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3章 二十三章

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第23章 二十三章

作者:迴梦逐光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06 19:42:27 来源:文学城

听到天幕说结束今天的直播,刘彻都顾不上询问中奖的是不是卫青和陈皇后,“??这就没了?”他的火器制造呢?

不是,没有汉史也就算了,怎么连他心心念念的火器制造书籍也没有?

刘彻怀疑天幕在针对他,但他没有证据。

不甘心的刘彻转头找安慰:“仲卿,要怎样才能在天幕的框框中留言呢?”

卫青:“……臣不知。”

好在刘彻也只是问问,没指望卫青能问答上,转而问起中奖的事情,“对了仲卿,中奖的可是你?”

卫青点头,犹豫了一下说:“中奖的人似乎都是天幕提到的书中主角。”

“这个朕知道,”刘彻暗示道,“朕对那个零食大礼包挺好奇的,仲卿收到奖品后可否让朕也开开眼。”

言外之意,他喜欢,能不能把奖品送给他。

卫青当然是立即表示:“臣收到后,会第一时间进献给陛下。”

**

与此同时,大唐

天幕暗下去后,李渊和朝臣们终于有时间去消化天幕所说的内容。

要完全消化天幕所讲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史书中都记载了什么。那么问题来了,书只有几本,不够分怎么办?

李世民想了个法子,拿出一套《隋唐五代史》让内侍给他们念给文武百官听,剩下的他一份,李渊一份,宗室一份,三省六部一份。

众人都没异议。

为了相互不影响,看书的在一处,听书的在另一处。

李渊是抱着谴责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还生出了李隆基这种不肖子孙的心态翻开《隋唐五代史》。

隋朝部分没必要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段历史,跳过。

唐王朝的建立,说的应该是他吧,这个好,从这开始看。

然而刚看没几行,李渊脸色便扭曲起来,后世史书怎么回事,为什么非要追查人的祖先,他不是西凉李暠之后碍着谁了?

嗯,说得挺中肯,看来后世还是很认可他取隋而代之,结束乱世。咦,怎么就没了?他堂堂开国之君就这么几页纸?

李世民占的篇幅都比他多,岂有此理!

李渊憋着气往下看,待看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时颅内简直要高血压了。

那不就是天幕出现的第二天吗?所以要不是天幕出现,他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是吧?李渊怒吼:“李世民!”

李世民看得比李渊还快,听到李渊怒吼,摸了摸鼻子,赔笑道:“阿耶,史书分析得对,我与大哥之争不仅仅是储位之争,更是新旧官僚、勋贵宗亲之争,是避无可避的矛盾。

就算没有玄武门之变,将来也会有别的政变。”

李渊气得冷笑:“难不成你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还有理了?”

“阿耶,书上说今年有霜旱之灾,还有突厥侵扰。我们暂且将这事放一放,先处理国家大事如何?”

李渊冷哼了一声,重新坐下,算是默认了。

贞观初年,连续四年的蝗灾,还有突厥侵扰,李渊看得眉心直跳,他能做到世民为了安抚百姓生吞蝗虫的地步吗?

能在数年灾情的情况下平东突厥吗?

李渊长叹一声,史书对世民评价如此之高,天灾降临时,朝臣和百姓会不会拿他和世民比?

倘若他在位期间对灾情的处理没有达到史书上的记载,朝臣和百姓会不会想换一个皇帝?

李渊顿时心乱如麻,将手中的《隋唐五代史》放下,还是看《威凤赋》换换心情吧。

李世民看到史书对自己的评价,“益多损少,古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4]。”嗯,还算中肯。

既然未来的他能说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

那提前得知未来的他定能做得更好,他要超越历史上的“唐太宗”。

激情满满的李世民接着往下读,让后被哽住了,唐高宗竟然是他和观音婢的第三子。

承乾因为他过于喜爱青雀,唯恐他会废立太子,遂密谋杀害青雀,被他废了,同时青雀也被斥责,最后只能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干得还不错,像他!但这武则天是怎么回事,怎么是两朝?

带着疑惑不解,李世民接着往下看,越看越心哽,很快就到了难以呼吸的地步,他连忙从袖子里掏出太医配的保心丸吃一颗。

李世民看着桌案上的书,脸色十分难看,他的大唐被女人半路窃走了。李唐的子孙干什么吃的,被女人把持朝政也就算了,连国号都被改了!

不对,天幕说唐朝国祚将近三百年,而且大唐被窃国时安史之乱还没发生。

所以后代子孙肯定将唐朝从那个女人手里拿回来了,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捧起书继续看。

这一看一直看到了安史之乱,前面的盛唐有多振奋人心,后面的安史之乱就有多糟心。

李世民终究没挺住,气血倒流直接气晕了过去。

“殿下!”

……

秦始皇正在看《威凤赋》,越看越觉得李世民就是他想要的继承人,虽然上一本小说的汉武帝更像他,但大秦更需要一位文能治世,武能定国的继承人。

扶苏……还是太软弱了些,怎样才能把扶苏培养成李世民那样呢?

李世民十六岁勤王,一战成名。十八岁起兵,收复山河,二十四岁便战功累累,封无可封,二十九岁登上帝位。

不如,把扶苏派去打匈奴吧?虽然晚了点,但应该还来得及。

还有书中提到的均田制,看起来似乎很可行。上次帝国兴亡启示录中也提到了大秦的军功制是一把双刃剑。

他何尝不知道军功制改革势在必行,可牵一发动全身,大秦缺人才啊。

这一刻,秦始皇突然想到天幕说的宋仁宗时期那一串人才,能万古流芳,被后世之人崇敬的肯定是一等一的人才。宋仁宗竟有一大串,怪不得天幕说他看了会流泪。

至今为止,他用得最顺手的也就一个李斯,要是能多几个李斯就好了。

“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致百姓“东西逐食”。

“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1]

“贞观四年,唐并东突厥,大唐北边边境解除威胁,被突厥俘掠去的百姓得以返还中原。”

“至此,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2]。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3]。”

竟然短短四年就能将天下治理到这种程度吗?秦始皇又是惊讶又是遗憾,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是大秦的公子。

他前面看错了,那汉武帝只不过表面像他罢了,这秦王李世民才是骨子里像他。

这是一个骄傲且自信的君王,对他们来说功高震主绝不存在,同时代之人谁能比他们功劳更甚?

……

翌日,卫青正欲起床练武,突然听到门口有声响。

仔细一听,似乎是有人在拆东西。

卫青披上外衣,出门查看。

屋外,十岁的霍去病正欢快的开箱。

那材质和天幕装书的箱子如出一辙,卫青瞬间明白了这是天幕送的零食大礼包以及上中下三本《威凤赋》,“去病住手!”

然而已经晚了,霍去病已经拆完了,并且发现了箱子里花花绿绿的包装袋。

霍去病的目光瞬间被包装袋上诱人的食物吸引,“舅舅,我可以拿一些吗?”他从昨晚就守在舅舅门口,就是为了看天幕说的零食大礼包是什么。

没想到是一堆吃食,不过看着很美味的样子,后世的吃食究竟是什么味道呢?霍去病想起天幕第一次出现时说秦汉时期物质匮乏,没什么好东西可以吃。

对这些零食更感兴趣了。

卫青为难道:“可是舅舅已经答应陛下,要将这些东西献给陛下。”

霍去病失望地看了眼箱子,“好吧。”

卫青不忍,翻了翻箱子,发现有一种包装成花束的糖果,一数竟有十九个之多,还都一个样,拿两个陛下应该不会发现。

于是拿了边缘的两根棒棒糖,递给霍去病,“呐,拿去吧。别告诉其他人。”

霍去病眼前一亮,“谢谢舅舅!”

**

刘彻看到卫青献上的大箱子,欣喜地拉着卫青一起拆。

卫青莫名有些心虚,他要不要向陛下坦白这箱子已经被拆过了呢。

就在卫青犹豫间,刘彻已经把箱子拆开了,看着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以及心形的包装盒、花束,他沉默了。

后世的礼物好看是好看,但这颜色怎么是不是太鲜嫩了?后世的染色业这么发达吗?连包装盒都能用这么珍贵的染料。而且这些包装材料好奇特,不是布料也不是纸张。

咦,还有一张帖子。

刘彻打开帖子一看,是礼物清单,猪肉脯、牛肉干、手撕鱿鱼、旺仔牛奶、麻辣鸭脖、薯片、棒棒糖花束。

都是吃的?零食原来是零嘴的意思啊。

不过……牛肉干??后世的耕牛可以随便吃?

刘彻在一堆零食里翻找,终于找到了牛肉干。按照包装上说的沿锯齿撕开。里面大概有二十来块左右,每块都有独立包装。

既然这样为何还要外面的包装?刘彻不解。

让内侍试过毒,刘彻拿起一片,顺手还给卫青递了一片,“仲卿也试试这后世的吃食。”

“诺。”

肉干一入嘴,一股辛辣咸香之味在口中弥漫开来,刘彻觉得有些辣,但又不想吐出来。

适应了这股辣劲之后,倒是越嚼越香。

“味道果然不错。”比他的御膳好吃。

吃过牛肉干,刘彻又试了猪肉脯,“咦,这真是彘肉做的吗?味道竟如此之好?”

“这鱿鱼丝也不错……”

刘彻将所有的零食都试了个遍,感慨道:“这后世的吃食果然比大汉好吃,朕的御膳都不如这些零嘴可口。他们的饭食该有多美味?”

这话卫青没法接,他自幼便在季家讨生活,一顿饱一顿饥,所幻想的以后也只是温饱罢了。哪怕如今有了出将入仕,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也没想过能过上多奢侈的日子。

能衣食无忧已经很好了,哪敢奢求什么美味呢。

刘彻今天心情很不错,特意留了卫青陪他一起看书。

看别人的笑话怎么能自己看呢!

“啧,这《威凤赋》只有天幕说的那句‘幸赖君子’以及最后两句提到臣子罢了,其他全是自夸,就这收到赋的大臣还感动得不行?”刘彻啧道。

这种赋他也会做,赶明儿他也做几篇赋赐给大臣。

没准千百年后也能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卫青:“……”难道臣子感动的不是君王的承诺吗?

晚点还有一章,这章是1000营养液的加更

[1]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贞观政要·政体篇》

[2]至此,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贞观政要·政体篇》

[3]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政体篇》

[4]益多损少,古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资治通鉴》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二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