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人生何处不离人 > 第19章 因循不觉韶光换(4)

人生何处不离人 第19章 因循不觉韶光换(4)

作者:白落梅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2:56:10 来源:转码展示1

第19章 因循不觉韶光换(4)

夏季将要来临,我不去寺庙,已有好多年。mengyuanshucheng天地无言,群山静寞,流水也失去了原来的韵脚,曾经蚀骨的疼痛恍如隔世,心已不再泛起层叠的涟漪。然而这一切,并非是因为我不去寺庙,

这些年的逃避并没有让我停止过对寺庙的向往。当一些事情经历过了,也就不会再去计较得失。今夜,我将经书翻出来拿到月光底下晾晒,在书页里,层层叠叠夹满了许多去寺庙的门票,那些五彩的香花券,记载着我曾经行走过的足迹。在书页苍黄的那一角,我写下了几个字:原来,我去寺庙,已有好多年。

我不弹古筝好多年

我是打算写这样一个系列,在过往岁月里拾捡那散落的记忆,在烟云故事的底色上寻觅那淡然的忧伤,在人生况味的背景里邂逅那缕缕的沁凉。沿着生命的河流去回首往事,那些被时间碾过的痕迹,亦不过是道明人生不能避免的遗憾。也许只有静止才是大美,它可以丈量岁月的高度,也可以洞穿世事的薄凉。于是,一切风云都已然静止,离合悲欢本就是人生的道具,平淡的日子里,尚可以自寻其乐,空心亦能够欢喜。

你听过流水的声音吗?在寂寞的青山上,在无言的回风里,在变幻的流云端,那透明清亮的水线,镶绣在岩石碧草之间,山泉与飞瀑以雪花的姿态、纷呈的美丽作一次蔚蓝的回归。高山峨峨,流水潺潺,伯牙的琴声送走了低飞的倦鸟,送走了倾斜的落日。那玉坠珠倾的高雅,赏心悦耳的琴音,世间只有一个人能够懂得,也只要一个人懂得。子期就是他的山川草木情,是他的天地万物心,是他今生至美的风景。这样一个高山流水的故事曾深深地打动我年幼的心灵,自那之后我便坚心要弹古筝,因为我坚信,那跳动的丝弦,优美的旋律,可以闪烁自然的澄澈,可以荡涤世俗的尘埃,可以让我遇着一个两两相望、不离不弃的知音。在清澈的年华里,在纷繁的人世间,我会用心来守护这份最初与最后的纯净。

就是那样的不经意,让我邂逅了梦里梦外都念着的古筝。当我漫步在校园翠竹丛生的小径,看各色花瓣飘散,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落在我的发梢,那七彩的光恍若眼睫的梦呓,湖泊的睡莲绽开着绚丽的朵儿。古筝响起的时候,我的心好一阵悸动,仿佛心中的弦就这样被人轻拨。筝声是从湖畔的石屋传来,流动的音弦,若淙淙的回溪,若滴翠晶莹的晨露,若串成珠帘的精灵,在生命中轻盈流淌。我不敢缓步,我害怕花落地的声响会惊扰那个弹筝的女子。是的,我虽然未见着弹筝的人,但我能断定她是一个女子,一个端庄高雅的女子。我想象着她袭一身古典的白纱衣、绿罗裙,挽长发成髻,斜插一支碧玉簪,有着倾城的容颜,有着柔软的心事。那时的我十三岁,还没有太多的怀古清愁,还不懂得太多的世情悲欢,却在书中读过这样的女子,在梦里听过这样的乐声。筝声静止,琴韵依旧流转,我立在那,心中久久地怅然。不敢去惊扰弹筝的人,怕她看到我沉醉的眼神,怕她笑我不解琴音,怕所有的感触只是华丽的虚无。选择悄然地离去,不惊扰那拂弦之人的一帘幽梦。

我弹古筝,只因高山流水的知音,只因这段未曾谋面的邂逅。没有启蒙的老师,没有青山的背景,没有流水的底色,只是在临着蓝色的窗牖,临着清凉的月光。那些个烟雨春色的江南,那些个明月清风的日子,在无意间暗合了我少女如梦的心境,滋润我善感的心灵。思想在风雅无边的意境里来回地漂荡,我素手拂动琴弦,弹奏千年的琴音,那流动的音调,在青春里留下温情的痕迹。筝声响起的时候,所有的浮躁都已沉淀,所有的寒凉都已褪去,所有的疼痛都已背离。余下的只是温柔的缠绵,缠绵的悱恻,悱恻的心痛。从此,相思已生长,忧伤也有了别样的韵味。从此,知道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抛。

我弹古筝,就像穿旗袍,渐渐地弹出一种风景。一袭白纱裙,一袭素雅的旗袍,一袭披肩长发,不抹胭脂不染唇红,不画眉黛不挽秀髻。白色的帷幕后面隐藏着我弹古筝的背影,纤柔的手指在琴弦上舞着优美的姿态,窗内有迷离的痴者,窗外有多情的明月。而我只是沉醉在自己的筝声中,放下了俗尘的一切,带着出世的感伤,没有纷扰与欲求。生命中的情缘又有多少?命定之约又还会有些什么?一袭旗袍?一怀古筝?一管清箫?抑或是一卷水墨画?还是一个知晓冷暖,许我山盟海誓,与我不离不弃的人儿?当筝声远去,繁华岑寂,那弯明月是否还会遥挂天边?那些痴者记住的是弹筝的人还是那流动的曲子?人生的忧伤莫过于此,彼此都只是红尘过客,当生命若流水般逝去的时候,再多美丽的记忆都会沉寂,再多浮华的过往都会消散。所以,今生我愿意做一剪白色的寒梅,寂寞地开落,不问世情风霜,不管悲欢离合,过着淡定平静的日子。

我弹古筝,以青山为盟,以流水为誓,只是想要找到一个荷花般淡雅的知己。许多个风声雨声的夜,许多个明月当空的夜,只有琴音相伴,而那个懂我琴音的人又在哪里?仿佛世间所有的情缘都将与我擦肩而过,仿佛我手中的琴弦已替我尝尽了人间悲欢,仿佛我的心已在琴音中过尽千帆。红尘依旧,容颜渐老,我焚香弹筝,试图穿过千年的风景,去邂逅那对高山流水的知音。曾经的伯牙与子期都已隔世,漠漠尘缘,抵不过时间的蹉跎,抵不过自然的流转。我也想怀抱古筝坐在巍巍的高山上,在山花、绿草、流水汇聚的地方,等待一场约定。只是世间的事,可遇不可求,哪怕我坐断黄昏,坐尽岁月,也未必能等到那个知音。青春老去,生命荒芜,也许到最后换来的会是空山空水、无爱无恨的境界了。

直到有那么一天,我的手搁在古筝上,却拨不动一根琴弦。恍然间,才感觉到古筝原是这样的陌生,原来我的心早已寂寥。望着那袭陪伴我多年的古筝,总觉得我的人生还欠缺着关键的一根弦,可谁能告诉我这根弦是什么?是久久觅不到知音的遗憾?还是已在指间悄然滑过的悲凉?不想再去寻找缘由,生命本是这般的脆弱,没有什么悲喜值得去认定一生。我不弹古筝,我不想自我沉沦,那些古典的情结已被世人淡漠,他们不再需要山水为人生的背景,不再需要丝弦清音抚慰灵魂,不再相信高山流水那云淡风清的知己。许多的心灵已经疲倦,许多的眼睛已经蒙尘,古筝,只成了世人附庸风雅的道具,那份宁静至极的境界又还有几人可以抵达?生命如此之轻,又何必去期待什么命定情缘?期待什么菊花信约?前世的梦早已记不起,今生的也将行将记,又如何去赶赴来生?

江南烟雨依旧,楼台水榭犹存,莲花一如既往地舒展粉朵,轻挽云袖的女子却不似从前。梦里清欢,云水声寒,我不弹古筝,已有好多年。曾经的故事已远去,亦不复重来,那些纯美的情怀也染了浮世的悲哀。我不弹古筝,那古筝搁在被光阴遗忘的角落,落满了岁月风尘,再也流淌不出绝世的清音。可是在这梅雨时节,一曲《高山流水》依然打动了我的心,伫立在窗台,看院墙的青苔兀自地斑驳,看窗外的叶子无声地飘零,看水池的莲花寂寞地开着。古筝的清音在心间缓缓地流淌,拨动我锈蚀的心弦,凭着这感触,我知道,原来,我弹古筝已有好多年。

望月

在远古的荒野上,横亘着逶迤起伏的山脉,蜿蜒曲折的河流,以及那些不曾被文字与民俗进化的人类。浩渺宏大的宇宙,驰骋着风雨雷电。变幻无端的时空里,有了人类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与向往。月亮成了借以驱逐黑暗、消解灾难的图腾。她遥挂在深邃幽蓝的夜空,记载了千万年的亘古秘境,牵引着一代一代人探索的目光。

是那轮皎洁的明月,从泛黄的春秋诗卷中而来,穿过斑驳城墙上青湿的苔藓,落在了众鸟飞尽的空谷,落在了蒹葭苍苍的水边。从女娲采集五色石炼化补天开始,明月的传说,就开始蒙上了瑰丽与神秘的色彩。风清露白时,游弋缥缈的月宫,只能从阴晴圆缺里读懂她动人的故事。她像是不老的红颜,聆听过无数达官贵人、白衣卿相的飞扬与落寞,也见证了许多痴男怨女地老天荒的爱情。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关于嫦娥,留下了太多美丽的神话,自盗取灵药的那日起,开始了她一生孤独的等待。误吞灵药去,千古自绝尘。广寒宫,是谁落下了悔恨的珠泪?蓝桥下,又是谁打湿了等待的步履?自古以来,许多的红颜佳丽与月亮结下了难解的情缘。漫步秦关汉隘,衰草在秋风里安静地摇曳。月光如练,吐露着淡淡的霜华,那位叫昭君的女子,正怀抱着一把琵琶,拨弄着断魂的清音,倾诉着对汉家宫阙的思念。而另一位有着闭月羞花之容的貂蝉,娥眉淡扫,虔诚地合上双手,望着月亮,祈祷着绝代的风华。清冷的月光下,在吴越行路的江畔,那个正在浣衣的女子,不就是月神的化身吗?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是这般皎洁的月色,晶莹而温婉的清辉,铺陈着遥远的岁月,灿烂了几千年的典雅文明。“梨花院落溶溶月”,一缕暗香,在明月下浮动幽影,于波光间投下一笔画意,勾勒成诗句词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游子思乡的心绪,落在了李白的笔下。蓦然间感念柳梢头的圆月,一轮澄澈,一轮明朗,仿佛真的可以看到捣药的玉兔,垂泪的嫦娥,飘香的月桂,还有渐渐老去的吴刚。那遥远的苍穹究竟深藏了怎样神秘的情境?让世人无法企及,却又热切地向往。浩瀚的宇宙,可否将人类的精神文明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溶溶的月色,又是否可以慰藉游子寂寞的心灵?

一轮圆月,铺开了青天下水墨的画卷。徜徉在苏子曾经把酒对月的亭台,折一枝丹桂,温一壶暖酒,就着月色,领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韵。那流泻的光华,倾洒在朱阁绮户间,几株婆娑的枝叶,濡染着无边的风雅。不知从何时开始,桂树,有了令人折枝的向往,借以表达书生对仕途功名的追求。明月的无私,又寄托成君王的惜才。“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苏子在云汉间遨游,关山迢递,隔绝苍茫的人情与世事,做一次忘我的沉醉。他感叹着人生如同月亮盈虚消长,有着悲欢离合的自然规律。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古往今来,许多的诗人借月寄怀,写下无数婉转的诗章。亦有许多以月亮为素材的传世乐曲令人回味无穷。一曲《春江花月夜》如行云流水,拨开了一池潋滟的春水。遥望浩瀚无垠的江潮上,一轮清朗的明月升起,将万千的世界浸染成如梦的幽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临着江畔的月色进入一个虚缈纯净的世界,他试图探索着人生深刻的哲理与宇宙无穷的奥秘。他感叹着人生的短暂,却又执着地追求大自然的永恒。这里的明月不仅可以遥寄相思,可以让游子乘月还乡,还可以在他旷达明净的诗情里聆听到人生的意蕴。

像一场来自远古的梦幻,又像一段经年流转的传说。在云波倾泻的山峦,透过深邃而神秘的天空,看一轮渐渐澄澈明朗的月亮。她装载着沉静内敛的思想,记录过风云变幻的时空,历经千万年的岁月风霜,依然静静地遥挂在寥廓的苍穹。那浩瀚无垠的天际,托举尘世间一切的仰望,用豁达宽阔的胸襟,敞开一轴逐云奔月的千年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