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的那场恶斗,最终是李复礼及时赶到,救下了赵学尔和如鱼。maixi9
李寒被李复礼从院子里掷来的剑穿胸而过,当场死亡。
虽然李复书交代李复礼要先找到李寒害赵学尔感染时疫的罪证再动手,但李寒竟敢明目张胆地行刺赵学尔,无论赵学尔染上时疫的事情是不是他做的,都必死无疑了。
宋太医的伤从肩头贯穿到腹部,虽然看着厉害,但到底没有伤到肺腑,只是必要卧床休养,不可随意活动。
而不为被李寒的剑贯穿了腹部,又被踢了一脚,撞到了桌子上,内脏俱损,伤势极为重。若非李复礼赶来及时,恐怕她要失血过多而亡。
而且她除了这些伤势,还感染了时疫,情况极为复杂。
幸而李复礼连夜派人又去了京都,第二日一早把毛太医给接了过来,经过这十天的精心治疗,她才暂时保住了性命。
尽管如此,不为还是多次病危。
赵学尔自从醒过来以后,只要人是清醒的,每日都要守在不为的床边,心中向天上的菩萨神佛求了无数遍,希望他们能够保佑不为逃过一劫。
她原本并不相信鬼神之事,可除此之外,她实在不知道她还能够做什么,才能留住不为。
不为从一个小丫头的时候就跟着她了,她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比跟她的父母兄弟还长。
名义上不为是她的侍女,但实际上她心中早已经把不为当作亲人看待。
听如鱼说,是李复礼当天晚上赶来桑田救了她们。
所以这些日子她时常在想,若是她再多一点耐心,没有着急召来了马文三人,惹怒了李寒对她们动手,不为是不是就不会为了救她而受这么重的伤了呢?
只是这个问题却没有人能够回答她,因为李寒已经死了,没有人知道李寒究竟准备什么时候对她下手。
胡太医已经为了救她而死,不为才不过二十出头,她还这样年轻,赵学尔请求上天不要这么残忍,只不过为了救她一条命,却从她身边带走这么多人。
赵学尔正在向上天祷告,这时如鱼端着药从外面进来。
如鱼只胳膊上被剑刃擦伤,虽然也感染了时疫,好在症状轻,且一开始就对症治疗,如今已经大好了。
她见到赵学尔又守在不为身边,没有说什么。
因为她知道,赵学尔若是不能守在不为身边,便不能安心。
如鱼走到不为床边,坐在床沿上,用勺子一勺一勺地给不为喂药。喂完药,又用帕子细心地给不为擦了擦嘴边的污渍,这才收拾停当。
如鱼把药碗端了出去,回来的路上碰见了李复礼。
李复礼赶忙道:“如鱼姑娘,皇后去了哪里?我有些事情要告诉她,只是方才却没有看见人。”
如鱼赶紧给李复礼行了个礼,十分恭敬地道:“皇后在不为那里,殿下里面稍候,我这就去请。”
她把李复礼引到厅上,又奉上茶水,这才退下。
自从上次李复礼救了她和赵学尔,她便对李复礼十分感激,但凡遇到,必定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怠慢。
须臾,她把赵学尔请来了。
众人行过礼后,分别落座。
赵学尔看着李复礼,温声笑道:“良王找我有什么事?”
听说当日李复礼担心她有危险,嫌大部队走得太慢,便只带了十几人快马加鞭赶来桑田,这才来得及救了她与如鱼的性命。
虽然李复礼得了李复书的命令来保护她,但其实她的生死对李复礼来说并不重要,就算她真的死在了李寒的手上,李复书也不能怪他。
所以赵学尔十分感激李复礼,如今再见面,比以往亲切了许多。
李复礼道:“是京都的事情,我说了以后皇后不要着急,之所以会告诉您,只不过是为了让您心中有数。”
听他这么一说,赵学尔便知道不是什么好事,脸色瞬间严肃了起来。
李复礼继续道:“李寒刺杀皇后,这是我亲眼所见,做不了假。只是我一直找不到他害皇后染上时疫的罪证,善王也不承认他们陷害皇后,还说皇后干政导致潜州爆发水患和时疫,李寒之所以会刺杀皇后,是在为民除害。”
“胡说!”
如鱼红着眼睛反驳道:“皇后一心为民,从无半点私心。分明是他们使阴谋诡计,犯上作乱,现在倒来污蔑皇后?简直恶人先告状!”
李寒刺杀赵学尔的时候,为了救赵学尔,不但她自己九死一生,胡太医死了,不为如今还躺在床上生死未明。
她一心等着李复书处置了善王,还他们一个公道。
谁知却听见善王污蔑赵学尔的话,这叫她如何能不气愤?
以至于她都忘了尊卑礼仪,在赵学尔和李复礼面前大喊大叫了。
赵学尔却并没有责怪如鱼,因为她自己也气得浑身发抖。
胡太医为了救她死了,不为如今还生死不明,而这个害了他们的罪人却反咬一口,说他们该死?
李复礼见如鱼情绪激动,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赶紧安抚她:“如鱼姑娘别急,皇上自然不相信善王的话,还下了旨意要处办善王。只是善王是高祖亲弟,是我们爷爷辈的人了,身份地位自是不一般。一听说皇上要办他,便有许多皇室宗亲和王公大臣去向皇上求情,这些人之中不乏重伤皇后之人。”
“为了皇后的名声着想,皇上没有急着处置善王,而是派了人去潜州详查潜州水患和时疫爆发的原因,好替皇后洗清污名,还皇后一个公道。”
听他这么说,如鱼的心情才稍稍平复。
想起自己方才未得允许,便贸然插话,实在失礼。
便只向李复礼行了个礼以示歉意,却不再开口回话。
赵学尔也镇定了下来,她想了想,道:“是不是调查潜州的事情不顺利?”
若是顺利,李复礼便不用特意和她说这些话了。
李复礼点了点头:“昨日皇上派去调查潜州水患和时疫的人回来了,是文德乡上游的堤坝突然破了,导致水患发生。只是文德乡的堤坝前年才刚刚加固过,按说今年潜州的降水量还不如去年的多,文德乡的堤坝为什么会突然破堤,没有人清楚。加之文德乡的人又都得时疫死了了,所以去调查的人也找不到人问当时的情形。”
“由于潜州的水患和时疫都来得十分突然,且找不到原因,所以如今朝堂之上和民间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善王的话,说是皇后不过皇后不必担心,皇上说了,这些都是谣言,他不信,皇后也不要信。皇上已经派人抓了善王和李寒身边的得力之人,严刑审问。他说只要是善王和李寒做过的事情,就不会查不出来,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赵学尔面色沉静,即使李复礼没有明说,她也知道,恐怕现在外面已经传遍了她干政导致潜州爆发水患和时疫的谣言了。
说不定还有人让李复书废黜她,甚至杀了她。
而李复礼此时还能在这里这般安抚她,想必是李复书的意思。
李复书并没有怀疑她,反而替她顶住了皇室宗亲、朝臣们和民间百姓的压力,抓了善王府的人调查真相。
她此时明明身处危境,却在得知李复书相信她的那一刻,心中涌动出一股暖流,没有害怕和气愤,只有安心。
她想了想,温声笑道:“良王,劳烦你去替我安排,我现在就要回宫!”
桑田之事如今由李复礼管着,虽说不好指使他,但现下也只能找他了。
“回宫?”
李复礼赶紧阻拦:“皇后现在万万不能回宫。如今谣言已经传遍了京都,若是皇后此事回宫,恐怕对皇后不利。”
恐怕她人刚回到宫中,大臣们弹劾她的奏折便会堆满李复书的桌案。
而民间看见她的乘舆经过,对这件事情的讨论也会更加激烈,使得谣言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也越传越容易被人相信。
恐怕会有大臣们以顺应民心民情为由,胁迫李复书废黜她,或者杀了她,对她十分不利。
赵学尔轻声道:“我知道。但此事因我而起,怎么能让皇上在前面应付那些豺狼虎豹,而我却躲在后面不管不问呢?”
只要李复书相信她,不怀疑她。那么别人无论说什么,她都不在意。
她要回去与李复书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所有的压力和压迫。
李复礼急道:“皇上担心皇后若是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件事情,会心中不安,所以才特意让我告诉皇后这件事情。而且皇上还特意嘱咐过我,让皇后在此事了结之前,万万不可回宫,以免有人对皇后不利。若是我把您送回了宫中,皇上定然要责怪我。皇后,您就不要让我为难了。”
赵学尔摇了摇头,笑道:“但这本是我的事”
不等赵学尔说完,李复礼打断她道:“皇后的事又怎么样?皇后与皇上是夫妻,夫妻本是一体,皇后的事情就是皇上的事情。皇后只要给皇上一些时间,皇上定能够查出真相,还皇后一个清白。”
赵学尔开口正要说话。
李复礼又挥手打断她道:“皇后为什么就不愿意相信,皇上一定能够还您一个公道呢?”
待李复礼说完,赵学尔看了他半晌,突然“噗嗤”一声笑出声。
李复书十分诧异:“皇后笑什么?”
他们现在说的可是十分严肃的事情,不知道赵学尔又什么好笑的。
赵学尔笑道:“我是笑良王向来温文尔雅,谦逊有礼,倒没见过良王这样着急的样子。”
她与良王素来没有什么私交,无论她是被李寒给杀了,还是回了京都受千夫所指,其实与李复礼都无甚关系。
但李复礼这副着急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关系有多好呢。
李复礼被赵学尔这么一说,想起方才屡次打断赵学尔说话,确实失礼。
他眼睛瞟到赵学尔身后的如鱼,见如鱼也抿唇微笑,一副忍不住笑话他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是我着急了,皇后勿怪。”
赵学尔笑道:“良王字字句句都是在为我着想,我又怎么会怪罪良王呢?”
她顿了顿,又道:“良王说得有理,我与皇上是夫妻,确实不必分得这么清楚。那我就偷个懒儿,让皇上去处理这些烦心事罢。”
李复礼见赵学尔不再执意回宫,既然任务已经完成,便起身告辞。
赵学尔让如鱼送他。
李复礼没有拒绝。
两个人走到院子外面,如鱼恭送李复礼,却见李复礼停在原地,并没有离开。
她不由得抬头看着李复礼,不防李复礼也正眼含笑意地看着她。
她心中诧异,不知道李复礼是要干什么,询问道:“良王还有事?”
李复礼点了点头,眼中笑意更甚:“嗯,是有事。”
如鱼十分恭敬地道:“良王还有什么吩咐?”
李复礼十分一本正经地道:“我发现如鱼姑娘这几日在我面前格外的拘束。”
如鱼见他那模样,还以为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原来是这样的小事儿。
她笑道:“我不是拘束,而是恭敬。”
“恭敬啊。”李复礼笑道:“可如鱼姑娘太恭敬了,让我都不习惯了。”
如鱼十分诚恳地道:“良王不仅身份尊贵,而且还救了皇后,我心中感激良王,面上自然就会显出恭敬来,倒不想竟然让良王不喜了,那我以后”
“我只救了皇后吗?难道没有救如鱼姑娘?”
不等如鱼说完,李复礼便打断了她的话。
如鱼愣住了,李复礼说这话,是在向她讨恩情吗?
虽然亲王向侍女讨恩情很奇怪,但她是十分郑重地道:“良王不仅救了皇后,还救了我,如鱼感激不尽。日后但凡良王有吩咐,如鱼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复礼看着如鱼这郑重其事的模样,不由得哈哈大笑:“赴汤蹈火就不必了。”
他低头看着如鱼,眼中笑意浓烈:“倒不如以身相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