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千金谋势 > 第七十四章 惠妃之死

千金谋势 第七十四章 惠妃之死

作者:李恕恕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22 02:38:32 来源:转码展示1

皇帝握着李复书的手臂,热泪盈眶:“你你这是做什么,我生养你一场,难道就这样伤我的心?我相信我相信你,你绝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xinghuozuowen”

父子俩抱头痛哭,总算没有因为康宁公主的话而心生嫌隙。

那么,皇帝是同意杀康宁公主了吗?

没有。

就像他相信李复书没有造反一样,他也相信康宁公主没有谋反之心。

康宁公主毕竟是他的亲妹妹,他自然不能看着康宁公主就这样死在他的面前。

所以,他把李复书带到了太庙。

皇帝跪在神武太后的画像前面,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祷告道:“太后,太子是您生前亲封,他品性端良,恪谨守礼,若是我现在把皇位传给他,想必您一定是会同意的。”

“扑通”一声,李复书跪倒在地。

他大惊失色,慌忙叩头:“陛下春秋正盛,为什么会突然说出传位的话来?如果是我惹陛下生气,陛下只管罚我就是,千万不要说这样的气话啊!”

皇帝回头看了李复书一眼,见他神色慌乱,额头大汗直下,安抚他道:“你不用害怕,我说的不是气话,我是真的想把皇位传给你。这个问题其实我早就想过了,只不过以前你还小,再加上祖上也没有这样做的先例,所以我以往也只是想想而已,并不敢真的这么做。”

“您早就为什么?”

李复书结结巴巴地道。

做皇帝不是天下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吗,为什么皇帝竟然会早早地想传位给他呢?

李复书心中不解。

皇帝身体向后放松,盘着腿坐在地上,抬头看着太后的画像,叹了一口气。

“我从小就喜欢吟诗作画,对朝政之事不甚关心。可先帝去得早,当时我们兄弟之中,除了我年长些,余下的像戾王他们都不过才是孩童。太后说我是长子,便要担起祖宗的基业,为了稳定朝局,让我装都要装出一副皇帝的样子。”

“年少的时候,太后垂帘听政,我还可以用年纪小做借口,把政事都推托给太后。渐渐地我长大了,成年了,朝臣们便常常要求太后还政与我。当时戾王已经长大了一些,我便私下跟太后说想把皇位让给戾王,太后却说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让我在‘死’和‘做皇帝’之间选一个。”

皇帝“嗤嗤”笑了两声:“我当然是选‘做皇帝’了。”

“但我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朝中的大小事情还是由太后做决定。说起来我算是不孝子,连累太后也跟着我受累。太后执政三十年,便受了人三十年的猜忌,这其中还包括你的母亲,惠妃。”

“母亲!?”

李复书原本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皇帝说他和太后的事情。

当皇帝一提起惠妃,李复书立马激动起来,抓着皇帝问道:“太后究竟为什么要杀我母亲!?”

他还记得惠妃死的那一天,天气很热,惠妃说她亲手做了绿豆汤,已经用冰块冰了起来,等他下学回来就可以喝冰绿豆汤解暑了。

他心心念念一下午,一下课就着急回了惠和殿。

谁知他等到的不是惠妃亲手做的冰绿豆汤,而是惠妃的死讯。

宫人告诉他,惠妃是因为忤逆太后才被赐死的。

可他知道惠妃性子温和柔弱,从来不与人争强好胜,又怎么会突然忤逆太后呢?

皇帝看了李复书一眼,面露愧色:“你母亲不知我的心意,常常劝我上进,我以为她只不过是像是外面那些大臣一样,总要念叨念叨以显示她尽到了妃子的本分,便没有在意。却没想到她竟然私自联络前朝的官员,企图逼迫太后还政。”

“不可能!?”

李复书红着眼睛大叫道:“母亲每日只悉心照料我和皇上的衣食住行,从来不插手政务,怎么会联络前朝的官员逼迫太后?”

皇帝叹道:“她以前确实是这样。但你渐渐长大,晋元皇后却一直没有孩子,惠妃便渐渐生出了为你争夺皇位的念头。她害怕有朝一日太后若是有心称帝,会对你不利,这才串通前朝官员强迫太后还政。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行动,就被太后察觉了。”

皇帝无心朝政,太后不得不以女子之身、太后之尊肩负起南唐的国运民生。

但皇帝已经成年,太后还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太后不忍心也不能向外人展示儿子作为皇帝的无能,便只能忍着外界的猜疑,继续垂帘听政。

自从皇帝成年,有大臣提出让她还政被拒绝以后,谋害、刺杀的事情便时有发生。

晋元皇后是皇帝元后,膝下无子,李复书身为长子,便很有可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原本对朝政之事并不关心的惠妃,便渐渐动起了心思。

惠妃联络朝臣企图逼迫神武太后还政,虽然他们还没有行事,但一旦神武太后纵容惠妃,恐怕让她还政的呼声会越来越高,届时必将使得人心动荡,朝局不稳。

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神武太后找借口以忤逆罪赐死了惠妃。

但她却没有因此迁怒李复书,甚至在临死之际为了朝政的安稳立了李复书为太子。

她用仁慈和霸道的姿态,撑起她的家和她的国家。

“不!不可能!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李复书大喊大叫。

他不愿意相信惠妃之死竟然是因为她的私心而咎由自取,而他恨了那么多年的神武太后,却一下子变成了救国救民的大圣人?

甚至他还要因为神武太后没有迁怒他、给了他太子之位而感恩戴德?

李复书虽然知道皇帝没有骗他的必要,可他就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

第二日一早,李复书去了安仁殿的偏殿,那里关押着康宁公主。

“吱呀”一声,门开了。

康宁公主摊手摊脚地坐在门边的一张圈椅上,看样子她似乎在这里坐了一夜。

她仍然穿着昨日进宫时的那身铠甲,却完全没有了昨日的意气风发。

李复书走到康宁公主跟前,看也不看她地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吗?”

康宁公主眯着眼睛,仰头看着李复书。

在她的印象中,李复书一直是个孩子,她从来没有注意过,李复书是什么时候竟然已经长成了需要她仰望的高度。

康宁公主“嗤笑”一声:“你不就是想来看我的笑话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棋差一招,技不如人,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不,你不是失了计谋,你是失了人心。”

李复书朝外面喊道:“进来吧,”

外面碎步进来一个人。

这个人康宁公主认得,是她府上的家令,王邦。

“你!?”

康宁公主“腾”地站起身来,咬牙切齿:“是你出卖我!?”

自她开府以来,王邦就是她的家令,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们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上的。

她实在不愿意相信,出卖她的人竟然会是王邦!?

王邦“扑通”一声跪倒在康宁公主面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走到了李复书的身后。

这一举动已经足以证明,康宁公主的猜想没有错,王邦确实出卖了她。

康宁公主指着王邦,对李复书冷笑道:“是因为他,是因为你在我身边安插了奸细,所以你才赢了我,是吗?”

她在这里想了一夜,怎么都想不明白,李复书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把她引进他早就设好的圈套的。

李复书不但要能够非常准确地预判出她的每一步动作,还要对她每一步行动的时间都掌握得非常清楚,才能把计划安排得这么周详。

否则一旦出了分毫差池,结局可能就不一定了。

康宁公主有想过她身边可能是出了奸细,可她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奸细竟然是王邦,是她最信任的人。

李复书淡淡地道:“自康宁公主出嫁建府,王邦就是公主府的家令,那时我才不过是个孩童,又怎么能在公主府安插奸细呢?”

“那就是你收买他!?”

康宁公主转头恶狠狠地瞪着王邦:“王邦,我自问对你不薄,太子究竟是用什么收买的你,竟然叫你不顾二十年的情谊出卖我!?”

王邦恭敬地低着头,没有说话。

李复书替他道:“不是我收买的王家令,而是王家令主动投靠的我。”

康宁公主如五雷轰顶,不敢相信地看着王邦:“你你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若是李复书用重金收买王邦,她倒还能理解。

可王邦竟然是自己主动去投靠的李复书,他究竟图什么呢?

有什么东西是她不能给王邦的,而李复书能给他的呢?

王邦这次没有沉默,他沙哑着嗓子道:“康宁公主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我,只是我虽然是公主的家令,但我更是南唐的子民。公主和董重为了区区一个兵部尚书之位,竟然不顾南唐边境百姓的安危,故意挑起南唐和朔方两国之间的战争,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我与康宁公主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了。既然道不同,便不相为谋。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去意。”

王邦一直低着头,态度十分恭敬。

可康宁公主却被他吓得后退了两步。

或者说,她是被她自己给吓到了。

曾几何时,她也胸怀大志,希望能够成为像她母亲那样的人,威扬四海,福泽万民。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再没有了慈悲心肠,只剩下追逐权力的**。

康宁公主失魂落魄的跌倒在身后的圈椅上。

如果说李复书打败了她的身体,那么王邦就打败了她的灵魂。

她再也找不到之前的那份理直气壮来面对李复书,王邦,和她自己。

李复书转身看着康宁公主,她此时魂不守舍的模样竟然让他生出些怜悯之心。

“所以我说,你不是失了计谋,而是失了人心。皇上掌政之初,你向皇上建言献策,辅佐皇上打理朝政,稳定朝局。特别是戾王造反的时候,你孤身入敌营打探军情,最终将戾王斩杀于宫门。那时,你可谓是南唐的大功臣。”

“可后来你却贪念权势,在朝中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可你却忘了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若是弃德任力,逆行倒施,那么便连你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离你而去。”

当天早朝的时候,皇帝下诏书宣布禅位于李复书。

李复书多次上表辞绝,最终在皇帝的坚持下,他接受了禅位。

李复书登基以后,册封赵学尔为皇后,朱倩为贤妃,其余一应妃嫔也各有封赏。

李复书像他之前承诺的那样,常常与赵学尔商谈朝政之事。

他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赏功罚罪。

李复书虽然答应皇帝留康宁公主一命,却把她贬为庶民,而且公主府的所有财产都没收充公。

抄家时康宁公主家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竟然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

康宁公主虽然逃过一死,但她的余党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户部尚书韩道生、吏部尚书陈令、御史大夫张省、门下侍郎陆谋、中书侍郎王忠等朝中依附于康宁公主的大臣被处死的多达十数人。

皇帝禅位李复书的诏书一下,工部尚书雷于利立即到太子府给李复书磕头请罪。

不过他还来不及说话,甚至头都还没磕完,李复书就直接命人把他拖出去斩了。

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找李复书求情。

至此,曾经权势滔天的康宁公主及其党羽被李复书一举铲除,再无后患。

处理好这些事情以后,李复书便大肆赏赐李复礼、李复政等功臣,官爵、第舍、金帛有差。

李复书把朱志行从罗州召了回来,让他仍然做侍中。

尚书令魏可宗又做回了禀笔宰相,只是如今已经不需要辅政大臣了。

平素受到康宁公主善待或者憎恶的人,有的被贬黜,有的被提拔重用,不一而足。

这次康宁公主的党羽被一举铲除,许多重要的官职便空了出来。

李复书让吴自远接任户部尚书的位子,卫亦君做中书侍郎,姜无谄为御史大夫。

其中,姜无谄是赵学尔推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