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字可能起错,比如一个瘦弱的人可能叫大壮,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可能叫小宝之类。但地名通常不会乱叫,一条河一座山被人口口相称叫了某个名字一般都会有些缘故,位于交州和广州边境的红水河便是如此。
长江以南的地区炎热多雨,土壤里能溶于水的有机物随水流失,剩下铁铜之类的矿物质逐年沉积,遇水氧化后呈现暗红色,因此岭南一带靠近广州的地区地表土都是红色的。交州地势高,广州地势低,两个州的边界就是依着地势落差下来的曲线划分开的,大规模的地势落差通常伴随着相对复杂的地貌,地势会在一定范围起伏不定,因而多山多峡谷多水流。这里也不例外,一条大河随着地势在两州之间流过。这河是野生的,没人去像黄河淮河一般年年治理,因而这河也就不懂得什么是河道,只管找地势最低的地方走,故此河水曲折盘旋,忽宽忽窄、忽急忽缓,涉及的面积甚广。
附近不管高山低谷、四面八方的溪流和雨水都会先蜿蜒汇入这条河,再跟着河水流入广州直至东流入海。雨水只有这一条路走,被雨水冲刷的红土也只有一条出路,便是跟着水流一起汇入河中,地表土是红色的,融水之后更艳丽,长年累月下来,整条大河都便做赤色,因而得名红水河。
南北朝时期由于常年战乱,哪怕是被称作当世最繁华的大梁依然人口不算太多,整个岭南也就整个广州和半个渝州算得上繁华之地,其他地区都算不上人烟稠密,就像土匪想找个荒山占山为王挺容易,农家想种地可选择余地也挺大,于是临近红水河这种随时会发生水患的土地就没有人愿意去耕种它。越是没有地表植物固土,越是容易水土流失,红水河的颜色一年比一年深,一年比一年浑浊,下大雨的时候还好,急速的水流能把泥土带下去,要是有一阵子没下雨,河水少了水流变缓,就会有大大小小的淤积区出现在河中,淤积的稀泥多了有时会形成河中的浅滩,能把河水一劈两半的大滩涂也有可能出现,那河水就会再次改道,等哪一阵子下大雨了能冲走河中的淤积区它再改回来,这红水河的日子过的很是随心所欲,眼下就又在河中间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淤泥滩涂。
不过这些都不要紧,红水河在交州这一带河段左右是没有居民的,随便河水怎么改道怎么变形能影响的都只有水产品,在人类眼里只是变了个风景而已,直流也好蜿蜒也好,水势急了也好缓了也罢,是连在一起流还是中间有个滩涂分两半走都无所谓,从观景角度都挺好看的。
前提是你不需要过河!
前面说过,红水河是野生的,此处河段压根没有桥,想过河只能找水浅处淌水过去!
士兵们需要严格服从命令,但下什么命令却是要指挥官来判断的,为士兵们的生命负责是指挥官的责任。过河在行军中属于危险行为,轻易不可为之,尤其是人数这么多的大军,应该找桥过去,即便遇到实在不得已的情况必须淌水过去。也应该先打桩再铺席子木板之类做成小段小段的浮桥,让人踩着浮桥过去,这样才足够安全才符合兵法。
但现在时间不够!大军追着李贲的痕迹来到红水河边,看到痕迹指向是敌人刚刚过河了!军中大小将领被箫鹰催命一样催着一路追过来,命令下的很死,又眼看就看到希望,他们会怎么做?暴雨冲刷的太猛太急,视线都受阻了,稳妥的做法是等雨停,可这是一路追过来唯一一次拦截的机会,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了!如今敌军已经过河了!如果他们停下来等雨停,那之后还有可能能追上吗?
岭南一带由于战乱频发,此处的男儿相对建康那些天子脚下的人有血性的多,之前是敌人行踪太过狡猾导致的无法正面大对决,就只能看着大梁今天这里吃一点亏,明天那里吃一点亏,其实梁军那些将领心里也早就憋着一股恶气了,并不存在怯战的问题,斗志还挺高昂。士兵们很多都是从广州渝州各地调过来的,沿途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不愿意眼看着敌军一路杀向广州,一路祸害他们的家乡他们的亲眷!
大家觉得这条河看上去不深,你看河中间都有土露出水面了,那水还能深到哪里去?而且常理推断,敌军也不比他们个子高,敌军能过去理论上他们就应该也能过去!
大家实在不愿意坐等唯一的机会白白溜走,打仗这种事是为了置人于死地,不符合天道,因而必定不会轻松,很多时候,胜负就在哪一方更吃得下苦冒的了险,现在敌人已经冒险过去了,他们如果就等着,结果不言而喻!
于是他们采用了大军过河节省时间又算相对安全一些的办法,在腰上绑上浮木等物,并把一定人数的士兵用绳子连在一起,并让水性好的士兵领头,这样做可以在水势很大或者突然遇到深水处时保证大家的相对安全,大大增加顺利过河的可能性。
由于谁也没有在暴雨中过这种多淤泥野河的经验,因此梁军只是依据兵书判断危机在水,却没想过真正的危险在泥!
开始的时候还好,水底的泥不多,水也不深,淌水也就是累一点,没别的大困难,可是越走,水里的泥土含量就越多,到了水中央那个在岸边看来水中岛屿附近的时候,已经土比水还多了。
红土由于富含矿物质,土质及其粘重,人们称它为“雨天一包脓,晴天一块铜”!大家可以从这个说法里感受一下暴雨之下过河的难度。基本上你可以理解河里的淤泥有非牛顿流体的特性,遇强则强!一脚插进去之后如果平心静气慢慢慢慢慢慢的拔脚,你还勉强可以拖泥带水的出来,如果心急想走快一点一脚下去硬拔另一只脚……呵呵,你就等着成河里的雕塑吧!毕竟快两千年前没有普及教育,很少有人知道世上还有非牛顿流体这种诡异的现象,惊慌之下那个时候的人更容易认定这是妖术,或者有水鬼拉着腿之类,因而就更想挣扎快跑!
走这种不讲理的地势,或许只有洛宁风那种早就习惯了心平气和只能慢动作的人才能平安渡过,只要是个行动能力正常的人都危险!但是在过河的中途遇到袭击,很少有人能平心静气!
尤其在梁军其实上了恶当,区连睦莪并没有像箫鹰判断的那样直奔广州,而是在红水河上游埋伏,突然开闸放水,而在河岸两边埋伏的李贲军又用密集箭雨袭击的前提下。区连睦莪是蛮族人,他带着的部队中有一半是他的族人组成,剃发琼面,装束奇特,打仗的时候喜欢呼啸,或许又再次坐实了妖法的推测。
惊慌、惨呼、挣扎、崩溃、绝望……
人都一串串绑在一起的,跌倒一个带着旁边几个,倒下的人在淤泥里越陷越深,窒息挣扎不可避免,越是挣扎就会带动越多的人跟着失去平衡,就越有更多的人倒下,而当时的情况,只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倒下这一串人都不可能幸免了……
箫鹰视为依靠的交州大军人数锐减到对李贲再也形不成威胁,他们从人数到气势,从身体到心理都被击垮了,少数逃生的人余生都被噩梦缠绕,再也无法上阵战斗。
我不想仔细形容这次战役的惨烈程度,死法有很多种,窒息算得上最可怕的死法之一!箫鹰和陈阙很是该去死,他们的狗屁命令间接害死了这么多生命!萧衍也该死!他就因为对武将防备,非得让没有指挥战役的能力的文官箫鹰对决可称战争天才的李贲,才造成这么惨烈的后果!或许陈威也该死,他的整个人生就是不断伴随着杀戮和毁灭来的,虽然他根本不知道箫鹰调动人手的事情,但李贲下决心用最快的手段解决敌军是他一封信造成的,因而这次红水河之役的源头也要算他一个!
但这些人里没有一个觉得自己该死!他们都活的心安理得。箫鹰等人各自为自己找了个可埋怨的对象来推卸心里负担,抵消刻骨的后悔和恨意。陈威则根本就没有心理负担,他不认为红水河一战和自己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全程就不知道这件事!都说好了我来打李贲你箫鹰起什么幺蛾子?什么叫做调兵是为了阻拦李贲大军来广州?你为什么要阻拦他,我不是说让他来吗?他不来老子和谁打?你阻个屁啊你!
至于真正下手并亲眼看到人间地狱的李贲,他也没有心里负担。不是他嗜杀到了没有人性的地步,能眼看这个场景没有感觉。而是他被逼到生死关头了,求生而已,自卫杀人连今天的法律都允许!因为这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