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清穿之霸道福晋软萌崽 > 第19章 第 19 章

清穿之霸道福晋软萌崽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黑色墨尘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4-15 00:41:56 来源:文学城

毓媃得到传唤时已经和额娘拟好菜单,且交代了厨房管事及大厨一些细节。

听到传唤,一边回自己院子换衣服,一边想着康熙会问些什么问题,又把自己这些日子想过的法子在脑中过了一遍,吩咐人抬着自己装各种资料和图纸的几个箱子,一起往前院去了。

进了正堂,跪地行了参拜礼,听到上首沉声叫起,起身垂首站在当地。

康熙看着站在当地的小姑娘,穿一身天青色正服,身量娇小,并不像很多满洲贵女那般修长,一张圆圆脸庞,实在想象不出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姑娘有胆子敢做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且还做出了玻璃。

“朕听你阿玛说你做生意,今儿个也见了你做出来的玻璃物品,你一个指婚给皇子做嫡福晋的满洲贵女,怎么就想起做生意,不怕别家笑话你?不怕皇家对你不满?”

毓媃虽是第一次见康熙,可结合史料里记载此时康熙正年富力强,还没有晚年时那般多疑,再说这还是一个架空小说世界,也许她可以试试大胆奏对。

因而福身道:“回皇上的话,臣女想问一句,现下臣女算君前奏对还是随意叙话?”

康熙笑着看七十:“七十,你这闺女比你强!”

七十忙笑着谦虚几句。

“朕今日是临时来都统府,也是为了看看胤禟的福晋,既是便服私访,你就当随意叙话罢了,放心,说错什么,朕也不治你阿玛的罪。”

毓媃当即回道:“那臣女就当与臣女阿玛那般日常叙话,说得不对,皇上笑话几句便是。”

“臣女做生意并不是一时起意,而是想了有几年;那时臣女随阿玛在山西任上,经常与兄弟们一起出去游玩;一次经过一个镇子,听说了一户人家因为老爷子分家产不公,兄弟阋墙,都忙着争家产,反倒没人管老爷子,生生饿死了老爷子,而这家人的家产颇为富裕。”

“臣女当时很震动,私下里想了很久,觉得也许那老爷子分家并没有不公,只是兄弟之间认为不公,才会闹出祸患。”

“臣女就从自家家族想,董鄂家从臣女高祖父开始随着太·祖皇帝四处征战,历经四代,到我阿玛这里,大清才在皇上您的治理下平定战乱,开始迈入盛世华章。”

“征战时,董鄂家每代人口都不多,不觉什么,可现在臣女阿玛有子女七人,将来无论他怎样努力做到公平分配家产,总会有多有少,那时臣女的兄弟们会不会也认为阿玛不公?”

“臣女就想着能不能让每个兄弟都在自己擅长地领域做事,自己挣得一份家业,日后不管阿玛给多少,也只是锦上添花,这样既不会有兄弟争夺家产的笑话,更能让阿玛额娘安心,他们安心了,于臣女这些做子女的也是一种孝心!”

“臣女长兄已经做了武官,二兄正在读书准备科考从文,三弟喜欢经商,四弟、五弟还未长成,但若臣女和三弟经商赚回银子,总也少不了兄弟们的一份。”

“这样,做官的兄长不会因为缺银子犯事,不会给家族带来危机,以后兄弟们各自成家,又有很多孩子出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可以做官,可以管理庄子,可以继承商铺经商,互相辅助,家族亦可以繁荣下去。”

康熙沉默许久,肃容道:“太皇太后曾和朕说过,不要小瞧身边任何人,总有人能想到朕想不到的地方;二格格很好,竟让朕听出了大清将要面临的大难题,你可也是想到这一层?”

正堂里坐着的几人这会儿听的有些云里雾里,不是在说经商的事情吗,怎么又牵扯出了大清要面临的大难题?

毓媃福身:“臣女只是从自家想到了一县、一乡、一府,皇上却能想到整个大清,是皇上高瞻远瞩!”

康熙笑道:“竟和你阿玛一样,也是个狐狸做派,最会保命!莫担心,你且放开了说,朕不会问责。”

“是!臣女看过一些其他朝的资料,特意拿一县做比对,确实,每次战乱过后进入太平盛世时,便是人口骤长的时期,若处理好人口增长问题,才是真正的盛世,否则,很快便又是战乱。”

“以臣女家举例,不说远的,臣女阿玛这一代只有兄弟两个,到了臣女这一代,仅阿玛这一支便有五个儿子,到了下一代应不少于十五个,若家族一直繁荣,再下一代应有不少于四五十人。”

“大清男子大多十五岁成婚,假若大清现有人口两千万户,那么五年后应有三千万户,十年后约有五千万户,十五年后约有近上亿户,这样推算,人口将达到有史以来不敢想象的数量!”

康熙听完沉默,梁九功轻手轻脚上前换茶;七十愣愣看着自己的小闺女,不明白她是怎么想到这些,胤禟哥俩也听呆了,直直看着站在中间的小姑娘,像是看什么怪物似的。

看了一眼两个儿子的傻样,康熙哼道:“胤禟、胤俄,可知道你们差在哪里了?堂堂皇阿哥,所思所想竟不如一个小姑娘!”

哥俩惶恐请罪。

没再管两个儿子,康熙又问:“二格格既然想到了这些,怎么没有想过把你做出来的玻璃上交朝廷,你难道不想为大清尽力?”

毓媃跪地磕头:“回皇上的话,臣女想过为大清尽力!虽说臣女只是一介女子,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女亦想为大清繁荣昌盛尽一份心力!”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好!好!”

毓媃心里暗暗擦汗,一不小心说出了后世总结顾炎武的爱国谚语。

康熙慨叹:“你一个小姑娘竟是说得比顾炎武还要有气节!七十,你真有一个好女儿啊,难怪你总得意。”

“那你给朕说说你能为大清做些什么,难不成比玻璃带来的利益还要大不成?”

毓媃心里感叹,前两个月派出去的人传回来的消息可真是及时,幸好自己也做了充足准备,否则今日还真要应对不及。

她叫人把箱子搬过来,拿出里面的图纸,给康熙讲自己在山西游历时发现的煤矿,且阿玛找来的人已经去探查过,准确无误,矿藏量巨大,应该够大清用个几十上百年,也奉上了自己画出的开采器械图纸,以及煤矿开采出来后煤的多种应用,包括适合当下使用的煤炉、暖气炉等图纸。

还建议朝廷应该成立一个类似于商务司的衙门,专门管理这些矿产资源及衍生产品,这样一来既能将矿产资源控制在朝廷手里,也能为国库创造惊人利益。

康熙面上变色,惊问她说得可属实,毓媃忙奉上传回来的消息,梁九功接过递上去,康熙接过细细看过,忍不住问她怎么发现的;毓媃说是自己看过很多地理志,从书里看过一些有矿产资源的地貌特征,当时在山西游历时注意到,回来又对照书里记载,然后才确定,请了阿玛派手下退伍军士去探勘。

毕竟她前世还去这些煤矿参观过,具体位置记得很清楚,为了不出差错,她还找了不少相关记载的书籍以备查问。

等康熙看过这些图纸,毓媃又说了自己派人去川蜀收购香料在江口镇发现大顺沉船的事情,派出去的人在当地走访了不少人家,也花银子收回来一些当地居民挖出来的银锭、珠宝等。

她拿出早准备好的几本书籍,说自己就是翻到这些书里记载,想着能不能派人查问,传回来的消息已经确认,当年大顺王张献忠被多尔衮和豪格追击逃亡时的确有几百沉船。

当地居民很多人都试图挖过沉船,但限于没有趁手工具,以至于这么多年,现世的金银不多,可现在还有人偶尔能从江边捡到东西,就说明沉船确实不少,金银应该也不少。

百姓没有办法打捞挖掘,但朝廷可于冬日等水位下降派出军队,先抽水再挖掘,两三年下来,按书里记载,不敢说多,二三十亿银子应该可以挖出来,说完还奉上自己画出的相应需要的各种器械的图纸。

这下,不只其他人震惊,康熙也愣住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