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大草原上,一支军队正在井然有序的北上,从旗号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由满清睿亲王所统帅的主力部队。
看着面前的大草原,多尔衮也是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感慨。
“草原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只可惜此地并非我大清族人能够踏足之地。”
女真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在白山黑水之间渔猎作为存身之道,大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对于女真人而言宛如另外一个世界。
在多尔衮的身边,阿济格忍不住开口道:“确实如此,大清的勇士可以骑马杀人,但绝对不可能只会骑马杀人。”
多尔衮笑了起来,看了旁边的阿济格一眼。
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一共生了三个儿子,阿济格(第十二子)最年长,然后才是多尔衮(第十四子),最后是多铎(第十五子)。
虽然阿济格最为年长,但一来他并非长子,二来才能也不如多尔衮,是以一直以来阿巴亥三子之中反而是老二多尔衮成为了那个领导者。
多尔衮的心中其实也很清楚,阿济格对这样的局面是很不满意的,如果有机会的话,阿济格会毫不犹豫的将多尔衮取而代之。
但好在这两兄弟如今还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济尔哈朗。
外敌的存在反正是亲兄弟亲情维系的保证,不得不说这非常的讽刺。
多尔衮缓缓的说道:“根据最新科尔沁部传来的情报,朱慈烺所率领的明军主力应该距离我们不过一两百里地的路程了,兄长你怎么看?”
阿济格满不在意的说道:“还能怎么看?当然就是追上去,然后消灭他们了!不过俺们这边大部分是步兵,速度上还是远远比不上明军的,这是个麻烦。”
清军八旗能够长期和大明对抗,靠的就是强悍的步兵战斗力,但步兵战斗力在草原这种地形上反而是一种减分项。
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如果朱慈烺不想和清军硬拼的话,直接拍拍屁股骑马就能跑路了。
多尔衮眉头稍微跳动了一下,道:“这就是科尔沁部骑兵们的必要性了。巴达礼说了,他正在带明军的骑兵绕圈子呢,明军好像一条恶犬一样紧紧的咬着他的屁股不放,到时候我们两军会合,自然就可以反客为主了。”
阿济格哼了一声,比多尔衮更加年长一些的脸庞上闪露笑意,道:“若是能将明国的太子杀死在这里,想必整个天下必然都会随之震动,我们兄弟两人真正扬名天下的时候也就到了。”
多尔衮笑着说道:“是三人。”
阿济格嘿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多尔衮看着阿济格,冷冷的说道:“兄长,俺知道你对弟弟(多铎)不满,因为他选择了俺而没有选择你。但俺希望至少在俺的面前,你能把这种不满给掩饰一下。”
“不然的话,下一次俺就不会这么对你好言相劝了。”
阿济格看着多尔衮冰冷的眼神,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寒颤,低头道:“俺明白了,下次不会了。”
多尔衮撇了撇嘴,没有再说话。
兄弟两人虽然并肩而行,但却多少显出了同床异梦的味道。
……
“多尔衮来了?还挺快?”
当天晚些时分,朱慈烺收到了来自于斥候的情报。
李定国的表情有些凝重,道:“殿下,这多尔衮真的来了,咱们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啊。”
朱慈烺看着李定国,笑道:“怎么,你没有信心?”
李定国闻言不由失笑,正色道:“殿下开玩笑,臣怎么可能会害怕这些建奴鞑子?臣所担心的只不过是建奴主力倾巢而出,这会不会让咱们压力太大了?”
朱慈烺眯起眼睛,突然反问了李定国一个问题:“这些天咱们抢到的牲畜都放哪了?”
李定国楞了一下,然后道:“都按照殿下的旨意,找了一处干净的水源呆着呢,那些察哈尔部众负责看管。”
这些天,朱慈烺一直在阿布鼐等向导的带领下,追逐着科尔沁部的踪迹。
原本朱慈烺认为应该能很快就追上科尔沁人,毕竟有着坐标的存在。
但事实证明,即便是开了锁定怪,但科尔沁人作为地头蛇的能力还是在的。
连日的追逐下,科尔沁人不停的放出各种烟雾弹,想方设法的拖延明军的脚步。
比如说,他们每隔一段距离就会丢下一批察哈尔人的部众,而且这些部众都是受伤的老弱妇孺。
然后,他们还会把大量的牲畜丢在一些必经之路上,意图打乱追踪的痕迹。
每当要被明军追上,巴达礼又直接来个断臂求生,派小股部队拼命阻击明军。
这些敢死队每每都能阻挡明军一小段时间,这些时间足以再度让双方拉开距离。
除此之外,像什么在路过的水源之中下毒,设下伏兵袭杀明军小股斥候等等都是家常便饭了。
这些行为并不能帮助科尔沁人摆脱明军的追踪,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明军前进的脚步。
按照正常的时间来推算,明军想要追上科尔沁部应该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但从斥候的回报来看,科尔沁部最多明天傍晚就能和清军主力会合了。
朱慈烺笑着点头,道:“所以眼下的情况很清楚,咱们是不能阻止科尔沁和建奴会师了。”
听到这里,李定国的表情不免有些沮丧。
朱慈烺的表情却依然淡定,笑道:“那就让他们会师好了。”
李定国闻言不由愕然:“啊?”
朱慈烺微微一笑,拍了拍李定国的肩膀:“战争嘛,总是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a计划失效了,咱们就用b计划不就好了?”
“敌人没有会师那就用没有会师的打法,会师了,就用会师的打法嘛!”
李定国沉吟良久,问道:“道理臣其实都懂,就是臣想要问一下殿下,殿下嘴里的‘a’和‘b’究竟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表情突然卡顿两秒,随后重新变得严肃。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传令下去吧,让将士们停止继续前进,转头……撤退!”
“撤退?”
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李定国的表情明显非常的吃惊。
不仅仅是李定国,周围其他的明军将军闻言都同样震惊不已。
李定国忍不住道:“殿下,咱们为何要撤退啊?”
朱慈烺笑了起来:“怎么,难道有人规定了本宫不能暂时撤退吗?”
李定国下意识的摇头,道:“可是……咱们不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吗?”
其他在一旁的明军将领虽然没有开口,但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他们的想法和李定国其实是一样的。
朱慈烺闻言,表情开始变得严肃。
片刻后,朱慈烺开口道:“本宫不是已经和你说过了吗?战争是瞬息万变的。原本我军若是有机会能追上科尔沁部的话,自然是要尽全力将其歼灭,然后再去对付建奴主力。”
“但现在建奴主力和科尔沁部的会合已经成为事实,凭借着本宫手中的这些兵力是否能战而胜之?这其实是说不准的。”
李定国忍不住道:“我们有火枪兵啊殿下。”
朱慈烺道:“火枪兵并非万能的,也是要受战场的环境所约束。多尔衮曾经在我们的火枪兵手中吃过大亏,难道这一次他就真的傻傻的不做一点准备就来了吗?所以,我们暂时撤退避其锋芒,也同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术。”
李定国道:“那咱们是直接撤回大明关内吗?”
朱慈烺笑了起来:“当然不是,我们只需要带着科尔沁部和多尔衮在这片草原上兜圈子就行了。他们拥有足够的补给,我们何尝又不是呢?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需要担心后勤的问题。”
李定国吃惊道:“殿下要在草原上和建奴周旋一两个月?”
朱慈烺捏着下巴,道:“也不一定,有可能会更久。”
李定国:“……”
另外一名明军将军忍不住问道:“若是继续这么周旋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胜利吗?”
这世界上也没有单单靠跑路就能打赢的战争啊。
朱慈烺闻言不由失笑:“你们是不是忘了,这一次大明并非只有本宫这一路兵马?”
朱慈烺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的身体同时就是一震。
李定国眼睛一亮,忍不住叫了起来:“英国公!”
朱慈烺哈哈一笑,点头道:“是的,还有英国公呢。本宫在这里拖住了多尔衮的主力,那么英国公那边自然就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了,不是吗?”
“只要后勤补给到位,本宫可以在这片草原上呆到冬天下雪为止,但多尔衮他能吗?无论多尔衮留下多少兵力,都绝对不可能是英国公的对手。”
“以英国公之才能,攻入辽西乃至辽东沈阳都是迟早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敌我攻守之势易位,多尔衮再想要撤退,就得问问本宫答应不答应了!”
这一番话说完,李定国和在场的其他明军将领也是心悦诚服。
李定国激动道:“殿下这招以退为进,看似怕了多尔衮,实际上却将多尔衮的主力牢牢的牵制在了此地,反而给英国公创造了一个直取建奴腹地的机会。高,实在是高啊!”
其他人也是纷纷开口,一时间称赞如潮水一般而来。
朱慈烺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投向了南方。
现在,就是英国公张世泽和襄城伯李国桢两人证明能力的时候了。
可千万不要让本宫失望啊!
南方,百里之外的草原上,清军主力终于和鞑靼蒙古的科尔沁部会师。
科尔沁部亲王巴达礼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朝着多尔衮恭敬行礼:“见过和硕睿亲王,您亲自率领大军来援,实在是让科尔沁上下感激不尽!”
多尔衮看着面前的巴达礼,目光有些闪烁。
平心而论,巴达礼之前私自联合察哈尔部出击,然后把察哈尔部都赔了个干净这种行为,无疑是让多尔衮极为不满的。
但再怎么不满也好,如今科尔沁部已经是鞑靼蒙古最大的部落,除非多尔衮想要和鞑靼蒙古反目成仇,不然的话和科尔沁部的关系是必须维持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要注意的,巴达礼可是多尔衮的那位满清皇太后姘头大玉儿的族兄,科尔沁部是大玉儿的娘家!
多尔衮露出了笑容,十分亲切的搂住了巴达礼的肩膀,笑道:“巴达礼兄弟说的这是什么话?我父皇早就已经说过了,从今往后这天下就是俺们满蒙共同统治,都是自己人,又分什么彼此了?”
巴达礼见状,心中顿时也是一松。
原本巴达礼也担心因为察哈尔部的事情被多尔衮责怪,如今看来应该是多虑了。
一念及此,巴达礼脸上堆起更多笑容,对着多尔衮道:“俺妹在盛京那边孤苦伶仃一个人带着小皇帝,也是承蒙睿亲王多多照顾了。若是有朝一日俺们能来一个亲上加亲,科尔沁部和整个鞑靼蒙古必然是鼎力支持的!”
多尔衮一听此言,目光顿时也亮了。
如前所言,满清的国策乃是“满蒙共治”,虽然说蒙古贵族肯定不如满人那么受器重,但依然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若是能够因此而得到鞑靼蒙古的大力支持,对于多尔衮的帮助依然是非常巨大。
多尔衮同样也笑了起来,道:“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不过俺也可以请巴达礼放心,这一次俺是一定要帮助巴达礼兄弟弄死那个什么明国太子,让这片草原成为巴达礼兄弟说了算的地方!”
两人三言两语间就已经达成了交换和默契,不由同时放声大笑了起来。
“走走,咱们先去喝两杯,睿亲王。”巴达礼热情的招呼。
多尔衮沉吟片刻,还是拒绝了巴达礼的好意:“巴达礼兄弟,庆功酒可以等到打败了朱慈烺之后再喝。你这边现在有多少关于朱慈烺的情报,全部都拿来给俺看看吧。”
对于多尔衮而言,饮酒享乐从来就不是他的首要目标,他要的是更多的权力,是那个俯视众生的位置!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多尔衮需要更多的胜利。
朱慈烺,无疑就是多尔衮成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不弄死朱慈烺,多尔衮就连睡觉都睡不安稳,更不可能在这种决战前夕去饮酒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