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55章 分合(十三)

起元记 第55章 分合(十三)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1-13 16:08:05 来源:文学城

“是许双明!”少年争辩,举起手中毛笔,“不过想给你画两道胡子……哪晓得你这人竟装睡!”还未挨着便动刀,险些令他人头落地!

“胡子?”李明念重又盘腿坐下,打个呵欠,“画那个作甚?”

一手捂在颈侧,许双明念着方才利刃贴肉的寒意,只觉心跳狂乱,四肢虚软无力。“作笑耍子啊,还能作甚?”他扔开那笔,没个好气,“你这人没趣得很,自小不耍子怎的?竟还动刀。”

周子仁忙搁下茶叶,前去扶他坐起:“大哥莫怪,阿姐自幼习武,较寻常人总要警觉些。”说罢又给少年搭脉,“可有伤到哪里么?”

对方摆摆手,却不肯松开脖子。“怎的不见她冲你拔刀?”分明是装睡唬他!

“子仁与我相熟,你怎么比得?”李明念却浑无歉意。揭开脚边食盒,她捻出一块甜糕扔进口中,又含混问道:“为何你家就你姓许?”

“我家兄妹四个都是张婶收养的,我教张婶捡到时已有了名字,未曾改名换姓。”许双明还搓着颈侧。

小儿正查看他手臂旧伤,闻言不禁抬脸:“那祐齐哥哥他们也非血亲么?”

“嗯。张婶早年丧夫,膝下犹虚,采桑时在西山捡到我,领我去了官府。”少年口吻平淡,“似我这等来历不明或无父无母的南荧人,年岁若足,便充作公奴;年纪太小,如无贱户收养,亦只活埋作罢。张婶收留了我,随后几年又陆续收养了祐齐、秀禾和祐安,照养我们长大。”

糊血的细布扯开伤处,他倒一口气,缩了缩胳膊。“我们四个……一个被遗弃山中,一个乘木盆漂流河上,一个自饥荒之地逃难而来,一个寡母难产而死。祐齐他们被收养时还没有名字,落户便随张婶姓。”

口间细嚼豆糕,李明念却尝到竹香。“所以张婶还是你们的救命恩人。”她说。

许双明点头。“家中无男丁,张婶要独自担起粮税和丝税,原已十分艰辛。只因不忍看我们丧命,她收留我们四个,自此又多担四口人的税,更是积年累月辛苦。碰上年景不好,有时野菜也难挖到,张婶便带我们去别家讨饭,或是拿偷存的药草换一口吃食。祐齐和秀禾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镇上贱户虽穷,却也见不得张婶带我们凄苦,于是每户给出一点,这才没教我家饿死。”他道,“待我长大些了,便是我带祐齐他们去讨,一手牵一个,胸口再兜一个。我们在外头讨饭,张婶还要下田,采桑,劈柴。夜里我们已睡下,她还坐在家门前,趁月替我们制冬衣。”

掌肉摩挲颈间,他垂下眼去。“这份恩情……还有镇上大家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还不起。”

周子仁寻来药膏,跽坐少年身旁。“难怪那日张婶病倒,便是祐安也奋不顾身,独上西山采药。”

“祐安年纪小,却也晓得张婶辛苦,成日里帮着干活。”许双明头疼,“就是莽夯了些。”

“可那日逃出蛇口,祐安发现丢了白果根,便急得哭起来。”小儿替他上药,“虽说莽夯了些,却是一心记挂家人的。”

“是不是凭谁你都能夸出朵花来?”

他二人你言我语,李明念独坐近旁,却只听得风卷铃响穿檐廊。她偏过脸,眺万里青天,白日当空。再站高些,即可瞰见山谷。她记得日间望去,镇上屋舍尽如霉斑,无甚分别。“若张婶有血亲,那人却令她过得凄惨难堪,你会身有余力而不相助么?”她忽而开口。

抹药的手顿在创口前,周子仁望向廊下。一旁少年挤起眉头:“这算甚么怪问题?”

“问你便答。”廊下人道。

便是听惯她语气不善,许双明也不住撇嘴。“自然不会。”他回答,“张婶救我养我时尚且自顾不暇,若哪日张婶遭罪,莫说有余力,便是没有,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答案倒不意外。李明念敛目,拍去手上粉屑:“虽非血亲,你却似她亲生。”她扶刀起身,又看向席边小儿,“我走了,晚饭你自领。”

对方忙唤住她:“阿姐——”待她再看过来,他才展颜,“子仁酿的果酒近熟,阿姐明日来尝尝么?”

他问得热诚,仿佛那酒是甚么琼浆玉液,定要请她尝一尝才好。“可。”李明念道,“我明日来。”

“好,”小儿笑应,“那明日子仁也备些竹叶茶。”

青衣少女未答,身形一晃,已如影纵去。“她不是特来歇中觉的罢?”许双明咕哝,转脸见小儿还呆望廊下,即搡他一把,“你瞧什么?”

周子仁回过神。“啊,无事。”他道,“只是觉得……阿姐似有些心情不振。”

“哈?”那里瞧出来的?

“嗯……感觉罢了。”小儿轻轻揭过,重替少年扎起伤处,不忘问他:“方才读的那段,大哥可记住了?”

-

苦读半日,书也入梦。

翌日清晨睁眼,许双明依旧四体酸痛,迷蒙间瞧着屋顶,竟遍眼是字。他打个寒噤,但恐患上眼疾,连忙起身揉眼,直揉到那幻觉消散,方大松一口气,倒头榻上。“子仁?”他扭头低唤,屋中半晌无人应答。许双明爬下床榻。外室移门已大开,案上水捂子温的药汤还冒热气,他里外转一圈,却不见小儿踪影。

门外天刚蒙蒙亮,看时辰,那小儿大约又下山打水了。许双明盘坐案前,饮尽那烫嘴的药汤。从前只知南荧人天不亮便早起干活,未想这小儿起更早,住的玄盾阁,却连打水也需亲力亲为。

墙边竹篮摇动。许双明转过头,看那篮内棕兔打转四嗅,不觉双眼渐直,腹响如雷。默默许久,他索性捞起案旁竹篓,抛下唾手可得的野味,贴壁根沿栈道而出。

曦雾笼山梯,前路尽无明。来时教那影卫转瞬背至崖屋,许双明还未曾踏过这山路,虽知石阶直通山脚,眼下见雾海茫茫、深不可测,仍不免心底沁寒。记着小儿说过的几味药草,他行至山腰,径往西面山林去。

西南山深林密,许双明常年行走山间,自诩深谙识路辨向之法,原要绕开最近的高阁,孰料才走不过一刻,即自乱枝间望见灰楼阁影。他诧异,不再留意四周草植,转向前行一刻,竟又窥见那阁底门楣。他不信邪,数度调转方向,却如是反复,总要走回这高阁前。

朝阳东起,深林仍自昏蒙。他掌心生汗,再见灰阁侧影,终渐敛步。

怪了,鬼打墙?

许双明正惊疑,忽察远处林中隐有人声,忙竖起耳朵。“……令我们两阁一道去,他们却有意拖延,迟了一刻才到!”一道激愤话音依稀入耳,“整一个玄盾阁就他们最阔绰,我可不信私贩秘毒能得那许多银子!”

另一道喉音絮絮对语,声调太轻,竟一个字也难辨清。许双明屏息细听,那谈话声却好似已息。

“你是何人?”耳后蓦地响起人声,“如何进的阁中?”

脚下一个惊跌,许双明踉跄两步,猛地虾跳回身,捕见面前两道人影:一个黛衫长身,一个偏髻圆脸,两人都腰揣长剑,身佩玄盾阁黑漆漆的腰牌。“问你话呢,你是哑巴怎的?”梳偏髻的不甚耐烦。

许双明认出这人喉音,知他两个正是林中人,便僵稳住双腿,强自镇定道:“纭规镇人。”他扯腰间籍符在手,“我是周子仁的同窗,前几日教他接来养伤。”

两名少年互换眼神,那黛衫的不语,只伸出右手,示意他交出籍符。许双明抛将过去,任其查看。“那小儿倒爱捻烦,竟哄得阁主许外人入阁。”圆脸小子端量他一番,面现轻蔑,“瞧着手无缚鸡之力,也不怕教人误杀。”

许双明闷不应声。黛衫的那个不忙还他籍符,攥在手里又问:“既是子仁接入阁,你为何不在他住处?”

“我醒来时不见他,出来寻人,没想成迷了路。”

“他住东面,你竟寻至西面,倒是走得远。”

“原要顺道采些药草,才走来这边。”

见少年对答有条有理,那黛衫的蹙额,似有犹疑。“师兄,我瞧他可疑得很,养伤不好好躺着,出来采药作甚?”旁边圆脸的却说,“再说他一个未出过镇的公奴,那里识得甚么药草?”

“镇上南荧人世代以山为养,哪个辨不出几味药草?”许双明冷脸反问,“怕只有圈在中镇人大院的私奴不识了。”

“你!”对方一恼,手欲拔剑,却教同伴拦在臂间。那圆脸的不服道:“师兄,他嘲讽我们!”

头顶冷不防一声哼笑:

“分明只嘲你一个,怎还攀上你师兄了?”

那女声冷诮,三人闻之一顿,仰头上看,只见青衣少女蹲坐枝头,冷眼半垂,弯眉高挑。“李明念!”许双明与那圆脸的异口同声,一喜一怒,难辨高低。圆脸的愈发羞恼,质问来人:“你不是同巫夫人学规矩么?怎会来此!”

“我是学规矩,不是坐牢子。”李明念轻巧落地,睥睨他道,“我爱上哪,轮得着你管?”

对方脸上一烫。

“我——”

“阿鸿。”黛衫那人拦住他,反手将那籍符掷向少女,“你是来寻他的罢?”

李明念抬手一接,只看过一眼,便转手扔给身后的许双明。“与这人何干?”她对那黛衫的道,“我在竹林练刀,嫌你们聒噪,才来瞧个热闹。”

她言辞挑衅,黛衫少年却不恼不怒。“人虽是子仁领来的,但你既认得,也该提点,莫令他独自乱闯,丢了性命。”他言尽于此,旋过身道,“走罢,阿鸿。”

圆脸的睖他二人一眼,随师兄离开。

这便吵够了?许双明意犹未尽。

“跟上。”身前少女丢下这两个字,即反向而去。愣了一愣才会意,许双明忙兴冲冲追上。“你这嘴虽讨嫌,骂起旁人却好听。”他将籍符系回腰间,“那两个是剑阁的罢?你们刀阁与剑阁不和么?”

“我不是刀阁弟子。”走在前的答非所问。

“那你是哪阁的?”

“哪阁都不是。”

“啊?那你师父是哪个?你爹吗?”

“我没有师父。”

“为什么?你不是阁主的女儿么?”少年不解。

“是女儿又如何。”对方答腔冷淡,“不合爹娘意,自然无甚好处。”

“哦,你与你爹娘也处不来。”许双明心领神会,“不过你功夫这样厉害,竟还不合你爹娘意,倒是稀奇。”难不成是因她舌头太刺?

前方人冷哼:“有甚稀奇?他们本不允我习武,为此不许我拜师,不给我兵器,月钱也划去,每年只放几个津贴钱。”

“他们不允你习武?那他们想你学什么?”骂架么?

“女红。”李明念头也不回。

“你还做得那些?”许双明吓一跳。

“三日也绣不出一条虫来。”她道。

他这才点头:“我看也是。”未察少女冷睨,他自左顾右盼,欲识脚下路,“你爹娘倒作怪,不许你习武,反却令你学甚么女红,白白糟蹋你这身天资。”

前方人侧过脸来。

“你这般想的?”

“是啊。”许双明理所当然道,“你没个正经师父也这样强,要有人教导,还不得是绝世高手?这便是天份,旁人求也求不来。”

沉默少焉,李明念仍闲步在前,一转话锋道:“今日你跑出来作甚?”

“采药,再寻些吃的。”许双明拨开挡在眼前的枝条,“只不知为何走不回去。”

“庖房每日送吃食,你寻甚么吃的?”

腹中肠鸣又起,许双明清清嗓子:“我还想问呢,一座南山这般大,你们怎的每日吃素?”想起竹篮里的野兔,他腹响愈盛,“我家便是再穷,春夏时也能上山捉些蛇虫,你们倒好,尽吃草。”

“子仁吃素,你与他住一道,自然只有素食。”李明念却漫不经心,“记好了,外人入阁,若非自始走的山梯,必然迷失方向。你若惜命,便莫再跑出来。”

“这是甚么古怪?”少年好奇,“我适才还奇怪,分明是往东走,结果老在原地打转,鬼打墙似的。从前上东西北山,也没碰上过这等怪事。”

对方不答反问:“你从北山瞧玄盾阁的外墙,像什么?”

“圆环?”

“那圆环便是阵法外围。”李明念道,“环内屋舍楼阁排布自有讲究,山脚守门人那铁链也非俗物。入阵者离了贯通南北的主道,无人引路,便是一世也莫想出去,终只一个死字。此类阵法原用于战场,首创乃始帝燕行麾下大祭司净池,只因净池死后,燕行下令焚毁其所有著作,才致几近失传。”

话音甫落,她偏首瞧他。“昨日子仁与你温书,不是才讲过么?你倒转背就忘。”

少年瞪眼:“你昨日果真是装睡!”竟还听去了子仁讲的故事!

“我睡可不似你睡。”前方人不慌不忙,“习武之人若内功精深,便是熟睡养神,亦可察身周动静。”

“真这般厉害?”虽将信将疑,他还是扯她袖管,“欸,那你也教教我罢。”

“凭什么?”李明念抽开手。

“我们也算不打不相识,既是朋友,自然相互助着。”

“你能助我什么?”

“将来事那里晓得?”许双明绕到她跟前,“我只学那个内功,你教教我罢。”

“你习武只学内功?”

“修内功不是跑得快么?力气也能变大。”

“快和强确是基础,但习武还得学身法兵器。”

“那倒不必。”少年大方道,“只要逃命时跑得快,还能带上我家里人便够了。”

李明念蹙眉:“你习武是为的逃命?”

“不然呢?”许双明奇怪。

冷脸拨开他,李明念跨上石阶:“不教。”

后知后觉已至山梯旁,少年忙不迭跟跑近前。

“真不教啊?”

“不懂人话?”

“你再想想!”

“做梦。”

“那我支给你工钱?”

他原是无计可施、随口一提,以为又要换得冷酷回绝,却险些撞上李明念那铁头。她止步回首,目光炯炯。

“你有多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分合(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