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10月,太平军在两广完全站稳了脚跟,也暂缓了对外扩张。杨秀清不止一次向李初夏提出要速速攻打江西,直取江宁,切断漕运,但都被李初夏否决了。
她减缓扩张速度的原因是有太多内政需要整顿,军队也需要改革,这就给了清庭更多准备和应对的机会。然而这回的太平天国起义比以往的农民起义都厉害,清军上去一个被揍扁一个,满汉军官也死了一批。
赛尚阿作为前线的钦差大臣,啥办法都想不出来,就光顾着给太平军送装备了。在广州沦陷后咸丰便把他革职拿问了,改任琦善为钦差大臣,负责剿灭太平军。
这个琦善是大贵族,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曾经也担任过两广总督,后来因为和清朝擅自签订条约被抄家了。但后又复启,担任了多地总督。这人根本就没多少打仗的经验,被安排了这样的苦差事后如坠冰窟,只能硬着头皮上任。
咸丰帝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就因为太平天国这事,他每天茶不思饭不香,觉也睡不着。在朝廷上经常发脾气,让朝臣都感觉这人很无能。在朝臣看不起咸丰皇帝的同时,咸丰皇帝也记恨上了这帮奴才。因为他经常收到各种清军大胜,歼灭太平军无数的战报,结果战线却是一路后退,就这还天天找他要钱。咸丰因而觉得这帮臣子都在骗自己,颇有一番“诸臣误我”的味道。
全国有许多士绅上疏了各种平定太平天国叛乱的方法。比方说翰林院孙鼎臣就引用周礼,指出“无比闾族党则伍两卒旅为乌合之兵;无保甲则乡兵为乌合之民”,建议大幅增加现有的团练力度。咸丰一听很有道理啊,随即委任了大量在籍绅士回本籍督办团练,其中就包括在湖南老家守孝的曾国藩。
曾国藩为人“忠贞正直”,恪守儒家伦理纲常,是坚定的地主阶级战士和儒教狂信徒。此人母亲的家族六代洗女,认为需要通过屠杀女儿来保障儿子的气运,他母亲是极少数幸存者。
出生于这种家庭的曾国藩对于女性当权这种破坏伦理纲常的行为是深恶痛嫉,他抱有着对天国政权的巨大仇恨,主动上疏要督办团练去镇压长毛。
“天下该杀但却没有被杀死的人真是满坑满谷,正是因为有太多女子不缠足,不服从礼教,才有了今日女祸。”曾国藩默默地想。
依靠着向当地强制摊派响银,自己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湖南当地畏惧太平天国之士绅的资助,曾国藩依靠很快拉起了一支由虔诚儒教小地主指挥的,以湖南同乡人为主的军队,是为湘军。
顺带一提,组织团练自行筹集的军费负担有许多都被转嫁到了农民头上。
再说回太平天国,天国此前的官制临时性和灵活性较强,政教不分离。现在管的地盘大了,李初夏便想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选官制度,提拔更多官僚上岗。这些官僚中许多位置自然得保留给功臣,但其它的位置圣女还是想公开招聘,这就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考试制度。
中国有着悠久的考试传统,她想开科举很容易,无非是改一下考试内容罢了。她移除了科举项目中的四书五经,改考圣教经典,同时还加入了一些常识题和算术题,考试题目的范围都是对外公开的。
太平天国是一个很不儒家的政权,自然不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但是呢,现在已经是1852年了,中国的识字率和教育水平比起其他时代而言要高出很多,平均识字率已经达到了20%,文官的活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在科举的消息对外公开后,有的人还在观望,有的人却是已经连夜读经书了。
除了推行考试制度外,李初夏还亲自领导团队改革了目前的管制,明确了官僚的职权。同时政教半分离,宗教部门与行政部门法律上互相独立。她甚至还在推行司法独立的改革,建立了各级法院,选任了法官,让他们通过成文法办理案件。
当然这些改革的推行和成效都需要花费时间,一时半会肯定是给不出什么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