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茕茕烛火 > 第5章 绿竹猗猗

茕茕烛火 第5章 绿竹猗猗

作者:辰时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01 06:59:08 来源:文学城

玉烛冷眼扫去,只见——

那是一个异常瘦弱的孩子,七八岁左右的光景,着一袭藏青色的棉布袍子,因着日子清贫,袍子下角有着几个补丁,但整洁干净,同他头上绾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一样,处处显出淤泥生花的安然恬静。他又是个长得十分好看的孩子,秀丽的面庞,柔和精致的五官,足以让人惊叹造物主的精挑细琢。

此时,他正一步一步朝她走来,诚敬如献祭,呼吸随着他脚下行进的步伐起伏,那是证明他存活奔走于世间的唯一迹象。

是人!不是鬼!

——是他。

女鬼?

——这好像是说的她。

玉烛张开嘴准备说些什么,那孩子却快速地截住了话头,不允许她做出任何未曾留有转还余地的举动。

“阿姊,我可以让你吃我,但你吃我前,能不能让我见见我的母亲。我很想念她……十分地想念她。”

玉烛瞳光下移,凝视着朱翎栩微微发抖的枯柴身姿。

心想:还真是个孩子啊!

——明明畏惧却故作冷静,稚气未脱又虔诚认真。

“我不是阿紫,也不是女鬼。”玉烛冷淡地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走。

她手中烛火葳蕤,将身姿映照于地上,纤长黑影随着她的走动而移动。

朱翎栩瞩望着这由烛火映下拉得老长拉长的影子远去,细弱蚊吟地“哦”了一声,极度失望,耷拉起小脑袋,似真被抽取了所有精气神,整个人毫无生气地往回走,继续蹲在那堆木板中,开始雕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

他的母亲是位熟读经义、能诗作画的女君子,教授了他整本的《孟子》,只是她眼睛不好,为方便她查阅,每每学成一篇,他都会将它们书刻在木板上供她摸读。如今《孟子》他早已熟背,刻写也过大半,而母亲却是再也不能陪伴在他身旁,也不知她能不能满意这次书刻下的文章。

他接着刻写下一句,不知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了什么,后知后觉地站起身来,匆忙往外赶,借着多年来的熟谙,跌跌撞撞地跑回隔壁那间小屋。

他讶然地看着床铺上的入侵者,目不转睛。

同时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的玉烛也回望着这位贸然闯入者。她很是不快,在他的注视下慢慢拥被坐起,皱着眉,一脸警惕地盯着他。

就算隔着一段距离,朱翎栩也能察觉到玉烛周身散发出的怒意与警觉。他仍硬着头皮走了几步上前,指了指床,再指了指自己,嗫嚅道:“这是……我的……房间,床……也是我的。”

玉烛半信半疑地打量着立于不远处的朱翎栩良久,试着从他脸上堪破一丝丝谎言的蛛丝马迹。她知道这孩子也带着探究的目光细细注视着自己这个擅入他人领域,再强行占有的陌生人。

亦或是这孩子的目光,太过于如水澄澈,无辜无邪。她终是落败,抱起自己的包袱起身就往外走。

不久前她看见,旁边那个屋子也设有床铺,铺了被褥,她可以去那里栖身。

可是她也能确定,那间屋子就是董皇后生前的住所,也是她最后的身殒之处。

玉烛给自己鼓了鼓气,尝试着再次推开那扇门,手刚覆上,无数纷杂的念头竞相飞入脑海,嗡嗡地在她耳边长鸣。

是的,她害怕。

无论如何说服自己,还是不敢再迈进那间不久前结束过一名命运悲凄女子的房间。

其实,人有时也应宽恕自己。

玉烛长吁了一口气,决定妥协,放弃挣扎,她转身退回那间小屋,快速且坚定地对着朱翎栩说道:“我不住那间屋子。”

*

清宵雷雨,一尺惊梦。笙箫断,杯盏停,恍恍断魂。

沈筠觉得自己应是睡够了,从杯盘狼藉中抬起头,周遭的同僚也好,交游也好,餍足疲乏,就地而憩,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角落里貌美的乐伎打着呵欠,见他扫来,神色惶惶地抱着琴。

他摇头轻笑,缓缓起身,走到窗旁,推窗醒酒。

呼啸了大半夜,雷雨才舍得停歇。清冽就着泥土气息的风实在是沁人心脾,不出一会,酒气恍惚就散去大半。

楼下车驾来来往往,依旧热闹,不远处歌声悠扬,印证着浮华醉梦。诚然此处依旧是灯红酒绿,可远处的阑珊呢?

沈筠有种说不的失望一直盘踞心间。

已又是过了七八日,他才上书,向他老师——徐况表言时政臃闭的策论再一次石沉大海,今日在翰林院内,大学士陆正塬也是明显地避着他。

今日距来京城也已好几月了,却犹似半日,浑浑噩噩,庸碌无为。

酒醒后,稍稍有些清寒,他转头回望了眼,室内醉生梦死的同侪。

想来,有些决定终是应该许下了。

他转身继续眺望远处巍峨皇城。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2)沈兄,我知你最近愁苦烦懑,说出来,发泄出来,今儿大伙就是来陪你解忧的,既然如此,那就要快活。”见沈筠独自一人孑然立于窗边,早已喝得酩酊大醉的蔡修文踉跄走来,手勾在沈筠背上,大着舌头劝慰。

“好啊,蔡兄!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

沈筠不动声色地将蔡修文的手从肩上拿下,快步朝里走去,嘱咐歌姬乐伎将房间内所有的窗户打开,换气流通。

很快清冽空气充盈满室,驱散靡靡脂粉醺酒气息,亦驱散无措彷徨。

人是一种很神奇的物种,上一秒还在伤春悲秋,下一秒就豁然开朗。就好比沈筠他自己,即已确定心之所向,就不再暗自伤神,转而换上一股的精神焕发,走到室中央,捡起地上散落的鼓槌,开始击鼓和歌。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他一边击打一边和歌唱之,见席上醉酒的人群悠悠转醒,手下鼓点愈加密集。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3)

一曲歌罢,时候已至。沈筠将鼓槌随手一扔,朝着众人揖礼一拜,“筠,三生有幸,得遇众友,然帝乡渺渺不可期,蓬山漫漫无长路(4),念莼鲈,愿东篱(5),遂就此别过。”

说完不顾席间众人一片呆滞、面面相觑,沈筠大笑着走出房门,一身落拓不羁。

三更天,清江楼外依旧人来人往,他眼尖,疾速走过,灵敏地抓住了瑟缩在角落里的小书童。

“不好好待在家中,在这里来干什么?”

见是他,小书童激动不已,反手就牢牢地抱住天降救星般的沈筠,“公子,我可算是见着你了!”

“既然来了,干嘛不进去找我。躲在楼外多久,被雨淋湿了衣裳没?”

小书童咂咂嘴,一脸惊惶地探头看了看楼里面,“我才不要进去呢!隔壁王大娘都说了呢,这里是盘丝洞,里面住的都是蜘蛛精,吸人精血来着。”

沈筠哑然失笑,带着小书童往家的路上赶,“洗砚,那你看看公子我被吸了精血吗?”

洗砚闻声,小跑到沈筠前方,一本正经地看着精神焕发、心情甚好的沈筠,连连摇头,“公子看着,精神得紧,也不像往日那般愁容满面。咦,难不成里面住的是忘忧解愁的仙子!”

“仙子也好,妖精也罢。洗砚,这世间的东西,总是要自己亲自去看过,才能下定论,而不是仅靠他人的只言片语,就一概定论。”

“好!公子下次来了,我就进去看看。”

“算了……算了,你还太小,这种地方也不是让你观摩学习的,更何况也没有下次了。”

听清沈筠所说的最后一句,洗砚疑窦丛生,忍不住问:“为什么呢?”

“我们要回家了!”

无异于平地一声雷,沈筠这句回家惊得洗砚愣在原地,待他回笼反应时,沈筠已走出好远。

他赶紧追上去,“公子……公子,老爷不是说,您这次上京城就是来当状元、做大官的吗?这状元是当了,那大官您就不做了吗?”

沈筠大手一挥,洒脱道:“不做了!”

洗砚收起惊色改换成哭丧,“那……我们这样空空地回去,是会被老爷拿着扫帚打出家门的。”

“打就打了,公子我替你担了,保证你完好无损。”

沈筠步子大,先洗砚到达家门,临近看见院门大开,头皮一紧,痛心地教诲道:“洗砚,以后出门前,还是要记得……将家门锁好。”

“公子,不用担心,这次家里有人看着。”

“有人?”

“喏……宁大人!”

“宁大人?”沈筠心中暗道不好,可也只得咬着牙顺着洗砚扬起的下巴,转身看去。只见一名穿着蘆灰色(6)麻布交领长衫的清矍中年男子从正屋中走出。

果然是宁磐。

“沈编修!”宁磐朝沈筠揖了一礼。

“学生不敢当!”沈筠赶紧躬身向来人回礼,“学生不知宁大人深夜到访,滞留在外,让宁大人久等,这是学生的过错。”

宁磐走近,亲自将沈筠扶起,“沈编修不必如此,这原本就是某不请自来。”

“夜深露重,寒气袭人,大人里面请。”沈筠微微垂首,摊手,对宁磐作出一个请的姿势。见宁磐快踏进屋后,才转身对着洗砚挤眉弄眼,悄声问询:“你怎么不早说他来了!又或是早点去寻我。”

洗砚委屈十足,“那不是一见面,公子就胡茬斜杠,将我想说的岔开了吗!”

见他这副呆样,沈筠心力交瘁,抬起手,佯装要打过去。

偏巧前方的宁磐有双顺风灵耳和千里明目,即使沈筠刻意将语音压低,他也听得一清二楚,和善地摸着胡子,笑笑开口,“沈编修勿要责怪这小书童,是某见大雨倾盆,贸然外出,即使带了雨具,也会湿透衣衫,不忍罢了。”

沈筠扫了眼门庑倚着的陌生雨伞,结合刚刚宁磐的一番言论,肯定宁磐衣衫已湿,于是赶紧再朝宁磐一拜,“是学生的罪过了。学生担忧大人久着湿衫会感风寒,若大人不嫌弃可先换上学生的衣衫,待学生将大人的衣衫托人浣洗好后,再送上大人门庭。”

宁磐一顿推脱,说什么也不肯换衣,沈筠无奈之下只得让洗砚往炭盆里生起火,借着明火炙热,烤干宁磐的湿衣。

他主仆二人自归家后,就一直为接待宁磐这位大人物里里外外地忙碌,洗砚主屋生火烤衣,沈筠厨房沏茶。宁磐为此也很是不自在,坐立难安,见沈筠亲自捧着热茶走进主屋,他赶紧将一直放在桌上那三尾已死透的河鱼提起,交给沈筠。

“初次登门,只备上了一点薄礼。”

沈筠愣看着宁磐手中那三条已魂归西天的肥美河鱼,头疼不已,一时间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倒是宁磐看出了沈筠的犹豫,拉起沈筠的手,直接将鱼交挂到沈筠指间,颇为不好意思地开口:“这是某在巷口买的,是村民今日新捕的,刚买时还活蹦乱跳的,现在这番想来应是这鱼脱水太久,才会如此。”

沈筠从鱼身上收回视线,重新聚于宁磐身上,细细地打量起这位扶大厦将倾、力挽狂澜的治世能臣。此刻他已脱去朝堂上那身绯红朝服,一袭粗布麻衣,寻常得如同这天下亿亿万万的普通百姓,甚至更为消瘦、平凡,却并不影响他直挺的脊梁、开阔的胸膛依然是那般巍峨雄伟、海纳百川。

读书时,沈筠听百姓们说宁磐是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来京的半年里,他亦听过不少人骂宁磐,这些人有同僚、同门,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老师徐况的那句评价——宁磐是一把刀,直插人心。可他深入了解后,认为这的确是把刀,不这刀剜得是大明的腐肉烂疮。

可即使是认同,他与他,也不是同路之人,更不应有私交呀!

宁磐曾也是他老师最为得意的弟子。可在怀来之围后,宁磐驳南迁之议,拥兴庆帝登位,保卫北京迎战瓦剌,护河山,驱胡孥,改革兵制,可也成为兴庆帝的孤臣,兴庆帝最信他,慢慢地……宁磐就与老师为首的清流一派渐行渐远,最后势如水火。

可自己呢?是众所周知的清流党魁——首辅徐况徐阁老的得意门生。无论他辞官与否,同宁磐私交有了牵扯,都是对恩师的一种背叛。

必须疏离!

沈筠想明白此中厉害后,对着宁磐再是认真一拜,也问出了自己从今晚见到他起,便困顿于心的问题,“学生不知宁大人今日到访,又何贵干?”

宁磐没有听出沈筠语气中的疏离,或是听出了,假装未听见,摸了摸胡子,祥和地开口:“沈编修不必如此,算起来某与沈编修

算同门,沈编修唤某一声师兄也是应该的,也更显得亲近一些。”

套交情!

无事不登三宝殿!

沈筠啊沈筠!你是何德何能让已身居高位、被逐出师门的便宜师兄缅着脸上门来讨交情啊!

沈筠自嘲地笑笑。

笑罢,又因着实是厌了这庸碌无为又虚伪至极的官场,没什么好脾性直接冷脸道:“大人不必如此,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下官惊闻家中母亲因思念下官,精神恍惚而至跌倒,心生愧疚,已决意解佩(7),在回乡之前,大人若有用得到下官的地方,可供驱驰。”

只是这番话并没有达到沈筠料想中那般劝退宁磐。

宁磐在惊诧之余,眼中蕴藏的更多是痛心以及无奈。他张了张口,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待沈筠转身出门时,他才急忙上前一把抓住沈筠,“沈筠,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你才入仕半年,你师从大儒明之先生,后又拜入徐阁老门下,是我大明开朝至今唯一的一个连中三元者。你前途无量……我看过你的策论,针砭时弊,对症下药,好得很!可你怎么突然就想不开……想要辞官了呢,是遇到什么事了吗?”

“大人别乱猜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父母年迈体衰,我心忧矣,有何不可。”

“不不不,这只是你的托辞!一个能写出‘愿以己身祭高阳,留得世间日长明’的人,心中是装有何等的锦绣山河,又是多想为生民立命开路,是不会轻易辞官的。”

“十二年了,我六岁写下的,连韵脚都不怎么押呢!一个黄口小儿随手写下的,大人又何必当真!”

“明之先生当真了,收你为徒,亲传诗书经义;我也当真了,对你寄予厚望,想在有生之年同你一起为这苍生、家国鞠躬尽瘁。”宁磐抬手轻轻拍了拍沈筠的肩膀,后又一手放开,背着他,朝前走去,深敛去那些奔涌而来的强烈情感,却又忍不住铿锵有力地表明自己态度,“我不许,就是不许!丢了你……是大明的损失。”

“大人不许又能怎样!是让我继续烂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庸碌无为,最后成为蠹虫吗?”

火已生好,眼下正烧得旺,沈筠将手上的鱼交给洗砚,嘱咐他收拾干净。择日不如撞日,索性就趁着今日,将鱼烤了还给买来它的人,也不算亏欠什么。

“你应该知道此次皇长子出阁升座,就是为日后册立为太子做准备吧!沈筠,我已向圣上举荐你为侍讲,同翰林院大学士陆正塬、国子监司业裴盛等人一同为皇长子殿下讲学,你虽资历尚浅,但却是明之先生的亲传弟子。陛下也允了。”

“大人!”这下换沈筠呆愣住,吃惊地看着面前的清瘦男子。

“我知你想说什么!我没有想过利用你挟恩图报,或是同你结党的意思。一是你有真才实学;二是因为你虽拜入徐阁老门下,这半年一直待在翰林院内编书,从没涉及过党争,所以这次无论是陛下,还是新党旧党抑或是清流一派都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宁磐照着沈筠的样子,随他一同就着石阶倚火坐下,“不过你除了为皇长子殿下讲学外,还会为宫中的皇子讲学,这其中也包括那位殿下。”

“哪位殿下?”

“孝端皇后薨逝,朝野上下才惊闻陛下有苛待长嫂子侄之嫌,旧党借此闹事引起争端并伙同清流一派向陛下施压,陛下仁爱,允了这次让翎栩殿下同几位皇子一同读书进学。”

语罢,宁磐站起身朝沈筠郑重一拜,徐徐阐述今夜冒雨前来的目的,“沈筠,我今日来,就是想托你,多照顾照顾翎栩殿下,那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没有缘由地就见弃于皇室纷争,倾轧于皇权斗争。他应同大明许许多多的孩子那般立于光明下,知世情明道义,而不是长困于一隅愚昧黑暗中寥寥过完此生。所以请你务必……好好教导他!他会是个很好很好的学生。”

(1)《孟子》

(2)唐李贺《致酒行》

(3)宋 蒋捷《梅花引 荆溪阻雪》

(4)前一句化自陶渊明《过去来兮辞》,后一句化自李商隐《无题》

(5)莼鲈、东篱:思念家乡,想归隐

(6)蘆灰:lu,二声,一种绿色

(7)解佩:辞官

注意!注意!男二出没了。

—————————

小剧场:

兔子:不怕……不怕……,我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灯妹:你就装吧……刚刚谁又哭来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绿竹猗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