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人生在世天地宽 > 第21章 拆房子就有饭吃

人生在世天地宽 第21章 拆房子就有饭吃

作者:血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11-09 18:03:23 来源:转码展示1

张华金有些急,农田基础建设过年前就要把大部分工作干完,春节之后不久就得准备春耕,时间已经很紧。maixi9

开矿队那边储备的炸药只够再小规模爆破一次的,搞清楚情况,相伟荣说那就抓紧时间,过会给局长打个电话先问问,看看什么时候能够批出来。

既然答应帮忙,那就不要拖。

不特意跑去人家办公室说,一个电话就行,旁人从这点就看出其和局长间的关系非常好。

事不宜迟,这就去问。

公社里有电话,骑自行车去。

28寸的永久牌,相伟荣骑,书记坐后头,轻轻松松。

很快就到廿八都村,村道全是鹅卵石铺成,骑在上头有点蹦蹦跳跳。

至于公社在村子中心略靠西南角位置,是一座民国初年建造,略有点中西合璧味道的豪华三进大台门。

这里原本是辛亥革命功臣张伯岐的宅子,解放后成了公社的办公地,所以不是普通土财主的大台门私宅味道,建筑本身设计时自带威严。

这地方自己两辈子都熟,十来年前当民兵队长那会,隔三差五就会来一趟。

这会还是上班时间,碰到的人都和书记打招呼,有几个公社的老人都还认得相伟荣。

简答招呼几句,到了书记办公室打电话。

县城里互相打电话接线速度快,公社接线城区,等了能有四五分钟才接通。

运气不错,局长今天在办公室。

把具体情况一说,局长求红高连个考虑都没,就告诉他:“明天上午,9点吧,让公社的人拿份盖好公章的正式申请函到办公室来找我。”

这就成了,还是局长给亲自办!

帮了公社里的大忙,不单单书记,连隔壁的分管书记都跑过来表示感谢。

主任呢?

主任也是张华金,他是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兼革委会主任,这一亩三分地绝对的权威,如今基层组织的普遍现象。

顺口的,相伟荣问了问明年父亲和哥哥他们交公粮、农业税的问题。

这下子张华金就有点尴尬了!

“伟荣,这个还真没先例”真很难开口,人家帮了你个大忙,结果这么个小问题这自己都解决不了。

张华金又想了下,忽然道:“国家政策我也不敢动,要不这样,到时候你家人准备好钱,我让公社里收粮时协调一下,购粮交税的事收购站就给办了,不用你家人多麻烦。

其实你说家里人要办苗圃,也不一定要动自己的承包土地,公社原本的那个良种场都空了好几年。

你们如果要,我可以做主,把那里承包出租给你家里人。

如今种田都用上县里买的优质杂交稻种,那块地方空着也空着,围墙、住房、水井、水渠都有,地方还够大,电也通。

这样自家的承包地还在,问题都解决了。人手不够,把田给别人种,每年收些谷子当租金不就成了。

搞承包出租这个是有点资本主义,不过据我所知已经有几个公社在弄,反正县里也同意”

好嘛,这下问题全解决了!至于每年的租金,便宜得很。

那就这么办,下午就让父亲来签个合同。

说到年限这事,张华金还觉得奇怪,道:“按照国家规定,耕地30年,林地30至70年,特殊林地要更长时间得国-务院批准才行。

良种场属于耕地,我可没办法给你整成林地70年。”

“30年?”

相伟荣有点傻眼,他原本想着能租个几年就够,而按照刚才张华金的说法,合同里的租金是恒定的,一年一付,承包期内就同一个价格。

“对,30年,要不给你找块林地?”张华金开玩笑道。

“不用,就那!”

几十年了,这工资就没涨过,所有人都习惯了“36块万岁”的日子,从没想过这收入还能有往上涨的一天。

一回想,八十年代初搞承包,无论包什么,貌似都是这样算租金的,几十年一个价。

30年后就是2010年,到时候那偌大一个良种场一年的租金,估计都不够吃一顿洋快餐的!

至于过几年不种苗木了,地方还得霸着,这八十年代改土地使用性质,只要有点关系就和玩似的方便。

很多田地都拿来办厂了,基层政府还特别支持这么干,会帮着办手续,完全不存在违章一说。

这边张华金如此做也没以权谋私,甚至还算是给公社创收了,同样不会有任何人有意见,最多将来有人会说:“当初我怎么没去租?那时候真便宜呀!“

没接受邀请留下在公社吃饭,骑着书记的自行车回村,反正下午还得陪着父亲来签承包合同,到时候就能把自行车还了。

回到家,母亲和大嫂都快把午饭准备好了。

一看时间,差一刻才到11点。

农村人起得早,这午饭自然也吃得早。

同父亲一说良种场的事,当然也赞成,大好事,下午一点公社刚上班,就赶着趟的把事给办成了。

叫上个办事员,张华金亲自陪同,5个人一起走着去良种场接收。

就在村子东北角,离这村边就几十米,距离上相自然村不到一里地。有水有房有围墙,房子七八间,还有一大一小两间仓库,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后期造的大砖瓦房,到如今都还非常结实!

当年造的时候是花了心思的,那时候自己年纪还小,没多大印象,但父亲都来帮过工、赚点工分。

建筑用料好,柱子、墙都是青砖实心砌,屋顶梁,甚至连瓦片下的椽条用的都是上好的杉木。

瓦面也整齐,保存得非常好,就是缺了自来水。但这就不是个问题,因为整个公社都还没自来水,饮水靠水井,自来水那还是七八年后的事情。

良种场原本的一些育种物品还在,都集中在小仓库。

虽估计将来也用不上,但公社过会就会派人来搬走,同时搬走的还有办公桌和几个柜子。

公是公、私是私,这点要分明。

至于以前值班人员住的那间房子里的硬板床等几样简陋家具,就不拿走了,留在这随便用。

电路都没毛病,父亲、弟弟和那名工作人员很仔细的做着检查,至于项伟荣,对这个印象中九几年就被拆掉、改造成工厂的良种场都是带着点怀念的意味看待。

当兵之后就在没有走进过这里,两辈子都是。

围墙内的育种田只有三四亩,要不是承包掉,公社已经想着把这里改成养猪场。但就是个打算,如今敢这么干,有这个实力的农民真没有。

至于围墙外的育种大田,早就分包到户了,与良种场无关。

走走看看,项伟荣忽然发现其中一排三间的育种室的墙基有些斑驳,上头原本刮着的石灰砂浆剥落下来一大片,看着碍眼。

走近一看

“爸,老张,你们过来看看,这房子的墙基砖头怎么都是坟砖?”

和普通的建筑用青砖不同,墙皮剥落后,能看到从底部的石头地基开始,到六七十公分高度的墙基这一截,用的居然都是体量极大的古代墓砖!

更往上,用的才是普通青砖。

张华金还没开口,父亲相永棠就道:“有什么奇怪,二十几年前大规模平坟修田,挖出来的墓砖多得是。

这些是修梯田,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大坟砖头,好的都重新利用,生产队大队、小队的公房很多都是用这种砖头。

住人的有讲究不用,公房不在乎,还有些人还捡这些砖头回家建猪圈和厕所。

这一片的砖头?”

父亲一下子有些想不起来了,一旁的张华金接话道:“应该都是笔架山那边运过来的,都是一模一样的砖头。

块头大,还细,那时候公社里的厨子都用那捡来的断砖当磨刀石,说是好用,结果让我骂了一顿,才把那块给扔了。”

青砖当磨刀石,质量杠杠滴;墓砖磨菜刀,不被公社书记骂才有鬼了!

“对,就是笔架山!”相永堂想起来了,“两座大墓,一模一样大小,都有好几丈长,我记得砖头还是横着砌,真是大户!”

墓砖一般纵向砌,这横向砌费料一倍,但更结实!

相永棠和张华金两人差了十来岁,这会说起当年的事情,越说越带劲。

项伟荣蹲下身,看着大砖头,越看越看越有意思:上头都带阳字的,字还一模一样。

“永和九年三月王氏作。”嘴上轻轻念了其中一块上头的字,而能看到的这三四十块,有差不多一半都如此,至于另一半都是精美的阳线条铜钱鱼纹。

同一种砖,不同的两侧而已。

心里笑笑,上辈子承包这,最后拆掉这些老房子,废旧材料填了工厂地基的人一定不知道这些砖头意味什么,不然这事绝对会引起小范围的轰动!

起身,对着父亲和张华金问:“这一圈都用了墓砖,量不少吧?”

“一两千块总有,那次挖出来好的全用在这。坏的那些修了梯田,都是废物利用。”张华金不疑有它,回道。

“对了,值班室没用墓砖,过夜住人的房子,那时候就算不讲究,还是注意了的。”

书记同志还担心不吉利,特意做了说明。

一会功夫,公社召集的劳力们坐着拖拉机来了,闹哄哄两个来小时才搬完东西。最后抄了电表数,张华金等人走时,办事员转交了这的几把钥匙。

从今天起,一直往后30年,只要按时付清承包款,这就归相家人了。

等旁人都走了之后,相永棠才道:“伟荣,那些砖头有说法?”

旁人看不出,当老子的,还会不了解儿子?

笑笑,“现在没说法,或者说没什么花头。不过再过个二三十年的,我们这家可能靠着拆这几间老房子就会有饭吃。”

说着,又对弟弟道:“你修那几间结婚的房子应该还有点石灰留下来,这两天再去搞些沙子,把这片破了的墙皮补好。”

“哦,二哥。”

二哥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准没错。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0年后,一块完整、会稽地区出的永和九年残砖都会被热捧,而这里可能有上千块完整的!

至于自己怎么知道的,90年代中期开始,玩了二十多年的古玩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