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之温僖贵妃好孕连连 > 第4章 第 4 章冬日暖锅子

清穿之温僖贵妃好孕连连 第4章 第 4 章冬日暖锅子

作者:顾荣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6 17:10:01 来源:文学城

自打孝昭皇后病逝,钮祜禄府上又恢复了从前深居简出的日子,越发低调。

原先说的替塞林相看对象一事,也被搁置下来。

作为府上唯一有差事的男丁,他肩头的担子很重,办差时越发谨慎用心,不敢疏忽,生怕自己吃了挂落丢了差事。

钮祜禄府不能在朝无人,不然就成了瞎子。瞎子是会被排挤出那个圈子的。

他心思这般重,哪有兴致琢磨婚事。

塞林年长,又当差历练着,许多事情都是自己悟到的。

颜珠和法喀年纪小,则是被人点醒的。

他俩在宗学里上学,周围都是与他们一般年级的人,争强好胜又口无遮拦。

有几个家世不错的少年郎,考校功夫时比不过钮祜禄兄弟俩,恼羞成怒,便将家中私下对钮祜禄氏的嘲笑大剌剌的说了出来。

兄弟俩气血上头,冲上去按住对方,就是一顿暴打。

当天,颜珠和法喀是带着一身伤回来的。

舒舒觉罗氏瞧了一眼,差点晕过去,抱着儿子哭了一场。

巴雅拉氏收到消息后,立即叫人请了大夫过来诊治。

送走大夫后,问俩孩子缘由,却是怎么都不开口,待塞林回来后,三兄弟倒是长谈了半宿。

从那晚之后,法喀和颜珠迅速成长起来,改掉了往日的跳脱性子,无论是读书还是练武,都越发的刻苦。

下头几个更小的弟弟,在哥哥们的带头作用下,也变得好学起来,叫巴雅拉氏欣慰不已。

蓁蓁和四格格、五格格跟在巴雅拉氏身边学习管家,打理庶务和往来的交际。

管理庶务倒是简单,只需要拿捏住几个管事的便好,不必事事躬亲。

交际这一项却需要府上主母亲自过问,也是最重要的事宜。

门房一日能收到十几封拜帖,有问安的、有红白事项的,还有寿宴、洗三满月酒、赏花宴这样的,到底是府上主人亲自去还是派下人去,亦或是回个帖子?

这样样都需要主母考量,一旦处置不妥当容易就容易伤了两家关系。

蓁蓁觉得学这个是最累的,不单要考量到两家的交情、还要参考对方府上和旁人的交情、子女们的姻亲关系,从前的来往礼物贵重程度。

从前重、如今轻,是什么意思,瞧不起人还是犯了事?

从前轻、如今重,可是人家发达了、还是两家多了一门姻亲?

巴雅拉氏见她头疼的模样,劝道:“慢慢来,做多了就熟了。”

日子久了,蓁蓁把各家的官职爵位都记熟了,各家的姻亲关系也理顺了,这事就变得容易许多,只要不是大事,她扫一眼便能做主,大事自然要交给巴雅拉氏决定。

差事熟练后,她的闲暇时间又多了起来,继续摆弄先前的爱好,吹吹笛子、弹弹琵琶。

这有了爱好,日子就变得有趣起来。

***

今年的颁金节,钮祜禄府上只法喀和巴雅拉氏去了宫中,回来时带了一些康熙的赏赐。

天气越发凉了,身上的衣服一日比一日厚重。

某天晨起,蓁蓁推开窗子,便看到院子里铺了一地的雪,空气中更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很是清雅。

她循着气息找出去,在墙脚下看到了一棵梅树,是白梅,稍不注意,还真发现不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蓁蓁脑子里自然而然的就浮起这么一句话。

她觉得自己如今这水平怎么都算不着文盲了吧,读书很有成效啊,心头雀跃不已。

用过早点后,便去正院请安,处理这一日的差事。

待请帖都回完,蓁蓁回自己的院子用午膳。

回去的路上,听到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不免多看了一眼,原来是六弟和六妹妹在堆雪人。

蓁蓁看得心热,回去后趁着舒舒觉罗氏午睡的功夫,也悄悄堆了一个雪人。

这雪人堆得实在好看,她不忍心拆掉,便叫舒舒觉罗氏发现了。

舒舒觉罗氏把她狠狠训了一通,说雪太寒了,怕她着凉,硬是逼着她喝下一大碗驱寒的姜汤。

舒舒觉罗氏仍不放心,摸了摸蓁蓁的脸,“晚上就吃锅子吧,暖暖身子。”

“好呀。”

蓁蓁也喜欢吃锅子。

这锅子说的是乌拉火锅,从东北龙兴之地那边传过来的。

锅是铜锅,高高尖尖的的,像个倒扣的陀螺,下方掏空放置碳块。

锅底一般是用鸡汤打底,里头又加入许多药材,像人参、天麻、冬虫夏草这些,若女子食用多半是加红枣桂圆这些好喝又滋补的。

待汤底被烧得滚烫,咕噜咕噜冒泡时,便下菜,荤的有猪肉、羊肉、鹿肉、狍子肉,素的有口蘑、木耳、小白菜、腐竹。

趁着锅子里煮菜的时候赶紧调蘸料,依次往碗里加入蒜末、辣椒面、花椒粉、花生碎、香芝麻、香菜、葱花,再淋上热乎乎的香油,哧溜一烫,便激发出一股浓郁的麻辣鲜香味。

这时候,锅子里的肉也好了,夹上一块,放入蘸料里裹一裹,再放入嘴里,那真是绝了,又滑又嫩,鲜香刺激。

吃不惯麻辣味,那就不沾蘸水,味儿要鲜甜一些,更适合文静乖巧的小姑娘。

母女间不需要顾及形象,吃得酣畅淋漓,明明是寒风料峭的冬天,母女俩却是满头大汗,但眼里都是满足。

吃完锅子,又泡了个澡,舒服得不得了,蓁蓁拿了一本闲书,靠在大迎枕上懒洋洋的翻着,没过多久困意上涌,索性就睡了。

又过了几日,河里都结了冰,结实得很,想要捞鱼都得拿铁锤去破冰,于是京城里的人们又多了一样爱好,便是滑冰,男子们胆子更大,还会在冰上踢球。

蓁蓁听法喀说得玩心大起,便缠着他带自己出去玩。

偷偷扮了两次男装,混了两个下午,便学会了。

从颤颤巍巍到在冰面上风驰电掣,那种感觉就一个字,爽!

蓁蓁觉得,做人真的是十分欢乐。

***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极快,一转眼,冰化了,柳梢冒了绿芽,康熙十八年的春天也到了。

春日里,巴雅拉氏又带着蓁蓁和四格格、五格格去巡视京郊附近的庄子,马车上给几个女儿解释缘由。

“咱们自家的庄子,每年春秋两季还是要跑几趟的,亲自看一看,知晓这一年地里头种些什么,种多少,便能估摸出秋日里收多少。

若是不管不问,全凭底下人说,只怕就成了睁眼瞎。这样的事儿,可不少呢,有些黑心的把一亩地的收成报成一分地的,说是造了旱灾呀、水灾呀,亦或是蝗虫灾害,悄悄昧下收成拿到别处售卖。”

几个年轻小姑娘听得惊讶,睁大了眼,越发认真。

转眼间就入了夏,蓁蓁又到庄子上消暑。

庄子里种了几亩西瓜,六七月里正是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又圆又大。

蓁蓁每日都会摘一个,用井水冰镇,到了午间,便会破开,美滋滋的吃一下午。

到了七月底,天气越发炎热,早晚都有蝉鸣,吵得人睡不着。

蓁蓁干脆不睡了,拿了一把团扇摇着,打算出门透气。

“格格,可是做恶梦惊着了?”

荷香听到动静,点燃灯,起身进来询问。

蓁蓁摆摆手,“没有,我就是睡不着。你睡吧,不必管我。”

“奴婢也不困,陪您出去走走?”

两人刚走出屋子,便感觉到一阵巨大的摇晃感,彷佛天崩地裂一般。

紧接着,周围的屋子哗啦啦的倒塌,里头传出惊惶的惨叫声。

“地动了!”

“快跑啊,地龙翻身了!”

然而摇晃这般猛烈,根本没几个人能逃出来,许多人都在顷刻间被重物压住。

剧烈的晃动持续了小半炷香①的时间,待彻底停下来时,院中的房屋倒塌了大半,青石地板都裂出了半尺宽的地缝。

地动发生时,蓁蓁跟荷香在院中并且迅速蹲下,没有受伤。

可其他人呢?

主仆俩立马跑去前院,正好撞上了慌张失措的管事。

一见到蓁蓁,他喜极而泣,“三格格,还好您没出事,若是您出事了,老奴无颜苟活啊…”

蓁蓁立马扶起他,“我没事,你也没事吧?”

她迅速的打量了一下,四肢周全,只是脸上有些擦伤。

“当务之急是把其他人救出来,你这边还有人手?”

管事猛点头,“老奴没事,老奴的俩个儿子也没受伤,这就去救大伙。”

管事带着人去搜救,蓁蓁就带着荷香去厨房搬东西,将米面、铁锅、炉子等搬到院子中间,担心还有余震,二次毁坏彻底掩埋这些食物。

不一会儿,管事的妻子女儿也过来了,蓁蓁便叫他们去将药材、布料拿出来,万一有人受了伤,也能派上用处。

当了几百年的古树,经历了数十次地震,这灾后措施她还是有一点点印象。

半个时辰后,又发生了一次余震,庆幸的是威力不大,比先前小了许多,没有加重损害。

一个时辰后,庄子上的人都被救出来了,没有死亡,但有十来人的胳膊或腿被压断。

大家都聚在院子里,相互包扎好伤口,安静的等着救援。

后面再没发生余震,天亮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骚动,是官府开始派人援救周围的民屋。

“三姐、三姐…”

外间传来法喀的声音,蓁蓁立马站起挥手,“我在这呢,阿弟。”

法喀快马奔来,跑得气喘吁吁,见蓁蓁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三姐无事便好。”

“府上情况如何?”

法喀抹了把脸,揩去汗水,“府上还好,屋子修得牢实没有太严重的倒塌,也没伤亡,就是碎了不少东西。”

“庄子上呢?”

“这边情况有些严重。”

法喀扫视了一圈,便知晓严重性。

“三姐歇着罢,我去处理。”

蓁蓁忙活了大半夜,提心吊胆又睡眠不足,精力不济,便由着他去,自己则是到了树荫下半眯着眼小憩。

中午的时候,法喀便把庄园的事情处理好,带着蓁蓁回京城。

官府的动作极快,城门口已经设置了粥棚,免费施粥和发药。

蓁蓁在一片棚子中看见了钮祜禄府的徽记,便放了心。

回到府上后,她喝了一碗药汁,又吃了一碗白米粥,就回房歇息。

待她醒来时已是次日,才知晓万岁爷下了诏书,命户部和工部领了十万两银子施救京城的百姓,除了朝廷赈灾,佟贵妃也领着后宫和命妇们捐款赈灾。

民间富绅亦积极捐赠,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康熙知晓后,便让官府登记嘉奖。

在各方的帮助下,灾情一天天减缓。

***

慈宁宫。

今天是十五,是后宫嫔妃们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日子。

佟贵妃穿着一身绯红色旗袍,容光焕发地坐在最前方,悠悠的品着香茗。

太皇太后从里头出来,一抬眼就看到了佟贵妃头上的珠钗,眼神闪了闪,没说话。

“臣妾给太皇太后请安。”

“都起吧。”太皇太后笑容和煦,“这些日子你们都辛苦了。”

两个月前,京城发生了地动,数万间房屋倒塌,还有许多农田的庄稼没了收成,损失极大。

如今正值三藩之乱,朝廷打了好几年的仗,国库里没多的银子,康熙便让亲王勋贵们捐出一部分钱来。

可谁愿意把兜里的钱掏出来?没几个人肯。

太皇太后便起了个头,捐出自己的体己,佟贵妃和七嫔②也跟着捐出自己的体己。

但这哪里够?

太皇太后便把福晋、命妇们传到宫中,苦口婆心的说服了一番,这些贵夫人们只好跟随宫中娘娘,一并捐出了体己。

宫女太监们亦是积极响应。

有人捐款,自然是需要人登记处理的。

太皇太后年近七十,哪有精力主持,便将这事交予了佟贵妃负责,惠宜荣三嫔协理。

这事儿办得很好,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救了京城百姓,原本是大好事,但这“好”只停留在太皇太后听到某些话之前。

这事原是太皇太后牵头,佟贵妃和惠宜荣三嫔登记协调,出钱出力的是阖宫宫嫔、太监宫女和宫外的命妇们,怎么传到外头就偏偏成了佟贵妃一人心地善良,顷尽佟家一族财力,接济灾民?

太皇太后倒不是觉得被佟贵妃抢功了,心理委屈,而是琢磨这里头有什么深意?

她经历四朝、见证了三次皇位争夺,看任何一件事都不会觉得简单,尤其是这事跟前朝后宫之间都有着关联。

她琢磨来琢磨去,只有一个理由解释得通,那就是佟家在给佟贵妃铺路,为了后位积攒民心和口碑。

毕竟孝昭皇后去了两年,再过一年,皇帝便能册立新后。

太皇太后心头不喜,觉得佟家有些猖狂。

在外,将众人的功劳揽为一身,在内,佟贵妃僭用凤钗。

贵妃至多只能佩戴五尾凤珠钗,然而佟贵妃今日佩戴的是九尾凤珠钗,那是仅皇后和皇太后可佩戴的规格。

可她偏偏用了。

佟贵妃这到底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

太皇太后不大喜欢佟氏,她是皇帝的表妹,与皇帝的关系本就比旁人更亲近,如今又是后宫之首,前朝佟家两位国舅亦是厉害着。若佟贵妃再进一步,那岂不是前朝后宫都成了佟家的?

那样的局面是她不能接受的。

前朝她管不着,但后宫她还能看顾一二,这宫里还得有几个能跟佟贵妃抗衡的妃子。

该提拔谁呢?

太皇太后先是将宫中已有的妃嫔选了一遍,觉得家世都太寻常不合适,只能在宫外寻摸。

想了一圈,最后还是把名额定在了钮祜禄府和赫舍里府上。

“苏麻,明儿个替我传一道旨意。”

①一炷香大约是五分钟,小半炷香一分半左右吧。

康熙十八年七月京城确实有一场地震,史料出自《北京地区地震史料》、《广阳杂记》

②康熙十六年时册封的是七嫔,惠嫔、荣嫔、宜嫔、端嫔、僖嫔、敬嫔、安嫔 ,德嫔是康熙十八年十月册封为嫔(文中时间线上还是贵人)

早上好o(* ̄▽ ̄*)ブ真诚道个歉,周末有事没来得及更新。从今天开始日更,下午六点补更~么么哒~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995625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鸾凤和鸣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冬日暖锅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