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权臣的掌珠 > 第102章 婚后(三)

权臣的掌珠 第102章 婚后(三)

作者:看泉听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0 01:40:54 来源:转码展示1

郑玄真对王珞有些刮目相看,账册整理是十分枯燥的事, 她居然能坚持这么久, 而且今天还是两人成亲后第一天,郑玄仔细的翻着王珞整理的账册, 他发现王珞记录整理的样式比原有的账册清晰多了,且数字也清晰明了,他不由抬手轻顺王珞的鬓发,“今天辛苦你了。xiashucom”

王珞摇头:“不辛苦。”她挺喜欢工作的, 不然前世也不会成为工作狂了, 这辈子她是没这个机会。她在娘家经商,只是小打小闹罢了,等她跟郑玄定亲后, 生意越来越好做,王珞反而行事更谨慎了。

她不缺钱, 就没必要做些落人话柄的事。以后跟郑玄关系亲近了,她倒是想做些独门生意,但现在还太早了。她想到自己刚才归结整理的那几本账册,问郑玄道:“郎君,这些账册可以给别人看吗?”

“你要给谁看?”这几本账册是皇帝私库的账册, 郑玄本来想让手下人整理的, 只不过因为成亲事忙耽搁了, 正好王珞说要帮自己,他就随手给她找了件事做,没想她给自己一个惊喜。

他发现小丫头真是小宝藏, 时常都会给自己惊喜。她这整理归纳的本事也不是是谁教出来的,闺阁贵女或许都会管家算账,但王珞这手绝对不是单纯的管家内务能练出来的,要是归纳整理有这么容易,圣人还要户部官员做什么?

王珞说:“我一个人弄太慢了,如果有眉绿、荷风几个帮忙我一起整理,我们几天就能理完。”

郑玄若有所思的问:“你丫鬟都认字?”

王珞说:“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字,只有几个跟我一起长大认字。这又不是多复杂的账册,就是有点繁琐而已,多几个人一起算,也不容易出错。”大家能相互校对。

郑玄颔首说:“等我上朝后,你跟她们一起弄。”他的书房不许外人进来,王珞已经是特例了,她是自己的妻子。

王珞暗暗撇嘴,郑玄把自己书房看得重,她还不大想再来他书房,他书房太冷硬了,待着一点都不舒服,还是自己书房舒服,但她又不敢跟郑玄说。

郑玄见小姑娘低着头不说话,思绪一转就猜她嫌自己书房不舒服,他也懒得跟她争辩,书房本就是办公读书的地方,布置的太舒服还要读什么书?干脆享受得了,他对王珞说:“明天我带你去骑马。”今天把她关了一天,明天带她出门散散心。

王珞兴奋的问:“带上流朱吗?”

郑玄说:“可以。”

王珞心满意足,她已经很久没有带流朱出去玩过了,流朱还不能载人,每次带流朱出门玩都要马术好手。马术的好手哪有这么容易培养?这时代养匹马的开销,跟后世养辆超跑也不差了。

也只有郑家这种高门大户才有这么多马术高手,王家是不可能有的,所以王珞很久没带流朱一起玩了,王珞心情一好,话也多了起来,“郎君,这么多财物,都只放在圣人私库吗?”

郑玄见王珞面露惋惜,不由好奇的问:“不放在私库还能放在什么地方?”他倒不觉得王珞贪这些东西,他只觉得小姑娘一本正经跟自己讨论陛下私库挺有意思的。

王珞理所当然道:“当然是用出去,不然财物放在私库除了一天天贬值,还有什么用?”从古迄今,货币总是在不停贬值的,黄金可以跑赢通货膨胀但不升值,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钱留着就留着了,毕竟也没有合适投资手段,可一个大帝皇的君主,得了财物就拢到自己私库里,是不是有点浪费?

郑玄饶有兴致的问:“你说怎么用出去?跟你一样,去倒卖丝绵吗?”

王珞知道郑玄是在逗自己,她摇了摇头:“我要是小打小闹,赚钱小钱罢了,哪能用在朝堂上。”一个国家机器运作起来,能量有多大?光是靠倒卖丝绵赚钱也可笑了。

郑玄没想王珞居然会这么说,他态度认真了些,“我要没记错的话,你那次赚近十二万贯吧,不算小钱了。”事实上郑玄在得知王珞赚钱具体始末后,心里还十分惊讶,他不是惊讶王珞的经商技巧,王珞的经商技巧并不高超,但她胆子大的出奇。

她不止敢搭上军队,让军队替自己买卖丝绵,甚至还敢从隆平府富豪手中借钱囤积丝绵。她当年才几岁?十二岁?她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一旦失败会有什么后果?郑玄以前是觉得她无知者无畏,现在看来她似乎很清楚自己做这件事的后果。

王珞不以为然:“十二万贯对寻常人家来说是巨款,可对朝堂又算什么?它够发官员一个月俸禄吗?”再说她那次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又加了十倍杠杆,才赚了这么多钱,这也是王珞迄今都对王家很宽容的主要缘故。

王家是不管她、王朗对自己也没有尽到父亲责任,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尽责的,王家、王朗给了她无忧无虑的童年,还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当了自己的无形资产。她要不是成国公府的女郎,要不是良国公的外孙女,隆平府那些大户又怎么会借钱给自己?军队那些人又怎么会替她做事?

没有王家和崔家,她大约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养着蚕,靠买点丝绸、丝绵赚钱,谁都知道做小生意能赚钱,但想发财暴富是不可能的,从古迄今,做生意大成者的道路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他们往往都是跟权利挂钩的。王家是没落了,王珞也不敢多加杠杆,不然她还能赚的更多。

当初阿娘是光着身子嫁到王家的,即使王珞经营有术,短短几年时间又能赚多少钱?她要是不加十倍杠杆,又怎么可能一次就赚十二万?这也是王家心心念念要保持士族地位的主要缘故,士族再没落,他们的底蕴也不是寻常寒门可以比拟的。她要是寻常农户女,脑子里有再多赚钱手段,都赚不了这个钱。

王珞是视巨款若等闲的态度,让郑玄兴趣愈浓,“那你说朝堂适合做什么生意?”

“跟海外通商啊。”王珞努力的回想这时候西方是什么时候,等等!大夏现在是公元多少纪年?她只知道大夏维持了两百多年,这期间欧洲大多数地区正在基督教化,罗马沦陷,中亚地界穆|斯|林崛起。

但是大夏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她不记得了……王珞对自己华夏古代历史常识绝望了,她简直丢了所有华夏穿越者的脸……她略过时间问题不提,“我们可以将国内的丝绸、茶叶运到海外去。”

王珞不知道古代华夏历史,但知道西方历史在这个时间点,穆|斯|林正跟基督教打得热火朝天,双方相杀,可之间贸易没停,穆|斯|林将华夏、印度的棉布、丝绸、瓷器专给威尼斯人,威尼斯人在转给欧洲人。

在欧洲丝绸卖的非常贵,跟黄金是同等重要的,王珞觉得与其让穆|斯|林来赚这个钱,还不如由他们来赚这个钱,直接让威尼斯人当个二道贩子不是挺好?当然威尼斯发家也不仅仅在于欧亚贸易,他们还放高利贷、做奴隶生意。

威尼斯人雇佣维京人四处抓斯拉夫和黑人为奴,在转手卖给穆|斯|林,很多黑人奴隶又通过穆|斯|林转到转到大夏境内,这就是时下许多勋贵家庭昆仑奴的由来。就王珞看来昆仑奴也不仅仅是非洲黑人,还有不少应该是印尼、印度那边的黑人。

威尼斯人就靠着这些交易赚的盆满钵满的,最后甚至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还投资西班牙、英国等国家扩展殖民地。王珞不会建议让郑玄派兵抓奴隶,可是他们不是时常跟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打仗吗?打来的那些人完全可以当奴隶贩卖啊,用来累京观多可惜?

“你是去西域经商?”郑玄摇摇头,“现在西域商道已经断了。”汉朝开通的西域商道开通的早断了近百年了。

“断了就打通啊。”王珞理所当然道:“武帝能打通,为何我们大夏不能打通?”王珞记得上经济学课时,老师就跟自己说过,汉武帝征伐四方就是为了丝绸之路的商道,华夏从古迄今一直是生产输出大国!

拜跟郑玄订亲所赐,王珞接触的上层也渐渐多了,她发现大夏财政真有问题,但大夏国力没问题,依然兵强马壮。这点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有点矛盾,但事实上很多大帝国衰落都是财政问题,国力往往是没问题的。

哪怕是后世的大明,他们后面似乎一直挨打,可挨打原因大半还是穷,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穷,这就说来话长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该纳税的高层贵族不纳税,这就跟后世某个世界强国有钱人都不需要纳税一样。

最该纳税的人不纳税,民间又不能乱收税,这就导致国家没钱。大夏目前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王珞身在局中,她又跟郑玄结婚了,大夏这条快覆灭的战船她都上了,她肯定无法置身事外。

历朝历代想动贵族阶层的奶酪,都必然引起勋贵的反扑,在大夏没乱之前,王珞不会轻易让郑玄对这些人下手。既然国内没法赚钱,那就去国外赚钱好了。他们也正好借此练兵攒钱。

王珞甚至觉得等将来郑家厉害了,完全可以去印度控制棉花生意,棉花一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棉花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崛起史,他们现在能抢先一步,将来就能领先一百步!

王珞一直挺不理解三哥的,按理三哥那地形在冷兵器时代简直逆天了,三面环山,只有中间的开伯尔山口是进入印度唯一入口。要换在他们华夏,早建了世界级别的建筑工程把那个口子堵住了,就犹如现在北方的长城一样,可三哥居然千百年来都静等外人将他们轮了一遍又一遍,这等逆来顺受的特质也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郑玄是何等人,王珞这些话看似孩子气,可细想其中深意,就知道这件事如果办成,对郑家是非常有利的,郑玄思忖了一会,还是摇头说:“暂时不行。”

王珞不解的问:“为何?”

“没钱。”

王珞道:“为何不借贷?”

郑玄好笑的问:“你让圣人去借钱?他问谁借?”

王珞歪着脑袋说:“圣人可以私下问人借啊。”王珞想说可以发行国债,但又觉得郑玄这人精明的跟鬼一样,要是自己说了国债,指不定他会想什么,太危险了,还是先低调点好。

郑玄笑而不语,圣人没钱,谁敢有钱?谁又敢借钱给圣人?到底还是小姑娘,不过王珞说的那些话,到底给郑玄开了一条思路,当初武帝征伐四方,虽说穷兵黩武,可也奠定了大汉赫赫国威,在西域一代所向披靡,或许他真可以当这方面试试看?别的不提,至少能练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