拱手道:“皇上还有千秋岁月,当可成千秋之功!学生愧读圣贤书,又受皇恩,此时妄言,倒有诸多滞涩之处。还求皇上指正!”

说着,一揖到底。

偏他身上的伤还在呢,这样大一动作,立时就牵动了伤口,一下子就扯得他脸上又是冷汗一片。

皇帝竟然生起受宠若惊之感。

大约是宋熠先前的表现太过不卑不亢,此时反差一起,皇帝莫名都感动了。

虽然宋熠其实就是在拍马屁表忠心,但他这个忠心表得太过流畅自然,太有水平!

被阿谀之徒露骨吹捧,和被宋熠这样的大才子不着痕迹地吹捧,那感觉能一样吗?

更何况宋熠还带伤在身呢!

皇帝连忙道:“快些起来!”

往左右一看,徐德又已回到了殿中,方指挥使还没来。皇帝道:“徐德,去叫袁太医来,为宋郎疗伤。”

袁太医是金镞科的高手,这时候太子还伤着没好呢,皇帝居然叫袁太医来为宋熠疗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