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却愁茶馆诸事录 > 第18章 以笔作枪

却愁茶馆诸事录 第18章 以笔作枪

作者:述而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27 13:15:50 来源:文学城

“老王,听说了吗,齐家案的凶手找到了。”

“你这都什么老黄历,昨天督察大张旗鼓地责问胡探长大家不都知道了吗,而且人家只是不小心将野兽引下山才酿成惨剧的,说什么凶手,怪难听的。”

雨幕是天然的屏障,两个站岗的巡捕所说的悄悄话不会传到第三个人耳朵里,实际上,就算被巡捕房内的任何人听到了,也不会有任何指摘,毕竟老王的态度与大部分人的态度都一样。

比起仅仅靠浏览巡捕房张贴出来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了解案情的民众,巡捕们是最了解内情的。齐家案的惨状是有目共睹的,富丽堂皇的大宅院里到处都是大片的暗红血迹,明明宅子里除去主人还有下人,但是现场只找到了特定部位被挖掉的主人尸身,并不见下人们的尸体,同时,现场的人体组织遍撒,这不得让巡捕们胡思乱想。

当日,前去勘察现场的巡捕就没有一个体面离开齐宅的,每个人都吐过几轮,面色苍白。

齐宅远在郊外,且因住在山脚下,并无邻居,所以不存在直接目击证人。但地势再往下一些,有几户猎户、农民住在附近,与齐宅遥遥相望。如果说齐家案子是人力犯下的,那应当是一群有组织的杀手才能做到的,但几户人家都说当夜并未见可疑人影,只是听到齐宅中有些许吵闹声,不过以前也听说过一些传闻,所以就没当回事。现场未发现任何外人闯入的痕迹,这似乎也印证了几户人家的证词。

巡捕们因此都将视线投向“鬼婴”传闻上,越了解越觉得恐惧——难道真是鬼犯下了这件毫无线索的案子?

没有人敢与上峰说出这个想法,但彼此之间都对这个想法愈发深信不疑,有几个胆子小的,还请假去附近的寺里求了个护身符。

如今野兽吃人的定论一出,巡捕们俱是松了一口气,比起那个可怕的猜测,他们更愿意接受野兽吃人这个结果。至于为什么先头勘察现场未得到相关线索,或许得看此案第一功臣“神探”胡探长的心思了。

不论余京城中关注这件案子的人如何讨论,胡雪松此刻都是有些飘飘然的。工部局今日的动作很快,早晨刚递交报告,下午对胡雪松的嘉奖令就发下来了。那张薄薄的纸张上签字的墨水似乎还未干透,但是不妨碍胡雪松将它摩挲来摩挲去,爱不释手。

这不仅仅是一张嘉奖令,更是胡雪松保住屁股下探长之位的重要信号。

胡雪松的办公室门关了整整一个下午,里面还不时传出朗声长笑,让门外踌躇着不知该不该进去汇报事情的巡捕有些拿不准。

正在这位小巡捕犹豫时,时常跟在胡雪松身边的亲信也来找胡雪松,直接越过他敲响了办公室的门。胡雪松允入的声音几乎下一秒就响起了,小巡捕在门外听着,似乎是这位亲信在向胡雪松汇报什么遗产继承办妥了的话。

听着胡雪松的大笑,不久之后小巡捕就看到亲信拿着一沓法币边揣进口袋边走出办公室,亲信见到小巡捕还守在门口时,有些防备地将钱掩在身后,然后颇为好意地提醒他:“有什么话赶紧进去说吧,探长这会儿心情好。”

小巡捕感激地向他点点头,而后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什么!”胡雪松的怒吼让上下两层都听的清清楚楚。

“哪个报社,怎么能刊登这种不实文章,简直是胡闹!”

小巡捕在怒气冲天的胡雪松面前像个鹌鹑一样低着头,身体不断打颤,双眼欲哭无泪地盯着他刚刚拿给胡雪松的那份街头小报,惊语惊语,真是不同凡响,居然将齐宅里的“阴私腌臜”全都写了出来,还传得满街都是。

小报是挣得盆满钵满了,倒是苦了他们这些要向胡雪松以及胡家报信的人。

与小巡捕身处同样境地的,还有胡宅中向胡母禀报此事的小厮。

胡母的脾气要比身在办公场所的胡雪松来得更肆意一些,内厅之下,满地都是摔碎的瓷片、飘洒的泥土、零落的物件,支着额头侧身坐在椅子上的胡母喘着粗气,显然是被气得不清。

她与齐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与良好的关系,这也同时代表着她对齐宅内的脏事儿有所了解。小报上的文章用几千字描述了巫昭在齐宅内的遭遇,除去渲染情绪的用词用句,胡母敢肯定,其中至少有一半是绝对中肯的叙述。

自己的这个哥哥,早在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就干出过骚扰女性的事情,上到有了些年纪的妇人,下到刚刚会说话的小女孩儿,他都干过混事。她从小看着父母为哥哥收拾烂摊子,心底有过一丝难言的厌恶,但从小受到的教育与耳提面命让她不能这样想,也不敢这样想,只能将自己的良心藏起来,做一个齐家需要的花瓶。

蒙蔽内心久了,她自己也忘了自己当年的真性情,看到小报的那一瞬间,她是真心实意地恼羞成怒了——齐家的名誉,比真相重要,比一个浮萍一样的女子重要,比良心重要。

双手不受控制地开始靠摔打来释放怒气,摔累了,才喘着粗气坐在椅子上缓神,直到带着湿意的风让她后背一阵一阵地发凉,胡母才冷静下来,仔细地思考其中真伪。

很遗憾,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极有可能是真的。

胡母上午刚刚同巫昭会面,那个气血明显不足、身体有些虚弱的女子让她在利用之外多少是有些心疼的,所以在签了谅解书并与律师会面解决了遗产继承事项后,她并未直接和巫昭商量财产移交的事项,而是亲自将她送回医院,嘱咐她养好身子。

胡母的良心与犹豫没有持续太久,自己是余京齐家最后的血脉了,家族的荣光不能在自己眼皮底下毁于一旦。

在她刚刚决定要取出私房钱去调查这篇文章的作者时,外头的门房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信:“老夫人,不好了,外头突然来了很多人,在门口边吵边往门上泼狗血和粪水,您快拿个主意吧!”

胡母震惊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拄着拐杖就往大门去,口中还厉声吩咐着下人从后门出去找胡雪松报信。

好在是胡老爷子早些年就辞世了,要是今日他还坐镇宅中,肯定是要怒斥齐家行事的,不过如今胡家掌握话语权的人是流着齐家血的胡母和胡雪松,定是要拉着胡家挽救齐家这艘沉船的。

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①,胡家如何处理文章激起的民愤现下还不得而知,但齐家的身败名裂已经是既定是事实了,虽然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不会一直不变,对此事的记忆也不会与石头一样永久,但只要有一个人还记得曾经有一个无辜的女子在那座宅院里受过的迫害,惊语小报上的这篇文章就达到它的目的了。

——也达成邓和对巫昭的承诺了。

点灯熬油地写出这篇文章,又亲自监督着这版专题报道从白纸一张变成印满油墨字迹的报纸,邓和的身体虽然还吃得消,但眼睛着实是有些不舒服,平时不喜欢带的眼镜这几天也又出现在他的脸上,姬明远见到后调侃他从“白面书生”变成了“白面黑芝麻书生”,气得邓和听他说一次就翻一次白眼,搞得眼睛更不舒服了。

这些天来,茶馆一直人来人往的,三人也时常在茶馆讨论案情,今天却安静得异常,只剩扶枝一个人在二楼靠着窗边昏昏欲睡。

邓和因这期小报爆卖,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被叫走帮忙去了,姬明远更是一早就没来茶馆,只是让阿大来告诉扶枝,自己今天要去向老大汇报所有的事情,巫昭那边的转移也在下午进行,总之就是事情很多,今天来不了茶馆。

旁人都以为扶枝是喜欢清净的,因为她平素不爱讲话,还总是靠在窗前发呆,每天的活动不是照料院里的花草,就是观察着小巷里经过的人,唯一会上门来打乱她作息的就是担心她无聊的姬明远,以及被茶馆之下的上古大阵吸引而来的客人。

此时,巷子里也没有任何人经过,甚至上门叨扰的“客人”邓和还有“无聊鬼”姬明远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茶馆是十成十得清净,扶枝却有些躁动,趴在窗沿上,手指无意识地扣着上面的雕花。

扶枝不知道这种莫名的感觉从何而来,便只能将它归咎于契约的作用。

幸好这种莫名的空虚感没持续太久,雨帘之下,扶枝远远地看见姬明远的车子从巷子口开往茶馆。

冒着尾气的车子稳稳当当地停在茶馆门口,那张有些凶相的脸上满是欠揍的笑,靠着车门抬头对二楼窗口处探出一颗脑袋的扶枝说:“有人想见你,我就带她来了。”

扶枝心中有数,闻言将脑袋缩了回去,转身下了一楼。

果然,在厅中等待她的是一个瘦弱的身影,巫昭看到她下来后,露出了一个格外开心的笑容:“扶姐姐,谢谢你!”

扶枝一向是不擅长应对这种场面的,眨着眼睛好一会儿才说:“没事,都是契约罢了。你既然决定要离开,那日后就不要再想着前尘往事了,今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晓得姐姐的一片苦心。滇省的家我还是没脸就这样回去,我的自私不知道给巫族带来了多大的祸患,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要去阿妹的山头做起巫族人治病救人、培育药材的行当,不过这次,我要用巫族百年传承的知识去做,而非身体里那些珍贵的血液。”

扶枝盯着她那双晶晶亮的眼睛看了许久,才缓缓颔首。

叙话道别前,扶枝问了她最后一个问题:“蛊雕从何而来?”

巫昭有些迷茫地回答:“姐姐,我不骗你,我真的不知道阿妹从哪里来的,它是一年前自己落在梅山黑屋门口的,我也是照料了许久才想起来它是传说中的蛊雕。”

目送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乘车离去,扶枝的眉头愈发紧皱。

①“一支笔胜于三千支毛瑟枪。”——拿破仑(说法不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以笔作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