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师,姓名夏玉雪,籍贯不详,出生年月不详。女性,口音官话腔,据容貌推断约嘉靖三年生,待查。其为杀部刺客,使用兵器为柔剑一柄,此剑为其自有,剑术亦为其自习得。其人武功卓越,擅长剑术,拳脚亦不弱,轻功身法更为卓越。工作成绩出色,至今受委任无一失败记录。“琴师”此号为其自取之名,因其通晓音律,随身负七弦琴一架,喜好于闲暇时或行动前后款曲自娱。
琴师性格内向,平素不常与旁人言语,于组织中无关系亲近者,然与其交恶之人有若干,如毒蛇叶青竹、蜘蛛夏兰等。其执行任务时,常着白衣,戴白纱斗笠掩饰面容。因其常仅杀目标而无视旁人,此衣着常为目击者见,故其在外界有“白衣人”绰号。
琴师惯常独自行动,故对其入组以来执行任务具体数量及详细经过难以明确查询。以下仅罗列其与同僚协同参与,有证可查之事迹。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经半年考察之后,琴师开始被安排外出行动。其第一项任务为追杀日本使团幸存者,即使团护卫泷川吉明。日本使团之任务系严世蕃直接命令。领导人为大火星,雷公付荣典、飞镖周志远、无赖梅季天负责搜索,琴师负责行动。使团船只烧毁后,目标左臂及身前受伤,漂流至山东临海一户渔家木屋藏匿,受家中一名孤儿照顾。雷公与飞镖以捕快身份进行搜捕,在行动过程中失踪,推测是在发现目标之后被杀。此二人失踪五日后,无赖发现目标所在并上报消息,琴师于三日后到达木屋与泷川吉明战斗并将其杀死,带回首级,任务成功完成。那名孤儿存活,后续信息不详,无查找意向。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琴师于陕西暗杀陕西布政司。该任务领导人为铁拳巴托里阿提拉,成员仅其与夏玉雪二人。此项任务非上级指派,而是铁拳本人申请,因布政司施政推行嘉靖帝修道理念,打压当地教派,法办教众,个人生活作风亦存在问题,阿提拉了解后对此不满。两人到达陕西后,琴师以琴女身份接近布政司,受召于夜晚进入目标府宅中为内应,打开后门让阿提拉进入。暗杀发生于府宅卧室,琴师于卧室外走廊拖延住护卫,阿提拉将布政司杀死。府宅及周边有护卫军队数百,在二人离开时阻拦,琴师及阿提拉成功脱身,任务成功完成,过程中杀死护卫六人,击伤士兵二十人。琴师亦于此战中受伤,胸腹肋骨骨折,于十日后痊愈。恢复速度不寻常,原因待查。
嘉靖三十五年五月,琴师于四川毒杀当地巡抚千金。该任务领导人为蜘蛛夏兰,黄蜂果冥玲参与,供应药品。千金本身长期患病,身体虚弱,长期居家。二月时,琴师再次以琴女身份接近目标,成为其琴艺先生,进入家宅,与目标相处四个月。六月十五上午,琴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千金饮用的茶水施毒,目标于当夜入睡后身亡,形成病故假象,任务成功完成。在任务过程中,琴师与蜘蛛多次表示过不愿继续执行,要求中止行动,两人因此常有矛盾纠纷,交恶即始于此事。此次任务之后,琴师本人亦出现身体严重不适情况,持续数月后痊愈。推测其当时同样饮过带毒茶水,是否蓄意不明,为何存活不明,难以查证。
嘉靖三十六年六月,琴师于西北某地,同数名成员共同行动,击杀兵部暗卫五九六。此事于组织中属机密,未能查到详细文案。避役曾于此项任务中秘密观战,据其说琴师在战斗过程中有很不同寻常的表现。避役言谈时话语带有颤音,似乎存在恐惧情绪,未多言其他。任务成功完成,存活者仅避役及琴师二人,琴师本人无伤。
——记录其一,木野狐
本词条尚未完善。受外界因素影响,编者已无法将此词条及名册其他词条完善。以下文字记录时间嘉靖三十七年七月,山西大同,太行山中。编者相信自身暗探身份已为该组织知晓,泄密来源不详,怀疑即为上封。编者现正处于外勤任务中,任务领导人为毒蛇叶青竹,参与者为千手连恩昌、避役、琴师夏玉雪及编者本人。暗杀任务,目标不详,怀疑即为自身。任务进展中,后续无法更新,存在不致命抓捕可能性,以供刑讯,若然如此有望与——会尝试撤离,然而评估成功可能性较低。此处山下有一座县城名为广昌县,城中一座寺庙名为阁子院。此名册将留存于阁子院藏经阁中,待日后安全时回收。现需策划安全撤离之计。
神明庇佑,十。
她就写到这了,这本名册也就写到这了,这是最后一篇,最后留下的文字。
木野狐的猜测是正确的,最后一次任务的目标的确是她自己,我们收到的命令也的确是活捉。但我在她逃离的过程中将她一击致命,事后按反击自卫上报,毒蛇对此感到很不愉快。那时候我在想什么呢?没有抓活的习惯,或许。顾虑她牵连我暴露的风险,或许。不记得了,具体记不清楚,过去的挺多事我现在都记不清楚。
说起来,这记录中倒确实没有任何关于我身份的文字。木野狐确实不知情,或许。知情了却没记下来,因为不希望向可能叛变的上封暴露一个志同道合的同行,或许。无法查证。
关于上封,她的猜想也是正确的。她的上封是南直隶户部侍郎,这个人姓郭,的确是投靠了严党出卖了她,但同时对严党也留了心眼,隐瞒了一部分收集的情报,想作为护身符或者把柄或者日后投诚的礼物使用。
嘉靖三十八年三月,我在南直隶,我从郭侍郎那里取得了许多他与组织的来往书信,也知道了许多木野狐收集上报的资料存放位置。他也知道这本名册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木野狐最终将其藏到何处。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问题,所以在得到了我需要的所有信息后,我将这个人杀死,并开始踏上收集那些资料的旅程。我和木野狐一样是一名组织中的潜伏者,我的上封是大内司礼监掌印,我的旅途终点是北京城,任务是将这些年来收集到的所有与组织相关的资料呈送上封。这是最后的任务,我当时那样想。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我在向太行山广昌县进发,我在路上杀死了几名追捕我的组织杀手。对我的追捕行动显而易见表明组织已经发觉我的背叛行为。这发觉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当时在郭侍郎的府宅我还是留了许多存活的目击者,当时我也还穿着一直穿的白衣。从那些杀手的口中我得知书生刘松在策划一次集会,召集山东河北一带的江湖人士,于河北获鹿窦王岭集会对我进行堵截。那是去广昌县最快的路,所以我不打算绕道。杀死不明细里的江湖侠客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道德负担,我当时那样想。
嘉靖三十八年五月,途径窦王岭,与河北侠客交战,于当晚和故人重逢,那个照顾泷川吉明的孩子,彼时匆匆一见,只有留存印象些许。再见也并不意外,也不是第一次再见仇家。月中旬来到广昌县阁子院,我尝试获取存放于藏经阁的名册,未成功。毒蛇叶青竹已带人在彼处埋伏,她与我一样都知道木野狐曾经来过这座寺庙,她也曾经带人来这里暗中搜查,但因为不知目标为何物所以未能搜到。我在与毒蛇的交战中负伤,顾虑在场对方增援选择逃离,未能成功获得名册。
嘉靖三十八年六月,在保定新安县杀死偶遇的无赖梅季天,并再见到那个孩子,她确实一直在追逐我,试图复仇。这一次与她的战斗比起上一次并没有多少不同,她的武术没什么进步,只是套路打得更好看了一些。离别之时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地点:十日后天津,思想给予对方应得的复仇机会。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若不是这个决定,我本可在天津拿取记录过往资料存放位置的密码簿之后便立刻离开。耽搁数日果然多生事端,梅季天一案为城中捕快察觉,离开途中受阻,交战……具体过程已无清晰记忆。彼时身负重伤,连日疲劳,以致神志不清,当然这不是战斗的理由,本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已成定局,多想无用。六月廿五至京城,与得知真相的故人同行。在京城停留的日子不长,但发生了许多事,不再多提。最后的任务完成,我也该走了。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重回太原广昌县,依然与故人同行。这个小县城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城外有一片野草地,很漂亮,四处环山。村里的孩子们很友善,上次匆匆一见,他们还没忘记我。决意定居于此,住于城外村中,工作于城内,为城中学塾琴艺先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很不错的结局,很光明的未来,我当时那样想。
——记录其二,夏玉雪。
如今,我最终将这本名册收于手中。数日阅览,至此时心血来潮,写下这些文字,更新我的词条。我不是专业的记录者,我的文字不像木野狐那样客观实在,对实际发生之事,叙述中也难免蕴涵主观感情,有些隐瞒有些略笔,无意修改。
这本名册应当交予我的上封,然过去一直不知其所在,故暂存我处,现在知道了,也就该上交了。自定居广昌县至今已有两年,本不该再从事杀手工作。然而杀人夺命之事,未曾有过中断,杀手这一身份,也始终未曾摆脱。过往种种从未了结,过去从未过去。如今,我又重新制造了更多的杀戮,制造了更多的痛苦。过去又一次回来了,过去的人也再见了,变了许多又好像没什么变化,我也是。我现在不知未来会如何。
她就写到这了,不过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还有赘述的必要吗?
关于曲小姐一字未提,这也可以理解,木野狐对巴托里阿提拉也没说多少话。调查者一贯如此,较少提及自身相关内容,有些情报即便是对自己的上封也是不愿说的。不过提或不提我也都知道,读者们也都知道。
并且我也没有上封,所以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当然啦,按照剧情设定这本名册是要交给徐阶的,作为他弹劾严党的佐证,所以我就直接把这一篇词条给撕下来自己保存。合情合理,玉雪是我的密探,我没有必要把自己人的材料也交上去审查嘛。
那么,依照前两段的惯例,还是再赘述一下时间线。这第二卷,她都经历了什么呀?
嘉靖四十年三月,在广昌县居住两年后,与曲秋茗重逢。彼时曲秋茗已加入组织,接替琴师的代号,跟随铁拳巴托里阿提拉执行保镖任务。
嘉靖四十年四月,曲秋茗留在广昌县,得知当地山贼即毒蛇叶青竹残党的动向。其白衣穿着被目击者误认为是琴师重现。
嘉靖四十年五月,太行山山贼首领召集山东河北江湖人士,对所谓白衣人进行围剿行动。任务领导人太行山首领刺猬任小仙,白石山盗贼、窦王岭云家及河北各门、山东济南唐庄、天津防卫队参与,均是旧时仇人。铁拳巴托里阿提拉亦听闻消息来此,意图保护曲秋茗。再次与众人战斗,死伤者众多。
嘉靖四十年六月,战后余波未平。天津防卫总兵队长吴九对白衣人展开调查,结果为铁拳巴托里阿提拉所害,嫁祸,其收集资料亦因此为当地官府知晓。铁拳随即发起决斗,身死。她则重新见到上封,也就是本人。她将这本名册交给了我,相应的,我也将任务交给了她。
嘉靖四十年七月,她受命前往日本,为我运送一批货物。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新的朋友,也认识了一位旧的仇敌。死去,然后——
都不知道还再重复这些干嘛,这都是已经知道的事情,这一篇都是已经知道的事情,所有前文的整合罢了,像个总编集一样,把之前的镜头剪到一起凑一集时长,这种手法我也不是第一次玩,玩多了也挺无聊。她活了,我倒是没活了,临时起意将第二百章作为第二卷的结束,也因此临时起意要写一个结放这,想不出写什么就只能吃老本。
读者们将就看看算吧。
再多说点,虽然说得再多也都是早已知道的往事,和过去已经说过的没有区别的事。
她的过去,最早最早的过去,只是一个名字,“夏玉雪”三个字,取自《诗经》中的那一句诗,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名字呢?我也不是很清楚,想到了就随手一用,用在那最早最早的作品中当一个可有可无的花边,仅此而已。
然后才是这个人,身着白衣,戴白纱斗笠,乌黑长发随风摇曳,手捧七弦琴的形象。坐在马背上,穿梭在野草丛中,这样一幅画。为什么会画这幅画呢?我也不是很清楚,想到了就随手一画,上课比较无聊练练笔,仅此而已。
然后是围绕这个形象,更多更多的设置,更多更多的故事。用一柄软剑,这武器的灵感来自一部很好看的武侠电影。杀人前弹琴,这桥段来自……嗯,蛮多小说都用过类似的设置。矛盾的杀手,内心情感丰富却不会表露的杀手,最后的任务等等,先例不胜枚举。
不必再说更多了吧,就这么不用心地创造出来。
然后将她投入杀戮场,满足本人一些爱看血流成河的愿望。这工作的意义就是如此,这工作她做得还真挺好的。虽然没……呃,没大火星做得那么好,但也挺好。我喜欢写她工作的文字,我最喜欢看死人了。
她这一做就到了如今,算算七年了,中间还休息两年,当然这两年也没闲着。
我呢,对我来说也有五年了,中间休息一年,当然这一年也没闲着。
跑题了。
年复一年,制造死亡,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做着无意义的工作。年复一年,以漠视的态度面对身边的生死,以矛盾的心情对待手中的鲜血。将内心封闭,拒绝去感受喜悦和痛苦。当然啦,偶尔的,在那平静的表情下还是有情感涌动的冲击,空洞的双眼中还是有惊醒觉悟的光芒。两年休闲时光,乡村中的教书生活,过得也挺好不是吗?
不过我想她和我,还有你们,大家都知道,这一切在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过去始终没有过去,过去的伏笔始终没有被浪费。只要故事继续,戏剧冲突就会继续。
所以年复一年,从暮春三月,到早秋七月,相同的情节依然在不断地重复,相同的人依然在不断地杀戮。走遍天涯海角,面对新仇旧恨,始终如此。
直到最后,迎接自己的陌路穷途,自己的结局。怀抱恨意离世,留一份不甘又无可奈何。一场没有见证的决斗,一次敷衍随便的葬礼,一个不曾再见的故人。一把火烧尽所有,人世间再不留下任何痕迹,仿佛从未来过。
不过,也并非如此,或许。
春去秋来,从东方沿海到西方塞外,从南方丘陵到北方平原,一路上行走,留下的足迹还未磨灭,奏响的琴曲还未消散。春去秋来,爱恨情仇的烙印还留存心间。或许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但记忆中的风景证明你去过。
记忆中的风景,年年不同。
野草发出了嫩芽,结出了细穗,枯黄后凋零,留下土中的根须在来年再次获得新生。新生的并非故去的。
你也是。
在这个七月的末尾,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死去,然后重获新生。
重获未来。
过去都已经被写下了,形成文字存于案中。现在都已经被见证了,记于脑海留于心间。未来则还是空白的,还未被书写,还未被证实。纲要虽然已经拟好,但临场发挥这种事,我们都不是第一次做了对不对?我也有一些主意,你也有一些想法。在笔落于纸面上,指尖敲击键盘之前,新章节发布之前,一切都依然未知。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有无数个改变的机会,让现在和过去不同,未来和现在不同的机会。
你会看到的,你会创造的。
你的人生还没结束呢,我的文还没写完,这一篇小百科也还没写完呢。
我想给其加入一些新的内容。
本词条尚未完善,你可以帮助我将其完善。
一起面对未来吧。你的,她的,许多许多人的,我的,我们一起编排编排,相信这未来可以是很美好很光明的,我喜欢快乐结局。
我要继续动笔了。
——记录其三,作者自述。
再多说点,真是不知道这章写什么了。原定第二部的情节到此远没有结束,就决定将它结束然后再开第三部,所以这结也是赶鸭子上架一样的结果。想不到该写啥,主线已经圆满了不像第一部(为了分字数将最后的结和第一百章分开),支线前面也写了太多不想再写,所以只好吃一回老本搞个总编集一样的东西。甚至搞总编集都不是第一次搞,《食人魔》里面搞过一次(又在说查找不到的其他作品)
这一章更得很慢,一部分原因如上,想不到写啥。另一部分原因嘛……《黑暗之魂三》太好玩了,于是我又购买了《黑暗之魂重置版》(也就是黑魂系列第一部的重置),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给我写文很多启发,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游戏中对于西方武术有很多具体展现,如果早点了解,当时我设计阿提拉的欧洲剑术就不会那么单调了,他那一套完全按照刺剑来写的,可以更贴近直剑加入一些挥砍的动作,臂铠也可以用来弹反。黑魂里面人物说话那种四平八稳的腔调我也很喜欢,在本文中也有很多应用。游戏中悲凉的气氛,伟大人物的凄凉末路也很带感,某场战斗bgm(玩过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是哪首)可说是完全出人意料的,并非激昂或紧张,而是舒缓悲伤的氛围,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学习。我也很喜欢游戏里具备良好品质之人与主角立场相对这种设定
说回自己的事吧。接下来就要开始第三部了,剧情还是原定第二部的延续,我觉得读者们应该都可以想到一些内容。比如王红叶的婚礼,俊秀的计划和唐青鸾的冲突这些肯定会有,对吧?除此之外的一些情节我倒是还得再想想,夏玉雪和曲秋茗那部分什么的。文章结构肯定也不是第二部的双线模式了,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还需完善
关于第二部最后是不是要写点感想什么的?写吧:
先说说这第二部是怎么想到要写的。大概是在漫画不画了,开始写文之前的那段时间吧,经常会有事没事瞎想些东西。第一部的原本就和现在一样到唐青鸾和夏玉雪在村庄再见结束,然后呢我就觉得,你看唐青鸾学的是日本的阴流剑术,用的是日本的太刀,但第一部从头到尾都是在窝里斗是不是,打的都是中国人?关于日本、倭寇什么的根本没提,只有最后结尾时提到戚家军算是和历史挂上一点勾。关于日本的事可以再多写一写的嘛,于是就想继续写个第二部和倭寇有关的
比较想突出一个就是她自己学日本武术对付日本入侵者这种矛盾,在此多编排文章。不过如果矛盾仅仅如此就有点太容易解决了,所以再加深一点,让她和曾经的泷川吉明的家属做个对头。那时候……应该是已经开始写文了(记不清,日子太久),大概定了一个呃……叫泷川樱的女的,唐青鸾喜欢她,然后她又喜欢另一个日本男人,来点小三文学加强矛盾嘛。期间查了很多关于倭寇的资料,知道了汪直这么个角色,也知道了原来倭寇也不都是日本人,也是有汉人的,决定穿凿附会一下把她设定成汪直的女儿,喜欢的那个男的自然就是俊秀。泷川樱这名字作为日本名来说太烂大街了点,我又想将她写成和唐凤很像的人(来点替身文学加强矛盾),唐凤的代表色是红色,就叫泷川红叶了,嫁入泷川家改姓(后来知道日本古代没改姓这回事因为本来就没什么姓)前就叫汪红叶,再后来又知道汪直的真名是王锃,日本方面也是叫他王直,王红叶这个角色就有了(总觉得汪红叶更好听呀)
呃然后嘛这时候就开始想一些片段了,基本都是临时起意的那种,需要整理汇总。我记得最先想到的一个片段是唐青鸾被王红叶抓住,然后两人在一起比武,唐青鸾用木刀被削断后拿断茬和她打成平手这个剧情,挺不错,很帅气,留存。另外还想到了一些呃,就涉及到现在还没写的情节了,所以在这不剧透
王红叶喜欢的那个男的,一开始没定是俊秀,但是写文中出现了俊秀这个角色就拿来嫁接上去。最初设定是继承老哥在幕府的职位,奉幕府的指令搞搞震,同时内心对此挺不爽……这部分之前讲过了,这个设定一直用到足利义辉出场的时候才决定更改。原因历史人物不太想搞莫须有(说到这顺便一提,飞龙国那部分,关于张琏皇帝卖船给日本,这也有点莫须有的意思,搞得和勾结境外势力没区别了。我打算在第三部把它圆一圆,到时候如果还是圆不上就返回去改前文,先放个保证在这)(回去改了一些前文内容,后面再圆一圆)
庄无生和卓五通这两位在第一部打过酱油,第二部为什么想起来把他们拉回来呢?我不太记得最早是怎么想到的了,应该是为了和第一部构建一点联系吧。这两位我挺喜欢,喜欢的角色可不能浪费哦,压榨到死才合适。把卓五通写死是为了表现出王红叶这个人物的敌对立场,制造出她和唐青鸾之间的矛盾。我是真要让她杀人的,当反派可不能光说不做
庄无生到日本学艺追杀这一段,一则是为了以他为载体写写日本武术(以及作为日本空手道雏形的琉球拳术),二则是与唐青鸾做比较,他是唐青鸾内心矛盾的一面体现
阴流剑术这个当然必写,不用多说
情节想了七七八八,整理整理,唐青鸾这方面的故事就有了,然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夏玉雪的故事。在第一部结尾她已经安安稳稳地待在小村子当老师,现在要继续写,可不就得把她再拖出来干活。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过去的仇家来寻仇,曲秋茗这个角色的雏形也有了
关于曲秋茗,最早没想到会在第一部先出场。最最原本的预设是呃……她是夏玉雪的某个仇人,来找夏玉雪寻仇,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质疑理解这个过程(没有成为),最后老一套的化仇为爱。会有一个人引见她进入杀手组织,那个人最初想的是刘松,因为最一开始刘松也是能在第一部中存活的
当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在天津因为我没剧情可填充了,就让曲秋茗提前出场。名字由来:秋是和夏以及雪(冬)相对的,曲和琴有关系,茗呃……清新的那种吧,大概大概
引见的那个人也不打算定刘松,我不喜欢他,换一个
夏玉雪怎么的也得和泷川俊秀来打一架,对吧?所以也要去日本,嗯,这么一来就是也在往东跑了,也不是往西边。倒是确实有过一个念头就是一直往西走,过欧洲美洲最后绕地球一圈再到日本,但这也太不现实了写不下去
大概想了这么多就没继续想下去,再继续想就是写完第一部之后
这时候就得仔细想想
唐青鸾的故事是和东方的日本相关,相对应的,夏玉雪的故事就决定和西方相关了。最先想到的是《邻二》的人设库中存放的那位英国人白兔卡罗尔还有日本人美工刀冈田片折这一对,在此作为西方代表出个场吧。设定就是奴隶贩子,当时可是真卖奴隶。但老卡这人太有意思,就不把她描那么黑
然后要想的是曲秋茗那位引见人,也定一个欧洲人吧,作为一个逐渐西化的过渡。我有想过定法国人,一位类似圣女贞德的人物,但没具体想好。那时节我还画过一个“女同吸血鬼”什么的小画,画的时候查了一些和巴托里·伊丽莎白有关的资料,发现她就是1561年生人,决定在这里做做文章。查到一个当时的谣传说法是她有位双性恋的姑妈,想着不如就从此入手吧。匈王阿提拉这个人物我印象很深,以前听说过一些事迹,决定用在这了呗。于是就有了巴托里·阿提拉。人物形象参考自我从前设计的一个跨性别角色,打算用在《颓唐》里面的,但那漫画后来就废了。嗯,这事之前讲过。他一开始设定不是什么好人,醉酒家暴,后来也改好了。因为把他改得很好,相应地也不想让曲秋茗重新喜欢夏玉雪了
夏玉雪的故事里占比很重的是宗教方面的内容。一开始会想到是因为中学历史学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嘛,这个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代表,所以就决定用一用喽。不过现在比较后悔这个设置,因为这个话题是很严肃的,远比我想象的要严肃,不适合在小说中由我这个无宗教信仰人士做半吊子的讨论,即便我不曾说过其什么坏话,也不曾表达过什么有立场的主观想法,但最妥当的做法还是提都不提才对
第二部是双线剧情的设置,这样设置当然是因为情节,两位主角身处异地嘛。每个人的情节各自十章一段交替进行也比较清楚。说到这个十章一段第一部就有,最早还是无心为之,后来发现了就一直沿用下去。第二部剧情设置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以时间为线索,具体到月旬,这样设置是因为戚家军那一部分牵涉到很多历史事件。这个时间线索设置我觉得挺好,令文章很有真实感,不过麻烦就是编排时间很烦
以上呢是一些人物和情节的构思来历,然后嘛之前提到过,最初设置的一些情节只是作为长度一到两章的穿插,后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略不得,所以改成了十章一段的篇幅,也就导致原定的一百章到现在也才写了一半多,剩下的放第三部去写。另外读者们应该也发现了,这第二部的字数是一章比一章多,从最开始的八千字到现在一万两万的,该说是本人写作水平提升了吗?(翻白眼)我也曾经试图控制过,结果一删就觉得哪哪不对劲,所以后来索性摆烂不管,只要控制在三万字以内能发出来就行
另外说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事。第二部写到第五十章的时候,我断了一年的更。因为当时感觉已经有点写不下去了。第一个是字数越来越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增多的字数搞得文章结构怪怪的,前期铺垫太久后期结尾又太突然。第二个是王红叶的形象和事迹给我带来很大压力,我是把她设置成反派的,让她杀人放火,真做出来了又觉得写得太重,她本来身份就是个敏感话题,关于后续我到底该如何对待她是很矛盾,就像唐青鸾一样,想要看到她的好,又忽视不了她的恶,不知怎样的尺度才最为合适。直到现在也经常在矛盾这一点,每每看到一些和日本有关的负面新闻就会想到她,想到自己设置这样一个角色是不是有违道德。因为这两个原因停了更,打算梳理一下后面的情节,结果一想就是一年
当然这一年也不全是在想这个,这一年里我还写了《欧叶妮》的第二幕,不过一直都是在本地文档里写,等第二幕全写完了才发上去。原因嘛之前也说过,其对时间精确的要求需要我在写的时候不停地修改前文,反正是养成了这个习惯,《欧叶妮》以后的更新也会是这种恶心人的节奏
反正一年过后重新开始继续写。经过一年的思考也可说是有收获,写起来感觉和之前大不相同。字数上开始摆烂,多就多,要紧的是把想好的情节都写出来。对王红叶的处理也有了点眉目,当然现在也是一直在思考,把握住平衡吧。同时也对一些原先预设的情节做了修改,比如决定不让曲秋茗和夏玉雪旧情复燃了,把巴托里·阿提拉写得好一点,以及确定他是跨性别,查找了许多信仰方面的知识以及思考在这方面的尺度,给阿库玛和诺玛更多的独立戏份之类的。一年的闭关修炼,感觉自己在情节设置和文字功力上也有了很多进步,比以前成熟了很多,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经历
不过当然啦,断更一年,熬苦了各位久等的读者朋友们,对不起呀,向大家道歉
接下来的第三部,是要继续写第二部没写完的情节,以及要想一些新的情节和人物(当然也有可能决定不想了),拭目以待吧,应该很快就能开始
反正这第二部就到这里结束了,无论如何也就这样了。2023年10月4日,历时四年五个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5章 结,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