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梁州通判一行人已入宫。”
左副将张沧抱拳禀告。
闻人蔺抬手示意知晓,方将视线从廊下的纤细少年身上收回。
到底不谙世事了些。蜀川寇首和雍王的人非蠢即坏,可不像他这般良善,装装病就能逃过一劫。
“良善”的肃王殿下抬眸望向远处翻涌的云墨,笑意疏冷莫测。
好戏才刚开始呢。
宫廊下,围观官吏很是关切了柔弱可怜的太子一番,方陆续散去。
做戏做全套,赵嫣顺势坐在美人靠中休憩,突然有些好奇。
“我装病对付赵元煜,你怎的不规劝我了?”
赵嫣看向面前躬侍的流萤,眼中缀着明亮的笑意,“如此配合,还真有点不适应。”
流萤默了片刻,方低声道:“他辱骂太子殿下。”
她嘴里的“太子殿下”,是赵衍。
赵嫣颇为讶异,她还以为流萤心中只有命令和大局呢,没想到竟也有通情理的一面。
流萤却误解了什么,自责道:“奴婢知错了。”
赵嫣顺手抚平流萤习惯性蹙起的眉间,轻笑道:“有什么错的?你护主,我护短,再好不过了。”
眉间的温软一触即分,流萤怔怔,那双素来低顺理智的眼眸中浮出隐隐碎光。
赵嫣想的却是令一桩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②。有直接利益冲突之人最是可疑。雍王党气焰嚣张,如食腐硕鼠闻风而动,他们即便不是赵衍之死的元凶,也多半脱不了干系。
雍王叔整日醉心山水,看似闲云野鹤两袖清风,他的儿子却是极不省心的。赵元煜蠢笨又恶毒,一激便怒,这样的人既可恨,也最容易露出把柄。
得想法子查一查。
山池园外,赵元煜已是满心戾气翻涌。
十八年前那场夺嫡之争惨烈收场,皇子死了十之**,到这一代,赵家子嗣更是伶仃单薄。
以前父王的人上书劝谏皇帝,将他认做儿子,以备万一。可他那皇伯父却嫌他鲁莽好色,以春秋正盛为由婉拒了。
本来这也没什么,这么多年皇帝再无儿子诞生,只待赵衍一死,他父王便可封皇太弟继任大统,他就是下一个东宫太子!
赵衍死了才好啊,死了就省心了。
原是板上钉钉之事,可为何那个病秧子又会好端端出现在他面前,还让他蒙受如此大辱!
越想越不甘,赵元煜气得一拳砸在漆柱上。
随行之人见状,小心劝解道:“世子消消气。今日冬节宫宴,还有梁州牧的人入宫谈判,圣上颇为重视。如此节骨眼,还是莫要横生枝节为好。”
梁州牧①,蜀川乱党……
对了。
赵元煜眼底划过一丝阴戾,对方才说话之人道:“你爹是鸿胪寺少卿,不是正愁没有出使梁州蜀兵的人选吗?你让他告诉梁州通判,本世子给他们力荐一人。”
说罢附耳吐了一个名字。
那人微微色变,惶然道:“世子,这恐不合适。太子何等金贵之躯,皇上怎舍得让他出入虎狼之地?遑论如今肃王担任太子太傅,世子动他看中的人,实非良策啊……”
“什么他的人?你以为肃王真的要辅佐东宫呢?不过是磨刀霍霍罢了。我替他解决这一大难题,他谢我还来不及!”
见同伴还想劝解,赵元煜勃然大怒,“让你去你就去!别忘了你爹的前程是谁给的!”
那人只好惴惴领命,下去安排。
永麟殿内觥筹交错,不断有清丽的宫娥捧着瓜果琼浆鱼贯而入。
大太监扯着嗓子通传赴宴勋贵,那些公侯伯卿、郡王世子接踵而至,一个个锦衣华服,红光满面。一开始赵嫣还能耐着性子记一记,将人名和长相对照起来,记到后面已是头昏脑涨,眼神呆滞。
如此多的宗亲权贵,便是赵衍也不能一一对应,索性破罐破摔。
大太监的嗓子从一开始的尖细嘹亮,到最后逐渐沙哑无力。赵嫣悄悄动了动僵硬的身子,百无聊赖之际,便听大太监哑着嗓子喊了声:“吏部右侍郎沈大人入殿——”
吏部,沈大人?
职位姓氏耳熟,赵嫣转念一想,这不是落水而亡的沈惊鸣的父亲吗?
赵嫣瞬间来了兴致,循声望去,便见一名两鬓微霜的端肃文官。
约莫是还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沈大人面容沧桑,双目浑浊,与一众言笑晏晏的宾客格格不入。
赵嫣眼眸一转,示意身后流萤:“去把那位沈侍郎请过来,我与他说两句话。”
沈侍郎很快过来了。
他伛偻躬身行礼,赵嫣忙道:“爱卿免礼。孤叫你过来,是为令郎沈惊鸣之事。”
听到这个名字,身后立侍的流萤心头一紧。
想起方才停留在眉间的温柔触感,她没有阻止,只借着斟酒的空隙换了站位,莫让其他人靠近打扰。
沈侍郎听到儿子的名字,面上的沧桑惨淡淡去,化作恨铁不成钢的严父威仪。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
沈侍郎忍痛,硬声道,“然犬子顽劣不堪,闲游浪荡,遭此横祸乃是咎由自取!不值殿下垂问!”
说罢再一行礼,便退去自己的席位上,竟是一个字也不愿多说。
赵嫣怔神。
她全然没料到沈侍郎竟是这般反应,视儿子之死为耻辱。难道真是她想多了,沈惊鸣的死与太子之死并无关联?
魏皇后伴随天子入殿,见到的就是沈侍郎忍痛离去的背影。
她看向自己那个不省心的“儿子”,蛾眉微微一拧。
“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身后传来一声朗润的男音,打断她的思绪。
魏皇后回首,只见一名文雅隽秀的月白袍男子携同女眷迈入殿中,朝她行了个礼。
男子颇为俊逸,逢人自带三分笑意,五官与魏皇后有几分相似;而他身边的女眷云鬓花颜,素面朝天却难掩国色,周身仿若蒙着一层月华光晕般打眼。
如此出色登对的璧人,赵嫣这辈子都难以忘怀——舅舅宁阳侯魏琰,以及舅母容扶月。
赵嫣在华阳行宫时,曾听太后祖母说起过魏氏一族的过往。
当年外祖父母去世时,宁阳侯府已经凋敝没落,留下一个入不敷出的烂摊子。舅舅魏琰成为家主时才十四岁,母亲魏泠也只有十六,姐弟俩去哪儿都不被人放在眼里,受尽冷落嘲笑。
也是从这时起,姐弟俩便相约要振兴门楣。于是魏泠靠着“英烈之后”的好名声入宫,从籍籍无名的美人爬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
而魏琰则于宫外刻苦勤学,广交贤士,用了十年时间,从人人轻视的落魄少年历练成声誉大振、一呼百应的宁阳小侯爷。
若论家底人脉,如今的魏氏一族枝繁叶茂,当之无愧为京师士族之首。
然而光看气质,谁能想到这般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竟是一个温润随和的宠妻狂呢?
都说外甥像舅,赵衍那面人般的好脾气,当真与宁阳侯魏琰如出一辙。
魏皇后毕竟身居高位,对亲弟弟并不热忱,略一点头便去了上头的凤位上端坐。
魏琰便朝赵嫣看了过来,问道:“臣携阿月与京郊休养,昨日方回,未及谒见太子殿下。殿下的病可大好了?”
以前在宫中时,舅母虽孤高安静,但总会给她带些零嘴,舅舅也曾笑着将她抗在肩头玩耍。这些年来断了联系,赵嫣却始终对他们抱有一份好感。
便起身回礼道:“多谢舅舅挂念,孤已好多了。”
魏琰温声道:“那就好。”
还未说两句,殿外太监忽的传来一声尖长的唱喏:“梁州通判入殿——”
殿内的热闹气氛瞬时凝结。
谁人不知梁州通判名为与朝廷商议招安事宜,实则是叛军寇首派来试探的棋子?
魏琰也稍稍正色,不再寒暄客套,携着爱妻一同入座就席。
一名穿着松绿六品文官服的矮瘦男人堆着满脸谄媚进殿,点头哈腰朝两侧神色各异的王侯公卿拱手作揖,一副天生的走狗姿态。
朝廷派这样的墙头草去监管协助梁州牧,也难怪梁州会反。
满脸横肉的魁梧武将紧跟其后,进殿竟然身着盔甲,甲胄上满是刀剑斫痕,目露凶光,一看就非善类,约莫就是梁州牧麾下的家将,何虎。
一场宴会暗流涌动。
今年京师大寒,蜀川叛党看似来势汹汹,实则粮草耗尽,大雪过后士卒冻伤无数。而大玄明明可趁机反击,却因国库连年赤字,军心不稳,亦是消极避战。
双方都需要喘息之机,如何谈,是个问题。
蜀川那边俨然不可能轻易放弃到嘴的肥肉,强攻不成,也必定要连皮带骨咬下一口来。
何虎并不满足于大玄提出的条件,冷哼道,“我们兄弟们随州牧大人一路清剿匪寇,饮血啖肉出生入死,皇帝只封州牧大人一个爵位便敷衍了事,未免太不够诚意了吧!”
闻言,赵嫣冷嗤。
什么“一路清剿匪寇”?梁州牧借着勤王的名号攻城略地,率二十万蜀军合围京城施压,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匪寇!
皇帝不露声色:“卿欲如何?”
何虎道:“这一路的军饷,战死弟兄的抚恤,皇帝不补偿过来?”
死寂中,众臣或讷讷不语,或作壁上观,更多的是我为鱼肉的愤慨。
起兵反大玄,还反过来向大玄要钱,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见皇帝不语,何虎粗声道:“既然皇帝不够诚意,那我们也只好死守城外了。”
“够诚意,够诚意的。”
鸿胪寺少卿擦着冷汗打圆场,给一旁自顾自喝酒的梁州通判使了个眼色。
通判会意,放下酒盏起身。
“为了表明我大玄招安的诚意,臣有一建议。”
梁州通判出列躬身,一对鼠眼朝太子座上瞥来,“太子贵为储君,乃是大玄第二尊贵之人,最能代表陛下天威。若能派太子殿下亲自入营答复梁州牧,以示大玄礼贤下士之心,州牧大人必然感念陛下诚意,欣然领诺啊。”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
赵嫣抬起倦怠的眼,缓缓坐直身子。
她不过来当个摆设,未料竟看戏看到了自己头上。
对面,赵元煜将一颗干果抛进自己嘴里,满眼的幸灾乐祸。
看来这出戏,多半还有雍王世子的功劳。
行,她记住了。
何虎与之沆瀣一气,很快转过弯来:将大玄唯一的独苗捏在手里当人质,岂不比那点蝇头小利的金银财帛更有用?
他当即拍桌道:“就这么定了,让小太子跟我们走一趟!”
“陛下,万万不可!”
魏皇后凛然色变,声音微微发颤。
闻人蔺负手伫立殿侧阁门下,指腹轻轻摩挲玄铁戒,将里头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张沧捏了把汗,没忍住骂道:“王爷,这狗贼好大的胆子,您看中的人他们也敢打主意!”
闻人蔺乜眼过来,眸若黑冰。
“……卑职失言。”
张沧讪讪认怂,心里却嘀咕不停:本来就是嘛!主子逗弄小太子的兴致,甚至于超越了宫中的野猫,咋说出来还不高兴了……
见殿中气氛愈演愈烈,张沧没忍住又碎嘴了:“您不出面压一压那狗贼?”
“不急。”
闻人蔺神色淡淡,仿佛那正处在火坑里煎熬的人,不是他朝夕相对的学生。
他倒要看看,太子这回用何种姿势晕厥。
【①梁州牧:梁州州牧,一州之长,汉代至宋代的官名,不是人名哦。
②引用自先秦《六韬引谚》,《史记》中也有这句话。】
PS:今天突然有点不舒服,喉咙干痒怕冷,头晕犯困还有点恶心,但没有抗原所以不确定是生理期来前的难受还是阳了,总之暂且休息一天,明晚八点不用等了哈~
小可爱们也要注意防护,给大家比心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13章 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