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青山朝暮何所依 > 第8章 第八章 众里寻他

青山朝暮何所依 第8章 第八章 众里寻他

作者:天予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23 20:12:42 来源:文学城

李青山与何朝暮未再耽搁,又朝黄山行了几日,便已到达绩溪县。

一到绩溪,便说明二人已到达徽州地界,距离黄山也就不足二百里路程。徽州共有一府六县,即徽州府、绩溪县、歙县、黟县、祁门县、休宁县、婺源县。李青山几月前去三清山送信时,便路过此地,但当时事出紧急,便未做停留,而何朝暮却是第一次来此地。

二人进绩溪县城后下马,牵着马在城中游荡。路边民房、祠堂、牌坊错落有致,多为白墙黑瓦,造型丰富,依山就势,构思巧妙,自然得体,有种独具韵律的美感。牌坊和祠堂中多有木雕、石雕、砖雕,每一处雕刻都匠心独运,栩栩如生。

李青山道:“朝暮姑娘,你看那每一间房的围墙上,都高出来一截,那形状像不像一颗颗马头?”

何朝暮道:“那叫马头墙。之所以高出来是用于防火的,因形状酷似马头所以叫马头墙。只是从你口中说出来,一颗颗马头......还怪瘆人的。”

李青山道:“你都没来过徽州,何以知道这些知识?”

何朝暮道:“书上看的呗。更何况那徽商遍布全国,在我们苏州也有些许这样的建筑。”

李青山又问道:“何以徽商能够遍布全国?”

何朝暮答:“据说这徽商早在南宋年间便有了,因为徽州地区山多田少,所以很多人无地可种,便从事商贾。商贾之事,一旦成了团,便可控制市场,徽商勤俭,所以资本积累的就快些,加上这徽商也都聪明,苏州产棉花,他们就到苏州发展纺织业;扬州产盐,他们便到扬州发展盐业,自然生意就越做越好咯。”

李青山道:“能聚能散,灵活多变,武功之事也是如此。”

何朝暮道:“说起来他们还深受儒道影响,属于儒商。和你们门派理念差不多。”

李青山道:“姑娘这就有所不知了,我们祖师爷曾向弟子口传:心即理,心即宇宙。当用心感受世间万物,儒也罢,道也罢,禅也罢,我们用心眼看到了他的模样,那便是他的模样,知行合一,方乃正道。武功如此,做人亦当如此。”

何朝暮道:“不是很能理解,看来我的悟性还是不足。”

李青山学着师傅的口吻道:“姑娘已经很聪明了,能否悟道只看机缘。”

何朝暮问:“那你悟道了没有?”

李青山不语,实际何为悟道,李青山也难以解释。

二人到客栈,将马拴在马厩,便准备用餐了。何朝暮问李青山:“徽州地区有些什么好吃的呀?”李青山道:“当然属臭鳜鱼和毛豆腐了。”

何朝暮道:“这两样菜听起来可不怎么得体。”

李青山道:“得不得体的,好吃就是了。何况我们来到一个地方,哪怕他不好吃,也一定要尝尝鲜才是。这样我们的舌头、肚子也可以帮忙记住,这个地方我来过。”何朝暮虽觉得李青山在胡说八道,但也不无道理,便吩咐店小二上菜,除了这两样,何朝暮又点了几样其他的地方小菜。

何朝暮道:“呆瓜贼,我一直有个疑问。”

李青山道:“有何疑问?”

何朝暮道:“修习之人,不都应当克己复礼,清心寡欲才对,何以你的口腹之欲如此之盛?”

李青山笑道:“从小大师哥就教我,我们应当以心为万物,想吃的时候就要吃,想睡的时候就要睡,吃饭的时候就要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睡觉的时候就要心无杂念,知行合一方是如此。小的时候,大师兄就会带着我在莱州城四处跑,今天新开一家烧饼摊啊,明天新开一家鲁菜馆啊,大师兄都会带我先去尝尝。有些菜馆老板与大师兄相熟的,新上一道菜也会先叫大师兄前去品鉴,大师兄自然也都会带着我。”

何朝暮错愕道:“你们心剑门弟子都是如此?”

李青山道:“倒也不是,只有大师兄和我是这样。师傅宠溺我们,且也无伤大雅,就放任我们了。你和大师兄见过,难道没有发现他的口腹之欲更胜一筹?”

何朝暮道:“王大哥当时把我送回家去,未吃饭就赶忙走了。”

李青山道:“嗯,那想必大师兄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要么肯定会留在你家大吃一顿再走的。你家是大户,大师兄平时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说起来,不知道大师兄现在要是知道我俩在一起会作何感想?”

何朝暮道:“王大哥有如大鹏,我只是一只小麻雀,他又怎会记得我?”

李青山道:“记得的,大师兄曾对我说过,他在苏州城遇到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小女孩,机灵得紧。还说......”

王行知当年剩下的话是:“我看那女孩比你还机灵一些,以后你再调皮,我就叫她来给你当媳妇,到时定能管住你。”本是玩笑话,但李青山此时觉得说出来甚为不妥,便不再言。

何朝暮道:“还说什么?”

李青山道:“没什么,剩下就是门派机密了,不可外泄。现在看来,大师兄说的那个小女孩就是你了。”

何朝暮道:“我又有问题了,我们俩到底谁大啊?”

李青山道:“我是万历三十八年腊月生的,你呢?”

何朝暮道:“我是万历三十九年五月,你大我半岁。”

李青山假装正色道:“那你以后就别再呆瓜贼、呆瓜贼的叫我了,应该恭恭敬敬称我一声李大哥才是。”

何朝暮道:“好的,那以后你不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叫你李大哥,你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叫你呆瓜贼;你就叫我暮儿吧,在家我爹娘都是这样叫我的。”

李青山本想借年龄一事开开何朝暮的玩笑,可没想到何朝暮答应的如此爽快,而且还让李青山直接称呼其乳名,只道是何朝暮出生在镖局,一直被父母当男孩子养,不拘小节。但即便如此,李青山心中也大为欣喜、感动。便道:“如此甚好。”

李青山不曾想到,其实何朝暮说这话的时候甚是紧张。这些话早就在何朝暮的心里,但无法开口。从李青山说起小时候与王行知的过往时,何朝暮就酝酿借年龄之事改变相互的称呼了。所以即使李青山说他是万历三十九年腊月生的,何朝暮也会说自己是万历四十年五月生人,比李青山永远小上半岁。

二人自相遇已有一个月,这一月来每日朝夕相对,且一个正直勇敢,又有侠义之风;一个聪明可爱,又善良柔情,早已互生情愫,惦记彼此,只不过年少之人,谁也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觉得能保持现状就已是天大的快乐了。

二人说完,皆害羞了一下,何朝暮先开口道:“李大哥,这里离黄山不远,说不定本地人都知道扑梦大师呢,不如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所到之处都打问打问可好?”李青山还未从欣喜害羞的情绪中走出来,道:“甚好,甚好。”

于是何朝暮便想,客栈、茶馆等通常都是信息交汇之处,便先从这些地方问起。可跑遍了整个绩溪县,过往之人均不知扑梦大师为何人,何朝暮甚是沮丧。

李青山突然想到什么,便道:“暮儿,范军师的师傅是天下第一的医师,他知道扑梦大师的消息,会不会其他同行中人也知道扑梦大师的消息?”

何朝暮大喜,忙打问茶馆中人附近有哪些医馆及行医之人。何朝暮整理出名单,绩溪县的医馆共有五家,江湖郎中十一人,二人便挨个拜访。走了一天已拜访了四家医馆和全部郎中,均不知道扑梦大师之名,李青山见何朝暮闷闷不乐,便道:“没关系的,这不还有一家医馆没去,就算绩溪没有,徽州这么大,总有人知道的。”何朝暮点点头。

到了最后一家医馆,二人进去看这医馆没什么人,药柜上也空空如也,均感不解。李青山向掌柜道:“掌柜的,请问您这里有没有一位黄大夫坐诊?”那掌柜指了指里屋,便没再搭理二人。

二人进屋,见一老者伏在案前,正是那黄大夫。李青山道:“晚辈李青山、何朝暮,特来向黄大夫请教。”

黄大夫道:“什么?你们要来领药?”

二人大惊,李青山又走近到黄大夫身边,道:“晚辈李青山、何朝暮,特有事向黄大夫请教。”

黄大夫道:“领药去外边找掌柜的,我只管看病,不管领药。”

李青山无奈,凑到黄大夫耳边,大声道:“晚辈有事!特来请教!”

那黄大夫怒道:“吓死人了!我不聋!”然后顿了顿,指了指外面道:“去找掌柜的领药。”

屋外掌柜的实在看不下去,进来拿了一支笔和一张纸,扔在案前,又指了指案上的砚台,皱着眉头转身走了。

李青山意会,便在纸上写到:“晚辈李青山、何朝暮有事向黄大夫请教。”

黄大夫接起笔,写道:“何事?”

李青山写:“老先生是否听说过扑梦大师?”

黄大夫写道:“没有。”

李青山正欲写:“多谢老先生,晚辈告辞。”何朝暮将笔接了过来,写道:“我们已经走便了城中医馆,拜访了所有十一名郎中,请问老先生,附近还是否有行医之人?”说罢便将名单拿给老者看。

黄大夫看完后写道:“没有。”

二人均觉丧气,只见黄大夫又写道:“去城西。”然后绘制了一份地图,在地图中某一处画了一个叉,旁边备注“老张”,然后交予二人。二人明白,城中已没有行医之人了,黄大夫的意思是从城西出发找老张。便向老者作了一揖,走出门去。

出门后李青山道:“不知黄大夫说的这个老张,能不能顺利找到?”

何朝暮不悦道:“老张能不能找到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这家医馆为什么没人来了。”

李青山心里清楚,二人走了一天也没有问到扑梦大师的消息,那黄大夫看起来头脑也不清楚,又说了附近再无行医之人,今日什么消息也没查到,最后得了一张模棱两可的地图,何朝暮心中着急,自然不悦。便道:“暮儿,咱们时间还多,明日向西找这老张倒也顺路,找不到咱们就继续向黄山走,不打紧的。”

何朝暮道:“也是,天色已晚了,咱们回客栈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