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日晷 > 第136章 初遇时吟珑

日晷 第136章 初遇时吟珑

作者:漾名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4 14:55:44 来源:文学城

皇帝老儿最近没少因为他两个儿子的事情头疼。

消息一传回宫,满朝文武都炸锅了。

先是大儿子的死讯,一手培养的接班人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没了,出发前孩子还在眼前意气风发谈天说地,再次得到消息就是离自己远去了,这换了谁不心痛!

皇帝在巨大的打击中还没体会到什么叫痛彻心扉的丧子之痛,紧接着又来了一个消息——二儿子时台卿找到了。

这驴踢脑袋的逆子找着了?皇帝还准备把丧子的怒火牵制到时台卿身上,好好发泄怒一怒,结果又来了最重磅的消息——晷时之能在时台卿身上激活了。

短短一则快讯,皇帝这是不知道是悲是怒还是喜,哭也不是,笑也不得。不过短短一天,活生生老了几岁。

出走七年的皇子殿下在哀乐声中回了百和皇都。

司祚和消失的皇子同时回归,掀起了民间一众狂热的浪潮,从民间到朝中,两股声音一夜之间腾起,不过小一周时间,就要掀翻了皇宫屋顶盖。

主要还是对时台卿的归来报有期待……和批判。

这话怎么说呢,有那么一批人一听说失踪的二皇子找到了,大喜过望,一并寻回了失踪数百年的晷时神力,真是天佑我大季!

另外一波人就不这么想了,时台卿当年是怎么失踪的,大家心里都没数,有恶意揣测的人就说人家皇子殿下是不想干了,撂挑子离家出走,就这点担当,未来还想当皇帝?做梦去吧!

另一波人又不愿意了,司祚不当皇帝,那还有谁能当皇帝?谁都没资格!

反对时台卿当太子的人也有理,不是还有时吟珑?时吟珑现在是众所周知的爱民如命,让一个风评不佳、又神秘的过了头的人当皇子?还不如让时吟珑上呢,谁还不是个皇子了!

这两股声音从民间吵到了朝堂,吵得屋檐底下的麻雀都嫌烦了,不过就算声音再浩大,也入不了时台卿的耳朵。

皇帝心乱如麻,现在看见谁也不想看见他混帐二儿子,所以时台卿前脚刚进宫,后脚就被打入了藏书楼,关起禁闭了。

小时候那群太傅又一窝蜂围了上来,一顿耳提面命过后就是体量翻倍的课业。

藏书楼隔绝了一切外人,一旬一小测,一月一中试,一季一大考,试图一口吃个胖子,把时台卿落下七年的功课短时间里全补回来。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知识需要启蒙?又哪有那么多书需要搭建完整系统的知识基础?这些在时台卿小时候都干得七七八八了。

功夫没拉下,学识也没丢光,几个月下去,考试成绩一次比一好,半年过去,终于又恢复了点昔日天才皇子的样。

还行,没忘光。

时台卿最近一次上书的政见里,对季朝农业的薄弱之处很是一针见血,给出了不少针对性强且可操作性也不低的好建议,末了说这些都是在外游历时的亲身感悟。

人在庞乌、心还在大季,这是除了“晷时神力”以外,皇帝唯一能欣慰的地方了。

陶溪抵达百和,先是暂居在宫外的官用驿站,时台卿的府邸建好之后,得到了二皇子本人的许可,先皇子殿下一步住进了空荡荡的大宅院。

陶溪住在时台卿空荡荡的府邸里,一眨眼就是小半年,这天晌午,江北东在和礼部尚书喝酒吃肉,无意间提到了跟着时台卿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陶溪。

礼部尚书也许是喝高了,死活不认陶溪不是时晷,非得说江北东测试陶溪那天日晷边上没人,非要陶溪当着他的面再走一趟,现在就要。

礼部尚书的面子不好拂,江北东无奈,只得叫人去接陶溪来祭坛。

江北东的人到家门口,陶溪还在院子里的吊床上晒太阳睡觉,听完锦袍人来意,心里咯噔一声。

不是摸过石头了吗?怎么还来!

不过陶溪转念一想,季朝两个大日晷都是出自一块石头,谁怕谁啊,走!等时台卿关禁闭出来了,看谁还敢拉他摸石头。

毕竟要去祭坛,陶溪换了身像样的衣服,跟着锦袍人出了门。

不愧是季朝的大街,街上人群多得摩肩接踵。官道应面来了架马车,锦袍人对着马车掬了一躬。

陶溪一看,便知道是哪家认识的大人物。

没想到马车经过他们俩身边,竟然停了下来。

马车里的人掀开帘子,一个慵懒傲气的声音道:“王大人这是?”

锦袍王大人恭恭敬敬地回道:“回殿下,奉我们尚书之命,带这孩子去一趟祭坛。”

“祭坛?” 马车里的人看了一眼王大人身边的陶溪,“去那里干什么。”

王大人:“这……殿下莫要为难小人。”

帘子放了下来:“行了,走吧。”

马车再次向前走去,路边的行人见了,纷纷让行,陶溪觉得自从这趟马车出现,行走在街上的人目光好像若隐若无都聚焦在了马车上,还有窃窃私语。

等马车走远了,陶溪才收回目光:“王大人,方才那位是?”

王大人:“那是三皇子殿下,许是下朝回府吧。”

就在陶溪好奇三皇子的时候,三皇子也在询问陶溪。

马车内,时吟珑的目光落在帘子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刚才那个孩子就是时台卿从庞乌带回来的?”

“是的,大人,那人名叫陶溪,是个孤儿,无亲无挂,跟二殿下身边算是他的福气,据说江丞相接他回来之前怀疑陶溪是不是时晷。”

“哦?”时吟珑道,“怎么说?”

“太具体的……小的也不清楚,只知道江丞相专门带他去碰了日晷。”

时吟珑:“日晷有反应?”

“回殿下,日晷没有动静。”

时吟珑:“我想也是,不然江北东不会放任时台卿带他回百和。”

“陶溪一直住在二殿下府上,至于二殿下……”

“嗤,二殿下?”时吟珑道,“本以为太子走了,皇位继承人就该是我的了,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带着晷时之能的时台卿……呵,也罢,个不成器的东西。不过时台卿他自己不成器就算了,希望他别带着无辜的人一起上梁不正下梁歪。”

时吟珑忽然想起了什么,眉头一皱:“方才王大人说,礼部尚书还要陶溪去一趟祭坛?”

“殿下,怎么了?”

时吟珑淡淡道:“掉头,我们也去一趟祭坛。”

祭坛在百和城外的郊区,远离市井。

陶溪上了礼部的马车,马车摇摇晃晃,半天才停下,陶溪下了车,眼前是高高的台阶,登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日晷。

日晷边上已经有人在等他了,正是礼部的尚书。

礼部尚书喝高了,还大着舌头,话说不明白,只是用巴掌用力地拍了拍日晷石面,然后一指陶溪。

礼部尚书身边的人很有眼力见:“陶溪,把手放上去。”

陶溪依言照做。

和陶溪的预判没有两样,既然是同一块石头,国境边界的日晷不会发光,这里的日晷也不会。

尚书还醉醺醺,也不知道眼睛清不清醒,能不能看清楚日晷没发光。

没人叫陶溪放手,陶溪也就一直贴着大石头。

过了不知道多久,陶溪都怀疑那尚书睡着了,这才听见一声:“得了,下来吧下来吧。”

陶溪松开手:“大人,没别的事小人便告退了。”

既然啥事没有,被人白溜一趟,能走陶溪当然想要赶紧走,毕竟……毕竟他真的是个时晷!

“慢着。”

陶溪脚步一顿:“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那尚书酒不知道醒了几成,被人扶着,歪歪瘸瘸凑到陶溪跟前来,捏起陶溪的下巴,酒味重得陶溪直想让时台卿甩一条“醒酒”的晷时之力到他身上:“小样,长还挺标致的,来我府上吧……本大人一定好好待你……嗝!”

尚书打了个酒嗝,陶溪噔噔噔往后快退三步远,又惊又怒地瞪着快要醉成一滩烂泥的礼部尚书。

尚书被陶溪看得心里发毛,怒道:“竖子大胆!看上你是你的福气,给脸不要脸,来人!给我绑回去!”

陶溪拔腿就想跑。

那气焰嚣张的尚书,前一秒还在颐指气使地要人抓陶溪,结果下一刻,就跟耗子见了猫似的突然就蔫巴了下去。

陶溪不明所以,就听那尚书弯腰拱手:“三、三殿下。”

陶溪回首,来人身量高,剑眉星目,眉宇之间略有一丝异域风情,手持折扇,一下一下打着手心:“你胆子真大啊,连皇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尚书酒没醒也吓醒了,连连摇头道不敢不敢。

时吟珑不耐烦道:“还不快滚。”

尚书带着他的随从几乎是屁滚尿流地走了。

日晷边上就剩下了陶溪和突来乍到的时吟珑。

陶溪大大的松了口气:“谢三殿下救命之恩。”

“时台卿没出来之前,如果有人上门找茬就报我的名字,”时吟珑看了陶溪一眼,“你今年多大?”

陶溪道:“虚岁十八。”

“还未及冠,”时吟珑点了一下头,“别多想,我不是看在时台卿的面子上才照顾你的,回头见了时台卿记得告诉他,在宫里别惹是生非,这里不是庞乌国的乡下。”

陶溪从时吟珑语气了里品出了三殿下并不怎么待见他皇兄,但确实有照顾自己的心,便应了一声,没跟时吟珑回嘴计较。

时吟珑最后看了他一眼,招呼随从走了。

跟闹剧一样的半个晌午终于结束了,陶溪跟着锦袍的王大人回了住处。刚往吊床上一躺,太阳还没把他晒热乎,又来人了。

接连两次打扰了陶溪美好的午觉,陶溪不免有点起床气。

“您就是陶溪吧?”来人又是个锦袍的。

能有资格走进时台卿府邸的人,就不会有官位低的。

锦袍人有些年纪了,看见陶溪就像见了自己的孙子,慈祥得很:“二殿下向皇上申请了您做侍读,皇上答应了。”

“什么?!”陶溪怨气一扫而空,大惊喜道。

“是啊,大人准备准备,我这就带您去藏书楼,二殿下在等着你哪!”锦袍人乐呵呵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