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日悬长空 > 第7章 第七章

日悬长空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长圆月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09 06:28:55 来源:文学城

皇宫内,乾清殿。

一众官员皆跪在地上,个个脸色惶惶,噤若寒蝉。

御史大夫韩同甫立在案前,低首恭敬地双手朝上,手上放置着十几本奏折。

圣上面色凝重,面上覆了一层寒霜。

看着手中御史台呈上的奏本,已怒不可遏。

就在此时,卫粼进入殿中,看见众人神色,心内的凉意更甚,正准备朝圣上行礼,尚未蹲下,圣上便将手中奏折狠狠的扔向地面,“来得正好!你看看,上面写着什么!”

卫粼闭了闭眼,复又睁开,捡起奏折打开一看,里面赫然写着谋逆歌谣一事以及官员的弹劾之词,与心中所料无异。

“呵!朕竟不知,这大邺江山,原来是仰仗这雪薇仙君才得以安泰,既如此,这把皇位,是不是要让给你薛卫两家才合适啊?”圣上冷笑。

雷霆之声响起,地上众人皆颤声应道:“圣上息怒”

此时,大理寺卿杨学海开口说道:“圣上,此事必有蹊跷,臣请令交由大理寺彻查此事,定会为圣上查明真相。”

刑部尚书高湛闻言,开口讽刺道:“杨大人,谁人不知你与薛尚书师出同门,有管鲍之谊,此案若由你大理寺负责,难免会有所包庇,恐怕不妥吧。”

殿中跪于首位之人,头发已半数花白,此刻双腿隐隐发颤,似已跪地良久,但仍声如洪钟:“高湛,大理寺由圣下亲辖,素来是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此事与杨大人并无干系,你莫要信口雌黄,伤及无辜。”

后又低头,对面前的天子说道:“臣受皇恩食天禄,若无圣上,便无臣之今日,臣素来感念于心,从未行过违逆之事,亦从未有过不轨之念!此事纯属空穴来风,圣上万不可尽信!”

随后头朝地重重一嗑:“臣求请圣上下旨彻查!”

力道之大,非一年近花甲之人能承受的,只怕额前已血肉模糊。

这血肉撞地的闷哼声传入卫粼耳中,好似百爪挠心,他一双眼眸瞬间泛红。

高湛看着薛尚书的动作,冷哼道:“空穴来风,可未必无因。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又朝圣上道:“圣上,薛卫两家自持位高权重,蔑视朝纲,早在数年前便有传闻他们意图不轨!臣等一直苦心劝谏圣上提防,圣上仁善,心念旧臣一直不为所动。直至今日,终于现出他们的狼子野心,如今四方皆传唱:功名鼎鼎万人歌,这是将圣上、将天家视为何物?料是早有逆反之心,否则怎会有此言传出!”

此时,从进来开始都未曾吭声的卫粼,终于听不下去,高声反驳道:“高大人慎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圣上贤德,方有如今的国泰民安。”

随后朝圣上作辑:“圣上,薛尚书辅佐圣上二十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圣上皆看在眼里,臣之父亲常年镇守边关,抵御外患,更是一片丹心!我们无不感念圣恩,又怎会生出异心?天下万民,皆仰仗于圣上,望圣上莫要听从此等挑拨之言!”

殿内一片安静,徒留回声悠荡。

圣上脸色稍霁,转动着手中的玉扳指,“福吉,去扶薛尚书起来,赐座。”

站在圣上身边的大太监李福吉,麻溜下去接过小太监抬上来的凳椅,摆好后将年近花甲之人扶起:“薛尚书快快请起,快上座。”

薛尚书腿脚血液流通不畅,暗一使劲站起一半,复又跪倒在地。

李福吉赶忙朝隔壁人使了眼色,小太监立马会意,上前扶在另一侧。两人一齐用力,方才扶起。

待薛尚书坐定,卫粼出声请愿:“圣上,此事一日之间便传遍各地,疑点重重,背后定是有人主使!臣请圣上允臣着手彻查!”

高湛眉毛一飞:“你们卫氏莫要仗着是……”

圣上不耐烦地打住:“好了!”将手中玉扳指一扔,在桌上滚了好几个圈。

高湛立即噤声。

圣上抬手,指了指杨学海、高湛以及卫粼,“此案便交由你们三人,三日内给朕查清!”

随后低下寒眸,环视四周众臣:“朕倒要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

月亮高挂,卫粼扶着薛尚书往宫门走去,眼眸盯着面前的石板路,由始至终不敢往他额上红迹看去,“老师,此事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你清白。”

薛尚书闻言,拍了拍卫粼手背,温声道:“万事小心行事,切莫大意,要以自身为重。你无事,我便安心。”

卫粼点头,强忍心中酸涩:“弟子知晓。”

正欲将薛尚书扶上马车,就听杨学海的声音传来。

只见他气息微喘,追上薛尚书说道:“淳安,回去记得用热水浸泡双脚,莫要轻怠自己。”

薛尚书点了点头,与他说道:“此事本不愿牵涉于你,但现在…”薛尚书叹了口气,“此事定然错综复杂,但凡禀报之事,你切莫先出面,毕竟你我素来交好,恐圣上疑心,罪责与你。”

杨学海摇了摇头,“我心中有数,淳安放心。”伸手接过自家小厮递上的金创药,将其塞入薛尚书手中,“你身子一向不好,要照顾好自己,切莫多思。”

宫门高空,月色溶溶,静静望着两个年纪相仿的半百老人,彼此取暖。

上京城内,仍一片喧闹欢笑之声,与宫内的严阵以待,俨然是两重天地。

事情尚未发酵,仅今日被召入宫官吏知晓此事。

圣上本意是先秘密探查,不要惊动太多人,恐百姓慌张,黑手趁机销毁踪迹。

故城中各地,还是一派祥和。

秦国公府,扶楚院内。

沁竹抱着一罐刚刚腌制的梅子,“殷姑娘,这埋下去,需得等多久才能挖出来喝呀?”

扶楚正拿着小锄子,卖力的刨着,一个小坑略微成型。

听闻此言,抬头看看天色,只见暮色正浓,风平浪静。

接过沁竹手中瓦罐,放入小坑中,再将泥土严严实实的遮盖上。

事必,拍了拍双手,方才说道:“一年吧,一年后,你记得提醒我挖出来。”

“好。”沁竹微笑着点头应道。

“世子可回来了?”

“嗯,回来了。”

“今日世子离府神色匆忙,可知发生何事?”

扶楚心中隐隐不安,就怕是与贪贿一案有关。

听见扶楚的询问,沁竹笑意消去,犹豫片刻,神神秘秘的走到扶楚耳边悄声说道:“此事是帮朱明上药那小厮告诉我的,听说是城中突然有了一首歌谣,说薛卫两家功高震主,有谋逆之心。此事惹得今上大怒,责令世子与大理寺、刑部一道彻查此案,限期三日。”

“此话当真?”

“嗯,那小厮说,这是朱明亲口所说。”

谋逆歌谣?扶楚心内思索一番,顿时有了计较。

之前自己也认为他们手握重兵,只怕不甘于人下,如今与府内众人相处快一月,从上往下,几乎都是待人以诚、人心和善。这种氛围之下,怎会养出反贼之心。

思及秦国公夫人温柔端庄、卫蝉单纯可爱,还有那那卫粼,克己守礼,忧国奉公,都不像是会谋逆之人。只怕是有人故意布局,引来祸水,想拉薛卫两家下马。

“走,我们去见一见世子。”

两人来至世子院前,就见青阳疾步上前而来,“殷姑娘且慢,朝中事务繁忙,世子现下不便见客。”

“我前来是有要事相商,事出紧急,青阳,劳烦你进去通报一声。”

青阳正要摇头拒绝,就听里面男子说道:“青阳,请殷姑娘进来吧。”

踏入院内,一道书墨香气扑面而来。

屋内摆布清简,只有会客桌椅,右侧放了桌案书架,内室以一山水屏风相隔。一眼便可看尽,并无多余繁杂之物。还真如他自己那般,干干净净,不染纤尘。

只见往日风清月朗的男子,此时低沉的坐于案前,案上满满一大叠的折子被摊开,他单手撑额,看不见里头眸色。

扶楚自寻椅子坐下,单刀直入:“歌谣一事我已知晓。”

卫粼闻言,抬眸朝扶楚看去。

“我来,是想问世子,可有找到歌谣的传出之地?”

卫粼摇了摇头,“此事与你无关,你……”

“自然与我有关,世子之事便是我之事。我只想道出心中想法,只愿能帮上世子一星半点。”

卫粼自动忽略前面那句,“你有何想法?”

“我虽是闺阁女子,但父亲从不过多约束我。城中局势,我尚知几分。一首歌谣,若想一夜之间传遍全城,这其中之一,便是孩童,孩童素来喜欢聚集玩闹,歌谣编排得朗朗上口,若寻孩童入手,传播极快。不知世子可有派人询问城中孩童,追根溯源,问出最早来自谁口?”

“我已让薛子明,与大理寺一道寻访,他刚刚来报,尚未有眉目。”卫粼愁眉,似是困恼之极。

扶楚点了点头,“孩童数量颇大,若是找寻起来,必超过三日之期,不能单靠于此。这另一切入口,便是歌伎。时人爱乐,歌谣若由有名的歌妓唱出,必会有人效仿。城中供人消遣、风花雪月的场地并不少,但若想扩大传播力度,必然是从城中最负盛名的几家入手。例如满春楼、怡香院,这两处素来繁华喧嚣,宾客更是络绎不绝。”

卫粼闻言,眸光微亮,立刻从座椅中站起,不复方才的颓然之态,好似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躬身抱拳言谢,随即与女子告辞,和青阳一道出府而去。

看着卫粼疾步离去的背影,扶楚缓缓一笑:这些日子,但凡两人相处,若非万不得已,他都避自己如蛇蝎。瞧他对女子的态度,并不似风场老手的模样,加上府中美貌丫鬟并不少,却无半个通房。

看来自己是猜对了,这位世子还真是…童贞啊,所以此案,并未往那方面想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