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清君侧,换我上 > 第3章 酷刑

清君侧,换我上 第3章 酷刑

作者:绛鱼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27 18:39:18 来源:文学城

3、

林子衿只是睡前看了本小说,更准确地讲,看了个开头。

那天晚上太困了,桌案上的书籍堆积如山,平时还会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啃古籍,那天晚上困得东倒西歪,全靠肌肉记忆强撑着翻开封面,且因为发现炮灰与自己同名同姓,所以多翻了两页,闲书砸在脸上的时候,他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到了这么个鬼地方,人都麻了。

没有“宿主来拯救世界吧”的话唠系统,没有“不好了少爷失忆了”的傻白丫鬟,没有一丝丝防备,什么都没有,只有大牢,和可怕的撕他衣服的男同。

脑子里灵光一闪,林子衿就明白他穿越了,而且进了那本火得出了实体书的男频文里——成为马上就要死翘翘的炮灰。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

穿过来没多久,就被连人带床抬到林家,他挣扎着爬起来,再不跑山塌了,林家这户替罪羊,妥妥是满门抄斩。

人刚坐起来,就被芬娘和林小米联手按回去,等她俩喂完姜汤,愤怒的民兵就带着怒火滔天的老百姓闯了进来。

林百元反手将他塞进柜子,塞就塞吧,还上锁,他在柜子里被迫目睹了惨无人道的暴行,直到县衙姗姗来迟,将他抓进天牢,无所不用其极地拷问。

变故接踵而至,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留给他。

现在只痛恨为何不把书看完再睡,后边发生了什么他概不清楚,但这个叫林子衿的人命不久矣,却是板上钉钉。

难不成,他刚穿进来,就要再死一次?那也太不礼貌了!

林子衿倚靠墙角,浑身上下的伤口,没一处不疼,呼吸的时候,胸口起伏如遇针刺,反正他没见过穿越后比他更倒霉的,目睹家破人亡,而后饱经酷刑。

挨鞭子的时候,有很短的一段时间,就像回到他刻意遗忘的年少。过往犹如梦魇,蠢蠢欲动。那时他发过誓,他要活下去,比那些人活得更久。

活下去,不能死,已经成为那往后许多年,一以贯之的执念。

不能死,现在满脑子都只有这个念头,想办法活下去。

何况炮灰就更不能死了,凭什么主角耀武扬威,炮灰黯淡退场。

林子衿打从娘胎里生下来就不信,这世间还真能有什么板上钉钉的注定,无非是活得不够认真。

他得活着。

闭上眼睛,林百元那张糊满鲜血的脸,与年少的自己幡然重合,穷途末路的父亲口吐血沫,青筋暴起,白骨断裂,他的目光充满临死前的悲哀与决绝。

芬娘和林小米惨叫,直至无法发出声音。

林子衿记得自己在柜子里,纵然心性凉薄,也无法对屋外惨状置之不理,疼痛和压抑伴随着次第落下的铁鞭,反复敲打他自己的过去。

那时他就想,不管这本书的原作者本意如何,林家的这桩冤案,他管定了。

这个朝代名为启,皇帝姓盛,化用了明朝制度。今年是庆历十年,全书阴谋的开篇,皆起自于云南汤丹这桩铜矿案。

可惜他就看了简介,翻了开头,只知道林家是替罪羊,满门抄斩无一幸免,到了进天牢这一步,就该受不住严刑拷打,林家公子狱中暴毙。

谁知道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出了这档子事,朝廷是要拿人的,按法度,还要三司会审,究根问底。

但当初策划铜矿案那帮奸佞,明摆着不想让林家任何一个人活,只有死人是最安全的。

铜矿一塌,林家安安静静地背锅,老百姓也怪不到朝廷头上,因为所有的账目都是过了林百元之手。

只要林家死绝,真相尘封,查无可查,老百姓出了气,朝廷有个交代,这事也就了了,而策划铜矿案的人,便可继续载歌载舞,做他的人上人。

林子衿只看了开头,了解了大概,便心里门清。

朝廷缺钱,一来是天灾频发,各地赈灾所需,二来是**不断,国境内起义频频,国境外鞑靼铁答尔虎视眈眈,为讨伐逆贼,帝**饷消耗巨大。

朝堂上又是频繁党争,阉人与内阁互相掣肘,什么严党、昆党层出不穷。宦官当道,文臣党同伐异,官僚贪墨横行,自中央到地方的敛财之风愈演愈烈。

比如去岁两湖大水,朝廷拨下来四百万赈灾的银子,到了底层官员手上,连一百万都不到,就这,还要被地方官再扒一层皮。

如此一番消耗,最终国库空虚,没钱花,已经迫在眉睫。中央实在没钱,让内阁想办法。

内阁提了个法子,向百姓借钱。换成现代用语就是“国债”,怎么操作呢,先用天启宝钞向老百姓置换田屋等物事,货与手中有银钱的官商,或是朝廷自己保管这些财物,暂时充作国用,等到把铜矿挖出来了,就按比例兑还给百姓。

这个法子,漏洞非常大。

林子衿自己学历史,看一眼就猜到其中必有官商借机敛财,吞并田地。最后铃山一塌,林家死无对证,除了老百姓和国库受伤,中间的官员和富商们赚得盆满钵满。

林家被愤怒民众杀害的下场,便是百姓损失巨大的证明。

王朝末年,奸佞当道,皇帝如傀儡,天灾**频发,注定无法长久,结局似乎是被主角率领的正义大军灭掉了,主角自立为王,御极称帝。

从铜矿案开始,启朝加速灭亡,很快,官逼民反的主角就要登场了。

按原作者的话说,林家必须死,而那些挖铃山铜矿的百姓也必须死,只有这震惊全国的天灾**,才能激发主角心底的愤怒,使他揭竿而起,率领清君侧的正义之师,改朝换代。

这个启朝,已经不能说江河日下了,说它濒临灭亡更恰当。

林子衿在浑浑噩噩的刑罚中,终于想明白,这是个局,铜矿案,就是个国债骗局,无非是奸臣为应付朝廷和中饱私囊而布下的、欺民敛财的大骗局!

林家的人死了,挖矿的劳工也死了。在小说里他们只是激发主角反叛的数字,而当林子衿身临其境,他真真切切感受到的,这些人不是数字,是那天民兵带着百姓冲进林家时,所有人都无路可退的绝望。

云南的百姓失去了田地和房产,失去了赖以为生的一切,而林家亦家破人亡。

这个局阴险恶毒,无人幸免。

——不能死在这里,必须活下去。

就像小时候从那个地狱中逃出去,强大的意志力促使他艰难求生。

宋攀岳来县衙牢狱时,他快要奄奄一息,眉毛上凝结着血块,眼皮肿胀,难以睁开。

汤丹知县王仁民怒喝:“这是云南府提刑按察司按察使宋攀岳宋大人,你这罪民,见了大人,还不跪下!”

林子衿觉得他像老虎旁边摇头摆尾的猴,眼皮掀了下,复又将眼帘低回去。

这态度,称得上不屑一顾了。宋攀岳没生气,他对有骨气的犯人一向很有耐心。

牢门的锁打开,锁头掉落在地。林子衿听见对方进来的声音,宋攀岳站在他面前,居高临下道:“我从前就任锦衣卫,随指挥使大人在诏狱审过犯。”

林子衿很容易听出他话中的暗示。

锦衣卫诏狱,多有骨气的罪犯在里边都得软成一滩烂泥,那里的锦衣卫审犯人很有一套,什么十大酷刑,都只是前菜。

诏狱,是个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活地狱。

宋攀岳的意思摆明了,如果他继续嘴硬,那么锦衣卫诏狱审犯人的法子,都将一一加诸他身,到时候,他不招也得招。

穿过来这具身体,和他本人一样体弱多病,否则也不至于原主一摔就死。县衙牢狱的刑罚都让他去了半条命,再来让锦衣卫审讯,他这条小命不保。

招不招,肯定要招,怎么招,怎么招才能保住性命,才是他眼下的当务之急。

小四狗腿上前,抱了干净的稻草铺下,宋攀岳落座,盯着角落里披发覆面的年轻人。

王仁民在牢狱咒骂:“快点回话!林子衿,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在狱里这两天,无论狱卒如何严刑拷打逼供,这家伙都跟个哑巴似的,一声不吭,现在宋攀岳来了,他还是装聋作哑,如果不能从他嘴里翘出林家认罪伏诛的供状,铃山铜矿一案,怎么跟朝廷交代!

这事必须有人背锅,除了林家,别无二选。

林子衿必须死,而且死得理所应当。

但林子衿不想死,他知道所有人都想让他死,让这场骗局圆满落幕。他不仅不能死,还要把这个局搅浑,否则对不起他搅屎棍的荣誉外号。

心念电转,借着他对这本书仅有的一点记忆,脑子里的想法逐渐成型。

要当搅屎棍,最好语出惊人。但要他立刻招供,也没那么容易。太轻而易举得来的供词,没有人会相信。

要等,而他必须有这个耐心和韧劲。

林子衿默然不语,仍是那副闭目休憩的冷淡模样。

宋攀岳手痒,蜷了蜷五指,问随从小四道:“咱们从前在诏狱里,怎么审犯人的?”

小四瞥了眼仿佛得道高僧的林子衿,其实内心有些惊讶,还没哪个年轻人在宋攀岳面前,能这般镇定自若。

何况这人在牢狱里熬了也有两天了,但从他身上,看不出丝毫畏怯,或是如其他犯人那般涕泗横流,窝囊讨饶。他镇定得可怕,像一潭不见底的深水,颇有些超乎年龄的沉静自若。

但传闻中游手好闲的纨绔子林子衿,有这个定力吗?

小四定定神,盯着林子衿,绘声绘色道:“多着呢,光说咱们的酷刑,就有上三样和下三样,上三样是挖眼珠,剥指甲,上烙铁,下三样是手摇磨,人拉车,拧麻花,他这样细皮嫩肉的,嘿嘿……”小四猥琐一笑:“都用下三样。”

宋攀岳点点头:“给小林公子讲讲,下三样是什么。”

面前的青年一动不动,始终闭着眼睛,斜斜地倚着墙壁。

他越是淡定,小四越不信邪,连锦衣卫都不怕,这得是个什么人!于是小四卯足了劲,誓要把这年纪轻轻的“得道高僧”,吓得像其他犯人那般屁滚尿流。

小四说:“这下三样的第一样,就是手摇磨。对着下边那处,找根棍子捅进去,拉磨一样碾着,前些年朝廷里的贪官刘兆沿大人,进了诏狱,嘴硬得跟石头一样,脱了他的裤子,将铁棍塞进去,不出三下,全都招了。刘大人哭的那叫一个惨,读书人的颜面,全没了!”

宋攀岳笑了下:“读书人清高,受不住这个。”

“林公子不像是读书人。”小四与他一唱一和。

“是不像。”宋攀岳说:“不是读书人,那脸皮可就厚了。”

“士农工商,无奸不商,商人脸皮是最厚的,这林公子,就是商人之后。”小四的话一语双关,明里暗里都把林子衿的沉默,贬低成脸皮厚。

如果不是林子衿饱受古籍熏陶,早已习惯古时骂人的弯酸刻薄、阴阳怪气,指不定这会儿他真忍不住,开口问候他们祖宗十八代了。

现在还不是说话的时机,只能祈祷他们那些变态刑罚,别是来真的。

林子衿指尖微颤,掀了下眼帘,抱拢双膝。

宋攀岳饶有兴致地看着林子衿:“林少爷对手摇磨没兴趣,那就讲讲人拉车和拧麻花。”

小四咽口唾沫:“人拉车,就是让罪犯倒立,提着他的腿,使他两手握住烙铁前行。至于这拧麻花嘛,就是用巧劲把人身上的骨头打断,再给拧起来。”

小四举例道:“上个月诏狱里还审了一桩,自诩清高的吴其正吴大人,写了折子污蔑咱内阁首辅,下了诏狱,问他受何人指使,经了手摇磨和人拉车竟都闭口不言,于是一根根敲断他的骨头,他竹筒倒豆子全给招了!”

林子衿依旧无动于衷。

宋攀岳拍拍膝盖上的灰尘,站起来,闲闲地说:“既然林少爷铁了心装哑巴,那就从手摇磨开始,一个个来吧。”

手摇磨那个刑罚

好像是从余华的《文城》里看到的

略有点震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酷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