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全球收藏 > 二百零八 清明 四

全球收藏 二百零八 清明 四

作者:河虾油爆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1-16 20:35:30 来源:转码展示1

再回到城里又到了黄昏,今晚上许四海准备分两桌,老的一桌;小青年一桌,他想要把林天佑推荐给朋友认识。

许老三还告诉弟弟一个消息,那就是京城三环路即将动工,他所在的工程队得到五公里铺地基的工程,干的好还能继续干下去。

他的想法是从京西厂水泥厂两支队伍中各抽出一部分人,再招收20名退伍军人,这样就能凑出一支队伍来。

许四海:“赶紧的,这事都交给你!”

饭店,林天佑看到许四海结交的都是做生意的,连一个打工的都没有,就知道这些人一定是精英。他也放低了身段,和大家平等相待。

这让一干京城的小老板们都很认可林天佑,觉得他这个香江人没一点架子,是个可以信赖的朋友。

推杯换盏,举杯共饮,气氛非常热闹!

这种场面也是林百顺所希望的,小孩子吗,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开开心心闹腾下也是应该的。

转天许四海带着林百顺一家逛京城。

又是东单又是王府井,最后到了京城华侨商店。

此地现在是京城档次最高的百货商店,因为该店售卖的都是市场上很难购买的紧俏货,还有好些是进口货。

只有经常出国的,或是有海外关系你能得到外汇者,方有资格进入购买。因为该店只收兑换券!

普通老百姓谁有这资格?

饶是许四海上窜下跳做生意,家里软妹币多的花不完,因为没有兑换券也不是经常能过来。

华侨商店也有对外销售古董的档口,而且该档口出售的都是很好的古董,自然也是只收兑换券。

整个天朝有两个时期古董流散的最厉害,一个是晚晴民国,另一个就是现在的80年代。

因为国家急需外汇,只要给钱啥都能往外卖!

李家坡的陈国兴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不过到了明年,朝廷还会下文件禁止文物出口,这才止住了文物的流散,但此时已经流出去好多好多了。

到了新世纪,大批淘宝者又千里迢迢远赴海外,再把这些离散的古董收回来。

建议林百顺买买古董,这还是许四海提出的,他的意见是趁着现在古董价格低迷,收两件好的,将来留给孙子孙女也是个念想。

就算是转手卖掉,给林天佑换一套婚房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文物柜台,内行的林百顺挑了一件乾隆时期的百花不落地大花瓶,一件明嘉靖的官窑方盒子,也只花了区区一万兑换券,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这其中任何一件东西转手给香江的大老板,都可以轻松换回一套婚房。

林百顺:“我不卖,天佑有本事自己买房,没本事就打一辈子光棍!老子两口子到香江,还不是赤手空拳打下江山,他为啥不能?”

说的林天佑只能苦笑。

“叔,时代不同了,天佑哥需要你们的资助。”

“哼!”

林天佑越发无奈。

林百顺来京的事情已经全部结束,他明天就要走了。晚上他还在丰泽园设宴告别,这次徐邦达也刚巧到场。

昨晚上的许老三;吴伟;高阳全都被请到。

林百顺还邀请林百顺告别宴会,开设在丰泽园,徐邦达也来了,王世襄,马嘟嘟。高阳,吴伟,

林百顺还邀请老朋友到香港去看看,和那边的古玩界互相交流下,他还可以牵个线让大家去佳士得做交流。

徐邦达:“老四说他在香江收了一副宣德皇帝的画,我是很想去的看看滴!”

“赚超人之钱,成就非凡之业!”徐邦达再次提醒许四海。

看许四海频频点头,林天佑还觉得目标太大了,还是实际点好。“比方说先赚他一个亿?”

一干年轻人都大笑起来,大集都说有一个亿,还有继续奋斗的必要吗?

第二天中午,许四海送师叔一家上飞机,通行的还有许四海的大嫂子和表姑,她们俩是去学炸鸡的。

这件事早在去年许四海就和彭海涛的弟弟说好了,签证啥的也准备妥当,就在等林百顺过来扫墓,倒是一起飞过去。

这是两个种子,等她们把炸鸡技术学会,还要回来教授其他人。

等到今年的十一,许四海就要把炸鸡店给开出来!

在目前全国崇洋的情况下,炸鸡店就是颗摇钱树,会带来大量现金流!

这时候许四海就能在家门口竖起块牌子,“敞开收购老物件,价格从优!”

这也是赚超人之钱,成就非凡之业!

许四海等这天等了许久了。

嗯;将来哪天洋快餐进来,只要他们能看得上;价格合适,自己的炸鸡店也是可以转让的。

等到这件事真的开始实施,还给许四海闹出好大一场风波,这是后话不提。

这俩女人来到香江,不用比较都知道想在的香江很繁华,再加上她们性子泼辣,人也勤快,主动学习炸鸡手艺。

出外摆摊也不害怕,还主动用京片子和香江人说话,言谈中就学会了生意上的待客之道。

庙街的炸鸡摊位有两个京城来大陆女人,香江人还很好奇,他们都到这家炸鸡摊位开看稀奇,连带着炸鸡摊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彭海涛的弟弟还很高兴。

觉得自己做了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再说京城这边,新招收的20退伍军人中,有18个按时赶到,另两个延后了2天时间,这些人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共同一点就就是全都是年轻的好汉子!

三环路工程队也如期组队,许四海也拿出他售卖昌化田黄的钱,给战士们吃了两天的大鱼大肉。

剩下的钱全都交给吴伟,他已经在大兴县的庞各庄租了块地,筹备建造一家大型养殖场。

某天晌午,胡同里忽然来了一辆摩托车,通通通的响声把整条胡同的大爷大妈都吸引过来。

这年头有摩托车很少,国家也只有邮电局才有。

而邮电局派摩托车就是送电报的!

五毛钱一个字啊,一般不是最要紧的事谁也不会去用。

电报是找赵大妈的,她一看到是送电报的,脸上顿时就严肃起来。

签过字收了电报,赵大妈马上就把封好的电报拆开,随即脸色更不好了。

“他赵大妈,这是咋回事啊?”

“哎,我哥脑出血昏迷了,老家打电报要我回去看看。”

街坊们七嘴八舌,有人说这必须要回去看看,还有的说要是赵大妈回去了,家里柏大爷怎么办?

“我管他呢!”

赵大妈收了电报径直回家,一会时间又来找许四海。“老四,麻烦您开车送我去陕北,长安到陕北火车,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怕赶不上最后一面。”

“成!”许四海二话没说,回家取了些东西就带着赵大妈开车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