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全球收藏 > 一百九十八 浙省行 三

全球收藏 一百九十八 浙省行 三

作者:河虾油爆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1-16 20:35:30 来源:转码展示1

厢式车进入浙南,山高路陡道路崎岖,许四海在驾驶室里放眼望去,全部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头,就像是进了原始森林一般。

好容易到了龙泉县城,一打听,龙泉大窑遗址几乎就在浙省和福建交界处,卡车还要走上半天时间。

“那边好乡下哦!”

许四海暗道这就对了,乡下消息闭塞才能收到好东西!

就像自己到曲阳定窑遗址,那地方也很乡下,不就能收到很多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吗。

傍晚许四海还和高阳俩人在龙泉县城逛逛。

经过一番了解得知,龙泉县出了古代烧窑出名,还出产龙泉宝剑和香菇。

古代龙泉宝剑是从山里挖来铁矿石烧红了,叮叮当当一锤一锤锻打出来的,而现在打造宝剑的龙泉铁匠铺都是用买来的钢材打造,已经很省事了。

宝剑啥的许四海一点都不在乎,他家就有钢材质量最好的唐刀,一点都不比这边的宝剑差。

反倒是这边出产的香菇倒是真的好,据说都是山民放倒山里的小树自己长出来的,这种技艺远在南宋时期就有了。

“龙泉县出上好的香菇!”许四海把这条牢牢的记住。

高阳则看到一家铁匠铺就进去问煤炭要不要,上好的晋省无烟煤,保证送货上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分,高阳还真的找到几家生意。

第二天一早,许四海备了好多面包糕饼,这才继续上路。高阳则和许四海分手北上京城,他要筹备煤炭生意。

因为陌生,厢式车走走停停,走得很慢。

沿途许四海在路边的沟溪里就看到有不少龙泉窑的碎瓷片,他还捡起来看了,都是大窑出产的。

到中午时,他刚刚到达大窑遗址。

此地真的穷,山高沟深林密,当地的居民还住着土墙房子,墙壁上还沾这古代瓷器碎片和匣钵。

在村口,当地老百姓对开着大卡车过来的许四海非常好奇,还问他干啥来的?

“我是京城博物馆的,领导派我来捡点碎瓷片回去研究。”许四海还顺口说:“老乡,你们家有没有古代传下来的老瓷器,我高价收购!”

他这是把去年考察定窑遗址的那一套又搬了出来。

可惜村民说早几年都被省里博物馆派人来给收走了,一块钱一件收了好多!

哎呦,这群黑了良心的东西,区区一块钱就收走了这么多古董,太没良心了。

要是自己,怎么也要给个一块二三的,这多公平。

村里没有遗存,许四海也死了心了,他坐在驾驶室里吃了俩面包,就带着小锄头麻袋开始上山。

龙泉窑烧造瓷器时间很早,北宋时期已经开始山寨越窑的产品,到南宋时期越窑衰落,龙泉窑开始兴盛起来。

有出土龙泉窑瓷器上还有落款,书“上虞师项霸造”一句。

上虞是越窑产地,一位上虞县的制瓷师傅到龙泉窑去继续干活,还落了款,这就很能更说明问题。

南宋时龙泉窑大为兴盛,还创烧出着名的梅子青釉。

许四海在去青田李家祠堂买到的那对双耳瓶,底下的朱砂底也是这个时期的显着特征。此时的窑址就是许四海要去的大窑遗址。

到了元代,当时的政府鼓励出口,内需加上外销使得龙泉窑越发兴旺,至明初龙泉窑还一度成为御窑厂,为朱元璋和朱棣供奉瓷器。

到了清代龙泉窑算是真的衰落下来,直至被废弃。

许四海爬上山坡,眼前是一片宽阔的山谷,中间还有一条小溪穿过,溪水清澈,两边山上树木葱茏,树木稀疏处直接就能看到散落的古代瓷器碎片,和各种辅助的窑具。

古代的窑厂一般都在河边,因为破碎瓷土需要用到水锥,运输也可以用水运。像景德镇就是如此,它就位于昌江边上,出产的瓷器同样是以水运为主。

山上,一条笔直向上的窑炉遗址袒露在山坡上,估计这大概是已经被考古过的,都扒拉干净了。

炉室内还残存有几排共28个匣钵,还有零星小草已经在其中生长,想来考古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

看过炉窑许四海转向山坡,他要开始挖瓷片。

山坡上到谁都是杂草小树,清理这些很费时间。许四海先用匕首砍树,随后再用小锄头扒拉杂草,随即露出一大片碧绿的碎瓷片。

一块釉色上好的梅子青釉大香炉碎片,还带着刻花的工艺,还有模子印出来的兽面铺首,许四海认为很不错,有南宋龙泉窑的全部特征,他直接收入囊中。

挖了一阵子,许四海从土堆里拔出一个完整的残次品。

这是个梅子青釉出筋纹大罐,边上还有个完整的盖子,是南宋时期的。出筋纹就是在器物上有直上直下的线条,像个筋一样。

这只大罐被扔掉的原因就是,罐子口沿被烧裂开了一条约3公分的裂缝,这种残次品自然是没人要的,也只能被扔掉。

瓷器被烧出裂缝,这叫窑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瓷器天然的缺陷还有爆釉;就是釉面上爆出一小块,还有缩釉;那是釉面在烧制结束后缩小而形成的小坑。

窑裂大都是因为瓷窑烧制时温度太高形成的,运气不好能烧坏一大片。

要是运气再不好,把堆叠起来烧制的瓷器烧塌了,对撞倒更多。损失更加惨重。

不过这些缺点对许四海来说不是个事,他有异能,可以将裂缝给弥合起来,就又成了一件完整的古董。

“老天保佑,这种好事最好多来几个!”

许是老天爷听到许四海的祈求,随后他又挖到同样有窑裂的一把玉壶春瓶子,一个刻四爪龙的梅瓶,其他还有好些东西。

花了大半夜时间,许四海把这些有残缺的古董都修复一新,成了完整的上好龙泉窑古董。

随后两天许四海就再也没这样的好运气,他只能到处乱走挖残片,捡了整整上千片才罢手。

村里人还笑话许四海,要这些不能用的碎瓷片干啥?

许四海:“拿回去研究啊,从碎片就能看到完整器,看出整个烧制工艺,以后就不会犯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