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求生倒计时 > 第4章 第四章

求生倒计时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木兮娘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6-29 12:25:33 来源:文学城

大理寺。

紫袍公服衣摆翩跹,腰间金鱼袋随行动而摇摆,指节分明的左手扣住玉质革带,手背匍匐几条青筋,往下是嶙峋有力的腕骨。来人穿过公堂,坐在主位,抬眼看向下方,里头浸满霜刀利刃,割得人骨头生疼。

大理寺少卿一边整理衣冠一边奔来:“下官拜见郡王!禀郡王殿下,下官已从人犯口中问出漏题的前因后果,可以签字画押了。”

霍惊堂并拢两根手指,轻敲桌面,身后副官会意,先叱问供词何在,又将供词拿到手快速看完,低声报与霍惊堂。

“司马定、谢子轩、司马安、郑……”念了六七个名字,一眼扫完后面的二十几个姓名,霍惊堂心有定夺:“一共三十人承认舞弊。礼部尚书承认可能是在青楼楚馆漏题,而受卷官、弥封官分别在卷子上动手脚,还以黄金贿赂批阅的考官。”

霍惊堂语速很慢,声音低沉微哑,刮得耳朵里发痒。

“这么看来,应该有两拨人参与舞弊。一拨从考场和考官入手,另一拨是主考官泄题、考生买题。”

负责考场秩序的受卷官帮忙替换答卷,负责糊名的弥封官在考生答卷上做手脚,被贿赂的考官认出印记,就会在审阅过程替换已写好的试卷,此为舞弊方式一。

舞弊方式二便是江南举子敲登闻鼓举报的情况,泄题买题。

大理寺少卿:“郡王总结得对。”

“泄题买题的地点、时间,是谁从中牵桥搭线,卖题人和主考官是什么关系?为何只有礼部尚书的供词而无陈侍郎的?”

“这……”明明语气温和,可大理寺少卿背后还是沁出层层冷汗。

‘扑通’一声跪下,大理寺少卿说道:“陈侍郎嘴硬,无论下官如何拷问,就是不肯承认科举漏题,但王尚书已经指认他。另外,买题的考生都说卖题人流蹿于金环巷花茶坊,不知姓名,长相白净、身材微胖,听人叫他刘老八。下官还拷问王尚书,人是交代了许多,可有一半搭不着边——”

“还问出什么?”

“还问出受贿千两黄金,就放在府里!”

“行贿者有谁?”

大理寺少卿一一说出行贿者的名字,霍惊堂对比发现都是参与第一种舞弊方式的人。

“这帮人是团伙作案,在花茶坊、酒楼等地聚头,每人百两黄金就能完成一次行贿,由受卷官、弥封官和主考官通力合作,帮助他们通过会试和殿试。”

“胡说!殿试由圣上亲自主持,现场出题,卷面糊名,怎么作弊?”霍惊堂陡然怒斥。

大理寺少卿肝胆一颤,战战巍巍说:“郡王有所不知,科举舞弊手段层出不穷,字体、句式、墨水深浅……皆可作弊。考生字体不一,便可认字识人。同党学生考试之前先学会几句无功无过的通用句子,可通过句子认出是自己人。同样墨水有淡墨、浓墨之分,多数人只注意字体美观而很少兼顾墨水的浓淡,多以浓墨为主,便有人提前商量好实用淡墨,通过淡墨辨认出自己人——”

“这么说,牵扯其中的考官不止王、陈两位大人?”

“是。下官将调查进展如实相告,未敢隐瞒。”大理寺少卿硬着头皮看向霍惊堂,小心翼翼说:“不知是否、是否依法抓捕相关人犯?”

说到这里,大理寺少卿嘴里漫开苦涩的味道,要知道殿试阅卷官都是朝中大臣,乃栋梁肱骨,若全抓来,怕是要动摇国之根基,更何况他也不敢,里头还有他的恩师、他的同僚!

这真是一桩苦差事!

“把人带上来。”

“郡王指的是?”

副官:“把王尚书、陈侍郎带上来。”

大理寺少卿当即领命,身着囚服的王、陈二人很快被带上公堂。只见王尚书神智浑噩,头发凌乱,十指尽是血痂,显然是被下破胆,反观陈侍郎虽面色萎靡但目光坚毅,颇为精神。

霍惊堂刚开口,王尚书便吓得抱头倒地,嘴里喃喃‘我错了,我有罪,我对不起陛下’,根本问不出什么来,反倒是陈侍郎言辞清晰:“请郡王奏明圣上,我陈师道微薄之名本不足挂齿,幸得圣祖青眼,不计前事,请为国子监祭酒,后尽心尽力侍奉三朝,膝下门生不说满天下,也有三百。若贪图那点黄白之物,我何必做一个安贫乐道的教书先生、又自请为没甚前途和油水的礼部侍郎?我何不入翰林?何愁不能出将入相、官拜三师?”

出将入相、官拜三师,好大的口气!

可陈师道的确有这资本,鲜少有人知道陈师道是前朝最后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因科举制不受前朝重视,使这位状元郎郁郁不得志。

大景开国以来礼待前朝士子,其中就有陈师道。

陈师道入国子监,为大景培育人才,学生无数,从未听闻他结党营私。

“清者自清,陈师道绝对没有做过有辱圣人之道的事!”陈侍郎正气凛然说道:“郡王尽管到我陈府查看,能找到哪怕一件珍奇古玩、玉器金银,便任你治我贪污的罪名!”

阴森的公堂内雅雀无声,王尚书已蜷缩在地,陈侍郎脊梁仍挺直。

半晌后,霍惊堂说:“有罪无罪,本王自会秉公处理。”

足够了。陈侍郎跪拜:“谢小郡王。”

霍惊堂亲自走下去将人扶起:“陈大人诲人不倦,德高望重,我亦钦佩。”而后对大理寺少卿说道:“陈大人是三朝老人,圣祖也对他礼遇有加,事情未明朗之前,怎可刑罚加身?”

大理寺少卿想说王尚书分明指认陈侍郎参与舞弊,但听霍惊堂说:“只是一人指认,还拿不出证据,也可能是受不住刑罚,胡乱指认。”

大理寺少卿心惊,这话听着像暗指他将人屈打成招,便不敢再多说,连连点头应是。

陈师道倒是惊讶于霍惊堂颇为温和的态度,不像传闻中的暴虐,心道传闻果然不可尽信。

但霍惊堂接下来的表现令陈师道心中燃起的希望熄灭,无他,只因小郡王的审讯手段无甚出彩,恐怕查不出结果。

原本战战兢兢的大理寺少卿也渐渐挺直腰杆,暗自摇头,心道传闻神鬼莫测的临安小郡王原来不过尔尔,审讯过程不抓细节,该问的地方草草略过,不重要的地方穷追猛打,手段粗暴鲁莽倒也符合他莽夫的身份。

到底是个只知行军打仗的粗人,不懂朝廷里的弯弯绕绕。

大理寺看清霍惊堂本质便不怕他,动点脑子糊弄过去就行,一开始气势强大还真把他吓到了。

忙活一上午,案子没有进展。

大理寺少卿恭敬地送走人,回头对左右说:“以后在郡王面前不用太上心,没什么大事少来烦我。”

“一大早扰人清梦,真是怪胎。”大理寺少卿伸懒腰打哈欠:“回去再补眠。”

马车内,副官满腹疑惑:“将军,您似乎不怎么关心这案子。”

霍惊堂双手拢在袖子里,闭目养神,脸色苍白至极:“你是想说我办事不力,手段软弱平庸,像条尸位素餐的蠹虫?”

“下官不敢!”

“你记得那份舞弊的考生名单吗?”

“记得是记得,有问题吗?”

“三十人里有八人姓司马、五人姓谢,四人姓范、十人姓郑,还有卢姓、萧姓……一半是皇后娘家人,追随太子的世家子侄,另一半是皇贵妃的娘家子侄,追随秦王的世家子侄,几乎是太子党和秦王党的人。”

副官心惊肉跳:“要是查到底,不就彻底得罪世家、太子和秦王?这是一个火坑啊!”

“我什么时候没得罪过太子和秦王?”

“说得也是,那——”

“只是个火坑还好解决,说到底世家、太子和秦王仰仗的还是帝王的信任。”

副官看向霍惊堂,对方已摘下铁面具,露出放在男子身上过于漂亮的脸,面无表情,还是闭着眼,瞧不出能让他心领神会的提示,只好不耻下问:“还有什么比太子、秦王制造的麻烦更难解决?”

霍惊堂睁眼,瞳孔森寒明亮:“朋党。”

***

金环巷花茶坊·戊时三刻。

楼外楼内聚满人,上至八十老翁、下至志学少年皆有,满面红光地听小曲儿,高谈阔论,话题中心无一例外不是今晚被发卖的歌女,当中话题量最多的人当属京都名妓李意如。

大厅中央空出一块地,搭了高台,离台两米远围满人,最前排由京都权贵子弟占据,中间最显眼一人三十上下,华冠锦衣,相貌颇为忠厚但一双三角眼偶尔流露出的残酷淫1邪破坏其老实感,令人见之不寒而栗。

楼内护卫搬来红木几案,案上摆香炉,炉里点三炷香。

花枝招展的老鸨上台,先喜笑颜开地说讨喜祝贺的开场白,接着迅速进入正题:“要不是三娘我此番遭难,哪里舍得贱卖自家水嫩青葱的女儿们?还望在场诸位大爷多多怜惜我家姑娘才好!”声音陡然一转,高声唱道:“今日卖出我家十九个姑娘,以三炷香为限,价高者得!”

护卫将歌女们赶出来,一字排开,底下人一瞧发现没有花魁李意如,当即大声嚷嚷老鸨戏耍他们,拿名妓当噱头将人骗到场,却把真正的宝贝藏起来。

老鸨:“我哪里敢骗诸位?不过是奇货可居,我身后的姑娘们虽也是倡条冶叶,到底比不得天姿国色的李娘子,就像陶罐和官窑不能放在一个架子上,姑娘们也不能和李娘子放一个台上不是?”

“哈哈哈……巧舌如簧,倒也有理!”郑员外大笑揶揄。

在场不管知不知道他身份的,都不敢多嘴,至少他敢在这窑子里表明身份,又是表明身份的人群里,家世最高。

堂下叫价声此起彼伏,堂上十九个歌女泫然欲泣,祈盼地看向众人,希望能见到梳头娘子口中仁善的赵大人,但直到郑员外开口喊出:“一百两黄金!”都不见赵大人的身影。

堂下哗然,老鸨喜形于色,堂上姑娘们啜泣,已被绝望笼罩。

厅后关注前方境况的李意如、梳头娘子等三人俱是心焦,心脏高悬至嗓子眼,忧虑爬上脸。

百两黄金可置换将近千两白银,而今几两碎银便可买断一个人,区区歌女耗费百金已是满京都无可出其右的阔绰。

连楼上厢房不愿露脸的某些人也都注意到郑员外,左前雅间的窗户半开,依稀可见玄色衣衫布料极佳,衣摆和袖口的隐蔽处绣有金丝暗纹。

这道身影旁边还站着一个护卫,身姿笔挺如长.枪,腰间佩戴一柄军中所用的环首刀。

“郑有,年三十一,郑国公远房亲戚,常以皇贵妃侄子的名号在京都行走,是京中纨绔之首。赌场、酒楼、戏院十家有八家的幕后老板是郑有,除了妓院没明目张胆地开,但听说时常买来孤女、歌女养在郊外别院里宴请宾客,也和青楼没什么区别。”

霍惊堂:“纨绔?不见得。”

“吃喝嫖赌样样沾还不叫纨绔?”

“赌场酒楼戏院挣快钱,暴利行业,什么都沾,什么都赚。‘嫖’这点看似不挣钱,但你看他每次宴请的宾客都是什么人?我估计朝中大半的官都进过他的别院,哪怕是这些官的兄弟、子侄,但凡有一个进他的别院,就没有套不出的消息!”

“嘶!”副官倒吸口凉气:“这郑国公家里的人还真没一个吃闲饭的,郑大郎随父从军,父子兵掌冀州军,次子在龙奉军任职,还有一个远方侄子在京都拢钱、经营人脉与朝堂各官员的消息,这远比科举舞弊还更严重。”

怪不得将军提到朋党,此举不正是结党营私?

大景军备力量颇为强大,其中以禁军最强,而禁军又分为西北军、冀州军和中央军。西北军军纪严明、天下闻名,只出强将、名将,霍惊堂与副官便出自西军,难以安插势力,郑国公只好在冀州军和中央军经营势力,而郑国公代表的是以皇贵妃、秦王为首的党派。

如此费心经营、如此势大,是想争至高之位吧。

“要不买下那群歌女,引郑有上来结交,打入内部,看看他郊外别院是什么情况?”

“等等再说。”

而此时,楼下无人与郑员外相争,三炷香时间快到,老鸨忍不住催促是否有人再出高价。

几次喊下来都无人回应,结局已定。

歌女们神色惶然,李意如失望。

小丫鬟啜泣问:“那位赵大人不是答应了救姑娘们吗?怎么没来?”

梳头娘子亦惶惑,赵白鱼确实答应了她,为何没来?当初为她一介孤女奔走,温如朗月的青年反悔了吗?当真骗了她?

“不是谁都有拿出百金搭救不相干的风尘女子的魄力。”李意如虽心内苦涩,但冷静地认清现实:“百金对普通官宦而言,便是要倾家荡产才能凑齐,如果那位赵大人如你所说的清正廉洁,他必然拿不出百金。何况别人也没有义务救我们。”

话虽如此,还是忍不住灰心失意。

她们身无分文,傍身的银钱早被老鸨和她的打手们搜刮走,不然就可以将赎身钱交给信得过的人解决今晚的劫难。

老鸨:“没有人再出价吗?还有没有人?三炷香时间到——”

厅后小丫鬟和梳头娘子软倒在地,不忍再看。堂下有人惋惜,可怜如花似玉的女子们恐不到一个月就会香消玉殒。有同郑员外交好的人,摩拳擦掌准备递拜帖到他别院里好好玩一玩。

霍惊堂的副官出声,正要喊价。

“我身后十九个歌女便归郑员外所有——”

“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