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青雪 >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黑衣人

青雪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黑衣人

作者:黑叶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4-01 15:03:07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清晨,当阳光透过窗户照入,林间鸟鸣之时。曲秋茗醒来了,发现自己身边的床铺是空着的。她推开山间小屋的门扉,看见阿提拉在院子里,面朝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已穿上了黑色的斗篷,站立在那里,低着头。

秋茗知道这是每一天的晨祷。于是她也不会去打扰,只是倚靠着门框等待,初升的朝阳,被树影分割成一点一点的,在她的脸庞上洒下金色的光辉,她望着那伫立在朝阳前的缄默黑色背影,在平地上投射长长的一道影子,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早上起来,能够看见所爱的人,真好。

巴托里·阿提拉黑色的波浪般的长发被山风吹拂,在光照之下有淡蓝色的光泽。秋茗听见从他口中低声吟诵出日常的祷词,听不懂,因为用的是故国的语言。秋茗想,等会要问她,那祷词又是何意,这样下一次自己便可和她共同祈祷。

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段时间。然后她看见阿提拉将左手缓慢地抬起,按在心口,右手举起,五指按在额头上,然后向下移至胸口,再指左肩,再指右肩。形状,如同手中握着的,一直佩戴着的那信物,其含义或许也是一致的。秋茗当然听过阿提拉讲述那个故事,知道那位由神化身降世于凡间,为世人承担罪恶的圣人的事迹。

她也跟着阿提拉的动作,右手指向额头,胸口,左右肩膀,也画了一个十字。她这是在向神致意,向圣人感谢,向灵明祈福。还是,只是单纯的模仿爱人的动作?

她自己也不清楚。

画十字似乎是晨祷仪式结束前的最后一个动作。阿提拉抬起头,转身,向门口走来,看见了秋茗。

“早安。”第一声问候。

“早安。”

第一声回答,“这才什么时辰呀?感觉好早哦。”

“大约五……寅时将尽。”

阿提拉看了看地上,自己拖得长长的影子,回答。

“昨晚没睡好吗?”

待后者走近,秋茗便仔细地看清了那张脸,她看见那张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消沉,疲惫,看见那白皙面孔却比以往少了几分血色,双眼周边却染上了一层黑晕。秋茗用手在自己的眼睛周边指了指,作为示意,“你看起来精神好差啊,阿提拉。”

“有一点。”

回答也似乎不同以往那般精神,“我做了一个噩梦,然后便不太能睡得着了。”

“啊,怎么这样?去补一会觉呀。”秋茗有些担心,不喜欢看到面前人的不佳状态,“你梦见什么了?”

“没什么。”

阿提拉望着对方,愣了一会才回答,稍后又补上一句,“我不记得了。”

“那,你快回去睡觉!”

“不用了。”阿提拉摇了摇头,卷发也随之飘动,“我暂时还不困。并且,马上还有事情要做。现在该走了,我本不想惊醒你的。”

“去哪里?”秋茗问,“做什么?”

“……买菜。”

迟疑的回答,阿提拉目光转移,避开她的视线,“蔬菜没有了。”

“昨晚不是还吃了菜吗?我看袋子里还剩一些的呀。”

“今天早上去看,腐烂了。”阿提拉说,“天气逐渐炎热,蔬菜也存放不了多久了。昨晚吃的菜已经是不新鲜的了。我本该昨天买米时一并带回来些的。”

“也不必今天就去……吧。”

秋茗不愿他离开。下山路途遥远,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她知道阿提拉并不愿意去做这件事。她不愿对方勉强,因自己而勉强,“一天不吃菜,也没事呀。”

“可谁知道我们要在这里待多少天呢?唉。”

叹息,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长期不吃新鲜蔬菜,身体会出问题的。”

……沉默,彼此各自想着彼此的心思。买菜做饭本是寻常生活中的小事,此刻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很重要,很难抉择的问题。因为现在过着的,并不是寻常生活吧。

怎么会是呢?

秋茗感觉有些难过,早上初醒时的好心情一扫而空。居住山林,与世隔绝的二人世界,听起来很美好,然而现实却是,他们是不得不困居于此的两人,被迫远离人世的。小屋中空空荡荡,唯有单薄的被褥,上锈的铁锅,掺着泥沙的井水,以及化为灰烬的篝火。他们随身携带的银钱铜板,在此毫无用处。她们的日常生活,连饭菜都无法保障。

这一切都是因为谁的执念呢?都是谁的责任呢?

坚持不肯离开,只为一个毫无意义,毫无实现可能的念头。

却让身边的人背负困难。

“我走了。”

阿提拉转身,走入屋中,找到一个麻袋带上,袋子空空荡荡,低垂着在他的手中晃动,像一只拔过毛的死鸡。他沿着山路离开,出发,向着密林中走去。

“等等,等等。”

他回头,发现曲秋茗一边朝他叫喊,一边将小屋的门关上,锁好。秋茗的手中也同样拎着一个空麻袋,“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了,留在这里看家吧。”

阿提拉的话是徒劳的,曲秋茗已经小跑着到他的面前,身上也披了件黑色的斗篷,“你跟着我去做什么呢?”

“帮你分担一些。”秋茗回答,微笑,“不能总是你一个人扛着,对不对?”

“没那么多,不需要两个人。”

“不能总让你一个人扛。”坚持。

“……好吧。”

他犹豫片刻,还是同意了,点点头,继续走路,“走吧。”

“走吧。”

曲秋茗跟上。山上小路坑坑洼洼,她脚步轻快,一步一跳,似乎已从刚才的沮丧中摆脱,又变得快乐起来。能够和身边人同行,她是很快乐的。

巴托里·阿提拉却还是和先前一样,脚步有些沉重,低着头,心事重重,精神不佳。秋茗心想,他昨天晚上的确是没有睡好。

不知他做了什么噩梦。

“夏先生。”

行走在城中,夏玉雪听到背后传来熟悉的呼喊,她知道对方是谁,只得回头。

“吴队长,又见面了。”

她看见吴九朝她走来,打招呼,身后还跟着几名捕快。虽然心里思绪万千,但是她脸上还是摆出微笑,“昨日才见,今日又见,真是巧。”

“是啊。”

吴九回答,也是带着微笑的表情,“夏先生这么早进城,赶着上课呢。您辛苦。”

“不,我今天并没有课。只是趁着赶早集的时候,买菜而已。”她举起手中的篮子,“乡间虽有菜地,但毕竟种类比较单一,所以我也常来城里的早市买菜。”

“这样。”

“吴队长,找我有事?”

“不,不不,我今天也并没有什么事。只是日常巡查而已。”吴九回答,摆摆手,但一双眼睛却盯着夏玉雪,目光打量着,“正巧遇见,便来打个招呼。”

“这样。”

一模一样的回敬,“您是辛苦。若没什么需要我做的事情,吴队长,我的菜已经买好,我也正要走了,下次见。”

夏玉雪的话说完,转身便打算离开。她其实并没有买好菜,篮中只有几捆茼蒿。但她不想再与面前的人接触。对方眼神中的怀疑和刺探,她怎么会察觉不到?当然走为上策。

“诶,先生留步。”

当然,她也知道,不可能这么轻松便可脱身的。刚刚迈开两步,只得停下,再次转身。

“确实找我有事,吴队长?”

“是啊,呃,实不相瞒。”

吴九又走上前,挠了挠头发,看起来似乎有些为难,当然,是伪装,“最近遇上个情况,不是很清楚,恐怕要请教先生。”

“我倒是不知,吴队长也知晓音律?”

“不不不,不是这方面的问题。”

吴九笑了起来,摆摆手,“说来也话长,夏先生。我和手下还赶着办事,不如边走边谈。耽误您一点时间,劳烦同行。”

并没有给自己拒绝的机会。夏玉雪想,看来今天这个麻烦事情是摆脱不掉的了。只是不知对方这次要做什么,或许只是借机问话,或许是诱骗,或许是摊牌。但不管是什么,她都要面对。

“这……好吧。”

犹豫片刻后,她回答。

“那么,请。”吴九做了个邀请的手势,顺便招呼身后的一个捕快,“嘿,小莫,过来帮夏先生拿一下东西。”

“谢谢。”夏玉雪将篮子递给捕快,跟着吴九走去,“吴队长,不知我们要去哪里?”

“先生,您应当知道这城西北角,靠近城墙有座寺庙。”

吴九边介绍边走,走在她身边,“有些年头了,是座古刹,叫阁子院。平常香火也旺盛,先生从前该去过那里,熟悉道路吧。”

“对,我去过。”

夏玉雪回答,面色平静,走着,步伐平稳,不会显示一丝慌乱,“离我们挺近的,三条街就到了。只是不知,我们去那里做什么。”

“我会向先生解释的。”

寂静黑夜,家家户户,早已熄灯。街道上也不会再有人来往。然而,从某一处转角,某一个阴影遮蔽的巷口之中,出现一个白色的身影。踏上空无一人的大街。那白色衣衫,在晚风之中飘摇,如同雪花。那个夜行人,斗笠上垂下的白纱遮掩面容,手中的剑,泛着寒光。步伐节奏稳重,脚步却没有一点声音,不会惊起行道树木上栖息的鸟雀。谨慎地四处观察,似乎期待着,从街道两旁的无数阴影之中,不知何处会突然出现敌人。然而并没有,她便知道,敌人均埋伏于目的地之内。她便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一场恶斗。

夏玉雪朝着阁子院走去。

阁子院的确距离集市不远。一行人走在路上,她看着街道两旁的房屋,树木,熟悉之余,不免感到有一丝陌生。毕竟,上一次走过同样的道路,是在黑夜,白天黑夜,相同的景观也会很不相同。以及毕竟,上一次走过同样的道路,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两年未曾再去。

如今故道重行,不免会想起些记忆。

那并不是非常好的记忆。

寺中此时并无多少人。一来,因近日多处殿堂老旧,需要修缮,暂时不对香客开放。二来,此时正是早课之时,僧人多数在诵经,只有几位年轻的知客僧接待他们,菜篮也顺便寄存了下来。夏玉雪身处空空的寺院里,听见不远处文殊大殿中传来的诵读声,看见月台上那两棵高高耸立的古松,不由得又再度回想起过去。记忆潜伏于心中,令她感觉沉重。

过去,过去从来没有过去,始终还会回来。

夏玉雪感到左肩的伤处还在隐隐作痛。她抬起左手,看着的却是另一处早已痊愈的伤口。

听见,来自过去的声音。

“我等着呢。”

充满恨意的声音,在这寺院中回响,在她的头脑中回响。

“我来了。”

她在心中答复。如今来此做什么?

当初,来此又做什么?

满腹心事,她的脚步却不停,继续跟着吴九和捕快,绕过文殊殿向里走去。直到面前出现一栋建筑。过去,她并不曾有机会见到这建筑,现在却终于看到了。那是藏经阁。

“多有叨扰,小师父。”吴九向知客僧行了礼,知客僧离开。他走上殿台,走到门前,按特殊的节奏叩门。

门打开,门内站着的也是一名捕快。

“吴队。”

“有什么动静?”他问。

“暂时没有。”

“好。”吴九转身,对身后捕快命令,“你们各自去指定位置,等候指令。夏先生,请随我入内。”

捕快领命四散,夏玉雪走入藏经阁。她之前从未入内,一开始是不能,往后是不愿。

大门在身后关上,那个开门的捕快坐到门旁等候。两人踏着台阶上楼。藏经阁第一层做法事,第二层存放经文,第二层放置着书架,书架上是一册册佛经教典。夏玉雪双眼从那些书籍中扫过,目光稍稍停留在其中一本看起来并不特别的典籍上,然而很快便又再度不动声色地调转开来。

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他们继续向里走。经过书架后,来到窗前。窗前亦有两名捕快坐在那里,匍匐着身躯,透过窗户纸上的两处破洞朝外观察。看到吴九来了,其中一人转身。

“吴队。”

“有什么动静?”吴九又问。

“暂时没有。”也是同样的回答。

“好。”他转身,手伸向夏玉雪,对捕快介绍,“这位是夏九先生,是我请来相助的。”

“夏先生。”他们互相打招呼。

“这两位,还有刚才那几位是我从济南带来的手下,现在暂时在衙门充任捕快。”吴九又对她介绍,“他们都听说过了先生的事迹,都对您深为敬佩。”

“过誉了。”

夏玉雪点点头,判断局面,应当是与自己无关。这令她稍微放心了一些,然而依旧警惕,“那么吴队长,您找我前来此处,究竟所为何事?”

“请过来看。”

吴九领着她走到窗前,戳穿一个窗洞,夏玉雪通过孔洞朝外看去,发现对面,窗户所对的方向,是寺院自有的一块耕地,种植青菜。此时正是成熟时,田地中一片翠绿。

“大约是一个月之前吧。”吴九站在她身边,开始说明,“管菜园的僧人发现菜地中被人偷去了约有三四十株菜,当时报了官,但也找不到贼人。”

“的确不好寻找。”

夏玉雪回答,“可能只是县城之中的闲杂人等,一时兴起取闹,偷了菜回去吃或卖掉。事后要找出确切何人所为是很困难的。不过吴队长,这种寻常偷摸,还不至于劳动您费心至此,派人日夜看守吧?”

“当时也没注意。”吴九接着说,“但是之后,直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城周边的村庄陆续有报案称菜地,或者粮米遭贼光顾,细细查访,发现每隔三五日便出现一起,并且地点四处分散,这就有些不对劲了,您觉得呢,夏先生?”

“或许是团伙流窜犯案吧。”夏玉雪回答,离开窗洞,“吴队长,我也不是办案的专业。您问我的意见,我又能帮到您什么呢?”

“夏先生,是这样的。我知道您居住的村庄,曾经屡遭山贼流寇侵扰。您也曾在村里领导村民们防御。所以我想,您或许能够帮忙想一想,提供意见。这种情况您有没有见过?这有没有可能,是太行山的贼人下山偷摸犯案?”

“只偷菜粮?”

“是的。偶尔也有肉食,但不曾盗窃过财物。反而,很奇怪的,都会留下远高于应有价值的银钱抵偿,所以一开始会主动报案的人也不多。”

“这样,可能是山贼吧。”原打算离开,听到对方的说法后,夏玉雪突然又对此事表现出几分兴趣,“如果寨中粮食短缺,山贼的确有可能会下山搜刮。为免引起注意,便采取偷窃的形式。留下银子,或许是就为了堵口。”

“嗯,有道理。”

吴九也是沉思的模样,“只是,隔上三五天,偷的最多也只有供五六人食用的量。若是山贼,这点量恐怕不足维持。”

“或许是小股分散?独立出的?”

“有可能。”点头,“若真是山贼的话,我们就该警戒了。这些贼人不会久行此道,我担心日后,会有什么大的行动啊。”

“的确。”

点头,“吴队长,还是您见识得当,考虑周全。”

“目前身任此处安防,自然要事事留心。”吴九似乎对这夸赞之词很受用,微笑着,“以小见大,观一叶可知……泰山。”

“的确。”

谚语说错了,夏玉雪心想,“那么我也该回村,通知防备一下才是。”

“且慢。”

吴九阻止她离去,“先生不妨在此稍候片刻,或许我们很快便会亲眼看见贼人光顾。”

“光天化日,会这么大胆吗?”

“之前数次犯案,也都不是在晚上。或者清晨,或者下午。”

吴九分析情况,目光却不曾离开窗孔,依旧观察菜园,“这一个月来,县城紧密防备,夜间街道巡逻,安保周全。我想对方也知此情况,故而不敢轻易于夜间进城行动。反而清晨黎明,守卫换班,有机可乘。并且此时正是庙中早课,僧侣多数在诵经,菜园无人看守。”

“还是您专业,考虑周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也只是在碰运气,还不知今日,对方是否会光顾此地呢。劳烦夏先生再耐心等候些时间。待早课结束后再走。”

“自当奉陪。”

于是一时间无话,藏经阁中,几个人等候着,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的目标。从远处的文殊大殿中传来诵经声,微弱,但长久持续不断,令人有些犯困。吴九和捕快在窗前观望,夏玉雪无事可做,便在这楼中四处走动起来。经过一排排书架,望着一册册书籍,再次在那本特别的书面前停留下来。犹豫着,最终却还是离开,又回到窗前。

反正已是过去的事情了。

“夏先生,说起来这阁子院,我听说过……”

或许是等待的确难熬,或许是被诵经声弄困了,吴九再次开口,聊起天,“……大约两年前吧,山东的贤才,刘松居士曾集会江湖侠客,于这寺中的伏击白衣人。不过最后还是让对方逃了。两年前……夏先生,您上次来广昌县暂居,是什么时候?”

“也是两年前。”她不想聊天。

“巧了。那您当时不会正好遇上这事吧?您知不知道些什么消息?”

“当时……的确见过些陌生的江湖人,但并不是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也没放在心上。直到今天吴队长告诉我,我才知道原委。”

“这样。真可惜,当时参与者,如今大多已亡故,就是上个月被杀死的那些人。剩下还活着的,此时也难以联系到。那位松居士也隐身世外,至今不曾有听闻出山。我本希望,能从您这里获得些关于白衣人的资料。”

“爱莫能助,吴队长。”

“也不知她当时来这做什么……”

“——吴队,有情况!”

“什么!”

身边捕快低声的叫喊,让吴九的注意力再转移回调查事件上,他凑近窗孔,招呼夏玉雪,“夏先生,快过来看。真巧被我们碰上了,是偷菜贼!”

“来了。”

应着吴九的话,她快步走到窗边。她走得太快,太轻,也太急切,和之前的步调不同。吴九朝她瞥了一眼,并没有忽略到这个细节。

夏玉雪也穿开一个窗孔,凑近,仔细地观察。

“看见了吗?翻过墙头的,一个人,穿黑斗篷,戴着兜帽看不清脸。”

“看见了。”

她回答,自然可以认出那身影,那装扮,“不知是何人?”

“定然是山贼。”

吴九笑起来,那笑中的得意也不加掩饰。预判正确,内心的猜想和分析得到实例证明,算无遗策,他本能感到满足,侦探工作的乐趣就在于此。有朝一日,自己内心,对面前这女人的猜测,一定也可得到证实,“夏先生,您看,被我说中了。”

“吴队长果然神机妙算。”

夏玉雪敷衍地恭维,依旧盯着菜园中,墙角下的那黑衣人,“不知接下来当如何?”

“我早已安排手下埋伏。就等此人偷窃之时拿下,人赃俱全。”吴九对她说着,已不再观察菜园情况,转而望向夏玉雪,笑着,大谈特谈,而后者依旧在看,“到时审问,定然可以知晓其中原委。”

“嗯,理应如此。”

夏玉雪心里盘算了一下,吴九手下的捕快有多少人在此?方才跟随前来的,七八人,预先已在这等候的呢?或许也是七八人?他可以战胜十数捕快吗?

不关她的事。

她又没法做什么行动,也没理由做什么行动,然而……

“吴队,看,又来一个!”

吴九听到手下喊,再度凑近孔洞。看见那黑衣人站在墙角下,脚边多了两个麻袋,一定是方才从墙外扔过来的,这说明他有同伙在外。

验证他的推断,围墙刚刚越过的位置,又出现一双手,攀住墙头,墙上又出现一个身影,同样的,也穿着黑斗篷,戴着兜帽,看不清脸。

“又来一个,嗯,夏先生?”

像是询问,更像是自言自语,“两个贼配合行动。好,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夏玉雪并没有回应他的话。

“吴队,现在怎么做?”

“不要急。”

他镇定自若地指挥,看到站在墙下的第一个黑衣人等候着。第二个黑衣人蹲伏着,迟疑了一会,然后跳下去。他微笑起来,“好,贼已入网,待他们戒心松懈,我们便——”

“——呃,吴队?”

吴九的话说到一半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因为他看见,方才第二个黑衣人向下跳时,落地时歪了一下,踉跄着向前倒去。然而此人反应很快,身体迅速向后一仰,保持住平衡,没有摔倒在地。

然而兜帽却借着惯性滑落下,只是一瞬间,吴九看见了第二个黑衣人的脸。

一张他熟悉的面孔。

“哎呀!”

曲秋茗迅速地将兜帽重新戴好,环顾四周,不见一人,这才放心。幸好刚才没有人看到她的脸。

“没事吧?”

“没事。落地时被石块跘了一下。”秋茗说着,听见不远处持续的诵经声。此时清晨卯时,朝阳初升,已经开始变得有些炎热。身上披着厚厚的黑斗篷,她感觉有些闷,“现在没有人呢。”

“专门选在僧侣集中早课时前来。”阿提拉回答,拾起地上的一个麻袋,“我们快行动,摘些足够食用几日的菜就走。不要摘太多,不便存放。”

“嗯。”

于是他们便弯腰开始摘菜,地里的菜正是成熟之际,绿油油的很新鲜。但时间紧迫,他们也无暇拣取,或大或小,就近的顺手摘下,根系还裹挟着泥土,便放入麻袋中。

秋茗感觉有些紧张。她可是清楚意识到,自己现在做的可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她总是有些抵触。

曾经战斗,杀戮,行刺,也不曾有过的负罪感,此时偷菜却令她不安,这可真奇怪。毕竟,过往所行的,即便于法不容,至少情理上还能自圆其说,她至少可以解释说那些死在自己剑下的都是穷凶极恶之徒,至少算是除害。然而如今所行的呢,却完全是为求自身满足的偷盗行径。

很卑劣。

然而却感到刺激,感到轻松有趣,就像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像孩童的恶作剧。所以即便抵触,她也没停止犯罪活动。秋茗一边为做窃贼而感到羞惭不齿,一边又继续偷菜。偷菜,还是在寺院偷菜,在神佛眼皮底下犯事,她真是堕落。

曲秋茗俯身弯腰,随手摘下身边的白菜,丢到麻袋里面。阳光炙烤她的脊背,她感觉到自己的额头上渗出汗水,空气中弥漫泥土和水肥的臭味,她的指甲缝嵌了污泥,一双鞋子也陷在地中,不时抬手擦汗,于是脸上也脏脏的了。肮脏的犯罪。

她觉得很开心。

不一会,麻袋开始变得沉甸甸的,看来分量已经足够。于是她便站起来,弯腰不知多时,背有些发酸。她捶一捶自己的脊梁,四处观察,依旧是空阔的菜地,空阔的天空,天空下可见的建筑,唯有南边一座阁楼,并无人前来揭发自己的罪恶。

犯罪成功!

“阿提拉,可以了吗?”

“够了。”

巴托里·阿提拉也停止摘菜,站起身回答她。秋茗看见他脸上严肃的表情,于是自己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愉快的犯罪过程结束后,良心再次占据高地。偷窃行径,本人偶尔为之,或许不会当做一回事,可是身边人呢?

偷菜这种事,阿提拉会觉得快乐吗?违背戒律,身为虔诚的信徒,却在这异国的土地上,异教的所有处,偷盗财物。阿提拉也会像自己一样,觉得快乐吗?自己犯罪,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阿提拉犯罪,又是为了谁?

一阵响亮的钟声,令她清醒过来。庙里钟楼上的那座大钟敲响了,一下又一下,震荡她的心灵。空阔的菜园中,两个身着黑衣的窃贼相对而立,阳光在他们的身侧投下长长的阴影,他们的脚边,原本整齐排列种植的菜秧,已经七零八落,凌乱且丑陋。

“那么我们走吧。”

秋茗转身,打算离开了。方才的轻松的心情,再次变得沉重,“敲钟了,僧人的早课也该结束了吧。我们也该走了,以免被人发现。”

“吴队,动手吗?他们好像要离开了。”

“……”

“嗯,该走了。”

阿提拉说着,右手拎着菜,左手伸向怀中,取出一个包裹,“你摘了多少?”

“大约……”掂量,“……三斤。”

“我也差不多吧,足够四五天的量。”阿提拉想了想,从包裹中取出几块碎银,又另用一块布包好,将包好的银子放到脚边,“下一次,还不知要去何处寻找食物。”

秋茗看着他的举动,不由得感到心情更加沉重。

“走吧,阿提拉。”

“吴队?敲钟了,守菜园的和尚一回来就要打草惊蛇。咱们动手吗?”

“……”

“嗯……你先走,秋茗。”阿提拉站在原地,想了想,左手再次伸入怀中,这次取出的,是那小小的,系挂在胸前的银质信物,“我还需要做告解的祈祷。”

“告解,现在吗?”

“犯了罪是不能不告解的,秋茗。”阿提拉说着,面朝东方,朝那清晨的朝阳望去,兜帽下的脸庞被阴影遮挡,“虽然此处是异教徒的寺庙,供奉的是异教的偶像,虽然此处没有神龛供奉,也没有祭司听取言辞。但这世间的一切均为天主所创,我等凡人所行之事,均落于天主的眼中。方才所犯罪过,怎么能不向天主忏悔?仪式很快结束,你先走吧。”

“不。”

秋茗回答,不仅没有离开,反而朝他走近,“阿提拉,你要是这样说,我也犯了罪,我也该和你一起做告解的。”

“你不是信徒,不需要这样做。”

他双膝跪下,右手也不再握着麻袋。装着菜的麻袋落在他的右脚边,左脚边是包裹起的银子。一边是偷盗的赃物,一边是留下的补偿,“但是若你内疚,也可以在此一起祷告。心怀诚意,你的过错也可以得到赦免的。”

“我愿意。”

“他们搞什么,跪在那还不走?吴队,动手吗?再不动手就真要被他们跑了。”

“……”

钟声停止,诵经声也停止了。

菜园之中的两个黑色身影,其中一个站着,低着头。另一个则跪在地上,并不顾忌泥土肮脏。双手握着信物,低声默念。

“万能天主,耶稣基督,圣灵荣光。前番告解于昨日,然自背井离乡,身处福音未泽之处已二十有一载,故礼数不得周全,祈请宽恕谅解。今日又行犯罪,匍匐投地,明告罪过,一片诚心,不敢丝毫怠慢……”

曲秋茗也在告解。双手合十,不仅向那位陌生的,独一无二的神,也向她熟悉的,这庙宇中供奉的诸多神佛告解。她听说过,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她希望菩萨能够原谅他们的偷盗行为,以及偷盗中的不敬。若不能原谅她,至少原谅阿提拉,因为这一切都是她的缘故,她自己才是始作俑者,是她的坚持和执着令罪行发生。

请原谅阿提拉。

“吴队,到底怎么办,给句话啊?”

“……”

“……我知晓自己所犯何罪,天主。但我不敢奢求您的赦免,您的宽恕。因我知,凡犯罪者必遭惩罚。我只愿,这惩罚能暂缓迁延。待我功成,待正义得到伸张之后,再受您的裁判。虽行犯罪,但我心中时常怀有忏悔之念,始终信仰您的神威。望主明察,念我此心此情,应允我的请求,将曲秋茗之罪加诸我身。虽地狱炎火之苦,亦不敢推辞告饶……”

曲秋茗想不出更多要对神佛说的话了。于是她便看着阿提拉,像清晨祈祷时那样,左手按心,右手在额头,心口,左右肩膀划出十字,她知道,这意味着阿提拉的告解结束。该走了。

“吴队?”

“吴队长,我看现在形势。她们迟迟不走,似乎另有预谋,似乎他们正等着被发现,被追捕一般。这或许是个陷阱,不如——”

“……不。我想……他们只是在拜佛。嗯,毕竟在寺庙犯罪,不管什么贼人都该会害怕报应。”

“您这样认为?”

“是的。”

“吴队,那我们……动手?”

“……动手吧。”

“……荣耀归于天主,我因冒犯圣威而惭愧,因犯罪作恶而悔恨,因背离天堂,身入地狱而恐惧。尤甚者,因轻慢全知全能至高无上天主之罪孽而惶恐不安。此上,我真诚告解,诚心忏悔,向善而行。阿门。”

“结束了。”

告解完毕,巴托里·阿提拉站起来,拾起沉沉的麻袋,对秋茗说。

“那么,我们走吧。”秋茗回答,转身向围墙走去,“再过一会,就该被发现——”

“铛铛铛铛铛——”

突然而至,持续不断的锣响,打断了她的话。秋茗转身望向那警报的来源,那天空下矗立着的阁楼。原本紧闭着的门户打开,从其中跑出一个兵官模样的人。

她听见那个头领冲她们叫喊,看见从四面八方不知何处涌出的捕快军人。

她听见身后,传来阿提拉的警告,让她快走。然而她的双脚却定在原地,动弹不得,扛在肩上的麻袋也掉在地上,一颗颗根须裹挟泥土的青菜滚落。

她想到自己刚才的告解,看来神明并不打算轻易饶恕她的罪孽。

阳光之下,曲秋茗身着黑色斗篷,边角被夏日的热风吹起,飘扬着。她的面孔隐藏在黑色兜帽的阴影下,她抬头,望见那阁楼上,在那位叫喊的,似曾相识的兵官背后,出现的一个白色身影。

看来神明确实不打算轻易饶恕她的罪孽。

嗯,写到一半外出,用手机继续写的,手机打字感觉不是很好,如果有错字之类的以后修改吧

阿提拉的祷词是译自英文的,晨祷,告解等仪式是在网上查的,或许有不正确之处,见谅

(在《欧叶妮》中也写过告解,当时没查资料,那篇格式完全不对,或许以后要修改)

作者对文中涉及的宗教观点不做评价

原本只是半章的内容,这样废话啰嗦竟然写了一万多字,看来对话着实占字数,以后要缩减对话,嗯(根本减不掉嘛)。我担心这一段也会像上一段那样字数失控

一章写一周,晚上熬夜写几段至少两个小时,白天还要工作,有些影响身体,讨厌。不过不论平时有多困倦,写文时总是很开心,所以也不想放弃。

之前写《欧叶妮》时可不是这样,困了就不写,往往到周末才水上两千字,有时借口查资料能停一个月不更新。

看来我最爱的还是《青雪》(渣女言论)

不过还是健康比较重要,我要注意休息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黑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