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拳破山河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双喜临门

拳破山河 第三百四十二章 双喜临门

作者:王宝丁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1-11-19 11:10:12 来源:转码展示1

王昊本在县内养伤,突然脑海中响起一道声音,近乎本能的认出声音的主人,神色大变。

“救我一命什么意思?”

王昊心中疑惑,但正如本能的认出传音之人是钟神秀般,对他的话亦是深信不疑。

王昊暂时想不通,也就不在自寻烦恼,自得到北冥神功,他欠钟神秀的就很多了,正所谓债多不压身,而且钟神秀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定会有要债的一天,到时候还上就是。

天轮寺没法向王昊出手,经过商讨,决定前往大魏国都,亲自迎接转世明王,而他们的到来,对大魏朝廷和江湖引起不小的风波。

燕王带着转世明王入京后,当今圣上立马召见了他,二人于御书房见面。

“参见陛下!”

燕王很恭敬的行礼道,同时眉头微蹙,因为他发现圣上气色非常的不好。

圣上眉宇间带着疲色,脸色煞白无血色,却仍很热情的上前将燕王扶起。

“你我兄弟多年不见,不用多礼。”

“君臣有别,礼不可废。”

魏帝知道,当年在京城把酒言欢的兄弟之情,在纷纷被父皇赶出京城时便烟消云散了。

“兄长将转世明王擒住,于大魏有大功劳啊。”魏帝高兴道:“有了他在手,三州兵患将很快得以解决。”

“身为曹家子孙,自然要为大魏分忧,为陛下分忧。”

燕王表现的恭敬而生分。

“朕有意让兄长去和北蒙交涉,不知兄长可愿前往?”

此话一出,燕王神情一怔,魏帝的这番话出乎他的预料。

这是一件非常有益于个人威望的事情,魏帝自登基外患不断,这一年风摇雨坠,其个人威望在老百姓的心中不断降低,哪怕魏帝一直在努力收拾先皇留下的烂摊子,然而老百姓只看结果。

老百姓眼中,新皇很不称职。

将交涉一事交给燕王,这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燕王认为陛下在试探他,但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的都是真诚,这不由令他更加困惑,不明白陛下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多年不见,他已经看不透如今为帝的弟弟了。

这件事情如果交由燕王处理,那么事后他在北地四州的威望将会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同为也会非常钦佩他,这对于以后的一系列计划都拥有着极大的便利。

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燕王肯定愿意接下,见陛下不似作伪,囫囵道:“一些听从陛下安排。”

魏帝闻言,笑着点点头,随即确定由燕王全权负责此事,而对于交涉中的具体问题,魏帝并没有和燕王深谈,之后二人在御书房交流了一下感情,并未在商谈任何公务。

在皇宫呆了小半日,回到曾经的府邸后,燕王立马叫来了张嵩,正巧这些日子暂居京城的世子也来面见父王。

“王爷,有没有争取到和北蒙的交涉权?”

张嵩期待的问道。

燕王叹口气道:“本王还没提,陛下便将此事交给我全权处理了。”

张嵩和世子闻言,大感意外。

“多年未见,如今的十二弟本王已经看不透了。”

燕王想着叙旧时魏帝的表现和言语,感慨万千。

…………………………

转世明王的交涉上,因为大魏掌握主动权,可以最大可能的拿捏北蒙,而北蒙希望尽快要回转世明王,所以在北蒙的再三要求下,燕王在京城和北蒙代表以及天轮寺代表进行了交涉,并在第二次交涉的时候就达成了共识。

此事的进度和顺利程度完全超出燕王这边的预期。

其实这里面天轮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轮寺下了法旨,北蒙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赎回转世明王,而在天轮寺的压力下,北蒙一方在和大魏的交涉中,只能不断的让步和妥协,如此一来,进展自然非常顺利。

这一次的事件也使得北蒙对天轮寺非常不满,因为北蒙在为天轮寺的错误买单,且付出的代价极为惨痛。

具体到底达成了哪些协助,外人不得而知,但能够看到的是北蒙三线退兵,尤其是好不容易打下半个幽州,又还了回去,北蒙军的之前的努力全部打了水漂。

辛辛苦苦这些日子,到头来成了笑话。

这件事情为北蒙八旗和天轮寺的决裂留下祸根。

………………………………

北蒙一方开始全面撤军,驻守邱县的罗将军也开始撤退,至于王昊也准备带兵返回武平县,毕竟此间事了,留在这里也没了意义。

王昊带着人马回到武平县,正好赶上立冬时节,预示着这一年即将进入尾声。

辽州再无战事,王昊以及手下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然而张绣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在童颜的训练下,正快速的成长着。

王昊回到武平县,每天就忙两件事,一是努力融会贯通霸心诀。他已经在霸心诀身上尝到了甜头,肯定希望将其完全掌握。

第二件事是关系到自身的终身大事,王昊比修炼霸心诀还要上心。

王昊在和苏瑶继续加深感情的同时,开始讨论成亲事宜,用王昊的话来说,大家年纪都不小了,感情持续升温,不如趁热打铁把婚事定下。

原本以为自己的孟浪决定肯定会遭到苏瑶的抵触,哪曾想苏瑶非常痛快的答应下来,一时间倒是让王昊有些无措。

自苏瑶来到辽州之后,二人朝夕相处,苏瑶对王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早已清楚他对自己的情意,可以肯定王昊值得她托付终生。其实当时跟师父曾言永不嫁人,其实是为了不嫁三皇子的托词,而且如今的心里也清楚,自当初救下王昊时起,王昊在她心中已是拥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苏瑶答应了成亲一事,但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却让王昊颇为头疼,那就是成亲的日子该怎么定?

按理说这种事情该由长辈择定,奈何王昊父母早逝,义父和师父也于今年相继离开,哪里还有长辈为他操心此事?

至于苏瑶的情况跟他也差不多,只是她师父虽在,但因逃婚,师父肯定也指望不上。

就在王昊不知如何是好之际,苏瑶出主意道:“不如我们拿着生辰八字,自己去找先生算个日子?”

王昊一听这话,当即喜上眉梢。

镖局不远处就有一位以算命为生的老先生,老先生和镖局上下相熟,王昊对其身为尊敬。他和苏瑶找上老先生,递上生辰八字,请老先生顶个成亲的好日子。

“依照将军和苏姑娘的生辰八字,正月十二为吉日。”

“正月十二?”

王昊对日子也不太懂,看向苏瑶,苏瑶表示没有意见,于是婚事就定在正月十二,王昊临走时专门给老先生一大银锭作为报酬。

日子就这样在看似草率的情况下定了下来。随后王昊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袁方,准备将婚事的筹备工作交给他处理,至于他懂不懂会不会,王昊才不去管。

“什么?”

袁方得到消息,惊讶道:“正月十二成亲?!”

“听你的语气还有不同意见?”

“哪敢哪敢,只是太突然了。”

“瑶儿希望一切从俭,既然是她的意愿,那婚事就不要搞得太铺张浪费。”

按照王昊的意愿,肯定是想大办特办,奈何苏瑶是寡淡性子,只能按照她的意愿来,虽说还没有成亲,但以后谁当家作主已经非常明显了。

“就算一切从俭,以将军如今在辽州的地位,想低调也不可能啊。”

袁方这句话倒是实话。

王昊成亲的消息要是一传开,先不说手底下的人,光是本州官场以及江湖宗门肯定都要来道贺,这些人加一块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王昊这边正和袁方商议着婚礼一事,法戒突然找上了王昊。

“你怎么过来了?”

自从邱县回来后,王昊交给了他不少开窍之法,法戒近些日子都在研究,整日见不到人影。

“这几日得王兄所赠开窍之法,所获颇丰,此来特和王兄知会一声,小僧准备过几日启程返回法华寺。”

法戒解释道。

“这么快就要回去?”

其实法戒已经离寺甚久,的确该回去了,只是今日刚定下婚期,王昊挽留道:“不如待明年出了正月再回去?”

“我与瑶儿定下婚期,日子是正月十二,参加完婚礼再走也不迟,反正出来这么长时间,也不差这一会功夫。”

法戒闻言,笑道:“在此恭喜王兄终于抱得美人归,王兄婚事的确要参加,喜酒万万不能错过,既然如此小僧再叨扰些时日。”

王昊真正的江湖朋友恐怕也只有法戒和凌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三人经历过生死考验,而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感情绝非酒肉朋友可比。

“对了,不知王兄可有通知凌霄?”

“正有这个打算。”

“不如将此事交给小僧吧,小僧走一趟全真。”

法戒自告奋勇去给凌霄送信,其实王昊能看出来,他也是想借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毕竟这些日子一直在修炼,估计早就闷坏了。

“我跟你就不客气了。”

王昊答应下来。

法戒离开后,王昊和袁方继续商讨婚事,不想刚聊没两句,陆猴儿机急慌慌的跑了过来。

“三哥,世子殿下来了。”

“什么?世子殿下来了?不是在京城做人质呢?”

王昊下意识的说秃噜了嘴。

曹润的笑骂声响起。

“好你个王昊,连本世子都调侃。”

曹润和张浩然结伴出现在王昊面前,几个月不见,殿下并没有在京城水土不服,反正长胖了不少,变得更白净了。

王昊和袁方赶忙行礼。

“殿下莫要见怪,一时高兴说秃噜了。”

王昊接着道:“殿下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提前通知一声,也好第一时间给殿下接风洗尘。”

“能够回来,还是沾了你俘虏转世明王这份大功劳。”

曹润实话实说道。

燕王利用转世明王解除了北地三州的危机,顺便将儿子要了回来,对此圣上也没有为难,毕竟比起三州的危机,放曹润回去变的不值一提,而且圣上本来也没有将藩王世子留京为质的意思,这一番操作,完全是藩王们的自作主张。

“离的老远就听到你们聊的挺开心,可是遇到什么喜事?说来听听。”

众人落座后,世子问道。

王昊将今日定下婚期一事一说,曹润和张浩然赶忙恭喜,同时调侃道:“听说你拐来了位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这领兵打仗的功夫倒不耽误感情生活。”

“这话说的,咱抛头颅洒热血的,不就是为了银子和女人?”

王昊极不要脸的说道,众人大笑。

“今日来的巧,你小子双喜临门。”

玩笑以后,世子突然正色道。

“双喜?何来双喜?”

在王昊一脸疑惑之际,世子突然站起身来,郑重的从怀中拿出一道圣旨。

“东夷校尉王昊令众将速速接旨。”

曹润拿出圣旨,王昊和袁方当即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俘虏转世明王的功劳来了。

王昊赶忙召集众将一同来领旨,因为这道圣旨不光涉及王昊一人,只是赵云龙在北塬郡驻守,所以不能接旨,暂且不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夷校尉王昊尽忠职守,奋勇抗敌,擒北蒙转世明王,解北地三州之急,朕心甚慰,实为大魏之栋梁,恩封‘顺阳侯’,世袭罔替,晋辽州后将军,令顺阳、北塬两郡军政事宜…………”

曹润话说到这样,一众将领皆是变色,纷纷看向王昊,眼中满是羡慕。

封侯了!

二十出头封侯拜将!

这是多么令人羡慕,又令人不敢想象的事情。

这次的封赏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王昊封个侯爵过分么?

他可是解了三州之兵患,扶大厦之将倾,如果不是考虑到王昊的资历,给他个国公也非不可能。

这一下子,王昊算是彻底起飞了,因为侯爵后面还有‘世袭罔替’四字,这意味着自王昊开始,只要大魏不倒,其后人永享荣华富贵,至于后面的自领顺阳、北塬两郡军政事宜,这估计是世子的安排,而如此以来,王昊短短不足一年,已手握辽州半壁江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