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清君侧,换我上 > 第1章 汤丹铜矿

清君侧,换我上 第1章 汤丹铜矿

作者:绛鱼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1-27 18:39:18 来源:文学城

1、

启朝,庆历十年,冬月十二。

云南汤丹,山水秀美,那日铃水之东,却是乌云阵阵,没多久,天便下起瓢泼大雨,连日来的暴雨冲毁了梯田,冲向了山坳,劳工们坦襟露腹,擦去额头混着雨水的热汗,胸膛中呼出阵阵浊气。

山林间飞禽走兽都跑光了,惊雷劈中枯朽的老树,烧焦了嶙峋枝干,枯木孤零零地立在山巅。山下的庄子里,粗布衣裳的村民也作鸟兽散,各自踩着泥泞跑回家中躲雨。

一个反常的冬天,雨水就没有停过。

一如这不知挖掘了多久的铃山,方圆十里人家的男丁都由知府和县太爷驱使至此,据传是宫里来的太监手持鸡毛鞭,撑着伞吆五喝六地,像赶牛一样把鞭子砸到男人们脊背上,刷下道道红痕,太监尖细的嗓子说不出好听的话:“咱家可告诉你们了!赶紧的,谁先挖到铜矿,重重有赏!”

云南汤丹铜矿,历来是启朝最大的产铜地,不过朝廷御用的铜矿厂,却不在铃山,而在铃山以北的阜丘。

可秋月里,不知怎么地,朝廷下了道诏令,说是汤丹铃山下有深矿,铜储量丰富,可解帝国燃眉之急,云南知府接了差使,勒令汤丹知县召集壮丁,深掘铃山。

就这样没日没夜的挖,自九月一直到冬月,整整两月余,别说是铜矿,就连根铜毛都没看见。

但知府和县太爷都信誓旦旦,这底下必然有铜,大家也只好挖下去了,就指望着过年前,能真把那澄黄的金丝缀龙纹诏书里的铜矿给挖出来。

“挖不出来——”监工的太监跺脚:“你们都得掉脑袋——”

汉子们恨阉人,在心底编排了他祖宗十八代,敢怒不敢言,一锄头下去,苦哈哈地往山里挖。

到了冬月,铃山都快给挖空了,山石零零碎碎地往下落,越落越急,恰逢这罕见的寒冬暴雨,眼看有泥流倾覆之势。

挖山不能停,朝廷催得紧,顶着大雨也得挖。

远远地,朦胧雨帘中,两道人影步履匆匆朝铃山工地去。

为首的中年人蓄着长须,看面相已不年轻,但绝不到知天命的年纪,他身着藏青直裰,发冠镶翠玉,双手拢入袍袖,健步如流星。这是汤丹县里有名的富商,姓林名百元。

林百元身后的仆从高举鹅黄油纸伞,一路小跑跟上他,气喘吁吁地招呼:“老爷,慢点走,当心摔着!”

林百元充耳不闻,大踏着步子,带出一路泥泞,使直裰衣摆溅上密集泥点,虽是寒冬雨天,雨水没有湿了他的身,他浑身却被热汗浸透。

不急不行,这都两个月了,若再挖不出铜矿来,那宝泉局可就铸不出官银了,到时候,这满大街的天启宝钞,无法兑换,拿了田地置换纸钞的百姓,可就要大闹一场了!

“慢不得,慢不得…”林百元嘴里振振有词,忧心忡忡,一个劲往前。

仆从林二叫苦不迭,顶着大风雨抱稳伞柄,一刻不敢停地跟紧林百元。

宝泉局的太监站在半山腰上,他身后,百多个汉子一刻不停歇地挖掘。

林百元步过去,终于肯放缓脚步,两手合拢作揖:“杨公公。”

杨昭和也没什么好气,连个正眼都懒得施舍给他,一转身子,挥了挥手里的鸡毛鞭,哼道:“林老爷,来这儿有何贵干?”

“……”林百元赔着礼数,掀了眼皮看了下杨昭和不怒不喜的侧脸,又把头埋低了些,两只手抱在身前,因冬寒刺骨而微微发抖:“来看看,铜矿挖的如何,见泥金了么?”

杨昭和扭头看他,林百元的头顶正对他,乌发里露出几根刺目的白丝。

“……”杨昭和语气放缓了些:“这铃山啊,咋就放不出个屁来。”

林百元苦笑,收了作揖的手,垂于身侧。

林二把伞往前倾了倾,他抬头一看,滚大的雨珠子顺着伞骨往下掉。

林百元的脑袋低得不能再低,苦涩道:“县里的百姓都来问了,何时才能把宝钞兑换成银两,前些日子,卑职家的大门让昆明城里的牛大娃带人来堵了,说不见银两不肯走。卑职…哎…有苦难言。”

杨昭和冷笑:“不是都说好了么!这可是朝廷的差使,拿天启宝钞换他们的田地,就连购买盐铁,都一律可用宝钞交易,怎么地,就非得要那几个铜银疙瘩?朝廷哪有那么多银子给他们换!”

林百元摊开双手:“卑职也这么跟百姓们说了,可他们不认。说当初换的时候,朝廷都说好了,不出一个月,挖出铜矿,铸出钱银,必然把宝钞加价地兑换成银子,就当是他们借钱给朝廷的利息,到时本利一并如数奉还。可这都两个月了!”

杨昭和手痒,又想打人,咬着牙磋磨再三,忍住了,没好气道:“穷山恶水出的劳什子刁民!若非天恩浩荡,这宝钞换铜银的好事落不到他们身上!他们还敢跟朝廷拿乔?!反了他们!”

林百元默默不语。

杨昭和疾走几步,到了最近的汉子旁边。

那汉子腰系麻布,大冬天的只穿了条粗布短裤,挥汗如雨,挥起锄头,猛地砸下去,就像在砸阉狗的头盖骨,锄头一翻,全是不值钱的泥土。

杨昭和暴跳如雷,抄起鸡毛鞭接二连三落到汉子脊背上,破口大骂:“没吃饭吗?!长点劲儿,瞧瞧你这绣花枕头,一锄头下去挖不出个响屁来!!!”

汉子连看他一眼都不敢,鞭子抽身上,疼得龇牙咧嘴,还得忍气吞声,接着挖。

宫里来的督工太监,皇帝的人,谁惹得起?!

林百元叫了声:“杨公公!”

杨昭和抽得手臂酸麻,收了鞭打,朝林百元步去,甩甩鞭子说:“回去告诉那帮子刁民,等铃山挖出了铜矿,少不了他们的钱银!再说了,这发行宝钞的国策,也是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皇帝陛下亲自过了目的!”

杨昭和说起皇帝时,两手合拢,高举向北方,遥遥一敬,再不耐烦地续道:“就连今秋盛闻澜盛大将军率领的征北大军,那军饷和军俸,都是用宝钞暂代,怎么,前线大战的将士都无怨言,他们就等不住了?”

“哼!”杨昭和冷哼,袍袖一挥,双手负于身后,赶人道:“甭在这儿跟咱家说道了,都是国策!听到没有,国策!回去告诉知县王仁民,管好他手底下那帮刁民,怎么就不知道体量体量朝廷的难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林百元无法,只得糊弄地附和:“老百姓是该体量朝廷的难处。”

踟蹰再三,见杨昭和一副不愿再谈的模样,林百元眺望挖出了大洞的铃山,惆怅叹气,踱着步子,下山去了。

雨势依旧滂沱,看来这大雨要下一整天了。

汤丹县城离铃山尚且有个几里地,林百元心情烦躁,不坐肩舆,从包里掏出宝钞遣散轿夫,四个轿夫没一个人收,一叠声地赧笑推拒:“老爷,您行行好,赏银钱吧,或者别的啥都行,就这宝钞呀,实在不敢要了。”

“……”林百元收起纸钞,打开行囊,四文铜钱,一人一文。

轿夫们连声谢老爷,扛着竹子做的空轿,冒着雨先行离开。

林二撑起油纸伞,陪着愁容满面的林百元,一步一行地回了林家。

两人身后,鞋踏的泥印淹没进瓢泼大雨中。

大门前全是臭鸡蛋和烂菜叶,红门紧闭,就连门楣上的牌匾都让顽皮孩童砸坏了,一个匾裂成两半,一个林变成双木。

林二说:“老爷小心些。”

林百元叹气,寻着落脚处,只足尖点地,走钢丝一样抵达自家门前。

林二用力拍打门扉:“回来啦!回来啦!”

听出他声音的管家老林做贼一样拉开门缝,见是老爷回来了,这才把门打开:“快进来!”

等林二也跨过门槛,老林着急忙慌地,砰一声合上门。

一行人绕过照壁,林夫人名唤芬娘,穿绸缎织衣,坐在厅堂里娴静地绣着帕子。

老林招呼道:“夫人,老爷回来啦!”

芬娘放下女工活,起身迎上去。

林百元甩去袍袖上的水雾,柔声问道:“孩子们呢?”

“子衿回宝泉局了,说是宫里差了钦差来催铸银的事。”芬娘关切地拿起帕子,擦拭他额头上的水珠。

“娘——”一道清脆嗓音传来,笑靥如花的少女蹦蹦跳跳:“爹回来啦?”

林百元一双儿女,长子名唤子衿,是汤丹县里出了名的纨绔子,不学无术,林百元在昆明宝泉局为他捐了个小官做,省得他成日里游手好闲。

次女林小米年未及笄,尚在闺中,生得乖巧可爱,模样全随了年轻时的芬娘,此时含苞待放,来日不说倾国之貌,放眼整个汤丹,也是林小米最为灵秀。

看着贤惠的妻子和漂亮的女儿,林百元郁结的心绪松缓不少,搂着妻女笑:“爹回来啦。”

芬娘猜中他的烦心事:“又去铃山了?”

林百元凝眉,点点头。

芬娘无言:“当初就不该接这差使,替官家发行宝钞。老百姓的田契都过了你的手交给宝泉局,朝廷的天启宝钞又过了你的手换给老百姓。百姓们谁都不认,就认咱们。如今挖不出铜矿,造不出钱银,咱们家拿什么还给百姓们?”

林百元不说话,拍了拍芬娘荏弱的肩膀,问道:“我的宝箱可藏好了?”

芬娘点头:“都是你在官府和百姓间做媒的账本,自然藏好了。”

林小米看看惆怅的爹,又看看嗔怪的娘,纳闷地说:“可咱们家的田契、房契、地契,也都换了宝钞呀,朝廷不会不还给咱们吧?朝廷都不还我们家,我们家也还不了百姓的!”

林百元眉目一凛,嘘声道:“别说了!”

芬娘递了林小米一眼,少女垂眸瘪嘴,鼓着腮帮不说话了。

“等子衿回来,问问他,宝泉局那边怎么说。”林百元叹着气,整个人颓唐地陷进椅子里。

大门处传来的敲门声,响得快把门都震塌了。

芬娘起身招呼管家:“又是来闹事的?!”

老林的身影匆匆绕过影壁,去开门了。

没一会儿,一家三口就听到老林的喊声:“老爷,夫人,是少爷的仆从,福蛋回来了!”

老林带着年轻小厮到正厅前,就在屋檐下,没进去。

“少爷呢?”芬娘质问。

福蛋冒雨回来,慢脚泥泞,满身雨水,抹了把脸,喘着粗气:“老爷,夫人,这雨下得大着呢,路滑得不能走,轿夫蠢笨,非要去走那泥石路,滑了脚,少爷、少爷就从轿子上摔下来了——”

林百元霍然起身,芬娘追问:“那少爷人呢?”

福蛋畏葸地缩回脖子:“就近找了家客栈歇脚,人躺在客栈里,大夫这会儿正在拿脉,我赶回来告诉二老。”

林小米恨他说半天讲不出重点:“我哥没事吧?”

福蛋面露异色:“少爷,少爷他撞了脑袋…本是没气的…过了半个时辰,又来气儿了,大夫说…少爷没有性命之虞,就是脑子好像…”

“什么?”林百元沉声问道。

福蛋咽口唾沫:“脑袋好像…撞坏了…少爷醒来就问小人,是不是在拍、拍古装戏。”

更远的地方,山与天相接的尽头,铃山在经月的凿噬下,受暴雨侵蚀,泥石松动,整座山以诡异的角度倾斜,湿软的岩石裂开,泥流冲刷摇摇欲坠的山体,紧接着,天地间轰隆巨响。

逃命出来的监工浑身泥水,面目全非,他趔趄如疯魔,跌跌撞撞奔向汤丹县城,冒着铺天盖地的大雨,声嘶力竭地叫喊:“铃山——塌啦——”

第一案:国债危机

*

新文启动!

又是一个大工程hhhhhhhh

稍微需要一咩咩脑筋急转弯,不多不多!小学生权谋为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汤丹铜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