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兴兴头头,但弘璋和思思搬家的那天,两人还是哭了一场,依依不舍。maixi9
惹得沐瑾也心酸起来,忍着泪意做出轻松笑脸,温柔哄了半响,才将两人哄了去。
好在还有小儿子留在身边,多少还有那么点儿安慰。
两个孩子搬迁当日,圆明园那边传来了个极好的消息。
因为沐瑾特特的叮嘱吩咐过,无论哪一位工匠取得哪一方面的进展,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也务必要禀报给她和四爷,因此一有进展,那边便报了来。
沐瑾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怕万一有什么成果进展了,百工院那边的管事不重视、不当一回事儿,压根就不往上报。
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百工院的劲头鼓得足足的,人人信心大振、斗志昂扬,可是,对于试验研究这种事儿来说,短时间内很难出什么成果,没准数年才出一项真正能转化为利益的技术革新。
久而久之,一线的技术工人还罢了,那些管事们,时间长了更会懈怠。
加上这个时代工匠们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属于俗称的下九流那一类。尽管沐瑾和四爷表示了对工匠们的看重,但长期形成的认知哪里那么容易改变。
下意识的便会表现出来。
若是不时不时的敲打提醒着,让人及时禀报,时间长了,即便真有什么小改进革新,管事们偷懒,未必就会禀报。
今日禀报的事儿,把沐瑾震得不轻。
工匠们在研究如何改进玻璃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其中一种原料便是煅烧石灰石之后得到的石灰。
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也不知怎么搞的,与其他物质凝成了类似水泥的东西——自然,工匠们这时候没把这东西叫水泥。
只是发现地上的一处坑洼被不知什么物质给填上了,摸上去,硬邦邦的,但是十分平整。
这现象触动了有心人,于是开始有意识的试验——毕竟堆放的原料就那么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存心要试,总能有一定的结果。
于是,水泥就这样给试出来了
管事的带着工匠进宫,详细的给沐瑾和四爷禀报,并且当场演示了一番。
他们这会儿试验出的水泥自然不如现代工艺造出来的品质高,可以说是相当粗糙。
但是,用水泥修路,那可比黄土路要强多了!
做成水泥砖修建大坝、堤岸,肯定也要比普通的土木要结实的多!
总之,工程、基建、工防设施等等方面,这可都是能用得上的。
沐瑾大喜过望。
四爷更是狂喜。
一激动,当时便给主工匠赏了白银五千两,良田五十亩,余者辅助者论功行赏,相关的管事同样论功行赏。
工匠当官是不可能的了,沐瑾又建议四爷,让主工匠继续研制研制,尽量完善,待反复试验确定可大规模运用时,再赐一枚黄金勋章和加盖皇上私印的荣誉证书。
四爷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了,这东西有多大价值不用想也可预见,这点儿赏赐理所应当。
那工匠激动得砰砰磕头,眼眶都红了,悄悄的抹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