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热血锦衣卫 > 第八十三章 艰难

热血锦衣卫 第八十三章 艰难

作者:帝王醉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3-13 22:48:30 来源:转码展示1

翌日,北京城宣武门外西校场。

大军出征,皇帝朱厚熜破天荒的出宫,亲自为毛伯温送行。

此次南征,朱厚熜心中颇感振奋,登基十八年,也与朝中大臣们争斗了十八年,虽然在父母双亲的“大礼议”中获得了绝对的胜利,但是在文治武功方面,却毫无建树。

此刻,望着旌旗招展即将征伐安南的大军,朱厚熜满是笑容。

“陛下,吉时已到。”黄锦候在一旁,低声说道。

毛伯温此刻一身戎装,骑在马上,雄气英发。

打马前行数步,翻身下马,毛伯温来到朱厚熜御驾前,双手施礼,高声道:“陛下,恕臣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大军整饬完毕,请陛下检阅。”

朱厚熜看向顶盔掼甲,仍是老当益壮的毛伯温,站起身走下临时搭建的点将台,黄锦连忙示意左右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手持华盖跟上,朱厚熜却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行至毛伯温面前,朱厚熜拉起他的手:“爱卿,朕在此,待尔等将士凯旋。”

毛伯温目光炯炯有神,高声道:“老臣定为陛下,打下安南。”

“打下安南,打下安南,打下安南!”军校场内,大军猛然高喝三声,将气氛拉至最高。

“好,好,好。”朱厚熜连叫三声好,而后环顾四周,看向列在一旁的文武百官。

目光略过夏言,掠过顾鼎臣,又扫过严嵩、郭勋等人。

环视一周后,朱厚熜沉吟片刻,缓缓道:“诸位爱卿,今日,朕有股肱之臣毛伯温,即刻南征,朕赠诗一首,以候捷报!”

严嵩抢先出列道:“臣等恭请圣言。”

首辅夏言垂直站着,目光微微凝视严嵩的后背,喉咙里似乎有痰,轻轻咳嗽了一声。

“送毛伯温。”朱厚熜缓走几步,看向不远处的大军,但见刀枪如林,旌旗招展,军威如虹。微风拂过,日月大旗,猎猎作响。

朱厚熜接着又吟诵道:“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只是吟诵到此处,朱厚熜一时之间,竟想不到下句,思忖数息,还是没想到。无奈只好又向前走了几步,待看到站在众人之中,同样一身甲胄的咸宁侯仇鸾,朱厚熜想起他本是将门之后,便灵光一闪,吟道:“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而后,踱步回到毛伯温面前,朱厚熜又握住毛伯温的双手,深情道:“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毛伯温闻听这句话,心中就是一动,只是此刻,众目睽睽之下,他不便露出异样,只好佯装感动,大声道:“老臣,叩谢陛下。”

而后,毛伯温转头望向四方,翻身上马,右手将腰间的宝剑抽出,向南一挥:“众将官听令,出征。”

大军开拔,朱厚熜的御驾也返回宫中,继续与道士陶仲文求仙问道。

此次南征,朝廷特命仇鸾和毛伯温作为主将,朱厚熜也许下规定,文武三品以下官员不用命者,许以军法处置,足见皇帝之心。

大军一路向南,穿州过府,眼瞅着便要到了广西。

而此刻,骑在马上的毛伯温却想着心事,去年三月,朝廷本已命仇鸾为征夷副将军、充总兵官,他为参赞军务,率军攻安南。

但是到了四月,两广总督张经奏报,征安南耗兵费饷甚多,且大军炎热渡海,难以奏效,遂罢兵。

再一想到临行时,皇帝赠的一首诗,毛伯温愁眉有些不展,他能理解朱厚熜的意思。

虽然朝廷有心攻打安南,但是这粮饷始终是一道过不去的关卡。这几年,朱厚熜屡次大兴土木,朝廷府库早已是告急,数次从南京调银,户部也是难下无米之炊,又哪里来的银钱能支持大军持续征伐。

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却说先于毛伯温大军一日出发的锦衣卫百户王桐,总旗陆良,校尉李守山、李守地、张鹏等五人,一路风餐露宿,昼行夜伏,终于在九月中旬赶到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桂林府。

大明洪武十年,朱元璋置广西布政使司,划分了十二府,八州。设置广西都指挥史司,分九卫,又设置守御千户所,分十所,广西提刑按察司,分四道。兼察诸府州卫所,分三司,而这府治,便统一设在了桂林府。

时值深秋,但是地处广西,天气仍是炎热无比,入了桂林府城之后,王桐便带着陆良等人找了一处客栈歇脚,要了三间房休息,而不是亮明身份住在驿馆。

这桂林府,领辖二州七县,府治设在临桂县城。

“守山,守地,出去打探一下情形。”此时,王桐换了身普通衣物,便吩咐李守山、李守地两人出去打探情报。

早在嘉靖十五年,王桐便曾跟随锦衣卫千户陶凤仪到过广西,负责侦缉安南敌情,李守山和李守地也曾随同,是以,他们对此地情形颇为了解。

另外一间客房内,陆良也换了身衣物,对着张鹏道:“张大哥,你说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张鹏整理了一下衣袖,皱眉道:“我也是第一次出来侦缉敌情,咱们听从百户大人的安排就好了。”

陆良摆弄着手铳,在来时的路上,张鹏已经教了他如何使用这支手铳,只是这时代的火器,太过繁琐,又没有机会检验这支手铳的杀伤威力如何,再加上搞到的火药不算太多,顶多只能算是个备用武器。

到了晚上,李守山和李守地二人打探好消息回来,王桐便将众人叫到一处。

“大人,朝廷讨伐安南的消息已经传开,附近的州府已经陆续开始戒严。”李守山回禀道。

“另外,朝廷正在征调的两广大军还没有抵达,倒是有广西部分土兵、狼兵已经驻扎在了附近。”李守地补充道。

“可有安南国内的消息传来?”王桐问道。

李守地摸了摸脸上的伤疤,回道:“大人,时日尚短,还没有安南国内的消息传来。”

王桐沉默片刻,然后方才开口道:“毛大人的大军还在路上,但是我等职责乃是侦缉安南敌情,一定要在毛大人到了桂林府之后,摸清楚安南国内的情况,尤其是叛逆莫登庸的底细。”

“大人,要不要我和大哥乔装打扮,进入升龙城打探一下消息?”李守地问道。

“此事先不急,先摸清楚桂林府的情况,守山,明日你带着陆总旗他们在城中熟悉一下。”王桐吩咐。

“是,大人。”李守山领命。

众人休息了一晚后,翌日清晨,李守山便带着陆良和张鹏二人在桂林府城内四处游荡,时不时李守山用着本地俚语和人攀谈。

府城不大,短短一个上午,陆良就已经记住了城内的布局。

日头偏西,李守山带着二人寻了一处阴凉处休息,拿出水袋喝了一口,然后叹道:“看来这次攻打安南,只怕不易。”

陆良跟随他转了一上午,除了欣赏到此地的风土人情,仍是两眼一抹黑,毫无所知。

听到李守山的感叹,陆良问道:“李大哥,刚刚你和那些人说话,打是不是探到了什么消息?”

李守山将水袋扔给张鹏,然后环看围绕在府城四周的高山峻岭,说道:“这安南国,处处都是深山老林,道路不便先不说,就是这粮草补给就是个大问题。”

陆良又问:“这莫登庸究竟是什么人?”

李守山见他不知,便回忆道:“这莫登庸可是个狠角色,用咱们的老话讲,这是一个逆臣,曹操你知道吧,这可是比曹操还要坏的一个人。”

“据说,莫登庸曾是安南的天武卫都指挥使,后又升为武川伯,一个伯爵,居然造反,还敢擅自称帝,明显是没把咱们大明放在眼里。”李守山满是气愤,他又接着道:“要说这安南国啊,想当年还是咱大明的地界,太祖皇帝开国时,便臣服了,后来到了成祖皇帝时,你们猜怎么着?”

“成了我大明的领土。”张鹏道。

李守山一拍大腿:“对喽,成祖皇帝命成国公朱能,英国公张辅和黔国公沐晟征讨安南,那真是杀的安南国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犬啊。”

李守山露出一副向往的神色,接着道:“打那以后,朝廷设置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这安南变成了我大明的地界。”

“只是可惜,没过多久,这安南又反叛出了大明,到了咱宣宗皇帝那会儿,咱大明又打了败仗,安南国便又分裂了出去。”李守山叹了一口气。

“算了,不提这些了,我估摸着咱们眼下还得去趟安南,才能摸清楚情况。”李守山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带着陆良、张鹏寻了一处歇脚的地方用了午饭后,又接着在城中闲逛,李守山不时与一些人攀谈,搜集情报。

却说锦衣卫百户王桐在李守山三人出去之后,便带着李守地也离开了客栈,辨认好方向,二人沿着大道,一路直奔广西布政使司衙门,但是到了衙门口却没有进去,而是在附近看了两眼后,绕过了衙门,又过了两条街道,来到一处不起眼的院落。

进了院子,来到屋门外,李守地轻轻敲了三声后,间隔两个呼吸又敲了两声,屋门打开,李守地率先进去,确认无误后,这才对着门外的王桐低声道:“大人,安全。”

王桐这才迈步进了屋内,房门关闭,屋内暗淡无光,一缕灯光闪过,露出一个身影,见到王桐之后,轻笑一声:“原来是王百户,久违了。”

王桐借着昏暗的油灯光亮,看向他,轻笑一声道:“老鼠就是老鼠,还是喜欢躲在洞里。”

“哎,王百户,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就算躲在洞里,你们这些当猫的,还不是一样喜欢钻。”那人将手中的油灯放在了一张瘸了腿的桌子上,露出一张满是伤痕的脸,配合着两撮八字胡,说不出的猥琐,一口黄牙掉了两颗,说话又有点漏风。

王桐站着没动,冷“哼”一声,直接问道:“三耗子,废话少说,你家主人呢,带我去见她?”

三耗子“嘿嘿”一笑,右手抹了抹胡子,然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捻了捻,没有说话。

“三耗子,别给脸不要脸!”李守地上前就要动手。

“守地,给他。”王桐制止他。

李守地不情愿地从怀中摸出一块银子,拍到桌子上。

三耗子“嘿嘿”一笑,将银子拿起来塞在了怀里,这才说道:“跟我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