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权臣的掌珠 > 第199章 郑玄登基

权臣的掌珠 第199章 郑玄登基

作者:看泉听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6-08 03:10:56 来源:转码展示1

自寿诞之后, 郑玄除了没有入住皇宫,正式登基以外,地位也就跟皇帝一样了。zhongqiuzuowen大家都在猜,郑玄要何时登基,但郑玄这会反而不急了, 因为马上又要进入冬季了。

王珞担心今年依然会下大雪,让郑玄派人细查各坊市的危房, 把里面的人口登记入册, 待下雪时将这些人迁出来, 住在相对安全的房子里。

王珞是想改善京城贫民窟的,但现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到位, 他只能暂时按捺下冲动,专心赚钱, 有了钱才有一切。郑玄上位以后,两人没了约束, 同进同出,夫妻的感情反而更深了。

郑玄喜好娈童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大家这会才知道,那位一直陪在郑玄身边的娈童,竟然是王夫人。大夏上层官员跟妻子恩爱的不是没有,但是宠妻宠到这程度的还真没有, 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只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无视。

这也正中郑玄下怀,他要的就是大家的无视, 有些事一旦默认了,后面进展就顺利了。虎儿也每天下课之后就去父亲的府衙,这时往往是郑玄最忙的时候,他没心情应付儿子,王珞却能照顾儿子。

她看完儿子功课以后,带他去外面散步活动,回来以后又教儿子怎么批阅公文,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总结归纳出官员奏章的重点。

虎儿看着花团锦簇,但核心却只有几句话的奏折,他仰头困惑的问母亲:“阿娘,阿耶为什么不让这些官员奏折写的简单点。”

“因为大家都想在上位者面前展现最好的一切。”王珞耐心的给儿子解释说:“上位者也要有度量包容这一切,而且奏折内容写的越多,透露的内容也越多,如果写的太简单了,你看到的往往是他们想给你看的。”

虎儿听得一脸认真,这些都是先生们不可能跟自己说的。

王珞带着儿子批阅不重要的公文、教他算账、教他如何种地……用王珞的话来说,当皇帝的人可以什么都不精通,但一定要什么都懂,而且每天都要保持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让脑袋保持清醒。

郑玄上位后,王珞没有管理内院,这一度让崔氏很着急,她生怕女儿这么轻松的放手,将来权利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但是没想女儿没管内院,却跟着郑玄一起去了府衙。

虽然有人说郑玄色令智昏,才上位就如此忘形,但崔氏心里是欢喜的,在她看来女儿越受宠,她的地位就稳固。至于郑玄日后会不会纳妃,已经不在崔氏考虑范围之内了,眼见虎儿即将长大成人,再有几年都能成亲生子了。

即便后宫进了人又如何?如何能跟已经成人的虎儿媲美?良国公和成国公给虎儿送来的伴读,也代表了他们跟崔氏是一个想法,担心王珞日后会不会失宠太傻了,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全方位的保护王珞和虎儿。

王珞对娘家人的做法很满意,如果他们送来不是伴读而是族女,王珞会毫不留情的让郑玄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把成国公和良国公府的爵位夺走。

他们能有今天这一步,仰仗的全是自己,没有她,郑玄能知道他们是谁?如果他们连给他们最大好处的人都分不清,那王珞也不介意让他们清醒清醒。

王珞将这些伴读送到虎儿身边,并且告诉儿子,这些人都是他的陪读,他将来的下属,他可以用他们,但不能被他们左右。这点王珞是过于操心了,在虎儿心中唯一最重要的人是母亲,别的人——哪怕是父亲,都不是必要存在的。王家和崔家想靠从小一起长大,来跟虎儿培养感情实在太天真了。

随着时间进入冬日,京城也不意外的再次下起了大雪,这时也是各地村官进京学习的时间。“村官”是王珞自己对各地来学习人的称呼,这些人本身并无官职,朝廷也不发俸禄给他们,只负责他们上京的费用,和在京城的吃喝开销,他们连“吏”都称不上,别说是“官”了。即便如此,这样的机会也是当地很多大家族族人削尖脑袋也想来的。

今年选拔村官的地方又增了几处,竞争也越发激烈,甚至有些进京的人,已经不是以前那些学员了,只要这些人能跟上进度,王珞来者不拒。她还吩咐那些人,明年将以前的学员都带来,这里有的是地方供大家学些。

与此同时,翰林院也增加一门农科,专门用来招收愿意研究耕种的官员,这一官职目前暂时没人愿来,但王珞相信随着村官们增多,各地产量的增长,总有人会愿意一生钻研农耕的。

今年王珞的村官培训基地里除了各地收来的村官外,还多了些特别学员,这些人人高马大,说着一口不甚熟练的京话,一看就是异族人。这些异族人正是世子当年从边境带回来的战俘。

这些战俘大部分是突厥贵族,但在家又不是特别受宠,所以也没人愿意出钱将他们赎买回去。本来郑玄想把他们都赶去晒盐,但王珞觉得可以让他们发挥更大的用处,就让他们跟着村官一起来学习了。

郑玄见这些人专心致志的跟着大伙学怎么养牛羊,有些无奈的问王珞:“你难道还想放他们回去养羊?”

王珞微微一笑:“是啊,如果他们回去能好好养牛羊,养出来的牛羊都够突厥民众吃了,那边境不是就太平了?”

“不可能。”郑玄毫不留情的戳破了妻子幻想说:“突厥汗王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中原变成他们的牧场,他们吃饱了,同样也会跟边境开战。”

“所以我们更要分化突厥。”王珞说:“能不打仗,就最好别打仗了。”打仗劳民伤财,王珞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钱。

郑玄有些事可以哄着妻子,但是朝政大事,他没有哄妻子的打算,他提醒妻子说:“这些人地位不高,就算放回去,也只会被族人当耻辱嘲笑一辈子,不会达到你想分化的目的。”要是他们重要的话,早有家人将他们赎买回去了。

“我也没准备从他们开始就有用,我希望他们能当个引子,让那些突厥大贵族中有人向往中原文化,游牧民族一旦开始定居,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王珞说是让这些人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但还是注意教学方式的,只授养殖技术。耕种技术是保密的,他们学不上,或者说等大家开始学得时候,这些人已经离开了,养殖可以发家,但耕种才是根本。

王珞低头对跟在两人身边,一直沉默不语的虎儿说:“虎儿,看到没有,这些人就是你将来开发江南的最大帮手之一。”将江南开发成大夏的粮仓,是郑玄和王珞共同的计划。

两人现在已经开始进行了,但江南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只是一个开始,等将来他们走了,虎儿上位,或许才是江南真正大发展的契机。王珞现在培养那么多人手,都是准备将来派到江南去的。

虎儿认真的点头:“阿娘,我会好好学习的。”

王珞笑了,“你现在还小,不急。”

虎儿反驳说:“阿娘,我已经大孩子了,不小了。”

孩子开始想长大了,王珞心中既欣慰又失落,她偏头对郑玄说:“郎君,要不你安排下,从明天开始,让虎儿每天跟着京兆尹处理半个时辰的公务?”

王珞的话让虎儿双目一亮,期待的看着郑玄,郑玄好笑的问:“他能处理什么公务?”

王珞说:“让他先熟悉流程,但将来外放时也能有经验,别被人糊弄了去。”她对郑玄建议让儿子出去自立山头,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如此打算,她准备让儿子从县令做起,慢慢一层层往上升,从地方到中央,将一套流程都熟悉一遍,将来也不至于被官员们糊弄了去。

郑玄说:“他现在过去就是添乱。”他见妻子失望的看着自己,顿了顿继续说:“我可以找几个府衙的老干吏,跟他说些知府每天要处理的公务,顺便在让他看些以前的案卷,等他熟悉后再去。”

王珞闻言喜上眉梢的说:“郎君您太好了!”

郑玄暗忖,就会为了儿子对他巧言令色。

这一年冬天,北地又是大雪,因郑玄早有准备,各地损失比往年少了不少,而且赈灾粮也一早就发放了下去,官员们被郑玄的辣手行事作风吓破了胆,也不敢大肆贪污,最后总留了一点到灾民手中。

百姓们有了粮食,不至于饿死,也就不愿意离家逃难了,华夏人自古难离故土,只要有一线机会,大家都不会愿意离开的。等来年之后,出使西域的使节们也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好消息。

西域都护府依然还在,西域各国愿意同中原做生意,甚至使节们这次试探性带去的货物,都在西域卖出来的大价钱,这让众臣精神大振,郑玄的威望在民间和朝廷再刷新高。

圣人的身体一日日的衰败,他现在也就是一个摆设,在听到出行西域的使节顺利归来,郑玄为西域之行发放的国债,不仅准时还了钱,还按照之前约定,给了大笔的利息后,他再一次口吐鲜血晕了过去。只是这一次,他晕过去后再也没有救回来。

永寿三年元月,圣人驾崩。

圣人驾崩之后,被硬推上太子之位的七皇子,无论如何都不肯登基为新帝,再三要求禅让,同时群臣也纷纷上书要求郑玄登基,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拥护他登基,各地节度使也有造反的,可这些只是小插曲而已。郑玄让世子、赵翀领兵,很快就将各地的反对声音都压了下去。

永寿四年元月,郑玄接受被迫登基三个月的新帝禅让,自他手中接过玉玺后称帝,改国号为“魏”,年号为承平。

承平元年,史称魏高|祖的郑玄登基,他登基的同时册封妻子王珞为皇后、儿子郑赟为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