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起元记 > 第107章 天涯路(一)

起元记 第107章 天涯路(一)

作者:Sunness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7 22:05:08 来源:文学城

成贞二十三年秋,皇城燥夜钟鼓迟。

三更时候,坊市间灯火阑珊,酒楼高高的攒尖伸向天端银盘,檐底窗纸透出层层烛光,陆续熄灭下去。正门前招幌飘摆,轻微的撞击声传入后巷,一株歪脖子树斜扎道中,借着月光投下一团斑驳阴影,恰掩住树干后方一乘吹了灯的马车。倚坐轼前的车夫打个呵欠,忽听吱呀一声响动,脖子一伸,只望得酒楼后门张开一条窄缝,内中烛光闪烁,不见半个人影。冷风灌入巷里,他袖起手来,重又靠回车前。

酒楼底层灯烛半熄,昏暗的厅堂空无一人。一张活板门藏在柜台内侧的阴影里,下方长梯曲折,钻入灯火通明的地底。

掌柜提一盏琉璃灯步向阶底,不时侧转过身,欠下腰来给身后的青年引路。那青年约莫二十出头,身着轻薄的绀青色绸衣,腰间一条紫底黄玉蹀躞带,扣一金一银两柄宝剑摆晃腿侧。地下闷热,他手中折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扫过襟前,一路随掌柜信步而下,直到踏上最后一段阶梯,才眉梢微挑。

“让你请的人呢?”青年不悦道。

“公子们听闻是这个时辰过来,各个推说事忙,不便到场。”躬身在前的掌柜轻声道,“想是上回才教陛下责罚过,不敢来了罢。”

青年面色冷下来,折扇啪地收合胸前。

“废物。”

那掌柜止步阶下,腰身压得更低。“殿下息怒。”他小心抬起眼皮,“殿下……今夜场子冷清,不如还是乘早回宫罢。您悄悄到这儿来,身边又没几个护卫,小人实在放不下心。”

赵明英却脚步未停,一径踏上阶底狭道,望尽头门洞而去。

“要甚么护卫?”他不以为意,“这阳陵皇城,有几个人功夫能高过本宫?”

掌柜不敢做声,待青年背后那小山似的身影经过面前,才又埋头跟上。他悄看一眼前方背影——朱雄一言不发,一身长衫罩住宽阔的肩背,领上露一截粗壮后颈,条条筋肉坚实如岩。忽然,那骇人的筋肉一拧,颈上一张阔腮方脸转过来,冷冷扫向身后。

掌柜忙低下头去。“是,殿下武艺高强,自无需护卫。”他道,“可若是宫门下钥,陛下发现您又在宫外过夜……怕是要生气的。”

赵明英朝后斜睨一眼。

“本宫的事,轮得着你来管?”

“殿下……”

“再多一句嘴,便让你上场。”

嘴巴连忙一抿,掌柜再不吭声,垂首随两人跨过门槛。

煌煌灯火撑开门外高阔的洞窟,照亮窟顶密密麻麻的老树根须。他们践上木铺的回廊,沿着朱红围栏踱向主位。这是一圈凿在土壁间的看台,距地不过两丈,九张半人高的铁条门匀布下方,如同牢狱窄小的铁窗,团围起中心三里见方的空地。

数十名院卫挎刀守立回廊间,见得赵明英经过,纷纷俯首行礼。青年看也不看,只等掌柜拉开主位的紫檀交椅,才迤迤落座。

朱雄站定一旁,掌柜忙从满桌的糕点里端起茶壶,替赵明英斟上热茶。他摸上茶碗,探得茶温合意,正要送到嘴边,却听咔嗒一响,竟是廊底那扇正对主位的铁条门颤动着升开。

门洞的阴影里浮出一颗巨大牛头,头颅底下是一副套着鸦青色长衫的人躯。角鞘越过铁门底端的锈尖,那人虾着身跨出门框,拖一柄破铜烂铁般的七尺长剑,踩着刺耳的刮响直起腰身,在炽亮的灯火间现出修长四肢。他停在门前。风干的牛头颊肉皱缩,眼球早已剜去,只余下一对黑魆魆的眼洞,默然望向主位。

赵明英眯缝起眼,上身斜向椅背,折扇往掌柜脑门一拍。

“这是你准备的玩意?”

掌柜原正忙于摆放茶桌碗碟,冷不防挨了一下,赶紧捂住额头抬脸。看清场上那四肢健全的牛头人,他喉咙里冒出一个惊疑的音节。领头院卫觉出异样,拔刀一喝。余人尽唰地拔出刀来,从四围里拢向主位,各个警惕地瞪住铁条门前的人影。

刀光环绕头顶,场上的牛头人仿佛浑然不觉,只提起手中长剑,指向主位一侧。

赵明英一笑,转看身旁山高的男子:

“怎么,冲你来的?”

朱雄负手俯眺那风干的牛头,岩石般的脸纹丝不动。

“真是胡闹!”掌柜低骂,转向赵明英赔罪道:“殿下,小人这就叫人将他赶走。”

说罢,他冲院卫领头将手一招:“老彭——”

“欸,不必。”赵明英却抬手打断,合紧的折扇指一指那颗牛头,满面玩味,“这人戴上牛头面具,显是知道规矩。既是朱雄的熟人,今日也不妨看点新鲜的。”

掌柜面露迟疑。

“可此人身份不明,朱大人又是殿下身边最得力的护卫,万一……”

扇骨又重重拍上他面门。

“他若伤得了朱雄,你以为这里谁还有能耐护住本宫?”赵明英冲朱雄摆一下脑袋,“去罢。”

朱雄颔首,扶稳腰侧那柄拖地的长刀,足尖一点便跃出围栏,落定场间。

满地的尘土飞扬起来。掌柜远远瞧着,仍旧坐立不安。他凑到青年耳边,压低声道:“那……那小人先去看看候场的‘兽’。”见赵明英挥一挥手,掌柜弓身倒出几步,冲彭领头叮嘱一句“看护好太子”,才从来时的门洞离开。

回廊下尘土飘动,朱雄巨大的身影已停步场中,那牛头人也手拖长剑上前,驻足三臂之外。赵明英歪在椅里,懒洋洋击掌三下,四面即刻擂鼓声起,拢聚近旁的院卫们也散回廊中。

场上朱雄一动不动,冷观牛头上两只漆黑眼洞。底边破损的长靴转个向,牛头人拖着长剑走动起来。场地未曾铺平,除去摆放兵器架的墙沿,处处尽是土棱石块,还有植物断裂腐朽的根茎。他脚步极轻,似要避开脚下这些障碍,走得歪歪扭扭,剑尖却在凹凸不平的地里拖曳,硌喇喇的响动回荡土壁之间,盖过渐弱的鼓点,绕着朱雄缓慢转动。

那响声太过刺耳,利爪般不住刮弄脑弦。回廊里的院卫们各个皱起眉头,甚或甩一甩脑袋,再看向场中,竟见微扬的尘土里赫然多出两双长靴,一样鞋底破损,也一样半掩在鸦青色长衫的衣摆里,避开遍地崎岖,忽紧忽慢地围住朱雄兜圈。

众院卫俱悚,有人惊异出声,有人拔出刀来。彭领头也急转过脸,目光寻向身侧。

“殿下,这是……”

赵明英一手撑在脸旁,注视朱雄周围那三道一模一样的身影,脑海里浮现出似曾相识的画面。

“醉翁九步。”他扬起眉毛,“东岁人?”

场上人怪异的脚步犹自继续,三颗牛头又变作六颗。朱雄直立当中,看一双双黑黢黢的眼洞掠过眼前,那掏空的牛头里却渐渐没了人息。他锁眉,手覆刀柄侧耳,要从那些摇晃的人影中分辨出履声,却只听得长剑锵锵的拖响环绕周围。

紫檀交椅里的青年坐直了身子,逐一审视鬼魅般无声走动的牛头人。

不对,方才还有气息。赵明英捏住折扇,轻抵胸前。这内功……难道在他之上?

六影化九,金属尖厉的刮撞声愈发密集,一股股涌入四面见锈的铁条门里。

门后各一间洞窟,由九道木门通作一环,惟主位下方的小室多出一扇厚重石门,严丝合缝堵在墙间。那石门隆隆响起来,从左侧开启一条拳宽的缝隙。掌柜靠在门外,顶住石门的手肘使一使劲,却觉那门板纹丝不动。他运力一搡,好似推开了拦挡门后的物件,踉跄着跌进门内。

“见着我进来,也不知搭把手!”他低声埋怨,“外边那牛头人……”

口中话音一噎,掌柜骇在原地。

小室幽微的火光闯入眼帘,在那乒乒乓乓的撞响众闪烁不定。两旁狭长的土墩间歪着六道人影,或缺臂、或断腿,甚或没了下肢,只各教一根铁链圈住脖颈,畜生般拴在墙边。他们皆尽兽头罩面,瘦弱的肩膀支着挖去眼珠的巨大头颅,分明早已风干,颅底却淌出汩汩鲜血,在地里漫作大片血泊,一点一点爬向石门。

掌柜倒跌两步,忽而脚下一绊,低下头,竟是两名守卫瘫倒门边,身上不见伤痕,却张着惊骇的眼睛,四肢僵硬,一动不动。掌柜哆嗦一下,伸手探近两人鼻底,随即猛地缩回手,急慌慌摸上右侧木门,闯进隔壁小室,定睛而看。

长剑拖地的铿锵响在铁条门外,闪晃的烛光照亮满室兽头人身的尸首,倒在底里的守卫全无人息。颈后汗毛直竖,掌柜忙摸向下一张门,再下一张门。外间刺耳的金属声挞着足跟,他推开一张又一张木门,每一张门后却尽是相似的场景,仿佛同一间小室首尾相接,哪怕奋力疾奔,也不过兜圈原地。

掌柜发起抖来,直到冲开最后一张木门,瞧清对面敞开的门扇,方才倚住门框,勉力扎稳双腿。他践过遍地冷血,扑到那冰凉的铁条门前,极力冲上方大喊:“殿……殿下,‘兽’和守卫,尽教杀光了!”

颤抖的话音冲破金属刮响,场上朱雄脑弦倏紧,瞥见九道影子悄然一晃,霎时便从四面八方游转近前。他疾速回身,腰侧长刀几乎同时出鞘,但听“噗”一声闷响,定住了身形。

刀刃悬停半空,一截牛角飞落在地。八重幻影已然消散,只余一个牛头人半压着身,右足踮地、左膝微屈,颅顶与刀锋足有三寸之距。他右臂斜展向上,手中长剑贯入朱雄颌底,刃身斜穿头颅,一截雪亮的刃锋刺出顶盖。

鲜血滑下剑身,朱雄岩石般的眼球忽转,手腕一回,长刀猛然望牛头削去。

刃风直摧而来,牛头人却左手疾抬,一把捉住那碗口粗的腕子,连剑一抡,将对手如山的身躯掼向地间。

巨响震动回廊,看台上只见尘土四溅,那破烂长剑高高举起,又唰地落下。

铁条门里哐啷一响,掌柜惊跌在地,望着地里斩作两半的人躯,不由痴张开嘴。“保……保护太子……”他喃喃,突然跳将起来,扑回门前大叫:“保护太子——保护太子!”

寒光一掠,长剑铮一声穿过铁条间的缝隙,瞬间当胸而入,将他钉上小室底里的石门。

牛头人垂下掷剑的手,从朱雄那庞大笨重的尸体边转过身,仰看主位。

院卫们尚自惊愕,交椅里的青年却早已沉下脸,望进牛头上那对空空的眼洞。

“看来不是冲着朱雄,而是本宫啊。”赵明英歪回椅里,“谁派你来的?汶国那个辫子丫头?”

回廊里的院卫们回过神来,齐刷刷抽出弯刀,沿围栏涌向主位。

场上的牛头人没有答话,只自走向墙边的兵器架,从新提起一柄四尺的双刃剑。彭领头后退一步,举刀护紧身后青年:

“殿下,您先——”

“一起上。”背后人声打断他。

彭领头一愣,扭头看向主位上的青年。

“……什么?”

赵明英站起身,手中折扇一掷,扶上腰间银质的剑柄。

“你们所有人,一起上。”他看定那场上走近的身影,“本宫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大本事。”

近旁的院卫们目目厮觑,瞟向朱雄那陷在地里的两半身躯,竟一时不敢应声。

牛头人已迈过装住尸身的坑洞,抽出锈迹斑斑的剑刃,丢开剑鞘。

“上!”赵明英呵斥。

众院卫互换眼神,不知由谁带头喊出一声“杀”,顿时应和声四起。彭领头将牙一咬,率先翻过围栏,领数十名院卫嚷叫着杀向场中。

那牛头人脚步未歇,只撩剑一挥,凌厉的剑气便如一弯巨大利刃卷土而过,回廊下立时血肉飞溅,周遭院卫倒下大半,独彭领头一跃而起,避开那横扫近前的剑气,举刀直劈敌手面门。牛头人不慌不忙抬剑,一格、一撇,彭领头那高大的身子便飞甩出去,撞上后方一串奔杀近前院卫,十数具肉躯挤压一团,滚出一溜激扬的尘土,砰一声砸进廊底土壁。

牛头人复又提足,忽察耳后一线风啸,于是将身一侧,任那剑气疾掠过脸前,一地迸射的土块打上长靴。又一道刃光逼近腰侧,他头脸微偏,右臂回反,不过一下脆响,竖起的剑身已挡住横向后腰的长刃。

紧抵一处的利刃微微颤动,赵明英手握长刃底端的金铗,觉出剑上力劲一推,当即蹬动右足,拧起腰,凌空横翻个身。牛头人斜挑而近的锈剑划过身下,赵明英回剑相缠,腕子一送、一转,两柄交缠的剑齐脱出手,弹向高空。

牛头人纵起身,转瞬接剑在手,低头却见赵明英犹立原地,仰面摸向腰间银柄。

一截四寸长的树枝挺出剑鞘,底端深嵌铗中,枝干纤直斑驳,依稀可见削去槎桠的痕迹。赵明英右肘一收,左手抚过“木剑”粗糙的剑身,枝端直指那堪堪落地的牛头人,口里低念:

“万——象——更——新——”

树枝骤亮,四处浅白的切口生出枝杈,连同尖利的枝尖不断伸长,巨爪般高高张开,而后倏地翻转,疾扑近前!

牛头人抽身急避,不料那五根枝条愈伸愈长、愈逼愈紧,分杈的枝身竟也长出分杈,眨眼便如百条细长的褐剑,卷着漫天扬尘飞刺过来!他连连倒退,足跟触及廊下土壁,眼看百剑摧近,只得蹬脚上跃,撞破看台的瞬间即听一声巨响,汹涌的剑气冲垮回廊,上百条密密麻麻的剑枝紧追而至。

轰。

土窟震晃,洞顶膨胀起一团巨大烟尘,数不清的土块掉落下地,砸上场地间几颗颤巍巍抬起的脑袋。赵明英跨立原处,紧贴“木剑”的左手还掐着手诀,目光顺剑柄吐出的枝条一路上观,细看那团模糊不清的烟尘。他感知到剑枝俱已深扎入顶,末端虽无人息,却难辨硬土与人躯。

忽然,散落的碎块间现出一团黑影。赵明英急一定睛,是那牛头坠落在地,缺角的左面已被削去一半,左右滚动两下,停在那彭领头的尸首跟前。

赵明英稍松一口气,再朝那上方看去,却僵住身形。

鸦青色衣衫的男子吊在窟顶,一手紧握深刺土里的锈剑、一手抓住洞顶粗壮的根须,与那百余条剑枝各据一方,颈上褪去牛头,束着圆髻的脑袋露出来,脸庞却藏在铁铸的面具里,只留一条长长的眼缝,悄无声息注视着他。

四目相遇,男子手里一拽,扯出一段四寸长的根须,须尖直指地上的赵明英。

沙哑的人声传出面具:

“万象更新。”

那须尖乍亮,赵明英猛省过来,未及变换手诀,便觉疾风摧面,头顶成千的剑枝直贯而下。

洞窟轰隆一下剧晃,飞尘高高溅起。

窟顶男子松开手中根须,轻轻落地。他手持锈剑,步入场地间那团浓厚尘土,停在上千根须结作的剑柱边,垂下一双弯长眉眼。赵明英躺在那里,让那剑柱穿过胸膛,紧钉在地。

银柄木剑早已飞脱掌心,他咯出一口鲜血,从烟尘里寻见对手轮廓,右手勉力抠上胸前剑须。

“究竟……是谁!”

男子不答,提起右膝,破旧的长靴踩进青年颈间。

喀拉。赵明英头一歪,双目圆睁,没了气息。

男子收回脚,甩去剑上残血。

“太差了。”他低言,“皇家剑法,不过尔尔。”

碎裂的土屑跌落脚旁,万千根须扎在窟顶紧实的泥土间扎,巨网般缓慢伸展,伸向酒楼后巷那株歪脖子树。树下马车轻微一震,是车夫从睡梦中惊醒,仰头只见萧瑟的树冠撑起夜空,圆月已悄悄滑过攒尖。

时近四更,下关王府灯火黯淡。屠勇蹲在偏院屋脊,后背紧贴吻兽,望出影卫面具细长的眼孔,见东角院最后一屋烛光也吹熄下去。

那是世子妃长居的角院。尹宁霓熄灯极早,赵明宇却习惯彻夜在东偏院练剑,往往寅时末刻才去角院门口走过一遭,听侍女回报妻子已起床梳洗,便独个儿回向自己的书房。于是回京一年,他出入那院子的次数屈指可数,偶尔留宿,房中也静得出奇。夫妻俩显是相看两厌,即便同睡一张床上,也仿佛无甚交集。

屠勇目光一转,落向脚下怪石林立的偏院。金石铿锵的撞击声钻入耳里,他瞥见赵明宇那鸦青色的身影,却只在两座假山间一掠,不见了踪影。屠勇凝神感察,青年的气息仍旧游走山石间,伴着时断时续的剑响,来来回回,移动不住。

下关王体弱浅眠,王府夜里便一向安静,哪怕长工聚居的院落里还亮着灯,来往廊中的脚步声也极轻,衬得这偏院剑声格外清亮,今夜似也无甚不同。

可是……

那鸦青色的人影一晃,落定院门近旁,接着反身跃起,钻回石林里。屠勇定一定神,揭下脚边一片青瓦,压着气息纵入院中,轻飘飘落上一座假山。

石林里移动的人息还在近处,屠勇搁下手中瓦片,悄声追上前,连踏九座高突的山石,却不见那青年踪影。剑声犹在,他停下来,猫在怪石顶端细察片时,拐个弯再追,忽而脚下轻响,止步一瞧,竟是踩上了方才放置的瓦片。

果然,就像在南山……

一阵粗苯的脚步转过石径。屠勇一惊,下意识俯身,听得那履响敛住,才小心探出眼睛。

蟾光铺洒一地,在假山脚下拉拽出一条长长的黑影。赵明宇立身那阴影间,正慢腾腾拍去肩头尘土。剑响方歇,他那柄嵌有绿松石的宝剑却紧插鞘中,静悄悄拴在腰侧,仿佛从未抽出。屠勇将人端量一番,眼神移向那双底边破损的长靴。那不是赵明宇惯穿的靴子。

山下青年身形微动,仰起头,望上山顶。

屠勇一悚。

那双弯长的眉眼直直地看过来,显是早已察觉他藏身此处。

秋风轻寒,冰凉的汗珠灌入衣领。屠勇不敢动弹,明知眼前人是自己的契主,却不由想要抓住腰间剑柄。他看见青年抬手,竖起一根食指轻抵唇前,瞧不清神色,也没有话音。

瓦片陷进掌心,屠勇屏住呼吸,点了下头。

-

早朝方散,武英殿飘摆的帷幔里已亮起灯影。

赵世方阔步踏入偏殿,拂开迎上前的宫人,径自落座罗汉床间。首相韩淞原随后入内,垂脸袖手,满头花发整整齐齐掖在官帽里,一言不发站定床前。紧跟其后的四部尚书相互交换一个眼神,不约而同驻足屏风边上,好让出一条道来,任走在最末的虞髙逸经过跟前,停步韩淞原侧旁。

“说罢,”罗汉床上响起一声指令,“朝堂上不敢说,便在这里说。朕赦你们无罪。”

四部尚书面面相觑,见前方两道身影皆未出声,便悄悄朝床上看去。北方多县数月无雨,辰牌时分,殿外干裂的丹墀照例要泼上一层井水。阳光从水面漾开,渗进纤薄的窗贝,整面窗扇荧亮一片,几乎与赵世方白得透灰的脸孔融作一团。

难辨那脸上喜怒,礼部尚书复又垂下头去。

“去岁汶渝两国议和,渝国向汶国赔付了巨额款项,若说如今国库已空,恐怕也确有其事。加之涞国前些年战败于汶,虽保留国号,实则已由东汶王室监国理政,两国自是进退一致。这样看来……背后应当还是汶国挑唆。”他斟词酌句道,“东南十三国中,汶、渝两国乃大国,涞国称不上幅员辽阔,却盛产铁矿,财力雄厚。失了这三国……东南贡品便少了四成。”

一阵沉默。有宫人将茶盘捧送罗汉床边,又窸窸窣窣替床上人褪去长靴。

那衣响挠在耳朵里,终于让兵部尚书舌痒难耐,略微直起腰来。

“当年东南十三国北上称臣,早与我大贞有过协约,每年秋收宴必遣五品以上朝臣为使,来京纳贡。白纸黑字,每一条都写得清楚明白——是以过去三百余年天灾无数,东南各国之间的争端也不止一回,却从未在贡品上出过岔子。”他道,“如今他们这般行径,寻再多的托辞也是背信弃约。依臣之见,东汶这是过河拆桥,蹬鼻子上脸了。”

赵世方盘坐桌几旁,一手端着茶盏,一手轻轻掀动盏盖。

“今岁秋收宴,涞渝两国虽未遣使来京,却已提前上书陈清缘由,倒也情有可原。”他听见虞髙逸开口,“只是汶国……”

未竟之言消没在瓷盏的轻响里。

赵世方揭开盏盖,看茶水里映出一片片如鳞的窗贝。“汶渝议和已近一年,偏挑在这万众瞩目的秋收宴,不来书,不请罪,装聋作哑停贡,视两国协约为无物。”他喉音里无甚情绪,“东汶挑战我大贞国威之意,是昭然若揭啊。”

兵部尚书半曲的腰杆又抬高几分。

“汶国这般挑衅,若就此姑息,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话。”他道。

觉出势头不对,户部尚书连忙悄挪出一步。“微臣以为,东汶此举便是意在挑起战事,约莫早已准备万全。”他压着声开口,“如今国库空虚,兵马粮草不足,实在不是征战东南的好时机。不若先责令东汶给个交代,再令涞渝两国来年补齐贡品,如是处置,哪怕当真开战,也好腾出空来筹措粮草。”

“何大人所言在理。”一旁的工部尚书附和道,“近年天灾频繁,各县粮仓吃紧,纵是抽调,恐怕也还需要时间。倘若能周旋个两三年再宣战,想必将士们也士气更足。”

“还要周旋个两三年?”兵部尚书立时接口,诧恼的眼神随即瞪过去,“眼下若不立威,今年是汶渝涞三国停贡,明年不定便是东南十三国各个效仿。如今还寻些托辞借口,到时便都与汶国一般得寸进尺,联起手来骑到我大贞头上,那还了得!”

礼部尚书夹在二人中间,听得他拔高了嗓门,只得往后缩一缩身子,不敢吱声。

兵部尚书又转向罗汉床。

“陛下,东岁人本不善征战,真若开仗,攻打小小汶国难道还须三五年不成?”他话音铿锵有力,“何况当年太祖与东南十三国早有约定,一旦大贞与他国开战,余下各国必出兵相助。他东汶挨着太渊河,可不是在南境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纵是涞渝要叛,咱们同余下十国南北夹击,还怕他们翻了天去!”

“那也不能粮草还未备齐,便贸然开战罢?”工部尚书却紧接着道,“大人掌管兵部,自然深知战时军饷不足,会有什么后果。若是银子支了,却打个败仗,来年又少了青壮男丁耕种,你要如何自处?”

“军需供应是户部之责,何时轮得着工部议论了?”兵部尚书愤然反诘,“你工部每年支出最多,好些工事拖个三五年也不曾完工,哪回不是叫苦连天,非得讨到银子不可?如今要打仗,倒晓得喊没银子了!”

砰。一个巴掌落上桌几,金丝楠木的矮脚桌登时四分五裂,残片迸溅。殿内众人俱悚,见得赵世方阴沉的脸,齐齐跪伏地间。

“说了这么多,怎么韩相却一字不言哪?”罗汉床上传来平淡的话音。

韩淞原抬起腰身,拱手襟前。

“陛下恕罪。”他开口道,“老臣是想,汶国如今既胆敢挑衅,必定已是坚甲利兵,有恃无恐。而人界除去北境与东南,所有铁矿皆掌握在我大贞手中,东南铁矿却又大多产自涞国。因此当年汶涞两国所谓‘矿山之争’,大约便是明为黄金,实为黑金。若是一早察觉,或许也不至酿成今日之祸。”

赵世方冷冷瞧他。

“韩相之意,倒是朕贪财取危之过了。”

“老臣不敢。匡扶社稷、卫护山河本是为臣之责,纵有罪过,也是罪在臣等。”韩淞原俯身叩首,“老臣失职,还望陛下恕罪。”

众人忙跟着再次磕头。

“请陛下恕罪——”

“免了。”赵世方手中的茶盏摆上床间软垫,“韩相有话直说,不必绕圈子。”

地上老者竖直上身,垂眼向地。“老臣只是不解,东南水网密集,十三国原不过十三渔民之乡,大多为蕞尔小邦,汶国也并不例外。所以东岁人精于水战,却不善陆战,即便有入主北方的野心,要准备万全,也定非一日之功。军马,粮草,兵器——缺一不可,而单是从西北转运良马,便不可能毫无痕迹。”他道,“武德司眼线遍布人界,纵是未曾探得汶国境内的异动,从西北到东南这一路,也该有所察才是。”

屏风边的四颗脑袋微微一动,尽偷仰起眼,望向他身旁背影。

“当年汶涞两国为矿山宣战时,老臣便提醒过虞太傅要留意东汶情形。”韩淞原目不斜视,“只不知为了什么……竟至今不曾上报半点线索。”

俯伏在地的虞髙逸抬起身子。

“是微臣失察。”他垂眼禀报,“陛下和韩相明察秋毫,近些年都曾多次叮嘱要细察汶国异动,是以微臣也数次加派人手,紧盯东汶王室动向。然而汶王狡诈,确未露出任何蛛丝马迹,甚至直至月前还下旨备齐贡品,命王女为使前来阳陵赴宴。武德司细作亲见使团出城才递来消息,如今人未到,实在始料未及。”

言毕,他又叩下头去。

“微臣身为行在武德司长官,难辞其咎。请陛下赐罪。”

韩淞原仍旧眼观鼻,鼻观心。

“失察原是小事,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平静道,“只是武德司不仅司刺探监察,更兼掌宫禁宿卫之事,若有异心,恐怕便不止东汶一国之祸了。”

四部尚书闻言皆敛回目光,与左右宫人一般一动不敢动。

“好了。”赵世方的口气现出不耐,“现下追究这些已毫无意义。究竟如何应对,韩相给个说法罢。”

跪在脚踏前的韩淞原沉吟一会儿。“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他回答,“目下天灾频仍,各县年谷不登,百姓苦重赋久矣。正值司农仰屋之时,便是陛下的吉壤也不曾完工,实是再难经受一场战事。”

他伏地。

“请陛下三思。”

殿内无人出声,宫人们小心翼翼的呼吸颤抖耳旁。

外间一串慌张的脚步声跨过殿门。

“陛下——”

珠帘飞掀的一瞬,赵世方抄起茶盏一摔,啪地砸碎门前。

“内阁议事,谁许你冒冒失失闯进来!”

闯入偏殿的宫人扑通趴跪下地。

“陛、陛下,奴才有要事禀报!”他哆嗦道,“东宫……东宫来人传信……”

赵世方瞥过一眼,认出那是领班的宫人,一向甚少差错。他怒气稍褪,将袖一拂,单肘倚上罗汉床头的靠枕。

“太子又惹什么事了?”他问。

那宫人抬起脸,面白如纸。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昨夜于宫城外遇刺,薨了!”

地里黑压压的人头惊抬起来,罗汉床上的人影凝滞片刻,霍地竖起身,踩进脚踏间残余的茶水。

檐影移转,海月蛤盈透的贝壳里天光渐暗。

正殿帷幔如浪,笼住荧微的灯光轻轻垂荡。赵世方独坐龙椅上,右肘斜支倚臂,苍白的手掌遮挡眼前,仿佛让四面朦胧的灯火刺痛了眼睛。宫人沙沙的挪步声移动周围,鸡爪般不住抓挠脑仁。他烦不胜烦,只觉一团浊气烧在腔内,许久才放下右掌。

“有何进展,说罢。”他启口。

阶下两条人影已静候良久。刑部尚书半仰起脑袋,瞟一眼默立在旁的虞髙逸,而后向玉阶躬身俯首。

“除去车夫,楼内没有活口,酒楼掌柜也死在候场奴隶的小室里。”他答话,“已详查过,那掌柜原是皇后娘娘的表侄,经太子殿下授意,约莫一年前才秘密建成这座‘斗兽场’。近来……因太子常居东宫,城外府中的斗兽场又已教封禁,太子便时常乘出宫时前往酒楼。”

“武德司俱已报过,不必再提。”阶上男声沙哑,“车夫怎么说?”

“那车夫是宫外雇的,并不知太子殿下的真实身份。”刑部尚书道,“他自称案发时正在酒楼后门打盹,没有听见任何可疑动静。虽无旁的佐证,但他不通武功,应当可以排除嫌疑。另外……”

“拣要紧的说。”赵世方打断他。

刑部尚书一抖,连忙压低身子。

“是。”他盯住衣摆下露出的靴尖,“刑部勘验了现场足迹和剑痕,断定朱雄死于‘醉翁九步’。而太子殿下是……是……”

赵世方一掌拍上椅臂的龙头。

“说!”

刑部尚书跌跪下来,额上冒出冷汗。

“回禀陛下,”他双手撑地,强咽一口唾沫,“凶手……与太子殿下使用了同样的剑法。”

没有回应。他鼻尖汗珠垂落,摔碎在冰冷的御窑金砖间。

“方才说‘醉翁九步’,”玉阶顶上终于传来人声,“朕记得那是东汶的步阵。”

“是。”阶下的虞髙逸回答,“四年前东汶遣使借兵,王女身边那名葛姓护卫便是以此招对战朱雄。那一回……他的死状与朱雄一般无二。”

阶上又一阵短暂的沉默。

“也就是说,这是东汶干的好事?”

“目前看来,凶手确有可能是东汶刺客。”刑部尚书还趴伏地间,“只不知是为报私仇,还是……”

余下的话已不言自明。抓在脑仁的声响愈发琐碎起来,赵世方挥开一只手。

“退下罢。”

阶下两人行过礼,正要倒步离殿,又听玉阶顶上道:“太傅留下。”

虞髙逸脚步一顿,垂首静立原地。

待刑部尚书气息远去,龙椅上才再度传来人声。

“是皇家剑法?”

“微臣亲自勘验,无论从现场剑痕还是殿下的伤处来看,都确系皇家剑法。”

“第几式?”

“第七式,万象更新。”

赵世方默下来。

“那剑法一向只传大贞储君,绝无可能外泄。”

“所以微臣推测,或者是殿下情急之下使出皇家剑法,那刺客亲见过一回,便以此反制。”虞髙逸谨慎道,“殿下不防,这才中了刺客的剑招。”

赵世方摇头。“皇家剑法不止于剑,更有术法融合其中。要一遍学会,必得是剑客中的绝顶高手,且还须通晓法术。”他口气笃定,“人界这样的高手屈指可数,东汶更是从未有过。”

阶下人思索。

“又或者……那刺客不止一次见识过皇家剑法,早已暗中练就。”

赵世方斜靠在龙椅之间。“皇室所传术法,原是亨朝皇族与妖族交战时习得,再结合剑术独创出一套剑法,一代代密授至今。虽说只传储君,却也曾演练与其余皇子宫人。”他低语,“英儿一死,谁最受益?”

不等阶下人回应,赵世方又摇一摇脑袋。

“不会,逸儿就是个草包,身边也没有这样的高手。”一个念头闪过他脑海,“若说一见即通……老九被废以前,倒有这等能耐。”

虞髙逸不觉朝阶上一望。

“下关王?”

“当年父皇头一回给我们兄弟几个演示术法,老九立时便学了去。”赵世方双眼微眯,“寻常的剑法,他更是一点即通。”

“案发之时,下关王正与陛下一处对弈。按理说……应当不会……”

“老九的身子是废了,绝无可能是他亲自动手。”赵世方却坐直了身子,“那晚叶展鸿在何处?”

“与往常一般,宿在王府东角院,未曾外出。”

“他那儿子呢?”

“陛下是指……”

“老九的儿子,赵明宇。”

“王府那头的探子还照常盯着,这些日子下关王世子不曾离府。”

“他回京已有一年,难道毫无异动?”

“陛下知道,那下关王世子性子孤僻,与阳陵世家甚少来往,平日里不过闷在王府东院练剑,深居简出,鲜有异动。”

“功夫如何?”

“据密探所报,下关王敦促得紧,那世子却生性愚钝,虽终日苦炼,剑法也无甚进益。”

面上僵硬的筋肉略松下来,赵世方又斜向椅臂。“老九天资出众,那赵明宇的生母却不过一介私奴,羸弱无用。看来这儿子是随了南荧的血脉。”他道,“也是老九白费心机,还给他寻来叶展鸿那样的剑客为师。”

“天资一事,后不如前者确也大有人在。”虞髙逸道,“据闻那叶家公子亦是如此,不仅不肯随父习剑,刀法也不甚出众。”

想到赵明宇那张木头似的脸,赵世方捏住鼻梁,念念有词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而后他忽然垂下手。

“朕记得下关王府东偏院怪石林立,地形倒颇为趣味。”赵世方看定近处一盏宫灯,“那院子也恰是世子练武之地。”

“是。”阶下人声停顿一下,“陛下是疑心……那院中布有掩人耳目的石阵?”

“神封多有大祭司遗著的残卷,老九常年游历西北,又好求方问术,知道几个法阵也不足为奇。”龙椅里的人声仿若自语。

虞髙逸顺下眼睛,少顷才开口:“真若如此,世子身边的人应当有所察觉。”他小心望向阶上,“汶渝之战,世子已失了一名影卫。陛下可要密传余下那位,再行详查?”

赵世方不答,只看那晻淡的灯豆在帷幔里闪烁不定。“罢了。一旦立契,影卫便不得离开契主,纵是密传,大约也不会听令,反倒打草惊蛇。”他道,“英儿与赵明宇一向不对付,那小子受的折辱怕是自己也数不清。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真要有那本事,也早该露出端倪。”

“陛下说的是。”

玉阶顶上安静下来,赵世方再度以手遮眼,高大的身躯仿佛陷在龙椅里。

“英儿行事太过招摇,偏还得个朱雄助纣为虐,结仇无数。”他喃喃,“……如今也是自食其果。”

虞髙逸悄悄敛目,俯下身去。

“陛下节哀,保重圣体要紧。”

赵世方叹一口气,掌下双眼微睁,瞳仁里闪出灼亮的冷意。

“太子死在宫外,便是秘不发丧,也捂不住消息。”他道,“无论谁是背后主使,东汶一事也必得有个决断了。”

阶下人振袖拱手。

“敬听陛下圣裁。”

阿宇:过年了,杀个太子给大家助兴。

欢迎来到第八大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7章 天涯路(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