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 第17章 第十七章

清冷世子追妻日常(重生) 第17章 第十七章

作者:清和未暑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24 13:18:57 来源:文学城

清词带着知微往文晖堂逶迤而来。

还是连枝笑吟吟掀帘相迎:“夫人快进来,老夫人正和三姑娘念起您呢。”

清词颔首,朝王氏笑道:“母亲,今日可好了一些?”

“我熬了金橙雪梨汤,听太医说,此二物放在一起炖煮,最是润肺平咳,母亲您尝尝。若是好,便让厨房常备着。”

知微打开食盒,清词亲手舀了一碗奉于王氏。

萧以晴起身,扑到清词面前,噘嘴道:“嫂子这些日子,也不琢磨新的吃食了。”

孟清词其实于厨艺一道甚是平平,身为世子夫人,她洗手做羹汤的机会也不多。但她对此甚感兴趣,而感兴趣的方式就是花样翻新,不走寻常路。

所谓酒逢知己,棋逢对手。一个于饮食一道脑洞大开的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可以品鉴她美食的人。

当然,翻车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是以便是她血缘至亲的弟弟,也不愿一次一次地当小白鼠了。但嫁进国公府,清词却多了一个拥趸者,便是敢于尝试的萧以晴。

姑嫂两人要好,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好在这么多年折腾下来,别的不说,各种精致细点的配方,做法她了然于心,是以,她才敢将自己亲手做的茶点奉于嘉阳公主。

“还闹你嫂子。”王氏轻斥道:“这些日子你嫂子掌着家,还要照顾我,有多忙碌你看不到?便是不帮忙,也不该添乱。”

萧以晴吐了吐舌头,不以为意。

清词捏了捏萧以晴的鼻子,也给她盛了一碗:“你也尝尝嫂子的手艺。”

萧以晴靠在清词身上撒娇:“还是嫂子对我最好。”

“好生坐着。”这个女儿被定国公娇惯得野了,她的礼仪王氏简直不忍直视。

萧以晴这才规规矩矩坐回椅子,双手接过碗:“谢谢嫂子。”她舀了一勺:“味道虽然清甜,我尝着却是有些淡了。”

“我用着倒是正好。”王氏用完了,放下了碗,她这些日子咳疾轻了不少,气色也好了些。

“是顾虑着母亲口味清淡,少放了冰糖。”清词轻声道。

王氏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我都知道,这段时日,辛苦你了。”朝萧以晴叹道:“你但凡有你嫂子的一半,我也就安心了。”

萧以晴扮了个鬼脸。

“母亲,正要与您商议此事。”清词笑瞥了萧以晴一眼,对王氏道:“我想着,以晴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不若也让她学着理理家事,以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很是!”王氏这些日子病着,还没想到这一层,听到清词这么一说,连连点头,“早该如此。”又对萧以晴道:“从明日起,你便跟着你嫂子,看她如何做,好好学着。”

萧以晴顿时苦了脸:“娘......”

王氏不为所动:“早该学起来了。如今已是有些晚了。”

她越想越觉得孟清词说得有道理。以晴今年十五岁,至多相看两年,十七岁也该出嫁了。这毛毛躁躁的性子,还是趁早磨磨吧。

萧以晴哀怨地看向清词,清词冲她眨了眨眼,又趁机与王氏说起收到的祁王府的帖子。

王氏也是一样的意思,不去是驳了祁王妃的面子。但定国公府与祁王府素无往来,祁王妃又单给清词下了帖子,清词一个人去便可。

*

去祁王府赴宴这日,浓云如墨,染了大半天空,沉沉地欲坠不坠。

知微从车窗看着天色,道了一句:“像是又要落雨了。”

过了二进垂花门才下了轿,祁王妃崔氏一身银红色琵琶襟衣裙,笑吟吟地在廊下等着。

崔氏看见清词便亲热地迎上前来:“那日与妹妹一见如故,总想着请妹妹上门来坐坐,却不得空,又听说贵府老夫人有恙在身,想着妹妹恐怕也没有时间,如今老夫人可好些了?”

清词先施了一礼,才恭敬回道:“多谢王妃挂念。家母已是好多了。”

祁王妃的消息很灵通呢。

崔氏引着清词到了后花园的湛露轩,前面搭了台子,极为宽敞。

清词注意到,台前只设了两个座位,看来祁王妃今日未请别人。

两人落座,果然崔氏笑道:“今日就单我和妹妹二人,好生顽一日。”

“景王叔家的德明班,这一曲《梦柳记》唱得极好。”崔氏拍了拍手,一群人鱼贯上台,行礼后便咿咿呀呀唱了起来

“王妃厚爱,妾身着实有些受宠若惊。”清词嫣然一笑,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目光落在台上。也因此,忽略了崔氏一闪而过的复杂眸光。

《梦柳记》是今年春起在京城流行的戏本子,讲一个李姓大户人家的小姐,名唤风荷,一日游园,梦见一俊俏公子正乘舟采莲,朝她扬眉一笑。

被他风神所醉,风荷醒来念念不忘,但遍寻不到此人,情思难解,终是一病而逝,香消玉殒。

风荷死后三日,尚未入殡,贫家书生云梦柳赴京赶考,因为落雨投宿于李家,发觉李家小姐竟是曾数度于他梦里出现的女子,又得知李家小姐为此郁郁而亡,大为感动,奈何天人两隔。

伤情之下,云梦柳拜祭了李家小姐,并提出与其牌位成亲。

李家二老感激涕零,视为半子,出资助他赴京赶考。谁知云梦柳走后不久,棺木发生了异动,风荷竟起死回生。

李家二老又惊又喜,将云梦柳与之成亲一事告诉了她,风荷听二老描述云梦柳相貌,正是自己梦中见过的翩翩公子。

风荷养好身体,便迫不及待带着丫鬟家仆赶往京城,寻找云梦柳。

此时云梦柳已中了状元,被公主看中,云梦柳婉拒皇帝赐婚,道明原由,帘后的公主为其痴情感动,拂帘与其相见,道愿为继室,伴在云梦柳身边。

公主美貌无匹,云梦柳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心动神摇之下答应了。

即将举行婚礼之际,风荷赶到京城,得知心上人将要成婚的消息,心碎神伤。

云梦柳陷入两难之地。

一个是梦里情人,原配妻子,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相聚,一个是当朝公主,情深意重,宁愿委屈自己也要伴他身侧。

两个俱难割舍。

于是云梦柳向公主请求,请她接纳风荷。皇上大怒,要治罪云梦柳,公主却做了意想不到的决定。

她说服皇上,收风荷为义女,给予郡主封号,赐婚于云梦柳。自己潇洒一笑,道:“天涯何处无芳草。”应了邻国皇子和亲的请求,飘然远去。

云梦柳与风荷结为伉俪,后来官至丞相,子女双全,夫妻美满。

京中人人称颂公主的善行,云梦柳亦在心中悄悄缅怀那个远嫁他乡的女子。

这本戏在京城贵妇圈中极为风靡,尤其是德明班子里扮演云梦柳的菡官,长得玉树临风,眉眼含情,唱腔和扮相令一众贵女如痴如醉,嘉阳公主亦曾赞过,一度还想纳入府中,只是景王不舍才罢了。

虽然故事平平,这本子的唱词却是写得极好,文辞绮丽,婉转流畅,其中云梦柳拜祭风荷的一出戏,以及公主远离故国的一出戏,都极为精彩。

几句经典台词譬如“情到深处,伤不言痛。爱到尽头,悟又何求”,“旧时明月照妆台,兵戈厮害。叹故国繁华梦残,剩十分无奈。”等等,配着几位名角声情并茂的演绎,更是赚足了眼泪。

戏听完了,崔氏和清词都散了赏,崔氏意犹未尽,用帕子点了点眼角,感慨道:“得遇良人如此,方不枉此生,妹妹,你说是不是?”

孟清词只想呵呵,男人啊男人,永远是得不到的最珍贵。

崔氏眼波流转:“妹妹想必不会有此遗憾,萧世子待妹妹一往情深,远赴青州迎娶,这番心意,也是世间难得了。当然,以妹妹的品貌,也当得如此相待。”

清词抿了口茶,笑道:“娘娘就别笑话妾身了。王爷待娘娘何尝不好?京中谁不称颂,祁王与王妃是一双璧人,佳偶天成呢。便连皇上,也赞过佳儿佳妇。”

崔氏垂下眼眸,浅浅一笑,笑意却不达眼底,心中更是不乏讽刺。

若真是两心相印,一对佳偶,府中的侧妃,夫人,侍妾从何而来呢。又如今日在座的这位,王爷的醉翁之意,到底是在拉拢定国公府,还是她呢?

崔氏起身,引着清词去花厅一叙。

都是极富才情的女子,且交际手腕圆熟,两人言笑晏晏,正谈得融洽之际,有侍女急步进了花厅,禀报道:“王妃,王爷回府了。”

清词眼睫一颤,瞥向博古架上的自鸣钟,堪堪过了申时,祁王回府竟是这般早?

她借机起身告辞。

崔氏心中已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眼眶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然而,自幼习得的礼仪让她维持了面上端庄的笑容:“男人家有他自己的事情,咱们不管他,我与妹妹着实投缘,不舍得妹妹走,妹妹再坐一坐罢。”

话音刚落,祁王已大步迈进花厅,笑声爽朗:“看来本王回来得不是时候。”

崔氏起身迎接,清词避无可避,只得垂眸行礼。

祁王大马金刀地在上首坐下,抬手道:“夫人不必多礼。”

他呷了一口侍女送上的茶,眼神肆无忌惮地落在孟清词脸上。

1、《梦柳记》的前半部分故事情节参考《牡丹亭》。

2、“情到深处,伤不言痛。爱到尽头,悟又何求”出自越剧《风雪渔樵》

3、“旧时明月照妆台,兵戈厮害。叹故国繁华梦残,剩十分无奈。”出自昆剧《流光歌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