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茕茕烛火 > 第9章 他山之石

茕茕烛火 第9章 他山之石

作者:辰时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5 21:11:01 来源:文学城

天将亮,屋檐上宵光瞑雾还未收却,传达圣意天听的宦者就已到来。

匆匆粗洗一番,赶忙接旨后,朱翎栩才知,昨日发生之事已上达天听,兴庆帝怜惜他受了惊辱,准他休整几日,以后的课业则会让沈筠出入南台,单独为他讲授。

而玉烛昨日的行为,也被兴庆帝认定为忠心护主,赏赐了些银钱和几匹绫罗。不过这需要她亲自去翊坤宫陈贵妃那处,领赏谢恩。

陈贵妃顺道问询了些关于朱翎栩近况的问题,诸如膳食、学业、身体状况之类的。玉烛一一俱实回答,真真切切将南台缺衣少食的窘境抬到明面上来,到是叫陈贵妃沉吟良久,当即决定停了光禄寺(1)的统一供应,改让玉烛同各宫一样打着条子去各局领取衣食柴炭等必备物资。

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回去的路上,玉烛止不住地高兴,步伐轻快许多。手背上的伤痕已结痂,淤青也被揉散,不甚疼痛,只是青青紫紫的,看着有些吓人罢了。她抬起右手注目几秒,左手伸出一根手指,往淤青处按了又按,她能感受到那细微的疼痛,能接受,甚至可以忽略。

昨晚,她好像用完了仅有的一点伤药。

她应该要做点什么。

打定主意后,玉烛说着好话,让负责搬运的内使(2)先行将柴米油盐运送回南台,自己绕道,前往御药房。

她刚进宫时,水土不服,折腾了许久,太医院的汤药一碗接着一碗下肚,却丝毫不见好转,日子一久,又因着只是位卑小秀女,渐渐地太医也就顾不上她了。也亏得蒋涵平日里消息灵通,门路广,透露了一位在御药房衹应差事的近侍(3),给些银钱或值价的东西,就能换到一些药物,当然其余的一些物品也能换到,只是价钱有些高昂。

刚刚赏赐下的银钱,玉烛还未揣得热乎,便双手奉上,予了他人,一大袋只换了一瓶专治跌打损伤的药酒同活血化淤的三七粉,她颇为肉疼。

这大内皇宫,历来在民间神化得厉害,如高悬的云顶天宫,威严逼人又虚无缥缈,饮风喝露、食金馔玉的流言甚嚣尘上,可真真要行走其间,才发现同世间所有的地境一样,无外乎权和钱,犹为更甚。

可偏偏现在的她,一无所有。

要想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得往上爬才行。

北地的天,湛蓝湛蓝的,低沉开阔,总给人一种伸手可触及的错觉。暖融融的日光倾洒,熏风送来木樨花香,暂驱阴翳。

玉烛回到南台时,朱翎栩正沐着暖阳习字。

他见玉烛抱着东西归来,忙上前搭手。

“阿姊,我已将送来的东西全都规整好了,这些放哪?”

“这是我的,你放在我屋里吧!”玉烛将绫罗布匹递给朱翎栩,自己则转头向厨房去。锅中烧着的水已沸腾,灶台上放着洗好的粳米。

许是一出生便为阶下囚,这孩子身上无一丝天潢贵胄的疏矜自持,反而质朴勤劳如邻家弟弟般事事上心、劳心劳力。可知宫廷中,等级森严、人心诡谲,玉烛时时警戒自已万般小心,不可行差踏错,抑心忍性成一座孤岛。可却从他那里却得到一份平等、一份没由来的依赖,轻而易举地就让她将他同那些——她曾以为自己会永远遗忘、永远憎恨仇视的人的联系起来,敞开心扉,甚至渐渐开始反复缅怀、原谅那些人和事。

玉烛掐了自己一把,用疼痛来提醒自己清醒,好继续利用着怒恨支撑自己孑孑独行世间。她拿来一只陶碗,小心翼翼地将三七粉末倒入其中,打沸水冲泡。

“阿姊,这是什么药?你的吗?”

玉烛拌匀后,将碗放在他手中,“这是你的!”

“我的?我没病啊!”

“这是三七,活血化瘀的。可贵了!快喝!”玉烛看着他乌青的嘴角,用手指了指,“还疼吗?”

朱翎栩不想喝药,扭捏着,正愁不知该如何开口,听见玉烛的关怀,连连点头,“不疼了,无碍。”

他放下碗,双手捏住玉烛的手,撒娇道:“阿姊,我没什么事了,这药可不可以不喝啊!阿姊……”

“不行!”玉烛将他的一只手拿下,重新将陶碗递进他手中,板着脸坚决回绝,见他立即流露出一幅可怜兮兮的表情,稍作柔和,“茕茕,你先喝药,喝完了,我给你好的东西。这药真的很贵,可是把我今天的赏钱全花完了。”

“啊!”朱翎栩讶然,看了看手中的浑浊难闻的液体,终是下定决心,勉为其难地准备喝下,他另外拿起一只碗,打来清水,放在一旁备用,如赴死般一脸英勇就义的壮烈,一口干完后,赶紧拿起清水压下苦涩药味。

清水喝完,苦涩之味仍滞留唇间,他张开嘴,吐舌呼气,似小狗般。惹得玉烛摇头笑笑,取下腰间的荷包,摸出一颗糖,剥去糖纸,快速放入他嘴中。

突如其来的甜蜜漾荡于唇齿间,朱翎栩呆滞几秒,勾唇傻笑,黑白分明的大眼中蕴了光彩万丈,顷刻间涌泄奔走,歆喜之意比外头暖日还耀眼几分。

“这是粽子糖,桂花味的,我从江南带来的,甜吗?”玉烛看着也高兴,自己也摸了颗糖,塞进嘴里,慢慢抿着,任清甜流蹿至心田。

她牵起朱翎栩的手,走到院里石桌坐下,撩起他的袖子。

果然,整只手臂青紫淤青遍布。

玉烛眼眸暗了暗,再次问道:“疼吗?”

“不疼………嘶………”

朱翎栩还未说完,玉烛就往淤青处按了去,她拔开药酒瓶塞,利落地倒酒揉散淤青,好在另一只手臂没怎么受伤。

玉烛放下衣袖后,自顾自地伸手探去朱翎栩颈间,解开盘扣。

“阿姊!”朱翎栩惊呼一句,慌忙地站起身后退,急急地将散下衣襟扶起,重新扣上。两只耳朵似兔耳,透着光,艳红欲滴,而整个人更是梗着脖子、僵直站立于那,真就似一只惊错且慌乱的白兔,吞吞吐吐出,“阿……阿……阿姊,你……你你……这是做什么呢?”

好不可怜!

“《礼记·内则》有云: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孟子在《离娄》中也说道‘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我虽愚笨粗鄙,却也知礼。”

玉烛前一句没听懂,后一句才明白,是让她不要碰他的意思。

真是人小鬼大!

玉烛笑出声,坐在石凳上用丝绢稍稍擦了擦黏糊糊的手,然后抬起一只指头,指着他的肩头,笑吟吟地对他说道:“那就自己脱!”

她低头继续擦拭着自己的手指,半响,抬头见朱翎栩仍僵在哪一动不动,而他耳垂的彤云烧已到了脸颊上,烂红熟透,如一只饱满多汁的仙桃,软软甜甜的。不知怎么的,玉烛很想上手掐掐他的脸。

“脱啊!快点!”玉烛催促着他,动作也丝毫不顾忌。她站起身,向他走去,同时伸出手,打算捏上他两颊。

谁知刚要触碰到时,突如其来,刮过来一道人影,似狂风,将她推倒在地,迅速地如母鸡护崽般将朱翎栩护在身后。

听见一声低低的闷哼,玉烛顾不上自己,生气地冲着来人吼了一句:“你轻点!”

“阿姊!”朱翎栩也担心被推倒在地的玉烛,他赶紧从那人身后跑出,加之玉烛那一句低喝,他更是担忧不已,不顾自己的腰背上的伤,急急小跑上前,打算搀扶起玉烛,并查看她的伤势。

“你别蹲下,我自己能起身,你自己顾着点你腰上的伤。”

“啊,你知道!”朱翎栩错愕,仍不顾自己腰伤,僵直蹲下,握起玉烛的手探查伤势。

“手心都破皮了,是不是很疼?”朱翎栩见玉烛洁白手心已脏污,鱼际肌处一大片擦伤,皮肉外翻,渗出血丝,尘埃斑斑点点地覆上血肉,顺便随机地嵌上好几颗细小石砾。他竟比自己受伤还疼。霎时红了眼眶,掉下几滴金豆豆。

不过这次玉烛没有凶狠地让他止住泪水,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以示抚慰,抬手用手背替他拭去泪珠,“茕茕,我不是说过不许哭吗?男孩子大丈夫是不轻易流泪的。”

沈筠俯身,递上一方干净的丝绢,朱翎栩并没接过,而是抬手用衣袖粗粗地擦擦,吸着气嘟囔,“玉烛阿姊,看见你受伤,我比自己受伤还难过,还疼。我……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你不喜欢我哭,我……我保证……保证以后不轻易掉眼泪。”

他说着说着,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发誓姿势,食指、中指并拢对着天,急切地证明着自己的话。

玉烛被他这个姿势逗笑,笑着扳下他的手,也不知究竟是他扶她,还是她扶他,两人相互扶持缓缓起身。

玉烛向沈筠见礼,朱翎栩随后也打算对着沈筠行出一个标准的弟子礼,他刚将手举过头顶,还未俯身便被玉烛制止了。

“大人,殿下昨日腰背受了伤,不便。请大人免了这几日殿下的礼。”

沈筠看了看石桌上的酒壶,现在静下来,他还能闻见一股淡淡的药材味,“所以,你刚才是打算替殿下上药。”

“是!”

沈筠凝目觑着玉烛,她虽是单薄却脊背挺直,可见嶙嶙骨骼,将将行礼的一俯一拜,从容端正,答话谈吐也落落大方,身处下位,不卑不亢,自有一番傲骨,宛若雪后凛凛青松,酋劲骨梗,愈加挺直。

他向玉烛道歉,“是某莽撞了,误会都人,致使都人受伤,还请都人见谅。”

玉烛被他这一拜,倒弄得惘然失措,卸去虚张声势的甲胄,慌乱地摆手道:“大人不用,不用。小伤而已。”

随后又想到什么,赶紧补充道:“大人,我手心破皮了,不好沾药酒,殿下他腰部有伤,劳烦大人替殿下上药、揉散淤血。”

话头转到朱翎栩这,他赶紧摆手推脱,“岂敢劳烦先生,我自己能,况且小伤而已。”

“小伤?你直挺挺地俯下去又站起来,早上接旨时,疼得呲牙咧嘴,哪里是小伤,你这腰还想要不,难道想一辈子躺在床上。”玉烛听他还在强忍,脾气上头,也不管沈筠在场,一股脑噼里啪啦地吞吐为快。

“我……”朱翎栩嗫嚅开口。

“臣替殿下上药吧!也好让都人去清理伤口。”最后还是沈筠打破僵局。

“也好!”见他依旧黏糊僵持,玉烛替他做了选择,福身告退,走出几步后又不忍回头,见他依旧满脸忧虑地站在那,玉烛挥手示意他离去,轻声吐出“去吧”。

小伙房中,玉烛用清水对伤口进行了简单清理。刚才的一系列折腾,都已忘却锅里烧着的水,都快烧干了,玉烛赶紧重新舀了两瓢入锅,待水沸腾后放进米粒,不停地搅拌着不让糊了锅底。渐渐的,锅中的清水逐渐变成乳白色且粘稠,玉烛将米粒舀出,放进竹筛中沥水,差不多沥干水分后才放入饭甑,重新清水下锅蒸煮。

因着右手伤口,这一番劳动比素日里慢上许多。

念着灶上的饭还需蒸一会,现下左右有无事,玉烛出了厨房,到院里去。

已开始授课,琅琅读书声回荡院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这句话是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应是愉快的。有志同道合的友人从远方归来,应是令人高兴的。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

沈筠单独为朱翎栩一人授课,不打算继续为他讲解《大学》,选了更较为简单的《论语》入门,再穿插些更基础的《三字经》、《千字文》等。他听着朱翎栩对原文的见解,即惊诧又欣慰。往日在集义殿上课时,他从不过多展示,静静的、默默的隐匿于角落,不甚起眼,所呈上课业,字迹稀疏且又一笔一划的古板认真,连他也以为这孩子兴许是不通文墨,却有颗孜孜不倦、欣欣向上的好学心。

今日方知,他底子甚是扎实,识字、懂礼,早已读过《诗》、《书》、《礼》、《论语》、《孟子》等这些大小经。

或许他可以往深里讲,诸如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类的君子青云之志。

“先生,我有一问?”

“殿下,请讲。”

“大儒郑玄归家后,聚徒兴学,勋贵、寒门皆有慕名前来拜师之人,其中有位卢生家境清寒,与他同席之人则是刘姓宗室子弟,刘生自矜身份,同卢生割席,有日郑玄授众人古琴曲《阳春白雪》,刘生认为此曲高雅,卢生这等乡野之人不配弹奏,只配喝而唱《下里》、《巴人》等乐曲,想将卢生赶出塾学,可郑玄却坚持卢生留下,亲授六艺,为此得罪刘生。先生认为郑玄此举可算得上明智?”

“有教无类!”

朱翎栩听罢,松了一口气,他起身,出门将一直躲在门外偷听的玉烛拉进门。

“圣人立书著学,为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不设立门槛,凡尚学者皆可习之、书之。先生既然也认同有教无类,学生便向先生荐一人。”

他将玉烛推到沈筠面前,再次对着沈筠重重一礼。

“可识字?”

“不认识!可是大人,我是真的喜欢读书,我也想读书习字。他们说这世间的大道理都在书中,会读书了便识得这世间的一切大道理。一直以来,我心中有许许多多的疑问,我想弄明白它们,我想知道最后的最后,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不知为何,玉烛面对沈筠总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她将面前这名意气风发、学富五车的年轻男子视若神明,她相信那些她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他那里会给出一个答案,甚至她无数次幻想过若当时他真如神明般从天而降,或许一切的一切不会落得此般田地。若这世间人人都是他便好了!

“大人,我想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像乡里识字的秀才郎、举人老爷,他们靠着读书参加考试,有了功名,就免了傜役可以不交税,翠云馆里的教习姑姑们也说会读书识字就能去考女官。我想做官,成为一个有权势的人。”玉烛明晰自己身如浮萍的命运究竟需要怎么样的砝码,她更清楚沈筠这根浮木是有多重要,她暗暗下决心要自己必须牢牢把握住这根浮木,她将自己将心里的想法,全盘托出,妄图用真诚打动他。

说完,玉烛也学着朱翎栩那般向沈筠行士礼,她将双手交替放于额前,低头正打算俯身,却被沈筠持书卷抵住手腕,抬起身子制止住了。

“都人,心中万千沟壑、侧岭成峰,筠才疏学浅,当不起都人一拜。”

这世间事,那是这般容易的,也那是这般万事顺遂心意。

玉烛早前已经历过太多的铩羽而归,慢慢地磨去性子中热切渴望,只是略微低沉,被动地接受事实。倒是朱翎栩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先生!”

他还准备继续劝说沈筠,却被玉烛给拦住了。

“厨房里还有活,我该回去了。”玉烛快速地逃离房间。她一头扎进厨房,不停地给自己找着活干,借着忙碌,麻痹一时的难受。可人就是人啊!虽然迟钝些、麻木些,可是到底会知道疼痛、伤心、然后狠狠地喝斥自己痴心妄想。

井底之蛙归根结底是触碰不到那高悬当空的圆月。

饭菜做好了,玉烛只是搁置在一旁,她突然失去了跨出这间厨房的勇气,宁愿自囚于分寸一隅,她不断地往膛下添木柴,使得火越来越旺,很快那些明亮暖融的光就映烫她半边身子,可怎么也驱散不了心底的寒伤。

不知什么时候朱翎栩已来到厨房,灶上的锅已烧干,他加了一勺水进去,绕到灶后才找到失魂落魄的玉烛。

“阿姊,我看看手心好吗?”

伤处长久地泡在水中,失去皮肤庇护的血肉泛着白,他呼吸一滞,这伤口宛若落在自己的心间,绵延开来,散布全身。

“对不起……”他不停地道着歉,不知是为手心伤口的事,还是为拜师的事。

或两者皆有吧!

“茕茕,人一出生便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他们就该一直在泥地里挣扎,不应该对那些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痴心妄想。”

“不是的,不是的,没有人该一直活在烂泥里黑暗中,就算是朽木也渴求着天光,困兽也向往着自由高飞的候鸟。”

他将新采的草药,捣碎涂抹在她伤口处,又撕下衣袍干净的一角,缠住包好。

“阿姊,你想读书习字,我教你。”他拉起她往外走,走过芜杂丛生,走过一潭死水,走过嶙峋怪石,来到整个南台的最高处,他带她上了阁楼,然后推门进入。

整间屋子,摆放了许多的书架,书架上放满了书籍,朱翎栩继续带着她往屋子深处去,以花罩隔断,另有一方天地,居于正中的是一张巨大的檀木雕花书桌,笔架、笔洗、笔墨纸砚等一一铺陈开来,书桌前有口巨大的画缸,插着三三两两的画轴,右边的矮几上搁置一张素琴、一只镂花香炉。朱翎栩走过去将雕花窗推开,放眼望去绿柳成荫、可将整个南海子尽收眼底。

他走回书桌,拿起砚滴在砚台中加入清水,再拿来墨条,缓缓研磨,出墨汁后,提笔蘸墨,于宣纸上一笔喝成“玉烛”二字。

他将写好字的宣纸提起展示给她看,“玉烛,这两个字是你的名字。”

玉烛缓至他面前,伸出手准备触上纸上的二字。

“还没干!”

说罢,他放下宣纸,在一旁的空白处,对仗写下“茕茕”二字。

他知玉烛站立于对面,认认真真地注视着他写这二字,写时无感,搁笔后才生出点点滴滴的羞赧之感,如燎原星火瞬间点燃烧红了双耳。

他缓缓地带有清浅臊意开口:“这是我的名字,茕茕。”

“那灯字怎么写?”玉烛的关注点全在笔墨行间,毫未留意他那一丝丝淡淡的慌乱情意。

“阿姊,你过来,我教你写。”

玉烛依言走到他身边去,他低头叨了一句“得罪了”,便握起玉烛的右手,可触及到包裹得层层叠叠的布巾,不由地又生忧虑。

“没关系,我不怕疼的,可以忍。”

他这才忆起,她是真的不怕疼,两次他为她上药,都一声未吭,仿佛这血肉之躯不是她的一般。

“阿姊,疼是可以说出来的,也可以哭出来。”

“哭闹是最无用的,没有人会因你的伤痕累累和眼泪更加地怜惜你。”

“我会!”他迫切坚定地答复她,生怕她不信,又打算追加些什么。

却被她打断,“教我写字吧!”

他重新捉住她的手,用他的手心贴着她的手背,握住笔,悬腕写字。

——烛也,煊炤光炳,焕若星戈。

(1)光禄寺:明代负责宫廷宴席膳食、办公朝臣膳食等的机构

(2)内使:最低阶宦者

(3)近侍:御药房当值的宦者

(4)《论语》

预防针:下一章开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他山之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