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清穿之娇妃 > 第22章 022【二更】

清穿之娇妃 第22章 022【二更】

作者:韩金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6 23:43:39 来源:文学城

慈宁宫中。

太后这一段时日为着十四阿哥允禵的事情,总是睡不好吃不好的。

到了夜里,哪怕是转钟了,也还是睡得不安稳,一夜总是要惊醒个好多次。

多半都是担忧十四阿哥府里孩子们过的日子,还念着在景陵守着不得回京的十四阿哥,是不是能吃得饱穿得暖。

太后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么熬法。

很快就有些咳嗽。太医来瞧了,说是心焦引起的,天虽然冷着些了,但也不至于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心病。

太后便只能静养了。为着这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太后心里有气,也就不爱见人了。

养了这么几日,没成想咳嗽吃了药也不曾好转,却是养心殿传来的消息,说是皇上允了十四福晋颁金节进宫给太后请安的事,还说颁金节后,会送十四阿哥身边的侧福晋去景陵。

太后听了这消息,当即这咳嗽就好些了。

只是今儿夜里天气有些反复,白日里太阳好,夜里温度没降下去,这热气盘踞不散,太后有些热着了,就睡得不安稳,总是出汗,热醒了后更了衣,干脆拥着被子歇歇精神,想着等一会儿再继续睡。

太后身边的杨嬷嬷贴身侍候着。

床前一盏小灯,杨嬷嬷脚踏上坐着,床帐撩起了一边,陪着斜倚在床榻上的太后轻声说话。

知道皇上允准十四爷府上侧福晋去景陵的消息后,太后就给十四爷府上送去了消息,叫十四福晋好好打点行装,该吃的该用的,都要给十四爷捎过去。

太后这里也添了许多的东西,都悄悄送去十四爷府上了。

虽是静悄悄的,可杨嬷嬷想着,这宫里的动作,尤其是慈宁宫的动作,怕是瞒不住皇上的。

皇上知道了,但默认了,即是默许了。

众人都晓得,太后深疼十四爷,待十四爷是真心疼爱的。比起皇上来,到底就还是差些。

杨嬷嬷跟在太后身边,私底下不知劝了多少。若不是太后还肯听她两三句的劝,只怕母子间还要闹得更僵些。这些年里,这样就已经是闹过无数次的别扭了。

如今皇上肯让一步,杨嬷嬷这心里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的。

太后这边病着,杨嬷嬷瞧着,这心病是越来越重的,若十四爷那头没什么好的,只怕太后的身子骨还要更坏些,如今皇上登基不足一年,这事闹出来,总归是不好的。

太后年纪大了,十四爷被削了爵位送去景陵,太后瞧见皇上,自然心痛小儿子,这要是真的有个什么好歹,这后果,杨嬷嬷都不敢往下想了。

也幸而,皇上肯让这一步,杨嬷嬷心里止不住的念佛。

太后这口气松下来,这病就能有养好的时候了。

太后歇着不说话,杨嬷嬷就陪着太后静静坐着。

本以为太后静静歇一会儿就是要睡的,谁知一室的静谧过后,太后翻着暗涌的目光却落在了她身上。

太后说:“先前你说,皇上去翊坤宫用午膳,回养心殿时就瞧着心情不错。还赏了十三在养心殿用膳,用的还是皇上从翊坤宫带去给十三的吃食?”

“十三离开养心殿时,神情也瞧着不错,很高兴?”

太后不同旁人,想知道养心殿的事情,还是能知道的。毕竟是皇上生母。母子闹着别扭,却也不曾真的将关系,将情分绝到什么地步去。

杨嬷嬷说:“是。怡亲王说了,确实是从翊坤宫年嫔娘娘处带来的吃食。是特特从湖北带来的风味土仪。大约皇上和王爷都用着很新鲜,开了胃口,所以午膳就都用着很好。”

太后思量:“十三这回的差事,是去景陵瞧瞧老十四。皇上是要叫他看看,老十四肯不肯低头。先前为着他们兄弟的事,哀家这心里头,对皇上是不大高兴的。他待老十四,实在是太严苛了些。老八老九申斥一番都留在京城里,偏把老十四送到景陵去。还不叫他身边有伺候的人。”

“这是要把兄弟情都给绝尽了。”

太后心里头是很担忧的。慈母之心,她担忧她的小儿子。

可身为太后,她也担忧她的大儿子胤禛。

从前先帝爷在的时候,太子两度废立的那些年,京中局势,朝中形势可都不大好。

先帝爷为着立太子的事情,很是伤了些精力,一手亲养大的儿子最后弄成了那个样子,先帝爷伤心伤情,那好好的硬硬朗朗的身子骨为此每况愈下,坏了许多。

当时还是德妃的太后,在先帝爷跟前还是有些体面和尊贵的,四妃里头,体面和尊荣都是差不多的,但一定要排个顺序的话,德妃不是头一个,但也不是最后一个。

她瞧的很清楚,先帝爷后来,身体已然是不行了。不过是为着那些形如虎狼的儿子们,在强撑着罢了。

可总是要选定一个继承人的。

先帝爷的性子,被废太子伤透了心后,怕就是不肯再选风头太盛的儿子了。这辈子,先帝爷最恨的便是有人逼迫他。

先帝爷喜欢十四的锋锐,可未必就肯将这大清交给他。先帝爷到了后来,似乎很是不愿意被人猜透心中的想法,不愿意让人知道,他想要把大清交给谁。

后来每每谈及此事,甚至连一生的总结都当着大臣们的面说了,却从不说心里属意谁。

先帝爷似乎是拿定了主意不许任何人再插手了。德妃瞧不透,也没有替老十四争取的心思,就不去猜。

要说那段时日,人人都跟虎狼似的想要去争这太子之位,偏有一个人隐的下来,也稳的下来。

这人便是老四了。

那会儿,她的心思都在老十四的身上,对老四,不大关注,想着他这样大,不需要她多去注意些什么。

可后来成了太后,在这慈宁宫里将悲伤缓过来,太后这心里头,就慢慢的思量出来了。

老四和先帝爷后来的样子,多像啊。都是让人瞧不透心思,却偏偏行事稳健冷硬,跟个石头似的,可搁在那儿,却没来由的叫人放心。

太后就想起来,从前,她总是叫老十四跟老四多亲近些。也让老四多看顾些老十四。别总让他跟老八老九混在一起。

那会儿不曾多想些什么,现下想起来,她大约是觉得老四叫人放心些。

老八连亲额娘良妃都能为了福晋不亲近了,老九又跟宜妃一样,是个滑不溜手的性子,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他们兄弟间,本来没有这么别扭的。

老四在她跟前板正,还是为着小时候没养在她跟前的缘故。她心偏在老十四那儿,老十四为着她总怨老四不跟她亲近。

母子三个人间,总是一笔糊涂账,牵扯不清,说也说不清。相处起来,自然总有些别扭。

但都是日常琐事,小事。

真正的事,便是这回老十四被送到景陵去的事了。

太后原本是生气不痛快的,心中倒是深怨老四了。可她想的不是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她只是觉得老四待老十四太严苛了。她心疼小儿子。

但老四也是她生的儿子,她有些事情心里跟明镜似的。

老四怎么会是篡位的人呢?外头那些话,传的太不像话了。在这点上,太后还是相信老四的。他没有篡位,先帝爷确实是将大清交给他了。

可外头那些话,却生生是将她的老十四架在火上烤。说老四抢了老十四的帝位。这话说出来想做什么,这不是要将她的两个儿子弄得反目成仇吗?

这是要害老十四。也是要害老四。

太后原本不会想这些,在气头上的人,急火攻心的,哪能想到这些呢?

是今日传了消息来。老四松了口,太后这心火降下来,自己睡不着,一个人靠在这儿慢慢的思量,竟把这些事串起来,想的心惊肉跳的。

他们母子三人为了这些事闹得沸反盈天的,可外头多少人看戏,又有多少人得了利呢?

所以,她才担忧。担忧老十四,也担忧老四。

她原本想不到这些。可她也是心思伶俐的人,不然也不会拢着先帝爷宠了她那些年。

慢慢冷下来,就想到了这些事,又想起老四今日的让步。

起先还觉着是没有半点征兆的让步,现在看来,却未必。

太后的思量说给杨嬷嬷听了,杨嬷嬷立时就懂了:“您是觉着,有人在这里头说了些话,做了些事?”

杨嬷嬷猜测,“会不会是怡亲王在皇上跟前为十四爷说了些话?”

怡亲王爷与皇上情谊深厚,倒更像是亲兄弟似的。怡亲王宅心仁厚,也很是顾念兄弟间的情意。

只是先帝爷在的时候,被废太子连累,有小十年都被禁在家中,不得先帝爷待见,那十年沉寂下来,就像这京里宫里,都没有这号人似的。

倒是皇上,待怡亲王始终如一。两个人的情义,那是患难与共出来的。倒是他们的十四爷比不上的。

可怡亲王爷心里都明白,皇上的亲兄弟是十四爷,为这个,还是在皇上面前说项过的。只是效果不大好,为着怡亲王爷的说项,皇上还不高兴过。

杨嬷嬷就想,这一回,怡亲王爷亲自去景陵瞧了十四爷的,回来到了皇上跟前,自然是要劝一劝的。

太后却不这样想:“老十三从前不也劝过,可什么时候管用了?每回为了这个,不也是连老十三也怪上了么?皇上那个性子,老十三也是劝不大动的。”

“再者,你想想,老十三同皇上在一处,为着这些事,总是愁苦的时候多,他们两个,一个身苦,一个心苦,这都多少日子了,什么时候这样高兴过?还喜形于色的。”

“这变化,不是一瞧就知道么?”

杨嬷嬷悚然一惊:“您的意思,莫非是翊坤宫新入宫的那位做了些什么?”

皇上和怡亲王爷,那可都是用了翊坤宫的吃食才高兴起来的。若说要有变化,那就是午膳之后才有的这变化。

能让皇上与怡亲王爷变化的,就只能是跟翊坤宫有关了。

杨嬷嬷这心里翻江倒海的,就静不下来了:“那位是年家的姑娘。这年家和十四爷之间,素无往来呀。而且这十四爷的差事,全叫年羹尧取了去。年羹尧奉差,十四爷多少还是受了些委屈的。您当初——”

太后当初跟皇上置气,允了皇后的小动作,不就是为了这些事儿么?就为了膈应年家。

为了不让年家痛快的。

这位出身年家的年嫔娘娘,难不成还能为了十四爷在皇上跟前周旋?

这根本就不可能。况且,年家是皇上的心腹人,怎么会逆着皇上的心意行事呢?

后宫不得干政。皇上也不爱那样随口议论朝政的女子啊。

太后倒是淡淡的笑了:“未必就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许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做。”

“你忘了?白日里,她在钟粹宫与皇后说的那些话,那是护着皇贵妃,护着六阿哥和四格格呢。这个年嫔,年纪这样小,倒是牙尖嘴利的,瞧着像是很合皇上的眼缘了。皇上要将六阿哥和四格格要回去,她倒是没出头,皇上不过叫她做个见证。你看她,就乖乖陪着。”

“这个年嫔,是个聪明的。”

太后对皇贵妃,其实不大喜欢。她待老四面上都是淡淡的,又能有多喜欢老四府上的女人们呢。不过都是些面子情罢了。

老四府上,先是李氏,后是年氏。都是盛宠时没有旁人的。对这样的女子,太后有些天然的不喜欢。但一年也见不上几次,见到了,太后也不会多说什么。

但李氏和年氏,待她还算恭谨,她也不会插手老四府上的事。

只有一条,老四府上的孩子,还是太少了。单单这个,太后对乌拉那拉氏就是不甚满意的。可又能怎么办呢?先帝爷的赐婚,也只能这样过了。

旧日里的事,太后难免想起来便是一串心思。思绪转回来,又落在了这个新入宫的年嫔身上。

“皇上是个板正的性子,能让他高兴,讨得他欢心的人不多。当初皇贵妃,在他跟前,不也要小心伺候着么?可这个年嫔初初入宫,就能让他好好用膳,开怀高兴,心思敞亮起来,这是她的本事。”

“她不需要多做什么多说什么,只要皇上高兴了。老十三吃的高兴,他们兄弟舒坦了。自然会愿意高抬贵手的。只是这心思用到了,也不是容易的事。她不用在皇上面前说什么,皇上自然就会改变心思的。”

她也是伺候过圣驾的人,知道帝心转圜,会有多么难,又有多么容易。

太太轻轻叹息:“年嫔不会是无心之举。可到底给老十四解困了。哀家就要承了她这个救命的人情。”

二更~~明天入V,零点更新万字大肥章~宝贝们不要养肥我吖~啾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022【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