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青陵台 > 第25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5

青陵台 第25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5

作者:玉照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5-20 20:20:07 来源:文学城

皇帝于文华殿召见诸位内阁重臣,太子入宫时,内阁议事正忙。

张胜全瞅了个空从殿内出来,给太子斟上一盏热茶:“殿下稍待。”

太子点头,面上犹带愁容。

张胜全见了不敢多问,只嘱咐小内侍小宫女们仔细伺候着,就又回到了皇帝身边伺候。

不多时里面散了,太子在偏殿看到兵部尚书怒气冲冲地挥袖而去,而王首辅、柳次辅等人却是气定神闲,仿佛边关烽火一点都不干他们的事。

太子的手在衣袖里摩挲了一会儿,触到铁匣子坚硬的轮廓,方觉心里安定了下来。

张胜全打起竹珠帘,冲他笑道:“皇上请太子殿下进去。”

太子抖抖衣襟,提起下摆缓步入内。

皇帝自从收到战报就一宿没睡,这会儿脸色极为灰败,若不是张胜全泡了酽茶放了参片给他提神,只怕下一瞬就会晕倒在桌前。

太子先请安,而后看到皇帝的脸色吃了一惊,忍不住劝道:“父皇,要不还是先歇上一歇?”

皇帝无力地摆了摆手,喝了口茶下去,觉得精神好上一些了:“还是先把要务处理完罢。朕这里拖上半日,边境子民就多受苦半日。你今日来说有要事,究竟是什么事?”

太子从袖里摸出那方铁匣子,双手呈上头顶:“今晨四方馆下人来报,道是于门口寻到这件东西,儿臣看过之后觉得事关重大,需得父皇过目。”

皇帝示意张胜全把铁匣子取来。他疲怠的精神也因太子之语还提起了几分兴趣。

“哦?不知是何物?难不成竟是鞑靼的归安请降文书吗?”皇帝难得开了次玩笑。

太子俯身,不敢直视君父。他心里暗道你若看过,就不会这样想了。要知道当他看到“敕赐胤国公章”时,先是费了好大的功夫去回想着胤国公是哪方公侯,待到他经太子长史提醒回想起来时,顿时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他的生母,先皇后燕氏,当年流落至成王封地时孤苦伶仃,被册为王妃后,当时的成王、如今的皇帝便起意,派了人去燕氏的籍贯地探访燕家是否还有后人。这一去之下,查到致使燕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元凶,就是被册封在北境蒲城的昔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王公——胤国公温氏。

那时太子尚未出生,等到他长大后,燕皇后早已长眠多年,这些事情还是照看他长大的燕皇后贴身婢女私底下偷偷说与他听的。关于他的父亲是如何处置胤国公一脉的,他也并不清楚。只知自三十年前那场清洗过后,原本遍及北境各地的温氏后人均都销声匿迹了。

太子曾暗想,若不是胤国公持有太.宗皇帝颁下的丹书铁券,是为大夏开国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入阁勋臣,只怕早就被他父亲下旨赐死了。

这三十年来,无论是在朝野,还是在边关,都不曾听过有温姓文官或武将出头的消息。想是当年那一场变故,温氏人丁凋零了。

太子少时曾为此感伤,因他母亲之故,致另一个家族瓦解星散,分崩离析,这又何尝是为仁政呢?

而当今日他看到胤国公之印时,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这家人莫不是前来喊冤的罢?

“啪”的一声,皇帝将那方印鉴远远地丢在了地上。

铜制印鉴坚硬无比,磕在金砖地面上,反倒是地面被撞出了一道白痕。

皇帝脸色铁青:“他们究竟想做甚么!”

太子道:“父皇,兴许这胤国公是真心想要来为您庆贺天宁节的呢?”

皇帝叹了口气:“潇儿,你不知,那时朕太年轻,做事也偏激了些……”未尽的话语里不无遗憾和惋惜。

太子自然知道皇帝是有些后悔的,不然前些年胤国公请袭爵的折子递上来,皇帝也不会那样快的就恩准了。可如今皇帝看到胤国公的印鉴,第一反应是震怒,而后才是后悔莫及,不难看出,这桩事在皇帝心里依然没有放下。

过了好一会儿,太子才听到皇帝疲惫的声音响起:“既然如此,他们想要入京参拜,那便允了罢。张胜全。”

如鬼魅般侍立在皇帝身后的影子应了声“是”。

“你去把那……捡起来,交给太子。太子,既然你领了四方馆,胤国公又找了门来,那这事便交由你去处理吧。看看这温家人,究竟想做些什么……”皇帝轻声道。

那方铜制印鉴如同来时一样,被收入精铁匣中,由太子带出宫去,寻访它这一任的主人。

文华殿内,皇帝坐在帝座上望着飞鸟从连绵不绝的铁灰色屋脊上起飞,扇动翅膀飞越这囚牢似的朱红色宫墙,飞向他去不了的远方。

天空辽远而静谧,湛蓝色的天空嵌着一轮金光灿烂的日冕,不见一丝游云,万物沉浸在金红色的光芒里,像被滤尽了一切杂色,落在眼中仿佛是橙红色玛瑙,瑰丽而熠熠发光。

今日是个好天气。

像极了三十年前,他遇到燕千慈的那日。

她名唤“慈”,可惜他却辜负了她的丹心悲悯。

*

前朝战事又起,华滟却是过了好几日才知晓的。

不过等她知道时,据说那不过是边境一场小小的冲突,已经化解了。莫不是起先应对的将领没有经验,慌忙派了斥候匆匆一探,就吓得屁滚尿流,连夜派了信使出了坞堡到上京报信,一路累死了三匹马。

结果上京城里慌急了一通,哪知隔日就收到了边关飞鸽传书,道有一队骑兵异军突起,打退了入关的散兵,揪住他们的首领一问,才知是鞑靼内斗时的溃兵,因无处可去,便想着来大夏境内游荡倾扫,掠夺粮草。

皇帝知道这个消息时,哭笑不得。既喜能免一场战事,不用再从牙缝里挤粮草,又叹大夏朝中竟无武将可用,不过一支小小的溃兵,竟能吓得守将狼狈不堪,马翻人仰。

幸好这次能有骑兵卓异,屡战屡捷。皇帝手握捷报,便和颜悦色地问那传信使:“朕欲策勋,不知这队骑兵是哪家将军训练的手下?是郑提督,还是米总兵?”

大夏边界线长,又多战事、反叛军,以至于到了连皇帝都不能完全掌握武将的地步。

哪知那传信使神色怪异:“……并非如此,那骑兵领头人自称,银甲军,出身,北境蒲城。”

皇帝笑容一滞。

内阁诸位大臣彼此间意见纷纷,但对于封赏一事上倒是难得达成了一致。他们认为此次必须厚赏骑兵首领,重罚驻城守将,以儆效尤。连一向持中立意见的御史中丞陈献章,都上书请封。

皇帝并非不通人情之辈,更何况此次冲突化解得极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夏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与鞑靼开战的可能。只不过……当朝内阁重臣间,知晓他潜邸之事的甚少,而北境温氏,近几十年来本就沉寂不引人注目,皇帝如今几乎是被架在火上烤,封赏不是,不封也不是。

幸而太子及时进宫,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儿臣已探访到胤国公一行人,如今正在令暎山脚京郊处赁了一处别院居住。”

皇帝皱眉,问:“怎会住到那僻野之处去?”

太子道:“据言,上京物价高昂……他们带的银钱不足。”

皇帝:……

皇帝叹气道:“罢了,他们一共几人来?”

“依儿臣所见,不过胤国公与三四家臣而已。”

皇帝若有所思:“朕记着今日收到的鞑靼四王子递来的国书上说,他们前来祝寿的使臣将至上京了。那么,你便安排让他们一块跟去行宫罢。朕亲自见见他。”这个他,指的自然是胤国公。

太子默了一默,恭声应下了。

国事说完,皇帝眼下心情还算不错,见太子又在跟前,便说起家事来了。

“太子妃还是没有消息吗?”皇帝含蓄地问。

太子知道这是问子嗣,他亦含蓄答:“贺氏身体一直康健。”

皇帝便晓得这是仍然没有孕信了,不免有些失望。

太子借机又言:“倒是儿臣有个妾侍前日里诊出了喜脉,如今已有三个月了。”如无意外,这个孩子顺利生下来,便是太子第二个女儿,或是第三个儿子了。

新添皇孙,皇帝颇为欣喜:“好、好。”只是欢喜过后,他走下御座,拍着太子的肩道,“你子嗣丰茂,朕自然欢喜。不过当初朕和你一般大时,你已经会说话了。既然贺氏身体康健,你二人还需多加努力,终究还是嫡长子为正统啊。”

太子自是应下不提。

只不过皇帝不知太子内心所想,对于太子的恭顺还是十分满意。他哪里知道自己最为看重的儿子会在私底下腹诽他,一宫事务全被他宠爱的奚贵妃推到太子妃头上,太子妃日日忙得脚不着地,哪有时间和精力与太子同寝而眠。

更何况太子华潇与太子妃贺仙蘅成婚五六年,太子妃曾对华潇坦言,早就看腻了他这张脸,若不是宫务实在多,她心里亦想寻几个俊俏郎君来放在身边看着,连心情都会舒畅许多。

提到太子妃,皇帝不免想起常和太子妃呆在一处的华滟。

念及这个女儿,皇帝自觉对她愧疚良多。

“随波如今也到了年纪,需得为她寻一位佳婿……”皇帝伤感道,“朕还记得她刚出生时,抱在怀里小小的一团,转眼就长得这般大了。”

太子想起华滟之前借调缇卫去查一个士子,心里暗自调笑,想着这个妹子说不定已为自己择好郎君了。只不过他未曾见过那齐曜,只听过衡澜文会会首向昂之对其才华的赞美,若是得空,他定要亲自招来缇卫问问那士子的情况。

“那儿臣便代皇妹谢过父皇。”太子微笑着谢恩。

转眼便是启程去行宫的日子了。

华滟一早便起身梳洗,拜见过皇帝、几位庶母和太子妃后,就重新拆了头发换了身家常衣裳窝在月明宫等候。

似这等举宫出发的行程,按照以往经验通常都是午时过后才能正式出发了。

果然今日也不例外。

华滟甚至在月明宫用过了午膳,才有太监来请她登车。

坐步辇到了凌霄门下,长长一列车架一眼望不到尽头。

华滟是皇帝亲女,又和太子、太子妃关系极好,自然被安排在了太子车架之后。再后面便是以奚贵妃为首的后宫嫔妃的车架了。

华滟坐在步辇上,居高临下地望见华沁站在马车旁的单薄背影。光看形势,像是与接引的宫人吵起来了。

她漠然地收回目光,督促抬辇的宫人快些走。

小随波要说亲啦,马上就要到文案剧情了~( ̄▽ ̄~)(~ ̄▽ ̄)~动心倒计时:NO.3

另外说句题外话,今天上海终于天晴了!!!啊!!!!

对了还有!!!上章新增了大约1000字,看过的读者朋友们刷新一下再看一遍,要不然剧情衔接会有问题。

下篇接档文预收《亡国后我嫁给了新朝太子》:

文案:

华旻是冷宫公主,生得仙姿玉貌、明艳动人,却不被君父所喜,

为求活命只得依附于姑姑永安长公主,从此深居简出,侍奉姑姑左右。

每旬请安日,姑姑的养子、胤国公世子温少雍都会入府拜见。

华旻总能感觉到穿透衣裳的灼热目光从背后传来,

她惊心吊胆,但无人可以倾诉,

华旻暗自思忖,念及表哥温少雍神采英拔,风流俊秀,自有大好前程,

这也许……是自己的错觉吧?

*

一夕风云变幻,北蛮入侵,天下初定时,泰半江山已姓了温。

姑姑沉疴不起,华旻抱着幼弟跪在宫殿前,惴惴不安地等候新君发落。

丰神玉朗的太子信步走来,身上犹沾着鲜血。

他望着那蓬乌发下的白腻脖颈,忽然沉沉一笑:“别来无恙。

男子附耳温言,循循善诱:“你可唤我兄长。说兄长怜我,我便能怜你。”

华旻惶然地抬起头,目露凄色。

外表娇软.内里坚忍顽强.亡国公主

×

表面端方.实则腹黑阴鸷.新朝太子

开篇带球跑,后面追妻火葬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月斜楼上五更钟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