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日悬长空 > 第10章 第十章

日悬长空 第10章 第十章

作者:长圆月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09 06:28:55 来源:文学城

大邺初建时,于朝堂外,宫门侧,悬设“登闻鼓”,“登闻”二字取“登时上闻”之意,允许百姓们击鼓鸣冤,直诉于圣上。

此刻,一男子击打鼓面,鼓鸣震震。

圣上和大臣们,把目光从薛尚书身上,移至宫门处。

“何人击鼓?”

“回圣上,乃薛尚书之子,薛子明。”李福吉在一旁回道。

“薛子明?这名字好似在哪里见过...”

“此人参加了今年的科考,殿试前二十能见圣面,他刚好第二十一名,圣上应是看过他的文章。按理来说,现在应该是在家中等候授予官职才是。”

圣上冷哼,“胡闹!薛延犯案,薛家未有约束,放纵不察,使时态恶化至此,他倒还觉得冤屈了?连这都想不通透,朕看他实在难堪大任。”

然后吩咐道:“你去,叫他赶快滚回去呆着!”

“是!”李福吉疾跑来到宫门前,指了指两侧的护卫,让他们制止住他,然后对薛子明说道:“薛公子,快离开吧,圣上不愿见你。”

“李公公,此事与我父亲无关,求公公让我进去面见圣上,就见一面、一面就好...”

李福吉重重叹了口气,不加理会,吩咐护卫:“拦着他,别让他进去惊扰圣上。”

“是。”

远处的午门城楼下,薛尚书转头,看见自个儿子的身影,心内默叹,闭眼摇了摇头。

然后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向外挥了挥,示意道:回去吧,回去。

做完这些动作,转回身来,继续对城楼之上的天子说道:

“圣上!臣本褐衣,于乱世苟全,圣上不以臣卑鄙,许臣入朝,侍于左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臣感念圣恩,无一日不殚思极虑,以尽臣子之道。后升任太子太傅,臣更是视如拱璧,穷尽所学,授太子为君之道。

臣资质愚钝,惟知报国。在朝期间,鞠躬尽瘁,竭尽所能,惟愿大邺昌盛,百姓安康。

今薛延犯罪,臣当首罚!臣之失察,才是祸之根本。是臣贪功冒进,怠忽家宅,未及时劝导,纵得其肆意妄为,骄奢豪夺,以至酿成今日大祸。

今呈上请罪状,起于臣便止于臣,此事皆由臣一人承担!妇孺无辜,求圣上开恩,恕诛杀之罪!”

所言字正腔圆,掷地有声,飘荡在皇宫四周。

天子闻罢,眸色幽红,良久无言。

微风吹过,几缕花白发丝从后划过颊边,薛尚书轻轻转头,朝着风向看去。

薛子明眼睛直直的看着自己的老父亲,双手趴在银枪上,双腿跪于宫门前,被两侧护卫阻拦,牢牢牵制着。

父子两目相对,不到三十丈远,却似相隔天涯。

薛尚书扬起微笑,苍白干裂的双唇微动,无声说了一句:我儿,珍重。

薛子明立即看懂了,连连摆首,“不要,不要......”他突然奋力挣扎起来,妄图冲破钳制,然而终究抵不过两人的合力按压。

薛尚书将头面向身侧的守卫,快速伸手拔出守卫腰上的佩刀,覆于自己颈上,而后用力一划,鲜血挥洒,染红了所有人的双眼。

卫粼飞奔下楼,仍是赶不及,看见眼前景象,目眐心骇,不过片刻就双目通红泪流满面。

他跪地抱着薛尚书身体,右手紧紧的按着老师颈上裂口,然而大量鲜血争相涌出,转瞬便透过指缝,流入青石地板,一滴又一滴,很快便鲜红一片。

“老师,你坚持住,坚持住......”那个上京人人称赞的端庄君子啊,此刻像疯了一般,朝四周大喊:“太医呢!太医!快传太医啊!”

薛尚书缓缓伸手抚上卫粼手腕,“怀琛,没用的,来不及了。”

随即缓了缓,好似用了极大的力气,方才说出接下来的话。

“怀琛,这大邺百姓,往后就交由你了。

你要牢记为师之言,端正己心,谨言慎独,无论世间纷扰,都要不乱于心。

战乱方止二十余年,百废待兴,百姓苦久矣,现才初有成效,除了辅佐天子治国纲政,更要心系民生,以百姓为首,行利民之策。若是见到太子,定要教他,亲贤臣,远小人,亲民爱民,做一代明君。”

好不容易说完,薛尚书大咳不止,呕出许多污血。然后眼神渐渐空洞,已分不清朝夕何兮,双手朝前伸出,“子明,为父严厉,只想鞭策你成人成才,可如今...只愿你品行端正,一生平安顺遂就好......别怪...别怪为父......”

而后双手直直垂落,彻底闭上双目。

“不!老师——”

“轰”的一声,暴雨倾斜而下,密密麻麻的砸在卫粼身上,他俯身趴在老人身上,痛哭不已。

狂风怒号,势不可挡,天空好像要坍塌下来一般,乌压压黑沉沉,电闪雷鸣,万物悲怒。

立在城楼的天子,望着眼前场景,心中哀恸,闭上双目,不敢复视。

站在远处的臣子们,不敢向前,皆凄然泪下,用朝衣拭泪。

宫门处的护卫也不再忍心,偷偷放劲,薛子明终于冲破枷锁,雨水滑腻,他跌倒在地。

他不管不顾,一步步朝自己父亲身边爬去,直至抓到老人布满粗糙老茧的手,“父亲,我错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肆意妄为,只懂吃喝玩乐,直到今年才参加科考,我应该早早入朝,成为你的助力的......我错了...我错了...你起来,你起来打我...骂我吧...”

回应他的,只有漫天暴雨与呼啸狂风,雨水化作上万支利箭,直刺其心口,一遍又一遍,留下钻心之痛。

大邺二十二年秋,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薛淳安卒。

哲人云亡,举国悲瘁。

圣念其朴忠,为官二十一载,献纳忠谠,安国利民,为人勇担道义、德行端正;为臣兢兢业业、勤于律己,乃当世文人楷模,追封敬国公,谥号文正。

薛延一家男子被判斩首,女子沦为奴隶,抄没财产,奴仆尽散。而后近十年,薛延成为禁词,百姓皆避之。

乌台歌谣案以此告终。警醒世人,以人为镜,以明得失。

***

七日后。

敬国公府(薛尚书府)。

满府缟素,一片悲戚之色。

薛子明跪坐灵柩前,披麻带孝,脸上却不悲不泣,神色呆滞木然。

“子明,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你要振作起来才是。”杨学海祭拜完,朝他说道,“我当日染疾没去上朝,待我听到消息已......”说至悲痛之处,杨学海以帕拭泪,“事已至此,嗟悔无益,往后有事你尽可来找我。”

言罢,见薛子明依然毫无反应,轻声叹气,随后再向灵柩躬身一拜,与家仆一同离去了。

片刻后,卫粼一袭白衣踏入灵堂,脸上亦无半点神采,行至供桌前,点香跪地而拜。

抬头看到牌位上,浮光跃金的追谥,心内悲凉,老师一生问心无愧,却不得善终,斯人已逝,徒留这些身后名,又有何用?

侧首看见薛子明浑浑噩噩的模样,劝道:“老师若看见你这般模样,只会更加忧心难安。你既流着老师的血脉,就不该轻易被打倒。莫要逃避了,把目光放在眼前吧,往后我会陪着你,走好脚下的路。”

薛子明动了动身体,终于有了反应,抬眸看向他,“往后?我还有往后吗?”

卫粼看着他,眉心紧皱,似是不解。

“你不知道吗?圣上将我的名字除去了!明令我薛子明不得科考,不得入仕!你说,我还有什么往后!”薛子明疯癫大笑,两行清泪从眼眶流下,无知无觉。

卫粼不忍,起身将其抱入怀内。

薛子明紧紧抓住他背部衣袍,终于大声哭了出来,将多日压抑尽数发泄。

“父亲他最希望看见的,就是我有所作为,功成名就,可我废了,我废了啊!”

卫粼摇头,强忍悲意,温声安抚:“没有,并没有。老师临死前要我告诉你,他只希望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品行端正,一生平安顺遂就好,不入仕便不入仕,天下之大,安身立命不只有为官这一条路,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子明,没事的,一切都会好的......”

***

另一边,坤宁宫内。

皇后萧氏头戴着尚服局特制的金玉凤钗,身穿一件绣着形态各异的百鸟明黄箭袖,约莫三十多岁,却风韵犹存,皮肤白皙细润,容颜端庄雅致。

她将亲手冲好的茶水俸给身侧男子,开口说道:“圣上,薛家之事,怎可就此轻拿轻放?还赐此等殊荣,那薛淳安哪里担待得起。除了谋逆,他薛家肯定做了不少贪污受贿之事,还有秦国公那边,也不该毫无追究。”

圣上笑意沉了沉,放下杯盏,“皇后,此事不该是你思量的,莫要再议。”

皇后闻言脸色稍变,随即又恢复如常,勾起微笑柔声说道:“圣上,恕臣妾多嘴,薛淳安既死便罢了,只是这秦国公手握十万明安军,圣上不可不防啊!”

不知进退!圣上抬手挥落桌上茶盏,怒斥:“你想将我大邺忠臣都逼杀殆尽吗?!”

“臣妾不敢!”皇后被吓得跪在地上,眼中似乎有泪欲出。

圣上垂眼看了看她,目及眼前妇人,头上即便珠钗环绕,都遮掩不住的几缕银丝。心内怒意便去了大半,想到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几十年,一路走来甚是不易,终还是伸手将她扶了起来,缓和了语气:“好了,朕还有奏折要处理,你先休息吧,莫要多思。”随即摆驾离去。

皇后看着圣上离去,身影彻底消失在坤宁宫,才抬手抚了抚头上珠钗,嘴角勾起,带着讽刺:“呵,本宫不过提了一句他秦国公的不是,他便如此气急,真不知这大邺的主位,到底是握在谁手里!”

帘后出来一身穿太监服的男子,身形修长,容貌英俊,声音低沉浑厚,富有磁性,“皇后,莫要动怒,咱家会心疼的。”一边说一边弯腰在皇后的膝盖处轻拍,拂去沾惹的灰尘。

言行举止,无半点阉人的阴秀之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