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做了廉贝勒后, 生母卫贵人也母以子贵,被晋至嫔位, 封号为“良”, 是为良嫔。kanshushen
不过良嫔仍是住在翊坤宫,在主位惠妃面前表现得一如既往的谦卑,仍是恭恭敬敬地伺候, 半分都没有飘起来。惠妃对此很是满意。
据闻, 八阿哥和八福晋大婚之后, 两人极为恩爱。贝勒府后院除了福晋, 再无旁的女人。
八福晋于是在大福晋、四福晋和六福晋之后,也成了无数满洲贵妇们羡慕嫉妒的对象。
哦, 对了,还有十福晋。十福晋是蒙古旗的,脾气爆得很,嫁给十阿哥的第二天, 就把十阿哥原先的两个侍妾给暴揍了一顿, 关在了偏院,勒令她们没事不许在她跟前晃悠。
哎哟,那性情,实在是烈, 蒙古格格娶不得啊。十阿哥命不好,还没长大额娘温僖贵妃就没了,也没个得力的人给他把把关,这不娶个河东狮回来?
听说呀, 十福晋气头上来的时候,连十阿哥都揍。宫里很多人都在猜,可能没过多久十阿哥就忍不了了,要让康熙求旨废了福晋呢。
没想到的是,大家等啊等的,十阿哥与十福晋还是好好的过着他们神奇的小日子。十福晋脸色红润,浑身洋溢着健康活泼的朝气;十阿哥看起来甚至还比以前还快活得多,成天傻乐傻乐的。十福晋一招手,他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啦。
十阿哥和十福晋,看样子过得好得很呢。
好吧,看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呗。人家两口子的事,哪里轮得到外人来置喙?
比起她们,太子妃瓜尔佳氏贤良淑德,端庄大气,被无数人夸赞,直说她有未来一国之母的风范。可实际上她的日子,过得并不好。聪慧敏锐的她,甚至早早地预感到了太子的危机,可却无能为力,反更添了痛苦。
再说回八阿哥和八福晋。
八福晋是安亲王的外孙女,宜妃的内侄女。八阿哥费尽心机娶她,就是看中了她的身份。
八福晋很小的时候就失了阿玛和额娘,宜妃作为姑姑当然就多疼她几分。见她嫁了八阿哥,算得是个好归宿,也很为她高兴。
八福晋也很跟宜妃亲近,闲暇的时候常进宫与她话家常,其乐融融。
只是,没过几个月,宜妃就肃了脸,看向八福晋的眼底带上了几分淡淡的失望:“澜玉,你府上事务繁忙,没什么事就不必要总进宫陪本宫了。”
八福晋捏了捏袖中的帕子,暗暗心惊:“姑母,不知是澜玉做错了什么,惹您不高兴了?”
宜妃说道:“你没做错什么,本宫也没错。只是本宫和你,都有各自的立场。澜玉,你回去告诉八阿哥,别在本宫身上下功夫了。本宫和老九,是不可能站到他那边的。”
八福晋直直跪下:“姑母,您这话可就诛澜玉的心了!澜玉敬您如母,发自肺腑,若有虚言,天打雷劈!姑母,澜玉是真心想对您好的啊。”
宜妃缓缓地摇了摇头:“澜玉,你别说了。回去吧,你好自为之。”
八福晋对宜妃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一步几回头地退了下去,出宫回府。
八阿哥听了八福晋转告的话,眉头紧锁:“宜妃娘娘就这么不讲情面?”
八福晋叹气道:“八爷,臣妾早说过了,这事儿难办得很。姑母和贵妃娘娘是二十多年的老交情了,九弟更是和四哥、六哥他们一同混玩着长大的。您想要把九弟拉拢到您这边来,实不大容易。”
“臣妾虽然是姑母的侄女,但再亲能亲得过五哥、九弟和十一弟?他们是姑母的亲儿子啊。姑母怎么可能因为臣妾一个侄女,就去强拗儿子的想法?”
八阿哥愁眉紧锁:“九弟虽是个混不吝的,在银钱上却是极有天份的。京中那几条街,有多少旺铺都是他的人办的?简直就是一棵棵的摇钱树,一座座的金山银山啊。偏全便宜了四哥!”
八福晋说道:“九弟那处一时没什么法子,您就暂放一边吧。您要是银钱不凑手,臣妾的陪嫁也先顶一阵子……”
八阿哥按住了她的手:“你已经为爷做了这么多事,在内府中上上下下诸多事都由你打理,在外为了爷耐着性子与那些庸俗浅薄的夫人们应酬交际,爷是又感激,又愧疚。要是再动用你的陪嫁,爷就再也没有脸见你了。”
八福晋笑道:“八爷,臣妾的不就是您的?臣妾幼年就先后失怙失恃,自小寄人篱下,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如今,臣妾总算如愿以偿了。臣妾为您做任何事,都是甘之如饴。”
八阿哥眼中是温柔的脉脉深情,仿佛只能看到八福晋一人:“能得贤妻如你,是胤禩终身之幸。”
八福晋微笑:“能嫁给八爷,亦是澜玉终身之幸。”
八阿哥拉着八福晋坐下,笑道:“澜玉的心意,爷都知晓了。但是还不到动用你陪嫁的份上。你别着急,爷会去跟十弟商议。十弟是个仗义的,他不会看着爷陷入困境。”
八福晋笑着点头:“以后爷再好好回报十弟即是。”
只是总动用温僖贵妃留下的钱财,也不是个理。十阿哥是个对身外之物全无概念的,十福晋也是个心思粗的,但是动静大了,难保他们身边的人意识到端倪。所以,八阿哥必须另寻源路。
于是八福晋与淳嫔曹丹华牵上了线。
江南曹氏,李氏,都有着织造之职,曹氏更是补了盐运肥缺,两大家族颇有资财。曹氏明面上支持太子,实际上早就投靠了八阿哥。八阿哥有需,他们岂有不为他分忧之理?
于是八阿哥身边的几位近侍内监,就一趟趟地往江南跑。每一次回来,都能带回一些大财。
同样的方式,八阿哥和八福晋也在其他资财颇丰但远离京城权力中心的家族如法炮施。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家庭,八阿哥则是投其所好,不吝惜钱财,不心疼文玩古籍,不在意窈窕美人,尽数送了过去。
不知不觉间,不起眼的八阿哥身边,也渐渐地凝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八福晋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纵使其他皇子们都有了好几个孩子,没有儿子至少也有了女儿,偏偏八阿哥大婚五年仍是膝下空虚,但他仍是对外头的风言风言不管不顾,整个贝勒府只有八福晋一人,连一个侍妾也无。
惠妃见此场景,又是同情又是暗喜。对起八福晋,她的儿媳妇大福晋算得非常不错了。八福晋是完全不能生,大福晋当年至少是能生的,虽然连生了三个小格格。
但是,后头总算是盼来了弘昱啊。弘昱天资聪颖,能文能武,她喜欢得不得了,皇上都夸过这孩子好多次呢。
八阿哥迟迟无子,他的生母良嫔焦急坏了。八阿哥进宫请安的时候,良嫔明里暗里说了不知多少次,八福晋肚子没动静,也不让娶侧福晋,那府里头进几个侍妾格格总成吧?大不了侍妾生了儿子,抱养到她膝下养啊。
对此,八阿哥回应的仍是他那招牌似的温润如玉的笑容:“不急,不急。”
良嫔怎么能不急呢?良嫔简直是盼孙儿孙女盼得望眼欲穿啊!
良嫔也找过八福晋,明里暗里地想敲打她。可原本对良嫔还算敬重有礼的八福晋瞬间就变了脸,**地丢下一句:“良嫔娘娘要是觉得我配不上八爷,尽管让八爷休了我就是!”
没错,八福晋是从来不叫良嫔“额娘”的,她爱八爷,她心疼八爷的出身,所以她讨厌良嫔。要不是良嫔辛者库罪奴的身份拖累了八爷,八爷这么多年怎么会过得那么苦?
要是良嫔有惠妃或温僖贵妃那般硬气的娘家,亦或是她能如嘉贵妃那般二十余年盛宠不衰,八爷的大计划行施起来怎么会处处受掣?
良嫔气得红了眼眶。她怎么敢?她怎么敢!
八福晋还真敢,因为她确信八阿哥深爱着她。她坚信,孩子的事,是两人缘份未到。要是……万一他四十岁她还没能生育,那她再给他纳妾也不迟嘛。
八阿哥还真不敢如良嫔的意休了八福晋,甚至连说句重话也不敢。不是因为他爱她,而是因为他的大计离不得她。为长远计,眼下这点区区小委屈算得了什么?
所以,八阿哥只用一句话就让良嫔闭了嘴:“若是我果真奏请皇阿玛,准了我与郭络罗氏和离,您能保证再给我寻一位出身不低于她,才智不逊于她,并且事事以我为先,一心一意全在我身上的继福晋吗?”
良嫔顿时泪流满面:“你也在怪额娘吗?”
八阿哥叹气:“额娘,我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些小事你就别管了。‘大丈夫何患无妻’,等我大事得成,还怕没有妃妾,还担心没了子嗣?女人生孩子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几年,男人就不一样了。皇阿玛四十七岁的时候,不还让贵妃娘娘生了十五弟?”
良嫔轻拭眼泪:“你心里有数就成,我这个做额娘的不再讨你嫌就是。”
八阿哥皱皱眉,草草行了礼退下。在良嫔处,八阿哥是没必要时刻保持他的翩翩君子风度的。
回到贝勒府,八福晋面有忧色地提及了子嗣之事,试探着说道:“要不臣妾给八爷挑几个好生养的使女回来?”
八阿哥一眼就看穿了她的不情愿,轻轻搂过她靠在他右肩:“大可不必。子女之事,在于缘份,缘份到了,自然就来了。大哥和大嫂,不也是大婚快十年,才得的弘昱?爷跟你在一块才不过五年!”
八福晋说道:“八爷不怕别人笑您惧内?”
八阿哥笑道:“我们自个府里过日子,管他人作甚?要说笑话,京中上下笑十弟的不更多,但十弟和十弟妹过得多好。十弟说了,他就喜欢十弟妹这样的。而爷呢,就喜欢澜玉你这样的。”
八福晋红了脸:“青天白日的,您尽说些让人害臊的话。”
八阿哥凝视着八福晋的眼睛:“澜玉,爷说的都是真心话。你是爷的贤内助,是爷这辈子最重要的女人。你于爷,如四嫂于四哥也;爷对你,愿如六哥对六嫂。爷保证,你在爷的心里,永远是排第一的那个。”
八福晋嫣然一笑,满室生华:“臣妾的心,亦如八爷的心。臣妾愿与您,长相守,到白首。”
不知不觉地,康熙四十六年到了。
黄河出了大事: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